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何謂正確?啥是人生的目的?稻盛和夫:這是我最好的答案

2020-12-20 重慶臺謝謝你來了

「作為人,何謂正確?」

這句話,是日本管理學大師稻盛和夫先生說的。

可能大家還會對這句話覺得比較懵。什麼事情都有對錯,你做得好,就是對,做得差,那麼自然就是錯的,這不很容易想明白的事嗎?為什麼還要去反問自己呢?其實這句話出自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他把這句話作為經營企業的基本判斷標準。

稻盛在剛剛成立京瓷的時候,那個時候公司也僅僅只有28個員工,但是日常經營也需要稻盛在方方面面的問題作出決策,一件事情怎麼做?該不該做?該如何做?都需要稻盛決定拍板。但是當時的稻盛在經營企業方面並沒有足夠的經驗,所以,最後他乾脆想出了這麼一句話:作為人,何謂正確?以這句話來作為判斷的標準。

從出生到現在,我們需要做很多需要我們去選擇的決定,決定上哪所小學,是選文科還是選理科?決定去這個公司還是去那個公司?決定在老家發展還是去大城市闖蕩?

其實想一想,我們每次需要做決定的時候,我們除了希望這個選擇是對自己有幫助的,同時也希望別人能夠去認可自己做出的選擇。這樣的認可在別人看來那麼也是有價值意義的值得去做這個決定當然,原則上也是,自身想做一個正確的人。

作為人,何謂正確?有了這樣一句話,我就可以超越很多的小心思、小情節,可以超越自己的貪嗔痴,去為更多的人著想,而不用在意自己的得失。我想,人只有有了這樣一顆心胸,我們才可以說真的可以去做一點事情。不然,我們就會陷在自己的小空間裡走不出來。

人生的目的是什麼?

稻盛在《幹法》這本書中總結出了我們可以借鑑的人生方程式:人生事業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對於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這個人生最為基本的問題,他的回答是:提高心性,磨練靈魂。

在對於領導者的資質方面,稻盛堅持正確的為人之道,以"作為人,何謂正確?"來作為一個判斷依據,這是以人類與生俱來的良心為基礎的倫理還有道德觀念。"不要貪婪"、"不能欺騙"、"不許撒謊"等等,我們都在小時候接受過父母這方面的教育,是任何人都懂得的作為一個人應該遵守的一個簡單道理。

稻盛和夫這樣的企業家理念值得我們學習,連任正非說起他,都說自己趕不上,晚年稻盛和夫拆分了企業的股份,全都分給了那些曾經為他打拼過的員工,他在最清淨的日子裡感悟人生。

後來為了幫助更多人少走一點彎路,稻盛和夫總結復盤了這一生的經驗,總結進《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這本書,包含了對現在年輕人所普遍存在的人生困惑進行的詳細分享。還有稻盛和夫對於工作、經營企業以及與人相處的智慧。

倘若今天的你對生活存在困惑,為了自己的工作而迷茫而找不到辦法,不妨試著看看這本書,相信會找到你滿意的答案。

相關焦點

  • 稻盛和夫:人為啥活著?人活著的意義是啥?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65歲那年,稻盛和夫先生打定主意,在京都圓福寺出家,頭戴鬥笠,四處化緣。有人問他出家的原因,他說也只是為了再次學習人生意義,為死亡做好準備罷了。73歲時稻盛和夫出版了代表他經營哲學的《活法》,這本書被譽為日本21世紀最勵志的一本書。在《活法》中,稻盛和夫這樣寫道:所謂「現世」,是上蒼賜予我們提升心性的一段時間,磨練靈魂的一個場所。人活著的意義和人生的價值,就在於提升心性,磨練靈魂。
  • 稻盛和夫:人為什麼活,為什麼而工作?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的答案
    當他們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後,就會希望將自己的成功和經驗,能夠幫助到更多的人。稻盛和夫也是如此,他覺得,自己的成功並不是獨屬於自己,那些經驗和經營哲學,應該為更多的人所知道。當別人也通過自己的哲學成功了,得到員工和其他人的認可了,你才是最厲害的。
  • 曹岫雲:稻盛和夫的幸福觀,幸福是我們一切行為的終極目的
    1稻盛哲學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稻盛哲學內容豐富,但大道至簡,用一句話表達稻盛哲學的核心就是:把「作為人,何為正確?」當作判斷一切事物的基準。即判斷事物的基準,不是利害得失,而是是非善惡。我把自己的人生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稻盛前」,一個是「稻盛後」。學習稻盛哲學前,我會自覺不自覺以利害得失作為判斷基準,從個人的利害得失,到企業的利害得失,甚至國家的利害得失。而遇到稻盛哲學以後,我努力以是非善惡作為判斷事物的基準。可是,「理可頓悟,事須漸修」,改變自己原有的判斷基準談何容易?
  • 稻盛和夫:活著幹啥?人活著的意義是啥?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放下」才是對自己最大的寬容,20多年來,稻盛和夫一直都在和自己體內的病魔和平相處。在65歲時,他毅然決然的決定離開世俗,選擇了皈依佛門,頭戴鬥笠,四處化緣。曾經有人問他出家的原因,他說自己只是為了再次學習人生的意義,為死亡做好準備罷了。
  • 稻盛和夫:人為什麼活著?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生的目的在哪裡?
    人為什麼活著?我們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生的目的在哪裡?在稻盛和夫看來,這三個問題和答案其實就是我們人生的指引,而他的答案只有8個字:提升心性,磨鍊靈魂。「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又比今天做得好,每一天都付出真摯的努力、不懈的工作、紮實的行動、誠懇的修道,在這樣的過程中就體現了我們人生的目的和價值。」一個平凡的人想要脫胎換骨,變成一個非凡的人物,能有什麼辦法呢?
  • 稻盛和夫:人生最好的修行就是工作!學渣:後悔沒早點知道
    這其中就有一個名震世界的真實事件。這還要從日航的破滅開始。因為經營不善,日航已經到了瀕臨破產的地步,無奈下日本首相請稻盛和夫出山,那個時候,稻盛和夫已經是七十八歲的老人了。那說到這兒,可能有人會疑惑,為什麼稻盛和夫能夠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功?最近我看了看《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在這本書裡我找到了一些答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分享下!
  •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稻盛和夫給年輕人這些忠告!
    近日,稻盛和夫塾長又一力作《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正式對外出版發行,本書是稻盛先生復盤自己一生的經營哲學、人生智慧的凝結升華,從「道」的層面鼓勵人們培育美好心根,從而穿越逆境,收穫事業的成功以及幸福的人生。
  • 稻盛和夫:思考到「看見結果」,是人生成功的前提
    國學大師季羨林曾經如此評價稻盛先生:根據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如鳳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總結自己的人生經驗,88歲的稻盛和夫認為一個人要想在人生事業中獲得成功,必須持續保持強烈的思索,直至能夠「看見」成功的樣子。而且在具有這種「強烈願望」的同時,還要懷有一顆美麗的、明朗的、沒有絲毫雜念的、純粹的心——這就是稻盛和夫一生秉持的源自內心深處的「敬天愛人」的人生使命感與責任感。
  • 稻盛和夫:我人生最大的財富,就在於一句話
    「任正非也曾:「稻盛和夫的京瓷擁有全球一流的化學家與物理學家,我們趕不上他。我自愧不如,只能追隨。」稻盛和夫有句話值得所有企業經營者學習:」動機至善,私心了無「這八字真言,可以貫徹我們的一生。聰明的人習慣於建立自己智商上的優越感。但稻盛和夫很聰明嗎?卻不是。如果他聰明的話,怎會從小大小考試從未及格,連大學都沒有考上。如果他很聰明的話,怎麼會義無反顧地去拯救即將破產的日航。當時的稻盛和夫已經取得非凡的成就了,獲得很高的地位和權力。在這時選擇接受日航是冒著極大的風險,如果沒有拯救成功,他可能面臨的是失去所有。
  • 「經營之神」稻盛和夫:積善行、思利他
    這是在2011年9月26日,訪問廣州的稻盛和夫先生對時代周報記者說的第一句話。在媒體採訪會的現場,作為現場主持人的時代周報記者本考慮到自己和稻盛先生平行而坐不太合適,本打算站在稻盛先生的身邊完成工作。結果稻盛先生剛一坐定,就趕緊拉筆者坐下。他的聲音慈祥和藹,帶著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便有了以上這一幕。
  • 看稻盛和夫怎麼說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很多人的人生目標就是為了錢。這也不能怪大家,因為錢是我們生活離不開的。人活著離不開錢。為了掙錢,人們辛苦上班,辛勤創業,想掙錢無可厚非,但是不能為了錢不擇手段。當年,稻盛和夫的公司剛剛成立,在沒有企業經營口號,沒有具體目標,沒有企業文化和制度的情況下,稻盛和夫告訴自己的員工:從今往後,我要把「作為人,何謂正確」作為經營企業的唯一基準。什麼叫做「作為人,何謂正確」?
  • 稻盛和夫:我不看好聰明人,老實人這3點品質,很多人比不了
    每個人都會吹噓自己的聰明,但是稻盛和夫卻給了這種人一記「耳光」。稻盛和夫說過:「我不是聰明人,所以我也不太喜歡聰明人。往往成大事的人都是那些看似愚蠢的老實人。」稻盛和夫為什麼看不上聰明人?因為在稻盛和夫創立的兩家世界500強的公司中,成為公司高管的都是看上去有點「傻」的老實人,而那些看起來聰明的人不是離職,就是崗位一般。稻盛和夫曾經說過:為什麼聰明人難成大事,而那些看上去有些「傻」的老實人,卻實現了財富和人生的逆襲?老實人有這3種品質,是聰明人比不了的。
  • 稻盛和夫:人生不過是一個公式,懂得套用的人,結果不會太差
    稻盛和夫在對自己的人生經歷思考的時候,就將其收錄總結在《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中,用以給年輕人的生活進行指引,讓他們在生活中減少被撞的頭破血流。為什麼稻盛和夫可以給出忠告,因為經歷,稻盛和夫的經歷給了他很多的人生思考。
  • 稻盛和夫:人生不過是一個「公式」,懂得套用的人,結果不會太差
    稻盛和夫在對自己的人生經歷思考的時候,就將其收錄總結在《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中,用以給年輕人的生活進行指引,讓他們在生活中減少被撞的頭破血流。為什麼稻盛和夫可以給出忠告,因為經歷,稻盛和夫的經歷給了他很多的人生思考。稻盛和夫出生在1932年,因為家庭的困難,稻盛和夫從小就受到生活的考驗。經歷過病痛、逝親、失去家園這些磨難。
  • 稻盛和夫:人生不過一條公式,懂得套用的人,絕對不會差!
    「人為什麼要工作?」「勞動究竟為了什麼?」現在很多人已經喪失了對工作目標和意義的正確認識。在面對人生困苦時也不知該如何應對,生活倍感迷茫。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惑?如果你希望把未來的生活過得更有意義,走向成功的人生,建議你看看《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為啥要看這本書?
  • 稻盛和夫:誰的人生沒經歷過低谷?是什麼讓他從平凡走向偉大
    「從少年時代起,經歷青年時代,一直到踏入社會,我做什麼事情都不順利,我的人生是挫折和失望的連續:小學考初中兩次沒考上、患肺結核臥病在床、高中考大學失利、此後的就職也很不如意。」上面這句話讓大家很難想到,是由日本的企業家、哲學家、教育家稻盛和夫先生說的。
  • 稻盛和夫:我88年的人生智慧,總結成這一個字,這是我最大的財富
    創立2家,成就1家世界500強公司,很多人覺得這就是稻盛和夫一生最大的財富。但是稻盛和夫卻說:「我88年的人生智慧,總結成這一個字,這就是我人生最大的財富,那就是——心。就在這種情況下過了大半年,稻盛和夫終於研究出了最新的產品,成功挽救了公司。稻盛和夫一直覺得:工作就是為了提升心志、磨鍊人格的『修行』,是人生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只有積極認真地工作,才能獲得人生的幸福和成功。
  • 稻盛和夫:人為什麼要認真工作?
    1984年創立「稻盛財團」,並創設「京都獎」,被譽為「亞洲諾貝爾獎」。這本書是稻盛和夫對自己長達50多年工作心得的總結,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希望通過這本書來揭示工作對於人生的根本價值和意義。他相信,一個人如果沒有正確的工作觀,就不可能過好這一生,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 稻盛和夫:人生的一切都始於心,終於心
    稻盛和夫深切體會到真正了不起的人不一定是某些有名譽、有財產、所謂功成名遂的人,更可能是隱於市井的人,或是街頭巷尾心地善良的老婦人,或是正在都市的一角朝著目標奮進的年輕人,他們雖然默默無聞,卻更為高尚,富於同情心,能夠無私地關愛他人。
  •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為年輕人解惑,共享成功的人生經驗
    可以讀到一本好書,實屬人生之幸。這本《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更是好書中的佼佼者,你會慢慢地被書中的話語所感動,甚至會有相見恨晚的感覺。今天我就與大家一起淺談一下我對這本書的看法。說起稻盛和夫先生,相信大家可能會有些陌生,作為一個27歲創立京都陶瓷株式會社,52歲創立第二電電企劃株式會社,78歲任日本航空(JAL,現日本 航空株式會社)會長 ,他憑藉自己獨特的經營哲學和人生感悟,使得自己名下的兩家公司都成為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