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被娃逼瘋的父母:孩子沒被逼出毛病已經不錯了,要啥自行車?

2020-10-16 讓媽育兒

致被娃逼瘋的父母:孩子沒被逼出毛病已經不錯了,要啥自行車?

大家好,我是讓讓媽媽,三級心理諮詢師,80後美少女,專治新手媽媽焦慮症,親子關係擰巴症。

今天收到一個邀請,談談關於疫情期間父母子女相看兩討厭的困局怎麼破。我覺得這個邀請很應景,畢竟,同事們上班最重要的溝通內容就是互相吐槽自己家的神獸如何不聽話。


聽起來孩子們確實有很多問題,但是,我覺得,首先挑起矛盾的往往是家長。不管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他們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依附於父母存在。父母是供給方,甲方,學生屬於需求方,乙方。資本的本性決定了甲方的優勢地位。一般來說,都是甲方爸爸先翻臉挑毛病的,乙方反擊,接下來才是相看兩討厭。其實,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在這樣的高壓環境下,孩子們能健健康康就不錯了,真的不能要求太高。


為什麼?且聽我慢慢倒來。

作為父母,首先要認識到,封閉環境本身就是一種懲罰,特別是對孩子來說,非常的hard。

大家都知道,違反了法律要蹲監獄,監獄裡違反了規定要關禁閉,因為密閉的環境對心理和生理上形成了嚴密的禁錮,對社會化的人類來說,就是效果最大的懲罰措施。雖然我們供應好吃好喝周末放風,但是周一到周五孩子們必須在一個固定的空間單獨待著,還要完成作業,這對於一個小小的,心理還不夠成熟的未成年人來說,真的是很艱難啊!


我們父母可以上班外出透透氣,孩子們要上網課;父母可以跟同事吐槽聊天甚至吵架,交換能量,釋放情緒,孩子們沒有機會。


人在封閉環境待久了,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和生理問題。

比如說,失眠、煩躁、焦慮、牴觸,嚴重的還會影響個人生活和學習。所以說,父母們要明白,孩子相當於變相的坐牢呢,健健康康已經很不錯了,要啥自行車啊?


部隊裡封閉訓練的時候,經常會來找我們心理諮詢師幹預,因為在不受控制的密閉環境裡時間長了,很多人產生對生活難以掌控的懊喪和苦惱,自信缺失、自我放棄,甚至會嚴重影響個人生活、工作的問題。


剛開始會出現焦慮心理。

伴隨著失眠、煩躁等行為,如果不及時疏導,就會干擾神經系統的正常活動,使不良心理演化為心理問題。


然後是抑鬱心理。

形象的描述就是「生無可戀」「感覺自己是世界上最沒有用的人」。很多孩子在疫情期間戶外活動減少,思考時間增多,這些沒有解決的問題就成了心理壓力,壞情緒無處宣洩,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抑鬱心理。


接下來是牴觸和恐懼。

常人對密閉環境本身就會存在一定的牴觸,再加上人員相對集中,活動場所受限,人與人之間的安全距離縮小,私密空間被剝奪,一些潛在的不良情緒因為相同的環境而反覆出現,導致心理不適不斷加劇。

所以說,被迫長時間呆在家,真的很不容易。我們要理解孩子們的困境,幫助他一起度過這段人生的獨行夜路, 畢竟,與一時的學習好壞比起來,孩子的心理健康持續終生,更為重要。


在這裡推薦一部韓劇《天空之城》給大家。

天空之城是韓國最為頂尖的社區,有地位、有能力、家世背景好、前途無量的人才能免費入住,住在這裡的人,都是名副其實的「社會精英」;男人負責賺錢和事業,女主人負責教育孩子。每個家庭的目標都是一致的:不惜代價把孩子送入頂尖名校,延續家族榮耀。


在這個社區裡,孩子的唯一任務就是考上頂尖大學。英才的家裡有兩張書桌,其中一張與考場的課桌一模一樣,為的熟悉氛圍,上了考場不緊張;還有一個密閉空間,在孩子學不進去的時候就會被要求進小黑屋。

他們甚至擁有一個年薪合人民幣數百萬的應試專家金老師,全權負責升大學的有關事宜。經過金老師負責的考生,100%考入心儀的大學。從考題到飲食,從燈光的布置到房間的擺設,金老師全權負責。

這樣優越的條件,用力的父母,孩子們感覺怎麼樣?


英才考入了父母期望的大學。然而,他選擇了與家庭決裂,與母親最討厭的保姆的女兒私奔。


看完兒子日記裡對父母的控訴和想要報復父母的決心,英才的母親舉起獵槍爆頭自殺。


而在劇中被大家像上帝一樣服從的金老師,也有著不為人知的隱痛,她的天才女兒,早已被自己逼瘋。痴肥,瘋傻,每天在玻璃上無止境的寫著數學公式。


人生路漫漫,十年之後回頭看,眼下的作業和考試,比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哪個更重要。

謝謝關注 ,我一直在這裡,愛你們,醬!

相關焦點

  • 孩子有這4種"毛病",父母一定要好好慣著,長大後可能是"人才"
    孩子有毛病我們家長輕易不能慣,但孩子如果有這&34;毛病,我們家長可一定要慣著,好好培養,將來一定有大出息。孩子有這4種「壞毛病」,父母一定要慣著,孩子長大後會很優秀!1、孩子喜歡頂嘴寶寶一般從兩歲起。他們的自我意識就已經發展起來了,此時他們不滿足家長的權威,喜歡以自我為中心。因此此時如果我們有什麼令他們不滿意的地方,他們就會說不,甚至會跟我們頂嘴。此時作為父母,我們當然很生氣。&34;但我們換一個角度想,其實不是這樣的。
  • 幼兒園再不開學,老師沒崩潰,家裡的神獸先把家長逼瘋了
    疫情漸散,最近身邊同齡孩子的家長普遍都在反映一個問題: 老天吶,幼兒園趕緊開學吧,在家快被孩子煩死了,逼瘋了!
  • 要啥自行車是什麼意思?要啥自行車什麼梗出自哪裡下一句怎麼回
    要啥自行車是什麼梗?要啥自行車是什麼意思?要啥自行車出自哪裡?網絡用語要啥自行車是什麼意思?最近又有很多人開始用這個梗了,一起來了解下是什麼意思。  要啥自行車是什麼梗  要啥自行車這個梗出自趙本山小品《賣拐》,是忽悠人時候說的話,成為網友喜歡的流行用語之一,用來調侃對於現狀不滿足的人,總是想要更多。
  • 孩子有下列「毛病」並非壞事,父母好好慣著,將來或能成大事
    不過孩子好動也不一定是一件壞事,正好也說明了他們大腦在發育,身上富有探索精神,特別是有這幾種毛病的孩子,如果家長好好培養的話,將來說不定能有大出息。如果父母做了讓他們不滿意的事,娃就會表現出強烈的牴觸情緒,甚至還會頂嘴,很多家長會因此感到很生氣,認為孩子沒大沒小,沒禮貌。但其實孩子會頂嘴,不就正好說明了他們懂得表達出自己的觀點,而且非常有勇氣,知道維護自己的利益,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是一件值得表揚的事。
  • 別再強迫你家孩子了!這位外公把孫女逼出抑鬱症,你還敢這麼做嗎
    這位外公把孫女逼出抑鬱症,你還敢這麼做嗎聰明的父母,會引導孩子獨立思考聰明的父母,會引導自己的孩子獨立思考。在生活中,有些媽媽會一邊做家務一邊聽孩子說話。你是怎麼聽呢?是不是孩子說完,你就「嗯嗯…知道了…去寫作業吧…」結果孩子說了半天,你也不清楚說了啥,孩子就以為是自己說話沒份量,沒得到媽媽的重視。
  • 孩子寫作業時都在幹啥?爸爸已經氣暈在廁所,網友:都是同一款娃
    其實父母可以換一個角度考慮一下,不要站在大人的角度來評價孩子,或看待孩子的作業題,畢竟接受的教育不一樣,但也不得不說,有些孩子寫作業時著實能給父母氣暈,一到寫作業的時候不是扣橡皮就是削鉛筆。孩子寫作業時都在幹啥?
  • 小學生作文《沒房沒車沒男友的老師》,老師:這話沒毛病
    題目要求是照樣子寫出排比句,原句是「那時候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這位小學生造句「老師沒有房子,沒有車子,沒有孩子,也沒有男朋友。」弄巧成拙,這位小學生造的句子,每一點都戳中了閨蜜的痛處,怪不得能把她逼瘋。
  • 孩子身上有3個「壞毛病」,說明媽媽是「帶娃高手」,你家娃有嗎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工作事業上優秀的父母,孩子不一定就是優秀的孩子,但是作為父母這個角色很優秀的人,帶出來的孩子一定是優秀的孩子。孩子身上很多特性恰恰體現了父母身上是否具備某一些特性,或者說父母是否是帶娃高手。
  • 孩子身上有這3個毛病,反倒說明媽媽是帶娃高手,是位稱職的寶媽
    也許簡單一看以為孩子身上有很多小毛病,但要搞清楚哦,孩子身上有些「毛病」並不是缺點哦,反倒說明媽媽是帶娃高手。孩子頂嘴氣壞父母鵬鵬已經上小學了,有個小毛病,就是總喜歡和爸媽頂嘴,而且經常氣的媽媽在一旁嘆氣,爸爸倒是不慣著鵬鵬,總是厲聲批評,但也並沒起到什麼效果。
  • 如果孩子身上有3個「毛病」,正說明媽媽是帶娃高手,是稱職媽媽
    文/瀟媽聊育兒通常來說,孩子出生都是媽媽在帶,雖然爸爸偶爾也會帶娃,但是爸爸帶娃媽媽就會不放心,而且大多數情況下,孩子跟媽媽還是比較親的,而為人父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成為一個好媽媽,就要看帶娃是否成功,從某種程度上看,一個出色的孩子往往就是一個媽媽成就的體現。
  • 李玫瑾:娃若有這3個「毛病」,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越是聰明的孩子就越難帶,孩子如果有這3個「毛病」,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大多數正處在幼年期的孩子,尤其是智力高的孩子,在生活當中往往會表現出一些壞毛病,而這些壞毛病正代表著孩子的大腦智商在迅速發育,父母不要急著幫孩子改正,更不要盲目的去訓斥孩子,要順其自然讓孩子能夠順利的發育。
  • 送給父母的教養指南:孩子從小愛頂嘴,父母應該怎麼做?
    最近有收到一些家長的私信說自己家小朋友愛頂嘴,這讓小編想到了小時候的自己,記得那個時候小編頭上也被扣上了「幹啥啥不行,頂嘴第一名」的頭銜,既然有部分家庭裡的小朋友也有愛頂嘴這個毛病的話,小編就講講小朋友愛頂嘴的那些事兒。
  • 孩子身上的3個「壞毛病」,說明寶媽是個帶娃高手,家長無需糾正
    執筆:嬉武定稿:楠楠孩子的性格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模樣,但無論如何,父母都希望孩子是聽話懂事的,所以當他們表現出一些不好的行為時,家長就會強迫孩子改掉,甚至是指責。但你知道嗎?孩子身上的這3個「壞毛病」反而是利於自身發展的,家長也無需急著糾正,這反而說明你在帶娃方面很成功。
  • 別大意了孩子「啃手指」的毛病,暗示孩子未來走勢,你娃中招了嗎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有些新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許沒有什麼經驗,孩子會有一些壞毛病,但是父母會感覺無關大雅,或者等待長大後就會改正過來,所以對孩子的毛病不會引起多大的重視,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孩子的問題沒有大小,要從小就要幫助孩子改掉毛病,讓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更加的自信。
  • 再騎一趟自行車就啥毛病都沒有了
    握著自行車把手的裸露在外的手指被凍的生疼,紅彤彤跟胡蘿蔔似的。我跑去隔壁雜貨店買了一副五塊錢的勞保手套,還有一條補充熱量的巧克力。這一天最好的天氣只在清晨出現了一會兒,我們離開索南達傑保護站的時候,天邊火紅的雲彩已經給了我們今天會很艱難的暗示:「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這一點,跑高原的老司機都曉得,果然很快就變天了。
  • 孩子身上有3個「毛病」,恰恰說明這娃帶的成功,是稱職好媽媽
    但從反面來看,有時候孩子身上有些表現,可能並不是什麼優點,而是毛病,卻恰恰反映了這樣帶娃的媽媽才是真正稱職的好媽媽。如果你家娃身上也有這3個「毛病」,恭喜你!說明你是帶娃高手!這正是許多父母不具備的好品質。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也會獨立思考,不懼權威,不盲從,有主見,有獨立性。
  • 撒貝寧吐槽妻子不會帶娃,孩子舔地板啃拖鞋都不管,其實沒毛病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愛孩子是一個母親的不能,這是不分國籍的,是所有父母內心裡最真實的聲音。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是父母生命的傳承,是母親經歷了「十月懷胎」的辛苦以及「一朝分娩」的痛苦之後,才將寶寶帶到了這個世界上。
  • 寶媽曬出沙發照片,結果炸出一堆被逼瘋的家長
    important}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了一位寶媽曬出的沙發照片配了一句話:家裡有孩子的,沙發應該都是這樣。這卻引起了一堆被逼瘋的家長的共鳴。家長一:家裡天天都是這樣,每天收拾好,不久就這樣,我已經見怪不怪了。
  • 「孩子好久沒生病」說不得?這句魔咒背後的解釋,父母要知道
    五一放假前的某一天,我帶著孩子在樓下跳繩,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我衝著孩子來了一句感嘆:你看你堅持運動,身體是不是越來越好了?你都好久沒生病了!其實說完這句話我就後悔了,因為自從有了娃,這種話是不能亂說的,怕什麼就來什麼,一個一個準。我趕緊安慰自己,孩子大了,沒那麼嬌氣了吧。
  • 孩子很容易沾染家長這些壞習慣,為了娃的將來,父母要先自己改正
    鄰桌的王老師心領神會點點頭說:「確實,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娃!」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若放任孩子不管,孩子惡習一旦養成,學校不知要花多少時間和精力來對他進行『再教育』,這對孩子、家庭和學校都是巨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