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敗拖延症的一個妙招——工作刺激

2020-09-04 讀史記學成語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面對一項自己感覺為難的工作任務,心裡想著5分鐘之後我再來幹這件事,結果50分鐘之後,這件事還沒有啟動起來。


拖延症已經成了一種流行病,為了打敗拖延症,市面上有不少的書籍,今天我們根據大腦科學的機理介紹其中一種方法。

這種方法叫做工作刺激,它實際上是一種心理學上的現象,是由德國精神病學家埃米爾 克雷佩林提出來的。他指出:為了能夠立刻行動,無論身體處於什麼樣的環境之中,必須先動手做,通過工作活動身體,啟動大腦的幹勁開關,激發乾勁。一旦真正開始工作,就會漸漸投入其中,從而感到興奮並且激發乾勁,變得越來越快樂。



那為什麼投入工作就能產生幹勁呢?從腦科學的角度分析,通過動手,工作信號就傳遞到大腦的腹側蒼白球,然後進一步刺激伏隔核,而這個伏隔核就是大腦的幹勁開關。

舉個例子,當你要打電話給一個難纏的客戶的時候,不要想著,自己會受到刁難,想著那麼多的困難,想著要準備好了再打這個電話,要知道你永遠都不會準備好的,所以,要想克服拖延症,你要做的不是謀定而後動,而是應該立刻拿起電話撥通號碼。

當你必須完成一份試卷的時候,也不要把試卷放在那裡置之不理,總想著我先完成別的事情,然後再來寫,而是要把試卷攤開,立刻就寫。



有的人會認為,沒有熱身就直接行動,會不會對大腦不好,但是從腦科學的角度而言,這種火速行動或者冷不丁的行動正是開始工作的最佳方法。聽起來或許有些自相矛盾,但只有你的身體、你的行動才能成功啟動大腦的幹勁開關。

而你一旦開始行動,就很難停止下來,一直到把目標完成,這是另一個心理學效應,叫蔡戈尼效應。

所謂拖延症,很多時候就是想太多,要想克服拖延症,有時候就是要腦子一熱,不要瞻前顧後,冷不丁行動起來,讓大腦措手不及,我們不要做大腦的奴隸,而是讓大腦為我們所用。

喚醒大腦立刻行動的辦法,就是以行動喚醒行動!

相關焦點

  • 拖延症一定要看!9個克服拖延症小妙招
    拖延症就像一個逐漸擴大的黑洞,不叫停,會把整個人生都拖進去!拖延、懈怠、逃避工作、只在不可避免的時候才面對工作,然後再重複這個循環。這是一個壞習慣,它會侵蝕我們,拖延症會阻止我們在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 時間管理:如何打敗拖延症
    拖延,讓本來原本不急的事變成了急事,下面是打敗拖延症的一些小建議:l 確定躲不掉的事,別指望逃避,因為等待和拖延,不會讓它變得更容易;l 把「我馬上去做」等這類話當作口頭禪,時刻提醒自己遠離拖沓;l 強制削減自己使用娛樂軟體的時間,關閉非重要的聊天工具,避免注意力分散;l 把待辦事項羅列在筆記本上,完成一件劃掉一件,時刻督促自己;
  • 送你九種打敗拖延症的方法!
    為何今日畢的事情要拖延到明天才能完成?拖延症不一定就是意味著懶惰,它可能是由於焦慮、害怕失敗或完美主義傾向而拒絕做出行動,今天大頭用PPT形式幫大家進一步認識拖延症以及打敗boss技巧。通過紙筆或者atimelogger2、番茄土豆等類似實時事件記錄軟體,活用番茄工作法。想學會番茄工作法嗎?
  • 克服拖延症的幾個妙招
    拖延症,絕不是現代社會才出現的一種問題,而是從古至今,從外國到中國,都存在的問題。因為人性都是懶惰的,都是怕麻煩的,遇到問題就會不自覺的往後拖,所以就會產生拖延症。拖延症很常見,絕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有一點拖延症。
  • 我是如何打敗拖延症的
    關於拖延症的話題我在Hacker News上不斷的看到有人提出來(你也讀了,不是嗎?),感覺有必要將我是如何跟拖延症做鬥爭的方法分享給大家。然而,我這裡說的主要是針對程式設計師/美工,但其實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首先最重要的….
  • 如何打敗拖延症?需做以下幾點。
    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上,我們做事情總喜歡拖延,要麼拖延著晚睡,要麼拖延著今天的功課沒有完成,要麼考試要臨近了,臨時抱佛腳。其實,只要我們做到以下幾點,小編相信,很多人會降低拖延症,甚至于越來越厲害。拖延症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是一刺激型,這類人往往喜歡最後幾分鐘忙碌帶來的快感。
  • 打敗完美主義拖延症,「行動創新筆記」教你4招,3分鐘行動起來
    ,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拖延症也不是立即就能消除的,而是通過自主行動,使自己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才能逐漸擺脫困擾。他根據多年的經驗總結出了一種簡單、有效告別拖延症的方法,每天只需花費3分鐘寫行動創新筆記,讓自己保持積極向上的熱情,順其自然地行動起來,才是打敗拖延症的關鍵一步。
  • Procrastination 拖延症
    儘管有很多工作要做,但你最終卻因無關的談話、隨機的視頻甚至是瑣事而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以下視頻探究了拖延症的深層次原因,看看什麼是拖延症心理和如何處理拖延症。因視頻無字幕,對主要內容做以下整理,以供學習。對拖延症的定義:Procrastination is defined as "the action of delaying or postponing something".
  • 職場拖延症有多可怕?這幾招讓你克服拖延難題
    後來小朱上網查詢自己的情況,才確認自己有職場拖延症,總是無法很快地把工作完成,總是要拖到最後,毫無效率和質量可言。相信不少朋友也有小朱這樣的困擾,下面就為大家推薦幾個克服職場拖延症的小妙招。制定合理的目標每一個有拖延症的人都會制定目標,但是有時候給自己制定的目標不切合實際,一旦開始執行就發現無法進行下去,這樣自然沒有了動力。所以大家在制定目標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自己的實際情況,目標不要太大、太困難,但也不能很容易就實現,最好是保持專注和努力就能夠完成的。
  • 《終結拖延症》:終結拖延症,秘訣就是這三個!開啟自律人生
    我們究竟該如何打敗拖延症呢在《戰勝拖延症》這本書中,作者羅列的拖延症類型有十幾種,而最普遍的是這三類:期限拖延、認知障礙拖延和分心拖延。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戰勝拖延症?下面給大家三個終結拖延症的三個科學辦法。
  • 告別拖延症,讓工作變得高效起來
    直到我看到這本《拖延症》,才發現這種懶惰問題有一個更專業的名字——拖延症,而擁有拖延症的人,更是數不勝數。拖延症的類型這麼多,我們要先判斷自己屬於哪種拖延症,才好對症下藥,讓自己擺脫拖延症。2、拖延症的危害有人覺得這麼多人都有點拖延,這也不傷大雅,沒必要上綱上線。其實拖延症遠比我們自己想像的還要可怕,我的姑媽,一個農村婦女,因為經常幹活,身體也很壯實,幾年前兒女都有了很好的工作,她想著終於可以歇一歇了。
  • 我是教師,講講怎樣克服拖延症的,不拖延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好
    我熱愛我的工作,喜歡教書,卻深受拖延症之害,曾經嚴重阻礙職業發展。拖延症都是由主觀排斥而來,要是你從內心接受、熱愛某個事物,基本上不會出現嚴重的拖延現象。因為是因為這件事情在某個瞬間真正穿透大腦皮層刺激到了我的潛意識,激發了我的主動性。我現在寫教案很主動,破除了被動強迫的感覺,寫起來得心應手效率提高了很多。每天如果不完成規定的數目,我會不安。這樣的心理狀態下,也不會出現完不成規定數目的情況了。
  • 終結拖延症
    一、三管齊下,終結拖延症1.什麼是拖延症「拖延」(procrastination)的拉丁字源的解釋,是「向前」(pro)加上「為明天」(crastinus)。拖延就是把重要的和有時限的事情,推到其他時間去做的不好習慣。
  • 拖延症 ——怎麼樣不拖延,教你幾個小妙招
    你是不是經常苦惱,比如明明計劃好一件事,卻總是因為某種原因而拖延,又或者堅持了一會,又很快放棄的一種行為,但是意識又放不下,所以一直拖延。你明明知道這樣不好,但卻老是覺得自己改變不了。就是典型的拖延症,那什麼是拖延症呢?拖延症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
  • 拖延症,拜拜了您嘞!
    正所謂唯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想要打敗拖延症,我們就必須先要了解拖延症,人人都在說拖延,人人想辦法克服拖延,那麼,何為拖延症呢?拖延症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
  • 他用這個辦法克服了拖延症,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孩子起床、寫作業、睡覺都拖,拖延症嚴重,是不是沒救了?其實,戰勝拖延症沒有那麼困難,教你4個妙招,幫孩子打敗拖延,提升時間管理能力。 拖延症是人類的世紀難題之一,孩子通常都會有拖延的毛病,這可以說是人類的本能之一。 正如《尚書·周書·周官》所言: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在孩子成功的道路上克服拖延症大有必要。
  • 隱藏Killer:職場拖延症
    第一招:變換思維模式拖延症很多源於得過且過,沒有當機立斷的思維模式。我們需把「應該」的思維模式,轉換為「必須完成」。很多時候,正向心理刺激對人有推動作用。很多人受習慣性思維模式影響,進而不斷拖延。第一個任務周日23點才完成,當完成任務後持續給自己必勝的暗示,拖延症也就此終結。很多工作拖延症患者,缺乏自信及必勝的信念,我們需變換思維模式,將工作必須完成的信念植入心中。第二招:選擇不做異常重要很多職場人士,列出了長長的待辦事情清單,並採用了第一步必勝的信念,結果導致很難完成。
  • 焦慮情緒導致拖延,這些方法可以改善拖延症
    儘管科學家已經對「拖延症」的神經基礎有了 一定了解,但現有的研究尚不能證明,刺激大腦能否 改變拖延者的神經生物學特徵和行為特徵,從而根治 「拖延症」。不過,很多心理學家還是提出了一些可能 有助於減少拖延的行為幹預或情緒幹預方法。
  • 工作忙?沒時間?拖延症到底有多可怕?
    明日何其多 不如再拖一拖如今拖延症好像已經成了與「窮」、「焦慮」齊名的把時間全部耗費在這些看似輕鬆卻無形中奪走許多時間的事情上每當下定決心改掉這個毛病時又陷入了「明天再說吧」的惡性循環……比如工作、比如健身健身拖延症的你都找過哪些藉口?
  • 三種方法,讓你徹底擺脫拖延症
    生活中,一些人常常會有這樣的經歷:第二天要交作業了,前一天晚上一直寫到凌晨;下周一要匯報工作總結,這周日晚上才熬油點燈拼命把事情做完。也許,有些人並不覺得拖延症有很不好的影響,因為任務始終是完成了。既然結果一樣,為什麼要那麼在意過程呢? 但結果恰恰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