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國際學校疫情期間「惹怒」家長:網課凌亂、竟然還要「保位費」

2020-12-08 您的運動博主

由於疫情的「特殊時期」,在各行各業幾乎完全市場化經營的「國際學校」曝出了漲價,催收學費和不能滿足教學質量要求的種種問題。在危機期間,當失靈的「市場先生」起到了倒行逆施的調節作用,國際學校是否願意在特定時期吞下特殊的經營成本,對學校本身來說,是一個「進退兩難」的選擇。

新一輪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暴發,使全國大中小學開學時間推遲。為避免荒廢學業,教育部提出要「停課不停學」,由此,全國掀起了一股網絡教育的熱潮。與此同時,這也給各式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帶來了挑戰,尤其是商業化運作較強的民辦國際化學校,面臨著「大考」危機的處理。

最近上海耀以及南京貝塞思國際學校疫情爆發期間的管理問題引起了家長的不滿。一是沒有出臺明確的教學計劃,在線教育平臺的效果不盡如人意;二是在可能縮短學時的情況下,國際學校學費高的性價比引起了家長的質疑。第三,面對聯合上書的家長們的質疑,國際學校的回應卻顯得冷淡。

國際學校作為公立學校的補充,雖然在中國發展的時間不長,但增長迅速,突發性疫情顯然對國際學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處理不當,其口碑和運營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上海名校:「教育從來不是用買賣方式來計算」

日前,上海耀中的外籍兒童學校浦西校區(下稱:上海耀中)在學校管理方面出現問題,引發家長熱議。事實上,學校自二月份疫情爆發以來就沒有一個明確的教學計劃,也出臺了完整的應對措施,線上教學效果也堪憂。

但真正讓家長惱火的是,一封由校區高層發出的公開信,其中對學費的部分內容表示不滿。上海國際學校網資料顯示,上海耀中國際學校學費均在20萬以上,若疫情導致學校課時退學不足,或學費合理,但家長的訴求是,學校應拿出具體的應對辦法,而不是拿出學費問題,而上海耀華對此的回應是耐心尋味。

2月20日,據界面教育消息,上海耀華國際學校行政總裁兼校監陳保瓊在信中寫道:「教育從來不是用買賣方式計算出來的,也不是要花多少天的,就是要老師給你多少天的課時……如果家長還有懷疑的地方,可以自己選擇。」

「我們並不想強迫家長接受或使用這種方式,家長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和使用這些網上活動。」

這所學校是教育育人的溫床,但它的回應卻相當傲慢和冷漠。更重要的是,國際學校在新民促法框架下市場化程度較高,資產財務相對獨立,表示自己「不用買賣方式來計算」更像是痴人痴的胡言亂語。

二月二十四日,在家長集體向校方詢問後,學校調整了線上教育平臺,二七七日推出了具體的退學方案。

那上海耀中的學校是怎麼過的呢?經企查證,事件中心的上海耀華中外籍子女學校、法人為陳保瓊,即上述公開聲援之人。

創建於中國香港1932年的中教育機構,旗下主要擁有「耀中」和「耀華」兩大品牌,分別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中國香港和美國開辦了國際幼兒園和國際學校,各校區都是獨立註冊和運營的。

南京名校被質疑「漲學費擴建校址」

無父母待遇,近日,有家長投訴,特殊疫情期間,南京貝塞思國際學校通知家長,下一學年學費上調6%,比如第一學年為209900元,第二學年為222500元,並要求2月28日前交5萬元定金。

據官方資料顯示,2019年 BASIS (貝賽思)進入南京後,該學院已成為美國頂級的教育機構,並致力於建設世界一流的學術型學校。BASIS集團目前在世界各地開辦了39所學校,其中32所在美國,5所在中國。我們有5所學校位於中國的深圳,廣州,杭州,惠州小徑灣和南京。

南京從去年九月開始招生,每隔5個月,就在2020年2月6日,突然宣布下一學年的學費上調6%,這是一個相當昂貴的學年,每年超過200,000元,平均一個教學日要1000元以上。一些家長表示,這次推遲開學的特殊時期,學校竟然宣布漲價,令人難以接受。而且,所選擇的網絡平臺是基於美國伺服器的 teams,很多南京的家長根本無法打開相關的視頻文件,期間網速卡頓,體驗不好,給在家學習的學生帶來很多不便。

本校回信後,此時收取定金是為了招聘新外教,學費上漲是為了讓外教接受 offer逆行中國。此外,學校回復的郵件中還說,「新冠肺炎的蔓延,不僅影響到我們的教學和工作安排,而且大大增加了運營費用。」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要求本國公民回國,我們需要給教師更具吸引力的薪酬。

對此,家長們並不十分認同。在此之前,南京貝賽思學校曾宣布,該集團統一制定了該番學費上漲的政策。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學校向家長發出公開信,提出幾個問題,尋求對話。

首先是學費上漲的問題。事實上對校方的解釋並不合理,但在「全國性疫情如此嚴重的情況下,校方突然提出下學期間學費上漲,非常不人道,傷害了廣大家長的感情,必須書面道歉。另外,才辦了半年,教學質量還沒有得到檢驗,就沒有理由提高學費。假如提高學費是受匯率的影響,那就是學校可以用人民幣支付職員的工資,而不是把匯率風險直接轉嫁給父母的時候,也可以用人民幣支付。」

學費急漲,不禁疑惑,學校資金是否充足,能否持久?該校在回應家長的聲明時一再表示資金運行方面存在壓力,但同時也表示,該校將在今年7月啟動13億美元的總投資。當貝賽思向父母們「哭窮」時,中國貝賽斯五校為「戰疫父母減免學費」,預計將在未來每年獲得兩千萬元以上,減免學費。若13億資金是專款,與教學工作無關,則能否理解為本校對新校址的投資。

實際上,根據新的《民促法》,盈利性民辦國際學校允許將學費用於教育資源以外的其他領域,例如擴大校址等。《民促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非盈利性學校的經營範圍,但卻對國際學校定價和投入的獨立性給予了明確的法條保護。

據介紹,愛聖國際教育集團是中國 BASIS集團的永久獨家合作夥伴。到2019年秋,深圳貝賽思國際學校、廣州貝賽思國際學校、杭州錢江貝賽思國際學校、華潤小徑灣貝賽思國際學校和南京貝賽思國際學校相繼開辦,投資累計完成20億元。北京、上海、深圳新校區、成都、天津、濟南等校區相繼建成,愛聖國際教育集團投資總額將達50億元。

拿貝賽思深圳分校,是一個人口紅利之城,活力之城。這是一個活躍的中產階層,接受國際學校教育的家庭人數眾多,流水席人來人往,蛋糕大而不愁。在中國的學校裡,學校是一個極其重視和獻身於子女學業的國家,是一個家長學校強勢的國度,學校正拿著學生家長們的好生源、錄取成績、以及大筆的現金流,忙著向資本講故事,明拿出更大的投資。

教育問題or市場問題?

但是,根據發改委和教育部聯合發布的文件規定,在中國境內合法設立的外國機構、外資企業、國際組織駐華機構和合法居留的外國人合法申請的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對持有中國境內合法居留證件的外籍人員子女收費,其收費項目和標準由學校自行制定。

該文件還規定,國際學校的定價必須充分公開,價格名稱和價格調整需要諮詢家長和社會的監督。

那麼,教育投資的屬性,究竟是遵循了教育的本質,還是讓「市場先生」主宰一切呢?

換言之,由國際組織辦理、招收非中國籍留學生的學校,原則上國內教育監管部門無權提領國際學校學費計價。但從市場化的定價特徵來看,學費的管轄權歸屬地方市場監管局實際管理。

在名義上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市場監管機構,如何起到監管機構的作用?近日,廣西貴港大將國際學校辦學收到貴港市監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學校在暑期文化輔導課程中收取輔導費,住宿費和空調費合計約89萬元。《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和《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對價格監管行為依循的法條為自主名目收費的行為。

網上授課服務不到位、學費維持甚至上調的行為有沒有根據?按照《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十四條的規定,採取抬高等級或者壓低等級等手段銷售、收購商品或者提供服務,變相提高或者壓低價格的,當處以罰款或者責令改正,也屬於違法行為。但「不按規定提供服務而收取服務費」這九條也屬於違法行為。

私立國際學校的定價具有「價格自擬」、「監管約束」的特點。但是,行政監督行為的存在,僅僅幫助了民辦國際學校的經營思路,並不直接改變民辦國際學校的發展方向和總體定價策略。而且上海耀中等全國知名的處於賣方市場的「國際學校」,對價格的監管行為很難具有長期的約束力和控制力。

據艾瑞諮詢公司統計,到2018年底,全國共有國際學校1309所,在校生51. 3萬人,平均每年就讀費用為10. 8萬人,預計到2021年,海外市場規模可達797億人。

以著名的內外資民辦學校集團和北上廣廣深外資國際學校連鎖為辦學行業龍頭,如原系碧桂園教育中的博實樂教育、楓葉教育中的外教教育集團等。例如,在過去一年中,港股楓葉教育與美股博實樂教育的三年營收增幅分別為+17%/+49%和+89%/+146%,母公司淨利潤增幅分別為21%/-2. 3%和+113%/+763%。《民促法》中所謂的「肉眼可見的殺傷力」,實際上是推動了一部分民辦教育集團的發展速度。

並且對民辦國際學校的進退管理,更多的是「市場無形之手」的約束。「2016年民促法」要求民辦教育集團將營利和非營利學校割裂開來,以實現資產和財務的獨立。雜亂無章的關聯交易預計將被禁止,團體決定學校入校和退校也將根據個別學校法人的財務情況來決定。對近幾年來國際學校退學的案例進行了分析,認為其仍以經營效率和辦學質量為主要準繩。大多數離開市場的民辦國際學校往往因為不能覆蓋生源而宣布破產,外教費用和生源穩定性幾乎是民辦國際學校經營可持續發展的兩座大山。

而且,由於金融相對獨立,疊加疫情期間可能發生的一些特殊情況,如外教不肯回中國,或趁著疫情發生對國際學校勞務報酬的「起價」,其實都是正常的「市場選擇」。選擇轉嫁成本來承擔法律風險和口碑風險,還是自己吞併特殊時期的特殊經營成本,對國際學校自身的經營來說,仍是一個難以預測,而只能自行承擔後果的「兩大難題」。

相關焦點

  • 南京這所國際學校竟要漲學費還要交5萬定金,家長怒了
    近日,有家長投訴,特殊疫情期間,南京貝賽思國際學校通知家長,下一學年學費上調6%,比如一年級-八年級一學年原來是209900元,下一學年將漲到到222500元,並要求2月28日前先交5萬元定金。對此,很多家長表示不解甚至憤怒:貝賽思學校是2019年才開始招生,疫情延期開學的特殊時期學校竟然宣布漲價,讓人很難接受。
  • 北京樂成國際學校幼兒園等多所國際學校在線教學質量遭吐槽 家長...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吳婷】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北京市多所國際學校尚未發布開學通知。2月份以來,部分國際學校陸續為學生提供線上教學服務,學生通過網課完成疫情期間的學業。然而,北京朝陽凱文學校家長近日向環球網反映,每天2個小時的網課質量無法與一年20萬的高昂學費匹配;北京樂成國際學校幼兒園家長同樣反映,網課就是每天看四五個視頻,每個幾分鐘等。
  • ...自媒體|家長|北京樂成國際學校|大連楓葉國際學校|andi|網課|教委
    園方:希望家長共擔風險》閱讀量高達8.2萬,深入報導了嘉德蒙臺梭利雙語幼兒園的費用爭議。大連楓葉國際學校與其他學校的輿情傳播有一定差異,報導量少但輿情熱度較高。相關討論主要來自微博,其中本地資訊博主「大連大小事兒」爆料楓葉國際學校疫情期間不合理收費,引發網友互動。截至6月30日,該事件的傳播僅局限於自媒體,仍存在被媒體曝光的風險。
  • 疫情期間,貝塞思國際學校「逆勢」漲學費,家長表示「非常不人道」
    繼杭州錢江貝賽思國際學校傳出計劃3月16日複課之後,南京貝塞思國際學校又爆出「漲學費」的消息。日前,南京貝塞思國際學校通知家長,下一學年學費上調6%,即1年級至8年級原來一學年209900元的學費,將上漲到222500元,並要求2月28日前先繳納5萬元定位費。此舉引發了家長的強烈不滿。
  • 特殊時期南京貝賽思國際學校竟要漲學費、交5萬定金,家長怒了
    近日,有家長投訴,特殊疫情期間,南京貝賽思國際學校通知家長,下一學年學費上調6%,比如一年級-八年級一學年原來是209900元,下一學年將漲到到222500元,並要求2月28日前先交5萬元定金。對此,很多家長表示不解甚至憤怒:貝賽思學校是2019年才開始招生,疫情延期開學的特殊時期學校竟然宣布漲價,讓人很難接受。對此,南京貝賽思國際學校回應:僅僅依靠教育情懷是不能吸引並留住好老師的。新冠肺炎的傳播,不僅影響了教學和工作安排,也大幅增加了運營成本。
  • 沒去學校,學費照收!疫情防控期間民辦學校網課費用究竟誰來定?
    學校通知交學費 家長有些想不通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們都是在家上網課,進入暑假後,網課都暫停了,但有些家長卻因為過去孩子在家上的幾個月網課苦惱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丁老師表示,孝感外國語學校是一所民辦學校,七、八、九年級共有17個班,每一個班的學生人數在30到40人之間。疫情防控期間,孩子們都在家上網課。
  • 家長聯名狀告北京青苗國際學校:不滿意網課效果,對退費不滿
    備受爭議的北京青苗國際雙語學校(以下簡稱青苗)退費事件有了新進展。北京浩風律師事務所高級顧問徐丹紅告訴記者,目前她與團隊律師已接受多名家長委託起訴北京青苗國際學校,目前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和順義區人民法院已受理了46位家長的訴訟。9月21日,首批11名家長的訴訟將在順義區人民法院開庭。此前,青苗國際雙語學校曾因網課退費政策備受爭議。
  • 疫情導致學校上網課,年收費逾12萬元的國際學校該不該退學費?
    近日,北京王府外國語學校(下稱「王府學校」)多位家長向《財經》記者反映,他們希望學校退還疫情期間的部分學費,並對下學年可能遇到的疫情反彈、回歸網課等情況作出學費收取標準的預案。家長們多次與校方溝通,但至今未達成一致。王府學校辦公室主任樊雪琳向《財經》記者回應稱,有關事宜校方仍在商討中,將於近日作出答覆。
  • 疫情期間沒開學,上海新加坡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漲學費收留位費
    學校在疫情期間未經家長同意,單方面下學期學費漲價27.6%(各年級各漲價4萬元)。國際學校的收費標準和收費方式長期以來一直不同於教育部門直屬的公辦學校,校方的收費方式大部分根據自身情況來擬定。同時國際學校也將國外學校通常採用的留位費概念引入了國內,學生需要提前預交一部分費用,才能保證下學期的入學資格。
  • 南京貝賽思國際學校漲學費被約談,疫情期間暫不漲價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南京貝賽思國際學校「逆勢」上調學費引起社會關注。昨天上午,南京市棲霞區教育局和發改局聯合約談了南京貝賽思學校。目前,學校已經表示疫情期間暫不漲價。近日,南京貝塞思國際學校曝出,下一學年學費上調6%,即1年級至8年級原來一學年209900元的學費,將上漲到222500元,並要求2月28日前先繳納5萬元定位費。此舉引起學生家長的強烈不滿,稱「在全國疫情如此嚴重的情況下,學校突然提出上漲下個學年的學費,非常不人道,傷害了廣大家長的感情。」
  • 多所國際學校陷退費風波,國際學校在疫情的影響下要涼涼麼?
    2020年疫情至今,國際學校退費風波引起兩次輿情高潮,網課質量不佳引發了家長與學校間的學費退費矛盾。家長認為網課的效果與國際學校高昂的學費不成正比,要求學校提供退費方案,導致家校矛盾進一步升級。在此背景下,國際機構紛紛倒閉,而愛迪學校在疫情期間的作為讓學生家長滿意的同時,也保證了全體教職員工工作的正常運轉。
  • 疫情期間:深圳貝賽思國際學校逆行收錢
    近日,我們接到深圳貝賽思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學生家長王先生(化名)的反映,稱該校違規收取學位定金、違法取消學生學位。雖然學費高昂,為了孩子能受到良好教育,王先生還是把孩子送到了深圳貝賽思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就讀。春節假期中,因為受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影響,學校開學時間不斷延後。
  • 北京愛迪學校再次成為家長最滿意國際學校
    2020年疫情至今,國際學校退費風波引起兩次輿情高潮,網課質量不佳引發了家長與學校間的學費退費矛盾。家長認為網課的效果與國際學校高昂的學費不成正比,要求學校提供退費方案,導致家校矛盾進一步升級。在此背景下,國際機構紛紛倒閉,而愛迪學校在疫情期間的作為讓學生家長滿意的同時,也保證了全體教職員工工作的正常運轉。
  • 「天價班」變網課遭遇退費難,家長不滿學校「甩鍋」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張立軍律師接受未來網記者採訪時說,家長花天價購買的是學校的優質線下教育教學服務,疫情期間轉為在線課,相當於此前的合同內容已發生變更。轉在線課時,學校應保障家長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 2020年疫情期間,學校線上網課,直播教學工作總結
    現就疫情期期間學校網課開展的工作總結、經驗做法、師生評價等工作向領導匯報如下:一丶首先成立了中學網課直播教學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分工,責任到人。等等問題,面對許多如何,學校想了許多辦法。為規範網課直播流程,學校明確網課教學評價方式如下:1、疫情期間,學校班級、年級日課表一律執行縣教研室提供的日課表和作息時間表。
  • 國際學校的「本命年」
    也難怪,這家位於北京順義的國際學校一年收20萬+,上半年6個月時間,足足上了近5個月的網課!,學校也並不能讓自己的網課變得脫穎而出,線上師資力量、孩子學習質量、學習條件、技術支持所帶來的落差嚴重困擾著家長,也激起了他們的忿恨。
  • 因疫情影響,香港最大國際學校減免學費45%
    英基指,如家長出現財政困難,可申請財政援助,又樂意與家長溝通。英基家長在聯署指,校方在過去一個月,僅提供線上學習材料及數次短暫的視像會議,家長在家中工作期間亦須成為「教師」教導孩子學習知識,然而家長並無經過培訓及教學技巧指導孩子學習,更因無法協調學習時間而與孩子發生衝突。
  • 疫情期間,網課調研
    旨在向同學們宣傳網課學習知識,提出網課學習方法,加強對科學知識的學習,加強對網課重要性的認知程度,實踐隊員走進鄰居進行深入的交流和學習。圖為高光照詢問目前小學生的心裡及學校狀況,鼓勵學生學習要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習積極性,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
  • 疫情網課期間英語老師如何掌控學生的英語朗讀
    大家好,在疫情期間,不管老師還是家長,大家是不是對孩子的學習無法管控,我也有同感。我是英語老師,一開始也是很難把控。年級上為了方便批改作業,大多數都是統一布置閱讀,完型都是選擇題,可是學生可能題目也沒看,就把答案傳上來了。
  • 香港、疫情、網課
    贊同者認為,學生應該回到學校享受正常校園生活,同時也可以解放家長。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香港的中小學生就幾乎沒有完整地上過一個學期的課程——大部分學校甚至連兩周完整的課程都沒有經歷過。對於家長來說,這實在是一場痛苦的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