罕見病專欄 一周罕聞藥事

2020-12-22 騰訊網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本周,系統性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冷凝集素病、卡波西肉瘤、胃腸道間質瘤、血友病、亨廷頓病、脊髓性肌萎縮症、尼曼匹克病、多發性骨髓瘤、膽管癌、早衰症等多疾病領域又獲突破。

一周罕聞藥事,一起來看詳細報導。

01 武田創新抗體偶聯藥物在中國獲批上市,歐洲擴展適應症

5月14日,武田(Takeda)創新抗體偶聯藥物傳來兩項喜訊。

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注射用維布妥昔單抗進入中國,用於治療成人CD30陽性的復發或難治性系統性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sALCL)和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

>>點此訪問文章全文

圖片來源:Pixabay

同日,歐盟委員會(EC)擴展了該藥的適應症,可聯合CHP(環磷醯胺、多柔比星、潑尼松)治療既往未經治療的系統性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sALCL)成人患者。

>>點此訪問文章全文

02 賽諾菲單抗sutimlimab獲FDA優先審評,治療冷凝集素病溶血

5月14日,美國FDA授予賽諾菲(Sanofi)的sutimlimab的生物製品許可申請(BLA)優先審評資格,用於治療冷凝集素病(CAD)成人患者溶血。Sutimlimab已被FDA授予突破性療法認定和孤兒藥資格。在一項關鍵3期CARDINAL研究中,原發性CAD患者顯示了血紅蛋白、膽紅素正常化和慢性病治療功能評估-疲勞量表(FACIT-F量表)評分的改善。

>>點此訪問文章全文

03 FDA批准百時美施貴寶新藥pomalidomide,用於卡波西肉瘤

5月15日,百時美施貴寶(Bristol Myers Squibb)宣布,FDA批准Pomalyst(pomalidomide)用於與愛滋病相關且抗逆轉錄病毒療法(HAART)耐藥的卡波西肉瘤患者,以及HIV陰性的卡波西肉瘤患者。這款口服療法是20多年來卡波西肉瘤患者的第一種新治療選擇,曾獲得突破性療法認定和孤兒藥資格。

>>點此訪問文章全文

04 再鼎醫藥合作夥伴新藥ripretinib獲FDA批准,用於胃腸道間質瘤四線治療

5月15日,FDA宣布批准Deciphera公司ripretinib用於治療接受過包括伊馬替尼在內的3種或更多種激酶抑制劑治療的晚期胃腸道間質瘤(GIST)成年患者。Ripretinib是一種激酶抑制劑,2019年6月,再鼎醫藥從Deciphera公司獲得ripretinib在大中華區開發和推廣的獨家許可。

>>點此訪問文章全文

05 血友病新療法,輝瑞TFPI靶向藥首次在中國申報臨床

5月16日,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網站公示顯示,輝瑞(Pfizer)公司的marstacimab(PF-06741086)注射液在中國提交的一項臨床試驗申請已獲受理。Marstacimab是一款靶向組織因子途徑抑制劑(TFPI)的在研創新療法,擬用於血友病的治療,已在美國獲得快速通道和孤兒藥資格。本次是該藥首次在中國申報臨床。

>>點此訪問文章全文

06 梯瓦公司首款亨廷頓舞蹈症氘代新藥在中國獲批

5月18日,梯瓦醫藥信息諮詢(上海)有限公司宣布,旗下創新藥物安泰坦(氘代丁苯那嗪片)經NMPA優先審評後,正式獲批用於治療與亨廷頓病(HD)有關的舞蹈病及成人遲發性運動障礙(TD),成為中國首個獲批的氘代藥物,中國也成為該藥在全球範圍內獲批的第二個國家。

>>點此訪問文章全文

07 脊髓性肌萎縮症反義寡核苷酸療法臨床新數據顯示持續療效和長期安全性

5月18日,Biogen公司公布了Spinraza(nusinersen)臨床開發項目的額外數據,進一步證明了nusinersen在廣泛的脊髓性肌萎縮症(SMA)患者中的持續療效和更長期的安全性。數據表明,在連續接受nusinersen治療(部分長達6年半)的嬰兒、兒童和青少年中,患兒可表現運動功能改善或疾病穩定。

>>點此訪問文章全文

圖片來源:Pixabay

08 Trappsol Cyclo治療C1型尼曼匹克病關鍵試驗設計獲EMA積極意見

5月18日,Cyclo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已收到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對該公司Trappsol Cyclo靜脈給藥治療C1型尼曼匹克病(NPC1)的全球關鍵性試驗設計的積極意見。該實驗設計於3月收穫FDA積極意見(點此回顧)。Trappsol Cyclo是Cyclo公司羥丙基β環糊精的專利配方,已獲美國和歐盟孤兒藥資格。

>>點此訪問文章全文

5月20日,Cyclo公司公布了該療法在1期試驗頂線結果和1/2期試驗中期分析數據,數據顯示,每兩周一次靜脈給藥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所有劑量組(1500 mg/kg、2000 mg/kg和2500 mg/kg)均表現出良好的NPC1治療效果。

>>點此訪問文章全文

09 楊森公司首次公布BCMA雙特異性抗體臨床數據,治療多發性骨髓瘤

5月19日,強生(Johnson & Johnson)集團旗下楊森(Janssen)公司首次公布了其靶向BCMA和CD3的雙特異性抗體teclistamab(JNJ-7957),在治療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MM)患者的1期劑量遞增研究中取得的積極數據。初步結果表明,teclistamab的安全性良好,且讓患者獲得了持續的深度緩解。

>>點此訪問文章全文

10 治療膽管癌,ivosidenib全球3期ClarIDHy研究達主要終點

5月19日,Agios Pharmaceuticals公司宣布,其ivosidenib在既往接受過治療的異檸檬酸脫氫酶1(IDH1)突變膽管癌患者中的全球3期ClarIDHy研究數據已在The Lancet Oncology發表。該研究達到了主要終點,與安慰劑組患者相比,隨機分配到ivosidenib組的患者無進展生存期(PFS)出現統計學顯著改善。

>>點此訪問文章全文

11 FDA加速受理lonafarnib治療早衰症和早老樣核纖層蛋白病的NDA申請

5月19日,Eiger BioPharmaceuticals宣布,FDA已受理其3月提交的(點此回顧)lonafarnib治療早衰症早老樣核纖層蛋白病的新藥申請(NDA),並將加速審查。研究數據顯示,接受lonafarnib單藥治療的早衰症患者顯示生存獲益,死亡風險降低88%。

>>點此訪問文章全文

12 脊髓性肌萎縮症唯一基因療法獲歐盟有條件批准

5月19日,諾華旗下AveXis公司宣布,基因療法Zolgensma(onasemnogene abeparvovec)獲EC有條件批准,用於治療SMN1雙等位基因突變且臨床診斷為1型脊髓性肌萎縮症(SMA)的SMA患者,或用於SMN1雙等位基因突變且有至多3個SMN2基因拷貝的SMA患者。該療法是SMA唯一一款基因療法,給藥後治療獲益可持續5年以上。

>>點此訪問文章全文

圖片來源:Pixabay

了解更多罕見病相關知識及研究進展

請點擊訪問我們的小程序

註:本文旨在介紹醫藥健康研究進展,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藥明康德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藥明康德」微信公眾號回復「轉載」,獲取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21種罕見病:境外有藥、境內無藥困局如何破解
    (圖片來源:全景圖片)經濟觀察網 記者 溫淑萍「現在,仍有21種罕見病在我國面臨 『境外有藥、境內無藥』的困境。這是無法以一己之力打破的高牆。」境內無藥據消除罕見病患兒診斷壁壘全球委員會發布的2019年中國罕見病報告顯示,在中國無藥物的21種罕見病分別如下:全球領先的罕見病藥物生產巨頭,在中國上市的罕見病藥品數量少之又少,關於中國21種罕見病無藥可用的原因,黃如方透露,主要是罕見病藥物的上市面臨諸多阻礙
  • 讓「罕見病」不再是「孤兒」——重大疾病患者「一粒藥」的期待何...
    新華社記者肖思思、廖君、鮑曉菁、林苗苗  繼部分抗癌藥降價、進醫保後,「保障2000萬罕見病患者用藥」提上議程,備受關注。近期,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部署加強癌症早診早治和用藥保障的措施,決定對罕見病藥品給予增值稅優惠。  從多發病常見病,到罕見病、疑難病,國家打出「組合拳」,滿足重大疾病患者「一粒藥」的期待。
  • 「一針70萬,一滴7000塊」:難以抵達的罕見病救命藥
    湯繼宏說,「一瓶諾西那生鈉注射液70萬,只有5毫升,一毫升20滴,那一滴藥就是7000塊,一滴打不準都是浪費。」不過,湯繼宏也表示,諾西那生鈉並非神藥,不能讓患者完全恢復到正常人水平,更不可能根治SMA。他告訴新京報記者,諾西那生鈉「最主要的作用是延緩退化,比如不用藥退化到嚴重程度可能一兩年,但是用藥可能是10年。」▲SMA患兒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康復訓練。
  • 等藥「續命」的罕見病SMA患兒:想活命,卻用不起
    那麼,這是一種什麼藥呢? 然而,由於該病是罕見病,臨床上病人少,導致研發成本高,因此很少有製藥企業研究該領域的藥物。目前,國內使用的藥物全部依靠國外進口,它的價格達到了70萬元一支。該藥可以提高患者的運動功能,提高生存率,並且能夠改變疾病的進程,但價格昂貴,幾乎所有的普通家庭都承擔不起。 三、中國患兒何時能用上藥?
  • 財政部發布首批21種減稅罕見病藥名單
    新京報快訊 2月22日,財政部網站發布關於罕見病藥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內容如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各直屬海關,國家稅務總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稅務局:
  • 趙玉沛為罕見病發聲 中國罕見病聯盟成立
    中國治療罕見病的醫生多嗎?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張抒揚指出,我國至少有三成醫生不了解罕見病。如何改變這一現狀?10月24日下午,中國罕見病聯盟正式成立。聯盟的成立,旨在促進罕見病臨床、科研與孤兒藥開發的協同創新,推動我國生物醫藥發展和醫學技術進步。
  • 70萬一針的罕見病特效藥,明年或可進行醫保目錄準入談判
    這一異常,讓魯元心裡一緊,「奇怪了,這看著哪裡都正常,為什麼四肢沒有撲水?」看著眼前的魯晴,他的笑容瞬間消失了,「是肌肉出了問題嗎?還是神經元出了問題?」罕見病困境那一瞬間,魯元猜測,魯晴可能患了一種超出他認知的疾病。他和妻子一刻也沒耽擱,帶著魯晴從縣裡去了河南省省會一家知名的醫院看病。
  • 這幾種罕見病特效藥已納入醫保!在溫州有指定報銷點,自付藥...
    有一些病,被稱作罕見病,在人群中患病率為0.65‰-1‰。雖然患病概率很低,但也正因如此,導致罕見病確診困難,治療費用昂貴。 昨日上午,記者在溫州市中心醫院罕見病多學科協作診療組啟動會上了解到,市中心醫院將建立罕見病診療體系,輻射周邊市縣,打造罕見病診療網絡。
  • 藥明生物(02269.HK)與北海康成進一步擴大罕見病領域戰略合作關係
    2019年1月8日,全球領先的開放式生物製藥技術平臺公司藥明生物(02269.HK)與北海康成今日共同宣布,雙方進一步擴大罕見病領域戰略合作關係,藥明生物將賦能北海康成發現、開發和商業化四個新的針對罕見遺傳慢性疾病的候選藥物。
  • 等待17年,這300多名罕見病患者終於不再「無藥可用」!
    但是,很長一段時間內,像艾而贊一樣的罕見病藥物在中國上市困難重重。得知艾而贊獲批,張笑難掩興奮,連續發了多條朋友圈。國外藥物要進入中國市場,既需要藥企的推動意願,也需要邁過層層審評審批關。在很長一段時期,審評時間過長一直是影響創新藥上市的重要因素。
  • 全國70城罕見病醫療保障排名:50萬以上高價藥,誰來兜底?
    一旦停藥,患者會因骨痛徹夜難眠,嚴重的會造成終生殘疾,甚至死亡。 脊髓性肌萎縮症全球唯一的特效藥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年治療費用超過200萬。用不上藥,患者連普通的翻身、蹬腿、爬行、呼吸都難以完成。
  • 開啟「湖南模式」罕見病保障 見證罕見病患者生命重燃
    根據了解,在所有罕見病中,只有5%有治療方法,僅1%有對症治療的特效藥,戈謝病就是其中的「幸運兒」。然而,每年幾十甚至上百萬元人民幣的天價藥費是絕大多數病友家庭無力承擔的。戈謝病的治療藥物費用昂貴,一支藥2萬多,對於子墨這個5歲的孩子,一個月要用六支,並且需終生用藥,一年下來,治療藥物要花費一百多萬。
  • 男嬰患上罕見病:一旦停藥將智力低下
    夫妻倆抱著兒子欲哭無淚今年1月,一個可愛的男嬰出生在大連市婦產醫院,可不到兩個月就被查出患有BH4缺乏症——這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疾病,目前在中國的發病率約為十萬分之一,需要終身服用特效藥物控制,否則大腦將受到損傷導致智力低下
  • 罕見病的用藥之難:「買不起、用不上」問題何解?
    據了解,已經獲批上市的法布贊推薦治療劑量是1.0mg/kg體重/2周靜脈輸注治療,官方35mg規格的零售價是39900元,5mg規格的是8995.35元。按照成人59.5kg和兒童33kg來計算,一年治療費用分別為198萬元和99萬元,目前尚未納入醫保。
  • 生酮飲食治療罕見病癲癇Dravet症候群,讓我們的愛不罕見!
    罕見病在中國並不罕見罕見病患病人數少、缺醫少藥且往往病情嚴重,所以也被稱為孤兒病,治療藥物也被稱為孤兒藥。然而,從罕見病患者數量和涉及的家庭來看,罕見病並不罕見。目前,全球確定的罕見病病種近 7000 種,合在一起,平均每10萬人中有40人可能是罕見病患者。
  • 罕見病藥物審批提速 武田創新藥瑞普佳獲批
    2018年,法布雷病位列由國家衛健委等五部門聯合制定的《第一批罕見病目錄》,該目錄旨在加速罕見病療法審評和上市進程、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武田中國總裁單國洪表示:「非常感謝相關政府部門的優先審評和審批,讓瑞普佳快速惠及中國患者,充分展示出政府在加速引入高質量罕見病創新藥物方面的決心和力度。
  • 我們為什麼要關注罕見病?
    中國人口基數巨大,很多罕見病在中國也變得不那麼「罕見」了,據估算中國約有2000萬人罕見病人群。並且疾病數量還在不斷增加,每年大約有250種新疾病加入名單中。就全世界而言,罕見病患者的治療都是個難題。一方面是無藥可用,目前只有不足5%的罕見病具有明確的治療方法,國際上只有1%的罕見病存在治療藥物。
  • 中國罕見病行業報告
    因現實中各種因素疊加(醫藥研發、患者人群、醫保支付等),導致大部分罕見病患者無藥可用或無力承擔治療費用,患者家庭擔負著沉重的經濟和精神壓力。國家為解決罕見病患者的切實用藥需求,多次在醫藥行業改革文件中提及罕見病用藥領域:加速罕見病新藥上市,在政策方面降低罕見病藥物研發及臨床試驗門檻,推動罕見病用藥進入醫保目錄以及簡化市場準入流程,通過罕見病仿製藥大幅降低患者用藥負擔。希望經過一系列的努力,落實並解決罕見病患者最關心的用藥問題。
  • 天價罕見病藥背後:兒子「撐破肚皮」去世後,女兒的肚子也大了
    周早英與女兒李桂芳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可用於治療罕見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作為一種生僻的藥品,它原本少為人知,但因其「70萬一針」的天價,近日成為討論的熱點。湖南農婦周早英,也是討論者之一。她關注著這一事件的走向,因為她的一對兒女,也是罕見病患者。
  • 廈門首次籤訂「重特大罕見病救助協議」,為...
    因為脾腫大,她的肚子鼓鼓的,走起路來一搖一擺,看著就讓人心疼。3歲那年,小萱寶被查出患了一種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非常罕見的疾病——戈謝病,治療需終身注射「思而贊」,一針就要2萬多元。按照醫囑,現在5歲的她每月需打4針,每年花費近100萬元,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體重的增加,注射藥量和治療費用還將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