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民族文化自信 領略家鄉文化魅力

2020-08-13 光明網

本報訊 全媒體記者邵瀅報導 為增強中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感悟家鄉開封獨具魅力的歷史文化,8月5日,市十四中七十五班學生在老師和家長的帶領下,走進開封博物館,開展暑假社會實踐活動(見右圖,市十四中供圖)。

在開封博物館,同學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了城市系列展廳和專題展廳,對開封歷史上的水運文化、商業文明、科學技術、世俗風貌等內容有了全面的了解。各個展廳內琳琅滿目的古玩、精美絕倫的字畫、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深深震撼了在場每位同學,大家既為開封數千年的悠久歷史文明讚嘆,也為今日開封的現代化發展建設成就感到驕傲。同學們紛紛表示通過這次活動不僅豐富了大家的課餘生活,提高了社會實踐能力,更讓自己感受到了開封歷史文化的厚重與包容,深刻領會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進一步增強了民族文化自信,激發了同學們對祖國的熱愛和為實現中國夢奮發讀書的壯志豪情。

相關焦點

  • 弘揚傳統文化 增強民族自信:開封市第三十三中學戲曲進校園活動
    戲曲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藝術的瑰寶,在傳承文化、涵養道德、增強文化自信等方面獨具風格。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青少年學生堅定「四個自信」,8月17日下午,由開封市文化廣電旅遊局、開封市教育體育局、開封市豫劇院組織的「戲曲進校園」活動在開封市第三十三中學舉行,為學校師生帶來傳統藝術文化美的享受。
  • 大方一小: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增強學生文化自信
    大方一小: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增強學生文化自信 為了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自信,樹立良好校風,大方縣第一小學舉行弘揚民族文化主題系列活動,通過寓教於樂的教學活動,普及中國傳統節日習俗,讓廣大師生更加熱愛傳統文化,進一步增強廣大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理想信念......
  • 福清:感受語言魅力 增強文化自信
    福清:感受語言魅力 增強文化自信 發文時間:2020-11-23    來源: [福清市老年大學
  • 魅力端午:文化自信託舉民族文明傳承弘揚共享
    作為一項歷史源遠流長、流傳範圍廣泛、紀念形式豐富多樣的民間傳統節日,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關於端午節的傳說故事、習俗內容、文化內涵不斷臻於盈實多彩,亦成為國人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強化文化主體意識的重要符號和載體。  樓宇烈說,從戰國時期算起,端午節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從起源上講,端午節源於古人對於部落圖騰龍的祭祀活動。
  • 淺析教育與文化自信的關係
    如果沒有文化自信,對自身文化抱著否定懷疑態度,那麼在文化多元性的今天,必然會迷失方向迷失自我,失去自我發展的動力。現今社會,特別是十八大之後,社會範圍內已經掀起了宣揚傳統文化的熱潮,他們運用新的傳播技術展現自己的風採,說出自己的見解,表達自己對傳統文化的喜愛與自信。這中間需要特別關注的是故宮博物苑運用新興科技,以新的方式讓大眾領略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風採。
  • 鄭州學子三下鄉:走進家鄉文化,感受非遺魅力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古老的生命記憶和活態的文化基因,體現著一個民族的智慧和精神。為讓同學們更加了解自己的家鄉非遺文化,讓新時代的大學生走進傳統文化,感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古都文明為中華民族留下的豐富的文化傳統和文化精神。2020年7月30日,鄭州財經學院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豫承堅守,探尋非遺」暑期三下鄉實踐團在河南省內開展了為期10天的非遺文化調研活動,記錄非遺故事,感悟非遺魅力。
  • 「追尋家鄉歷史·傳承家鄉文化」流動展走進東關苑漢唐街北社區
    為充分發揮博物館社會教育職能,豐富學生暑期生活,促進學生了解傳統文化,增強熱愛家鄉、熱愛民族、熱愛祖國的情感,8月6日我館流動展覽走進東關苑社區、漢唐北社區,開展了以&34;為主題的流動展覽進社區活動,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堂生動的歷史課。
  • 鄒建民委員:增強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
    本報訊(記者何文卿)全國兩會期間,鄒建民委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也是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 「建設文化強國需加強頂層設計,築牢文化自信的基礎。」
  • 了解家鄉發展 領略城市魅力 感悟多元文化 研學教育搬入了晉江市...
    整個過程讓孩子們在了解晉江歷史故事的同時,更加清晰深刻地感受到晉江這座城市的魅力。  對於初高中學生來說,晉江市展館就像知識海洋,可以盡情遨遊。就在開學初,晉江市展館迎來一群高一新生。此時,展館的講解員們立馬將展板上看似枯燥、乏味的文字變成一幅幅生動的畫卷,把當年的事件還原在他們面前。
  • 增強青年思想引領 牢牢堅定文化自信
    因此,「十四五」時期應進一步增強青年思想引領,以堅定的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推進文化「走出去」戰略,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堅定文化自信是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的根本前提「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堅定文化自信!惠民農商銀行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活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文彬 通訊員 孫萌茜 王冠男為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和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幹部員工文化素養,堅定文化自信,11月28日,惠民農商銀行組織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活動,通過學習強國平臺集中觀看
  • 交流互鑑,中國傳統文化魅力永恆——一談新時代下的文化自信 宣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還有一個文化自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是民族振興的精神動力,又是建設先進文化的重要基礎。積極開展文明交流互鑑活動,讓傳統文化活起來、走出去,充分體現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進而堅定文化自信,讓傳統文化綻放出永恆魅力。這充分展示出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
  • 非遺進課堂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本次活動通過抗疫主題非遺展和非遺小課堂兩種不同形式,引領學生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民族文化自信,讓非遺教育真正走進校園、走進課堂,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傳承非遺文化。全校近兩千名師生參與此次活動。 此次活動由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深圳博物館(深圳市非遺保護中心)承辦,光明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光明區公共文化藝術發展中心協辦。
  • 弘揚傳統節日,增強文化自信——濂溪區外國語學校開展「弘揚傳統...
    中國江西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黃紅潤、柳國金報導:為了展現我國傳統節日的習俗與魅力,加深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的了解,濂溪區外國語學校開展了「弘揚傳統節日,增強文化自信」主題活動。 「弘揚傳統節日」活動(柳國金 攝)  12月23日下午,學校組織各班召開「弘揚傳統節日,增強文化自信」主題班(隊)會,通過傳統文化知識講解、搶答題、猜謎語以及播放相關節日短片等形式
  • 國家地名文化類節目受關注 弘揚優秀民族文化
    「通過地名看地方,通過地方看文化,通過文化看中國」,《中國地名大會》作為首檔大型國家地名文化類節目,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發起。在國務院《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的指導背景下,節目將探索領域對準了「地名」這一流傳千年的文化符號,旨在通過名稱、地理、歷史、詩詞、民俗等各個角度,全方位展現中華大地的萬千風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為了讓全民體驗「地名」之美,感受「地名」之趣,《中國地名大會》主辦方聯合騰訊企鵝輔導推出了地名答題的網絡賽區玩法。
  • ...傳統文化公益講座|譚軍教授帶您走進編鐘古樂,領略中國器樂的魅力
    並將其課程成果編鐘禮樂「開學禮」、「畢業禮」等推廣至大中小學,使編鐘成為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培養當代青年人優良品德的載體。武漢音樂學院中國器樂系主任,教授;武漢音樂學院青年民族樂團、青年編鐘樂團藝術總監、指揮譚軍。
  • 增強文化自信 傳承黃河文化
    飄洛陽牡丹香,承傳統文化脈&34;還沒等隊員進門,店主熱情的聲音已經從店內傳來。由於歷史原因薰香沒能得到較好傳承,然而如今隨著制香文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製作香。此外,店主向我們介紹了牡丹香傳承人李文雙老師。她出生於制香世家,從小就跟隨爺爺學得傳統制香方法,並在傳承中吸取各地制香精髓,對祖傳牡丹香配方和傳統工藝進行創新,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牡丹香文化。
  • 2020多省優質申論範文:重建節日文化 增強文化自信
    反映出當前年輕群體對於傳統節日文化內涵的不了解,逐漸退化為「假日」。這既是端午節正面臨的危機,也是我國所有傳統節日文化面臨的危機。因此,重建節日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愈加緊迫。傳統節日是一種紀念日,內涵豐富。
  • 大學生文化自信與核心價值觀培育
    【摘要】文化自信的增強可以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又能更好地增強文化自信。對於當代大學生群體而言,增強文化自信首先在於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信。促進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與核心價值觀培育協同並進,進而實現文化自信與核心價值觀自信的相互促進,歷史意義深遠,現實價值重大。
  • 2020年中韓文化交流活動圓滿結束!帶你領略獨特的韓國文化魅力!
    2020年11月15日易學國際小語種教育韓語培訓班師生與韓國友人齊聚三炫農場,參與2020年中韓文化交流活動-泡菜節,通過一些列多姿多彩的演出和韓國文化體驗活動,以增加學員們與韓國友人之間的互動,使大家在輕鬆愉快的遊戲氛圍中,領略到獨特的韓國文化的魅力,結交志同道合的韓國朋友,學習到純正地道的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