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海法師講述《觀經四帖疏》32
所以這裡道:「我等鹹歸命,三佛菩提尊。」一一在這裡,都鹹歸命是什麼,為什麼要皈依,大家不要丟開了,這裡的內容一直在講歸敬僧寶。聖僧,賢僧,凡夫僧,初發心僧,都是僧寶。為什麼要歸命,因為他們在住持佛法,是僧寶的相貌。二一個,他就在我們人間,皆是成佛之道中的同行教授善知識。第三個,這個「鹹歸命」,在淨土法門來講就是一股腦,不管你是上聖還是下凡,反正我們都扯平了。
為什麼,皆入彌陀法界,九界同歸,都入佛界,就一樣了。所以叫「鹹歸命」,就是都歸到這一個法上來。「我等鹹歸命,三佛菩提尊」,這裡講的三佛,大家聽過一點知識的都知道,佛不是有法身報身化身,實際上他就是講佛的究竟功德,一體三功德。什麼叫做法身,叫法身菩提,你看這裡就「三佛菩提尊」,法身菩提就是本來自性清淨,天真佛。
這個又剛才說到煩惱即菩提,你看這桌子,看大家坐的凳子,再看看自己自身的這個色身,乃至你反觀一下自己這個多麼聰明,靈機一算,眉頭一皺計上心來,這個腦子,腦瓜子,這些心思。可是大家要知道,這一切其實都是法身,本來如如不動,就算我們在上面不斷地亂動,它就是這個,也沒有動。這就叫清淨法身。不是你,你再怎麼累死,再怎麼發心,它也不是修出來的,它本來就這樣。
什麼叫報身菩提,這個就是要修了。為什麼,因為他有因和果。法身雖然說不論因果,可是不是沒有因果的作用。你造了十惡五逆,那你就報在地獄餓鬼畜生。你造了六度萬行,因圓果滿,那麼酬還的時候,你就是實報莊嚴土,最莊嚴的佛身叫圓滿報身,所以這個叫做報身菩提。
什麼叫做化身菩提,就是從報起應,你這輩子該以什麼樣的身得度,就像觀音菩薩,他就給你化現成一個什麼樣,你轉頭邁眼神之間,他就給你化出來。你以為你行走在這個真實的宇宙世界,實際上你邁個眼神,就跟我,往後一看,這個布,布帷就是化現出來的,我往左邊一看,諸位就是化現出來的,往右邊一看,諸位也是化現出來的。這就叫化身,千百億化身,這個是非常厲害的。
為什麼,他就為了利益眾生,叫做化身菩提。實際上,聽起來好像有點生澀,其實我們每天也常在念。你比如說,什麼叫法身菩提?我們說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就是法身菩提。什麼叫報身菩提?無邊罪障悉消除。什麼叫化身菩提?世世常行無上道,就這意思。如果說按我們淨土行人來講也沒有落下,大家知道,光說的我要往生西方,其實也是這個法。
你比如說,願生西方淨土中,花開見佛悟無生,就是法身菩提;九品蓮花為父母,就是報身菩提;不退菩薩為伴侶,就是化身菩提。所以這裡說「我等鹹歸命,三佛菩提尊」,是一個法,大家這個上面不必把它給裂開了。既然說皈依了三佛菩提尊,那諸佛菩薩的神通妙用,「無礙神通力,冥加願攝受。」大家一講到神通就神得不行,因為我們一般人到不了。
你放不下這個不通的這些障礙,就通不了這個神通,有分別,因為我們一直空不掉,就不通。但是,我們這裡,你看,講一下什麼叫神通?我們聽得多了,一說到神通,不知道有多麼神,這個人馬上就魅力無限,這些居士同修們一聽到有神通,眼睛馬上都發亮。為什麼,為什麼就好這口。神通,今天專業地告訴大家,叫做神境智證通,境界的境。什麼叫做神?不是神叨叨神乎其神的神,叫做等持,這個叫神。
什麼叫等持,就是一心一意,我們佛教裡面叫一行三昧,就是你一直心在這個上面,一直相續,一直持守著。那麼,你一心一意這樣長期下去,一直下去,就能夠打通這個障礙。因為我們現在的心不是等持,呼嗵呼嗵地在起心動念,那就一個念頭就隔一下,你通不了。所以說,這裡叫做神就叫等持。神境,境是境界的境,境是什麼意思,就叫行化,為了度化眾生,周遍法界,無所不做,無所不能。
像俱解脫的阿羅漢,咱們就不要說大菩薩了,俱解脫的阿羅漢都有這種神通。他可以一會變大,一會變小,真的就跟《西遊記》裡面那天兵天將下來一樣,他可以從我們這裡蹭地鑽進去。這些,這就是他的神通。
在他看起來就玩轉了,你想,一念心把法界都玩轉了,何況小小的一個地球,什麼太陽系銀河系。為什麼,吃飯你得一口一口地吃,走路也得一步一步地走,腦子得一個念頭一個念頭地用。神通起來的是什麼,一念就哪都能去,神足通起來了,還用你一步一步地走,不要這樣走了。
所以說大家要知道,就是有「血栓」,所以我們通不了,實際上就是跟自己過不去。所以說,經典裡面講到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都是我們沒有嘗到這個味道。你真正一念相應了,就神通,你都覺得太小兒科了。我們現在因為是,雖然也有通,凡夫,人還是有通的,但是因為通得不透徹,不厲害,還得假借一些著相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