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了「浪費押金」 自助餐廳就能減少浪費嗎?

2021-01-20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原標題:交了「浪費押金」,自助餐廳就能減少浪費嗎?

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剛有所緩解,餐飲業又掀抵制浪費的風潮。餐廳紛紛推出小份菜、半份菜進行響應,並鼓勵顧客打包剩菜。

在此風潮下,一直被詬病浪費嚴重的自助餐廳處境尷尬。根據《北京商報》8月20日的調研,自助餐仍是目前消費者眼中最易產生浪費的餐飲業態。

圖片來源:北京商報

沒法兒打包的自助餐廳,該如何應對浪費問題呢?

交「浪費押金」有用嗎?

政策當前,自助餐廳也有響應——一方面加強「勤拿少取」的提醒力度,另一方面也紛紛推出「押金制」:消費者在餐前繳納一定金額的「浪費押金」,就餐結束後沒有浪費就全數退還,如有浪費則按浪費量扣下部分押金。也有餐廳實行獎勵機制,浪費少的顧客可以獲贈飲料、水果等。

但事實上,張貼提醒標語、浪費要罰款是自助餐廳一直以來採取的手段。但並沒有多少消費者真的因為浪費被罰錢。好不容易「吃回本」,卻被餐廳要求倒貼一筆,於誰都不會是愉快的消費體驗,餐廳更不願因此得罪顧客。畢竟,比起浪費,沒人來是自助餐廳更怕的事情。

自助餐是一項重資產的餐飲模式。相比普通餐廳,自助餐往往需要更大的空間來陳設餐品,這意味著更高的租金成本。而且,自助餐需要足夠豐富的食材來給人製造取之不盡的感覺。一旦失去顧客,就意味著高額房租無法分攤,食材庫存無法消化,進而陷入「食材不新鮮-顧客流失-食材更不新鮮」的惡性循環。

因此,自助餐廳的浪費情形看似只發生於消費端,但更大的浪費風險其實存在於供給端。

而無論是張貼提醒,還是實行獎懲制度,都是將不浪費的期望寄托在消費者身上。減少餐飲浪費,自助餐廳需要做更多設計。

金錢豹、金漢斯紛紛倒閉,自助餐行業早有一輪洗牌

自助餐能在國內掀起風潮,金錢豹功不可沒。2003年,金錢豹在上海開出第一家店,298元一位的價格,即便放到今天也不便宜。金錢豹是國內複合式自助餐廳模式的開創者,涵蓋日料、西餐、南洋料理等各國美食,擁有包含雪蟹、鮑魚、龍蝦在內的幾百種食材,哈根達斯無限量供應,是當年「等我有錢了一定要去吃」的首選。

金錢豹的模式,在自助餐中最為典型:將烹飪好的食物一一陳列,消費者按需取食。但在這種模式下,食物都是全熟,當天消耗不完的食材,基本就等同於浪費了。而且金錢豹定位高端,食材供應「大而全」,浪費成本也更高。

2013年,金錢豹使用假魚翅遭央視曝光,聲名一落千丈。此後,消費者屢屢反映金錢豹服務質量下降、食材不新鮮,積重難返的金錢豹陷入關店潮,於2017年黯然落幕。

與金錢豹同時興盛的,還有烤肉、火鍋等DIY式自助餐。把烹調環節交由食客,餐廳的後廚成本略有降低,取餐檯剩下的食材還能回收再利用,倒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浪費。

這類自助餐的價位都在人均50元左右,在00年代的自助餐市場也屬主流。

然而,隨著消費者日益「嘴刁」,自助餐廳食材低端、不新鮮的評價時有流出。「50塊錢吃到飽,自助餐廳不會虧嗎」的提問,也引發了一波消費者自發的成本核算,扒出凍肉凍蝦的低廉成本。

2014年,在北京地區開出30家門店的韓式自助烤肉品牌漢麗軒,被媒體曝光冷麵過期,預包裝羊腰子、魷魚片無標籤標識或標識不全等問題。更有一些自助餐廳被曝光從餐桌回收客人吃剩的生肉片再次加工使用。

2016年,媒體曝光漢麗軒使用過期、冒充食材|圖片來源:中國青年網

花50塊錢吃一肚子「三無」食材,遭到越來越多消費者拒絕。消費升級下,低價位自助餐也迎來落幕。

現在流行怎樣的自助餐?半自助點餐式、自選稱重模式興起

高端的金錢豹、平價的漢麗軒都不行了,活下來的都是怎樣的自助餐廳?防浪費的手段有更高明嗎?

CBNData消費站對大眾點評「上海自助餐熱門榜TOP10」的自助餐廳進行了分析。可以發現,絕大多數自助餐廳都有主打特色:4家主打海鮮,匯集澳龍、海膽等高級海鮮食材;3家是日式壽喜燒,主打食材是和牛;還有1家巴西烤肉,著重打造有異域風情的就餐體驗。這些自助餐廳的價位基本都在人均150元以上,最高達300元。定價也與食材品質相匹配。

隨著餐飲業態日益豐富,花同樣的錢,消費者更樂意去嘗試那些讓他們留下深刻印象的食物。自助餐也走出金錢豹的「大而全」模式,向精緻化、特色化方向發展。

圖片截取自大眾點評

而在就餐模式上,也由消費者走動取餐的模式,向半自助點餐模式發展。這種模式在日料中叫做「放題」。儘管也是繳納固定費用入場,無限量吃到飽,但這類自助餐廳讓消費者在位置上坐定,由服務員提供點單、上菜服務(多為價格較高的肉品)。而價位較低的蔬菜水果則讓消費者自行取餐。這類自助餐在點餐時間上也會做限制,一般點餐限時一個半小時,用餐時間2小時。還有自助餐廳採取分輪點餐的模式,消費者最多可以點餐3輪。

儘管這種模式加大了服務成本,但是餐廳省出了更多原本用於陳列菜品的空間,以容納更多顧客。分輪、限時點餐,也讓消費者對自己的胃口進行預判,比單純提醒「勤拿少取」更有實際效果。餐廳方面也能按需供應,在避免浪費的同時也保證了食材品質。

隨著餐飲消費的升級,消費者也越來越不希望在鬧哄哄的自助餐廳裡跟人「搶」食物了。有服務的自助餐廳,能讓一頓飯變得更加優雅從容。

除了「放題」,自助餐模式還有更多想像空間。自助選餐、稱重結算的「輕」自助模式也在興起。在臺灣,很多素食餐廳及學校食堂都採取這種模式。

自選稱重是臺灣很多素食餐廳的模式|圖片來源:痞客邦有浪費「原罪」的自助餐,其實是抵制餐飲浪費的良方

從廣義來講,只要是由消費者自主取用餐品的模式,都能稱為自助餐。迴轉壽司,甚至能自己選菜的快餐檔口,都可視作自助餐的變形,但沒有人會把這些形式跟浪費產生聯繫。

事實上,自助餐的「浪費」是欲加之罪。

自助餐相傳起源於海盜。由於不喜歡繁瑣的餐桌禮儀,豪放不羈的海盜們將好酒好肉一股腦陳列在餐桌上,以便不受拘束地暢飲豪吃。正因為此,自助餐最初被認為是不文明的就餐方式。

在中國,自助餐的浪費「原罪」其實也類似。自助餐進入中國,正好是改革開放初期。褲腰帶鬆綁的中國人,用豪吃海喝的形式來表現生活富足、物質豐裕。這從「金錢豹」土豪的命名方式上就可見一斑。自助餐也由此被貼上鋪張浪費的標籤。

中國人吃自助餐也一度存在一些不文明現象:為了爭搶價高但有限的食材,消費者們一哄而上,場面如同「打群架」。

但事實上,自助餐模式有很多優點。隨意走動的就餐方式,能形成輕鬆自在的社交氛圍。一直以來,自助餐都是商務活動的標配。

自助餐也能有效節省成本:在西方,自助餐是一種非正式的宴會,也叫「冷餐會」,以冷食為主,一般不供應高檔的菜餚和酒水,能大大節約開支,並減少浪費。自助的模式也給餐廳省去了部分服務成本,還能強化消費者用餐的參與感。

在國內,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婚宴也開始用自助餐取代大桌宴席。婚宴客量固定,餐廳方面可以按人頭備餐,還能根據現場消耗情況現烹現補。相較大桌宴席,自助宴更加經濟,浪費也更少。

看似有浪費「原罪」的自助餐模式,反而能有效避免浪費。

在國外,很多婚宴都採取自助餐的模式|圖片來源:Country Feasts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國民素質的提升,以及人們的飲食需求由「吃飽」逐漸向「吃好」轉變,餐飲浪費現象必然會不斷減少。而隨著消費者對自助餐的理解不斷改變,自助餐的「浪費」標籤也將被逐漸撕去。

事實上,餐飲浪費看起來是消費者的習慣、素質問題,實際上則是餐廳控制成本、拉新、留客的一整套學問。畢竟,在消費者改變餐飲業的同時,餐飲業也在形塑消費者。

作者:章曉莎

相關焦點

  • 連雲港自助餐廳收"不浪費"押金出門不退引爭議
    自助餐廳收20元「押金卡」   小季介紹,自己於9日中午和4個朋友在解放路一家大型自助餐廳吃飯。店裡顧客很多,他們好不容易搶到一張桌子。   吧檯工作人員收了她20元押金,「有人遞給我們一張牌子,說是吃過飯後,只要不浪費,可以持牌子領回20元押金。」
  • 剩菜太多扣押金 南京自助餐廳收防浪費押金引爭議
    聖誕節,南京市民吳先生帶著家人到江東北路附近的一家自助餐廳吃飯。進門後,吳先生被告知要先買單並交納20元押金,如果浪費食物了,押金不再返還。吳先生覺得心裡怪怪的,杜絕浪費完全可以「溫馨提示」,這錢收得到底合不合理呢?
  • 2020光碟行動 | 自助餐廳浪費大怎麼破?重慶多店收取押金食客呼籲...
    因為餐費價格固定,食物任意吃的模式,讓自助餐廳成為大家公認的食物浪費「重災區」。到底重慶的自助餐廳的情況是怎樣的呢?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進行了探訪。8月14日傍晚6點,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三峽廣場的炭烤麻裡牛排海鮮自助烤肉餐廳看到,門外的顧客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在排隊處玻璃門上,一份「光碟行動」的告示一目了然,寫著「每桌收取20元的押金。
  • 日照自助餐廳「私法」約束浪費 多數「設而不罰」
    藍海自助餐廳收取10元押金3日,大眾網記者走訪發現,日照一些自助餐廳採取了收押金、按剩菜重量罰款等措施,減少了浪費現象,但很少按照這些措施來對顧客進行處罰。但工商部門表示,自助餐廳並沒有私自處罰顧客的權利。  3日上午11點50分,記者來到藍海大酒店藍鑽國際美食自助百匯,此時正值午餐時間,不少市民相繼到來。大眾網記者看到,每張餐桌上都放置著一塊牌,上邊印有「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等字樣。
  • 交押金 得獎勵 合肥多家自助餐廳颳起「節儉風」
    以往,因為自助餐自帶任取任吃、不能打包的屬性,使自助餐廳成為「浪費」重災區。商家除了提醒又不能得罪顧客,「舌尖上的浪費」現象比比皆是。8月18日,本網記者對合肥市多家自助餐廳探訪發現,部分自助餐廳對顧客推出了押金制、獎勵制等做法,既有效節約了食物,又提升了顧客自覺節儉的用餐之風。目之所及,「剩宴」不再,只見「光碟」。
  • 自助餐廳推「新規」吃飯前先交押金?浪費者扣押金,你怎麼看?
    自助餐廳「一定要吃回本」,部分顧客這種「不吃虧」的消費心理,也讓自助餐廳成為食物浪費的「重災區」。近期,義烏部分自助餐廳開始實行「押金制」的就餐方式,希望以此來倡導節約,那執行的效果如何呢?對此,我們的記者也進行了走訪。
  • 自助餐廳:節約風氣有了嗎?
    自助餐廳:節約風氣有了嗎?  「這樣我們就能按需供應,減少了展臺因陳列大量菜品而產生的浪費。」張春芳告訴記者,這種方式也能讓消費者對自己的胃口進行預判,比單純提醒「勤拿少取」更有效果。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對吃自助餐的認知就是要「扶牆進、扶牆出」,「吃回本」是顧客上門消費的一大動機。「很多顧客吃自助生怕吃虧,不僅先挑價格貴的食物拿,且不知不覺地會多拿,結果容易剩下,浪費的現象比較普遍。」
  • 【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光碟」可抽獎 濱州一自助餐廳獎勵顧客...
    【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光碟」可抽獎 濱州一自助餐廳獎勵顧客節約消費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2日訊 厲行節約,杜絕餐飲浪費,離不開我們每一個人的自覺近年來,文明餐桌、不浪費更時尚,已成為市民的一種習慣。在濱州,藍海鈞華飯店為鼓勵消費者「光碟行動」,在自助餐廳門口處設立了幸運轉盤抽獎,凡是達到光碟標準的消費者,都可以進行抽獎活動。同時,飯店針對自助餐浪費等問題,縮小了自助餐廳碗碟的容積,試行服務押金等措施,提醒顧客按需、少量、多次取餐。
  • 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吃不回本就虧了?自助餐成為食物浪費「重災區」
    這一場景,在自助餐廳裡時常上演。提起自助餐,「一定要吃回本」是大多數人的第一想法。8月13日,記者走訪了四川多家自助餐廳,發現「不吃虧」的消費心理,讓自助餐成為食物浪費的「重災區」。這位母親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訂有早餐的酒店,也是因為看重早餐菜品豐富,「有早餐的房費都相對貴得多,我們多拿點多吃點有問題嗎?」在位於春熙路的單多國際美食盛宴自助餐廳內,一桌客人剛剛離去,記者發現,該桌一共剩了5個盤子,分別裝有三文魚、蝦子、西藍花等乾淨的食物。在一旁的餐桌,6位食客正在用餐,而桌上卻擺有6瓶飲料和5杯果汁,均剩了不少。
  • 南京餐廳收押金防止浪費,自助餐超200克押金不退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自助餐最新資訊 > 正文 南京餐廳收押金防止浪費,自助餐超200克押金不退
  • 自助餐如何避免浪費?來看揚城飯店的「節約經」
    那麼,在這些時髦的餐桌上,是否也存在著浪費呢?作為提供服務的飯店,又有什麼辦法來減少這些浪費呢?昨天,記者走訪了市區多家飯店,帶回他們的「節約經」。   【自助餐廳】  形成勤拿少取的意識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自助餐廳的浪費可能是最大的。
  • 記者在北京隨機走訪調查——自助餐廳:節約風氣有了嗎?
    &nbsp&nbsp&nbsp&nbsp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華林攝&nbsp&nbsp&nbsp&nbsp下圖 在北京市西單商場比格比薩自助餐廳,隨處可見提醒制止餐飲浪費的標識牌。
  • 探訪:「吃回本」作祟 自助餐廳成了「重災區」
    8月13日,在成都市春熙路的單多國際美食盛宴自助餐廳內,一桌客人剛剛離去,桌上5個盤子中分別剩有魚、蝦等食物。鄧翔灃 攝「有早餐的房費都相對貴得多,我們多拿點多吃點有問題嗎?」這一場景,在自助餐廳裡時常上演。提起自助餐,「一定要吃回本」是大多數人的第一想法。8月13日,記者走訪了多家自助餐廳,發現「不吃虧」的消費心理,讓自助餐成為食物浪費的「重災區」。
  • 自助餐廳正在「變臉」
    那麼,在成本不斷上升的情況下,自助餐廳又是如何做到平價的呢?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自助餐廳負責人表示,相較於一般單點菜的餐廳來說,自助餐廳服務員少,人力成本和由此產生的房租等費用就減少了很多。加之,自助餐廳的採購原則是只挑對的不挑貴的。比如,選用三文魚背部的肉,而不是最好吃、價格卻要貴上好幾倍的魚腩肉,以此降低成本。
  • 記者走訪北京自助餐廳:變半自助點餐,設「節約養德」標識牌
    經濟日報9月13日消息,「勤拿少取,請勿浪費,光碟行動,從你我做起……」9月4日中午時分,記者來到位於北京市西單商場的比格比薩自助餐廳,發現每隔半小時,提醒「杜絕餐飲浪費」的廣播就要響起一次。此外,在餐廳食品展臺邊、餐桌上、出入口,隨處可見寫有「節約養德,光碟行動,多次少取」的標識牌。
  • 社會百態:自助餐客人「手大肚小」浪費食物,吃飯還是吃回本?
    但是很多客人「不虧本」心態很容易導致食物浪費。 丁女士是雲南省玉溪市紅塔區鳳凰街道靈秀社區一家自助燒烤店的店主,據她介紹,剛開業的時候,顧客沒有厲行節約的意識,看到豐富的食材會忍不住多拿。自助餐廳競爭日益激烈,利潤原本就十分微薄,而顧客浪費一直是經營者最頭疼的問題。
  • 海口餐桌浪費現象仍時有發生
    海口網8月24日消息(記者盧海浪 蔡青君 攝影報導)日前,海口網(微信號:haikouwang2013)記者走訪市區一些餐飲店,發現按需就餐、打包剩菜等做法,已逐漸成為市民的共識,大部分餐館也積極響應「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號召,引導顧客適量點餐。但個別消費者在宴請等場合,礙於「面子」,浪費現象仍時有發生。餐桌上的「光碟行動」的宣傳標語。
  • 食物浪費觸目驚心!自助餐廳的現象尤為嚴重,「線上」浪費也不能忽視
    於是,首先被浪費掉的,便是相對廉價的自助蔬菜。記者看到,每桌顧客離開時,桌上都會剩下不少蔬菜,即使有顧客將吃不了的東西打包,也多把這些蔬菜排除在外。為了避免浪費、節約成本,一些自助餐廳明文規定,餐後剩下的食物超過200克將面臨百元以上罰款。對餐廳有無處罰權這事儘管社會各界還有爭議,但記者在一些餐廳看到,一些食客雖然剩了不少,但一般都不會被罰款。
  • 浪費現象頻頻發生 自助餐收節約保證金:能較真的不多
    「一定要吃回本」,部分顧客這種「不吃虧」的消費心理,也讓自助餐廳成為食物浪費的「重災區」。【自助餐廳無限制措施 浪費現象頻頻發生】   中午12點,記者來到位於南京秦淮區虹悅城的一家海鮮自助餐廳。這裡人氣很旺,需要排隊進場。
  • 顧客吃自助餐被罰交2500元,從容交了錢離開,老闆慌忙攔住他
    現在的自助餐廳在街邊隨處可見,這種餐飲模式越來越受顧客的歡迎,尤其是年輕人,周末或節日往往約上三五好友團聚一桌、共訴衷腸,樂此不疲。自助餐有著自己的特色,每個人只要給上50塊錢,就可以享受整個餐廳琳琅滿目的食物,烹製方式可以涮鍋、燒烤,吃得肚子圓滾滾的出來,別提多滿足了。一些人為了吃「夠本」,還做功課總結了各種進餐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