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何謂正確?」
這句話,是日本管理學大師稻盛和夫先生說的。
可能大家還會對這句話覺得比較懵。什麼事情都有對錯,你做得好,就是對,做得差,那麼自然就是錯的,這不很容易想明白的事嗎?為什麼還要去反問自己呢?其實這句話出自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他把這句話作為經營企業的基本判斷標準。
稻盛在剛剛成立京瓷的時候,那個時候公司也僅僅只有28個員工,但是日常經營也需要稻盛在方方面面的問題作出決策,一件事情怎麼做?該不該做?該如何做?都需要稻盛決定拍板。但是當時的稻盛在經營企業方面並沒有足夠的經驗,所以,最後他乾脆想出了這麼一句話:作為人,何謂正確?以這句話來作為判斷的標準。
從出生到現在,我們需要做很多個需要我們去選擇的決定,決定上哪所小學,是選文科還是選理科?決定去這個公司還是去那個公司?決定在老家發展還是去大城市闖蕩?
其實想一想,我們每次需要做決定的時候,我們除了希望這個選擇是對自己有幫助的,同時也希望別人能夠去認可自己做出的選擇。這樣的認可在別人看來那麼也是有價值意義的,值得去做這個決定。當然,原則上也是,自身想做一個正確的人。
作為人,何謂正確?有了這樣一句話,我就可以超越很多的小心思、小情節,可以超越自己的貪嗔痴,去為更多的人著想,而不用在意自己的得失。我想,人只有有了這樣一顆心胸,我們才可以說真的可以去做一點事情。不然,我們就會陷在自己的小空間裡走不出來。
人生的目的是什麼?
稻盛在《幹法》這本書中總結出了我們可以借鑑的人生方程式:人生事業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對於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這個人生最為基本的問題,他的回答是:提高心性,磨練靈魂。
在對於領導者的資質方面,稻盛堅持正確的為人之道,以"作為人,何謂正確?"來作為一個判斷依據,這是以人類與生俱來的良心為基礎的倫理還有道德觀念。"不要貪婪"、"不能欺騙"、"不許撒謊"等等,我們都在小時候接受過父母這方面的教育,是任何人都懂得的作為一個人應該遵守的一個簡單道理。
稻盛和夫這樣的企業家理念值得我們學習,連任正非說起他,都說自己趕不上,晚年稻盛和夫拆分了企業的股份,全都分給了那些曾經為他打拼過的員工,他在最清淨的日子裡感悟人生。
後來為了幫助更多人少走一點彎路,稻盛和夫總結復盤了這一生的經驗,總結進《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這本書,包含了對現在年輕人所普遍存在的人生困惑進行的詳細分享。還有稻盛和夫對於工作、經營企業以及與人相處的智慧。
倘若今天的你對生活存在困惑,為了自己的工作而迷茫而找不到辦法,不妨試著看看這本書,相信會找到你滿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