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魚也有翻身日,當了28年討好型人格的女人是如何涅槃重生的

2020-12-20 圓心率心理

討好型人格

最近一部爆紅的日劇《凪的新生活》,在豆瓣上頗受好評,不少網友感慨:從這部劇女主的經歷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女主凪的是一名28歲的普通上班族,她就是標準的「討好型人格」:每天花一個小時拉直發;每天都一個人加班到夜裡,完成本來不屬於自己的工作;為了不起衝突,只需別人一個眼神,她就主動幫同事背黑鍋...

她的性格膽怯、懦弱、畏畏縮縮,太在意別人的感受後忽略自己,女主原以為迎合別人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卻沒想到得到的是同事的奚落和男友的嫌棄。

看破真相後的凪,決定走出「討好型人格」的誤區,辭掉城市裡的工作,甩掉以為是真愛的男友,丟掉無用的人際關係。回到小鎮休假,她不再迎合任何人。任由自然卷的頭髮野蠻生長、享受省錢生活的小確幸、不再害怕與人起衝突……

什麼是討好型人格:

我們通常所說的「討好型人格」是指某個人具有討好的行為模式,這種模式多數是潛意識的。

比如工作中討好領導、同事,家庭中討好親人,親密關係中討好愛人,哪怕是虛擬的社交網絡中也試著要去討好陌生人。

在討好他人的過程中,討好者會將注意力向外投注,緊密而小心的關注對方的需求並快速準確地滿足對方,從而被別人所喜歡接納。

這樣會導致自我存在感的虛弱,自我需求的壓抑或忽視,最終這些討好者會逐漸喪失自我,走向意想不到的深淵。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情緒,歡迎找我交流,輸入「我愛你眷好"的全拼,佳窩薇。

討好型人格通常特點:

1:內心很敏感

對別人的感受與想法能很快洞察,這種敏銳和細膩似乎是與生俱來的天賦。

2:在意別人的評價和看法,敏感的背後是脆弱

討好者不止對別人的需求很敏感,對別人如何評價自己也非常敏感,他們很害怕別人的否定、指責、不滿、抱怨。

如果別人不開心了,哪怕不是因自己而起,他們也很容易感到受傷和委屈。有時為了獲得別人的喜歡,委屈或壓抑自己的需求去滿足對方。

3:害怕衝突,不敢拒絕和提要求

一旦關係中出現矛盾衝突,他們寧願自我犧牲,也不會表達自己的訴求。

拒絕別人是很艱難的事,會覺得自己不該、不對。很多合理的要求不敢提出,總覺得自己不值得擁有,不確定對方會不會願意給予。

4:容易憤怒,在討好的過程中,討好者壓抑了很多自我,委屈積累久了,就容易憤怒。

在別人眼裡看到莫名的暴怒,在討好的行為裡是很深的委屈和不甘,「我已經為你做得那麼多了,你怎麼可以這樣」。

但討好模式帶來的憤怒表達只會把關係推遠,反而不能一致地得到對方的關愛回應,反而會將自己帶入要更加討好才會被愛的惡性循環。

討好型的由來:

1:當父母控制欲過強的時候有可能會出現「討好型的孩子」。在這種專制型的家庭裡,一旦孩子違背父母的需求或要求,就會被指責、批評、被打罵。因此,孩子覺得自己必須「討好父母」才會有好日子過,久而久之,會形成討好型人格。

2:父母本身就是討好型人格,那孩子也有可能「被教育」和「習得」討好模式。在這類家庭中,孩子經常被父母要求「,去犧牲自己的需求,去滿足別人家的孩子、照顧別人家父母的臉色」,因此孩子經常從小就是自我委屈和自我犧牲中成長的。從小就用"討好"來換取對父母、別人的滿意和好評;慢慢地就形成了討好型人格。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獨特的教養方式,去看看自己的家庭、父母在自己成長中的影響,這可以幫助自己更好的覺察和改變。

改變討好型人格:

1.停止討好任何人

從現在起,不再討好你身邊的任何一個人。不討好別人的意思是說你要用一種正常的方式去和別人交往。該笑還是笑,該幫忙還是幫忙,只不過是你該表達憤怒的時候就表達憤怒,該拒絕的時候就拒絕。你只是不再像以往那樣再擺出低姿態討好別人了而已。

你不妨帶著清醒的覺知嘗試著進入到討好的反面,擺出高姿態,冰冷,拒絕,強硬,不妥協,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不在乎任何人的看法和感受。很多討好型人格都是從這種方法逐漸從討好者的狀態中擺脫出來的。

當你是一個「討好者」時你所建立的一切人際關係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無效的,因為你是一個討好者,別人都不會把你當回事,這種人際關係根本不會在未來帶給你什麼實質性的利益或幫助。

你首先得擁有放棄無用社交的勇氣,你才能獲得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果斷和能力。

2:培養內心的充實感與富足感

討好者一切討好行為的根本原因就是在於內心的空虛與匱乏,他們無法自給自足,所以不得不不停地從外界尋求關注和讚賞來填補。

如果我們能夠擁有一顆強大的,溫暖的內心,我們能夠時時刻刻獲得來自自己內心深處的力量的滋養和支持,我們就不會在外部世界中迷惘,我們就不會被別人的評價和看法影響。

3:培養能給你帶來成就感的事

培養一件能帶給你成就感的愛好/努力的做好你的工作/發展你的興趣/學一個新技能等...

雖然理論上來講我們只要擁有了強大的內心力量就不會再去討好別人了,但是在你還沒到達那個狀態之前,你的內心還會一直是空虛和匱乏的。

為了防止你因為忍受不了這種空虛而又忍不住的會想討好別人,所以能夠從一個你「可以控制」的事物中獲得力量是令你度過這段過渡期的一個比較理智的選擇。

無論是一個愛好,興趣,學一個技能,還是做好工作等等,這些都能夠帶給你成就感,自我滿足感,自我確認感。

這時候別人對你的關注和讚美卻不是你通過「討好」得來的,而是因為你為你的工作,愛好,技能等付出了努力,你在這些地方證明了你的價值與能力,所以別人自然而然的給予你關注和讚美。

心理學大師榮格曾說:「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時代就已經形成的人格。」

先天的氣質我們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修正」過去,完善自身人格。令人遺憾的是,絕大多數人都搞不懂自己的「人格」,更別說找到「整合」「修復」「完善」自己人格的方法。

我們能做的是:認識了解自己的人格,突破自我的人格局限,過上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找到真正解決自己人格障礙的方法。

只希望你能夠真正的理解並願意付出行動,希望你不要再追逐別人的認同,希望你停止對自我的貶低,希望你學會更多的關注於自身,希望你學會真正的愛自己。

不要讓本該屬於你自己的燦爛的一生,卻在對別人的「討好」中被埋葬和虛耗。

---END---

請在下方留下您的寶貴想法

相關焦點

  • 【情感】「討好型人格」如何在感情中翻身?
    鍾曉芹已經30多歲了,入職多年,依然被同事使喚來使喚去,而她不但不覺得煩,還覺得自己不能失去這種「使喚」,這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別人的滿意上。在愛情中,鍾曉芹也是如此處理,就算自己懷孕了是否生下來,她首先還是要考慮丈夫的感受。好在最後她終於意識到這樣活著很累。 「討好型人格」的確活得很累,因為這種人基本沒有自我。
  • 討好型人格的女人,是怎樣一步步毀掉自己的?
    最終卻變成了一個徹底的討好型人格的人,換來了悲劇的人生。她的一生不斷地討好,卻也不斷地被嫌棄。從討好父親的小女孩,到以令人唏噓的方式死去的老太婆,電影用兩個小時展現了松子53年的短暫人生。歸根到底,松子是一個極致的討好型人格,沒有自我。
  • 如何擺脫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是指一味的討好他人而忽視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是否總是下意識的討好他人,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你是否總是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輕易的妥協?你是否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值得被愛?從根源上來說,這是一種不自信,低自尊的表現。我就是這樣一個女孩,回想起來,感覺自己真的像一隻提線木偶。幸運的是,通過閱讀大量的書籍後,讓我知道這也是有可解之法的,我願意一同分享有這些困擾的你。
  • 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討好型人格?
    當有人找你幫忙的時候,你不敢拒絕別人,感覺自己好像犯了錯一樣;幫其他人做事的時候,總是小心謹慎,如果這件事沒辦好總會責備自己;借給別人錢,不敢和他們要回來,就算說了這件事也感覺自己做錯了一樣……如果你在生活中出現了這幾種情況,那麼,你可能是討好型人格。什麼是討好型人格?
  • 「討好型人格」的10個跡象,我們如何改善自己的討好型人格?
    如果你總是這麼做,那麼它最終會變成一個令人沮喪,甚至帶有一些破壞性的性格特質:討好型人格。在某個時刻,你可能會發現你把自己的需求和個人時間完全置之事外,壓力也越來越大,僅僅是為了確保你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開心的。以下是我整理的10個你太想取悅別人的跡象,以及相對應的解決方法。
  • 男女情感關係中「備胎」的「討好型人格」如何治癒
    其實,這種愛的卑微,近乎討好的姿態,才女張愛玲也有過一句曠世語錄:「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不管是電視劇,還是小說,還是身邊生活裡真實發生的類似這種某一方「心甘情願」不計較得失的付出,究其根本,是因為我們身體裡住著一個「討好型人格」的自己。
  • 討好型人格如何破?
    如何跳出討好型人格的圈子呢?試著從幾個方面去改變自己。從現在開始停止討好任何人從現在起,不再討好身邊的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女友或者老闆。可能你現在想著,我還指望老闆給我發工資,如果不討好他,工資可能沒得漲,獎金也沒份!我很愛我女友,萬一我不再討好她之後跟我分手怎麼辦?我現在只有某某一個朋友能聊得深入,我不討好他會不會變得非常孤獨?
  • 一條「鹹魚翻身」的英文合輯
    鹹魚翻身:指一個人正處於低靡期的階段時,突遇一些意外的機遇而出現的轉機或好轉,來比做鹹魚翻身。一般用鹹魚翻身形容人時,帶有貶義和諷刺色彩。鹹魚本來不能"翻身",而說鹹魚翻身有起死回生、否極泰來的意思,指處境短時間內由壞變好。今天一起來看看英語口語中如何表達「鹹魚翻身」?
  • 如何改變討好型人格?從此告別「老好人」標籤
    你是否會有這樣的煩惱:總是太在意他人,甚至討好他人,卻往往忽視了自己的內心感受?或是總做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不被他人所認同?如果你常有這樣的感受,那很大概率就是「討好型人格」,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考慮,這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是需要去糾正和改變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如何改變討好型人格。認識到錯誤首先就是要自己先認識到討好型人格是不對的、是錯誤的,否則接下來的改變無法繼續。
  • 自己是討好型人格,應該如何挽回對方呢?
    四、討好型人格的表現 【經常討好他人而忽視自己的感受;會事事考慮別人、經常委屈自己去迎合他人、難以拒絕別人的要求、儘可能地表現寬容給你和善良】……那可能確實是「討好型人格」。討好型人格的人,【他們希望通過「取悅對方」來換取「別人的關注」、「重視」或者是「愛」;但在此過程中,卻經常壓抑自己、犧牲自己的需求】;因此,【討好型人格的夥伴自己會非常痛苦;同時,由於期待「付出可以得到回報」,而一旦「並沒有得到期望中的重視或者回應時」,心中可能會充滿怨氣和憤怒,但又無處可以發洩。
  • 生活中「討好型人格」的人,是如何把自己殺死的
    在我們工作和生活中,身邊多多少少有些朋友或者同事有者輕微的或者嚴重討好型人格。有句話說得好:生而為人,對不起自己。那麼什麼是討好型人格,討好型人格也叫迎合型人格,心理學家指出,討好型人格就是一直活在別人對他們的期待中,不停地追逐著別人對他們的認可,為別人可以去做任何事情,他們總是將他人的需求擺在自己之前,即使對方的要求不合理,也會硬著頭皮去滿足。
  • 討好型人格|你還在討好別人嗎?
    不過,這也只是討好型人格的一部分。什麼是討好型人格?討好型人格是指一味的討好他人而忽視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討好型人格,顧名思義,就是討好別人的一種人格,討好型人格往往很在意別人的看法與感受,而忽略自己內心的想法。討好型人格的表現有哪些?
  • 《安家》:男女情感關係中「備胎」的「討好型人格」如何治癒
    其實,這種愛的卑微,近乎討好的姿態,才女張愛玲也有過一句曠世語錄:「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不管是電視劇,還是小說,還是身邊生活裡真實發生的類似這種某一方「心甘情願」不計較得失的付出,究其根本,是因為我們身體裡住著一個「討好型人格」的自己。
  • 《三十而已》鍾曉芹:「討好型人格」怎樣活得不憋屈
    01具有討好型人格的人除了「不會拒絕」之外,還有哪些特質呢?像她一樣,有討好型人格模式的人,常常會有這樣的內心獨白:「我不值得被愛。」「我應該永遠對別人和顏悅色。」「我絕不能讓別人生氣」。帶著這樣的內心獨白,他們總在關注別人的需求,而很少捍衛自己的想法、感情和需要。
  • 討好型人格是怎樣形成的
    最差的,就是討好型人格,軟弱無能,自卑流淚,盲目討好敵人。2可以成長到1,但是3和4很難成長到1,甚至擁有2的勇氣都很難。這裡的區別就在於,年紀小,兒童時期,還處於感知,形象思維的情緒階段,家庭對你的養育如何。
  • 戀愛中,女生「討好型人格」的分析
    在戀愛中,男女雙方會有不同的人格,有的女生強勢,有的男生大男子主義等等,不同的人格也導致不同風格的戀情。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女生在戀愛中的基本人格之一,討好型人格,以及這一類女性朋友會遇到的的問題。首先通過一個例子來看一下討好型人格的女生是什麼樣的。一位網友朋友給我們分享了她的故事,她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這個姑娘顏值一般,家世背景也很平凡普通,工作也是正常水平,但是與眾不同的一點是她可以說是「真正不圖回報的爛好人」。
  • 不顧自己討好別人,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的原因,家長知道嗎?
    實際上這並不是性格如此,而是孩子們形成了一種畸形人格——討好型人格。當然討好型人格最顯著的特徵就是不自信,他們極度自卑,總是認為自己的能力不夠,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也總是害怕別人會拋棄自己。其實這背後離不開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 女生如何避免「討好型」人格出現
    很多女性為了穩固情感,在親密關係當中往往會單方面的討好對方,為了避免爭吵,她們常常會以犧牲自我的方式來維持表面的平和,維持假性親密關係。這種單方面的討好型人格不僅不利於情感的發展,更不利於女性的自我發展,那麼我們不禁要問在親密關係當中如何避免女生出現討好型人格呢?
  • 討好型人格,其實是在施暴
    但是大多的討好型人格都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他們。討好的本質是一種社交「互惠原則」,通過交往中的讓步、付出、贈予等等,其目的是先得到你的認可和虧欠感。因為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禮尚往來,不貪小便宜。於是這時你不想被虧欠感控制,就想要及時的回報對方。
  • 「討好型人格」在英文中怎麼說?
    日前,劇集《聽見她說》攜話題「你是討好型人格嗎?」登上微博熱搜。該劇由趙薇執導,呈現了游離於公眾視野之外的女性境況。在最終集播出時,「討好型人格」這個詞引起了廣泛的共鳴。該劇總結了幾個討好型人格的常見表現,看看你佔幾條?❶ Being the first one to apolog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