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歷史真相:「火燒圓明園」背後的故事(四)

2020-12-15 蝸牛小眼雜談

前文說了圓明園被燒其實是清皇室和清政府的腐敗軟弱和狂妄自大造成的,我們在找自身的原因的同時,也掩蓋不了英軍的貪婪和殘忍,以及對人類,對中華民族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西方列強的每一塊金子,都是血紅色的。

恩格斯說:「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發現的海岸時所要的第一件東西」。

從1480到1530年,葡萄牙人在幾內亞灣掠得的黃金值10萬英鎊,佔當時世界黃金總量的10%。西班牙殖民者在印第安人和黑人的白骨上積累了大量的財富,非洲約損人口6千萬到一億。1545—1560年,平均每年從美洲運走黃金5500公斤,白銀246000公斤。16世紀末,西班牙在美洲開採的貴金屬佔世界總產量的83%。

1588年,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逐漸取代西班牙,成為海上新興的霸權國家,開始不斷擴張海外殖民地。當時,全球人口約四分之一都是大英帝國的子民,其領土面積則有約3367萬平方公裡,是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地球上的24個時區均有大英帝國的領土。他們在北美屠殺土著,在非洲販賣黑奴,在南亞掠奪香料和各種原材料。兩個本土只相當於中國一個省面積的島國卻被冠以「日不落帝國」的稱號,可見堅船巨炮殖民政策的恐怖。

在豐盛的食物面前,所有的豺狼都紅了眼睛。

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期,據不完全統計,約有16億兩銀子流入當時的中國社會。而中國幾千年沉澱的財富,更是讓西方列強眼紅,在科技相等的條件下,文明之間會相互開放市場,但是當科技代差無限擴大的時候,通過武力打開對方的市場,才能保持利益的最大化。

清皇室和中國社會積累了大量的財富,這就好象一個窮人守著一座寶山,周圍一群虎視眈眈的強盜盯著,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當時的中國就是這種現狀,貧窮落後也是不爭的事實。清政府處處以天朝上國自居,但清政府閉耳塞聽,官員腐敗無能,與天朝上國的身份格格不入。而擁有廣袤領土、無盡資源和龐大人口和財富的中國更是讓西方列強垂涎三尺。

貪婪是原罪,在無人看守的巨大財富面前,人的本質被貪婪的欲望所掩蓋。

第一次鴉片戰爭,在英國的歷史上又叫做「通商戰爭」。通商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貿易,在鴉片戰爭之前,清政府在各個方面都落後於西方列強,但在貿易上,「閉關鎖國」的政策和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讓西方的商品很難進入當時的中國,而中國的茶葉、瓷器、絲綢等卻備受西方人的青睞,因此,清政府始終保持貿易順差。

為了中國龐大的市場,和巨大的財富,所有的豺狼不是想著通過合法的手段打開中國的市場。而是在精神上,物質上和肉體上殖民中國民眾和中國人的意識。用鴉片這種特殊的商品達到「斷志毀骨」的目的,用堅船利炮擊垮清政府的虛偽假面,讓侵略和殖民合法化。也讓當時的中國成為豺狼們任爾取之無窮無盡的寶庫。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勝利,讓西方列強看到清皇室的狂妄和軟弱,清政府的腐朽不堪,軍隊的不堪一擊,經濟基礎的落後,民眾思想的麻木和僵化,也進一步增強了列強殖民和奴役清政府的信心,因此有了中國近代史上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籤訂。圓明園的被搶和毀於一旦也就是必然要發生的。

虛榮本身並不是一種惡行,但許多惡行是因為它而發生的。當一個國家意志以虛榮為主的時候,也是災難來臨的時候。

相關焦點

  • 王開璽:火燒圓明園的是英國人
    [導讀]英軍火燒圓明園燒的不是一個圓明園,而是整個三山五園,包括暢春園、圓明園、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萬壽山、玉泉山、香山152年前的10月,英軍火燒圓明園給中國近代歷史留下一道深深的傷疤。152年前的10月,英軍火燒圓明園給中國近代歷史留下一道深深的傷疤。今天,我非常願意和大家再次重溫那段歷史,一同走近這座萬園之園,了解它的美麗與哀傷。西北郊海澱園林密布講到圓明園要先從海澱說起。現在的海澱區,也與北京西北郊的地理地貌有著非常直接的關係。在上世紀50年代時,清華、北大就有泉眼,大概能冒出來一米。
  • 世界的損失——火燒圓明園!
    火燒圓明園在狹義上指焚燒圓明園,廣義概念焚燒範圍不僅只是圓明園一處,而是京西的皇家三山五園等,即萬壽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園、圓明園、長春園、靜明園、靜宜園五園,其焚毀的範圍及程度遠遠比圓明園大得多。
  • 火燒圓明園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結果讓人驚嘆!
    《清史演義》中在描寫英法聯軍焚毀圓明園時寫道:「圓明園中火光燭天,一個穿洋裝的中國人在導引放火,恆祺問他是誰,他大聲道:『誰人不曉得我龔孝拱,還勞你來細問!』」這裡說火燒圓明園給英法聯軍領路的人是龔孝拱。
  • 再重複一遍:火燒圓明園的並不是八國聯軍
    再問周圍的法國人,也幾乎沒有人知道這一歷史事件。作為歷史學家,他無法容忍歷史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消逝,更何況是這麼慘烈的歷史。既然沒有,布立賽就決定自己來寫這本書。從那開始,光搜集各種第一手資料,他就花了2年多的時間。比如尋找參與火燒圓明園的軍人、外交官、翻譯官等回國後寫下的回憶錄等,有法國人的,也有英國人的。而這些是中國人很難了解到的。
  • 銘記歷史,吾輩自強!160年前,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在160年前的今天,1860年10月7日(農曆1860年8月23日),英法侵略軍火燒圓明園。這樣,四個野心勃勃的侵略者,基於共同的利益,暫時結成了聯合侵華陣線,進一步擴大由英國首先挑起的第二次鴉片戰爭。10月,額爾金和葛羅先後率領艦隊到達香港。美國全權公使列衛廉和俄國公使普提雅廷紛紛趕到香港,與英、法合謀,研究侵華策略。12月,英、法組成聯軍,共5600多人。
  • 2021國考申論熱點:拒絕重建圓明園,背後是歷史敬畏與現實考量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華圖在線公眾號發布:2021國考申論熱點:拒絕重建圓明園,背後是歷史敬畏與現實考量,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國家文物局:遺址以斷壁殘垣告誡後人勿忘國恥、警鐘長鳴,重建圓明園缺乏必要的考古及歷史文獻依據,且將改變圓明園遺址被列強破壞的歷史現狀,應慎重論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中國歷史研究院:圓明園遺蹟不僅是清代皇家園林的重要代表,更是近代中國被侵略、殖民的歷史見證。有些東西,沒了可以再造;有些東西,消失了就永遠消失了。
  •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曾國藩與左宗棠是什麼反應?誰愛國一目了然
    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北京攻入圓明園,面對圓明園裡的奇珍異寶,他們貪婪之心開始躁動起來,不僅搶奪走了園內一切可以拿走的東西,還焚燒了圓明園,這可以說是清朝歷史上的恥辱。但是面對這樣的恥辱,當時的清朝重臣曾國藩與左宗棠卻有著不一樣的反應,他們是如何看待的呢?
  • 英法聯軍為了洩憤,放火燒了圓明園,為何卻沒有順便燒掉紫禁城?
    而今關於圓明園的故事最為代表性的應該是十二獸首的回歸,這些本為圓明園中的物品,被列強掠奪之後,散落世界各地,如今雖然已經有幸找回不少,但是還有不少仍無下落,成為許多人心裡之痛。尤其是當中國昔日之物件,卻被放在外國的拍賣行裡拍出高價,更是讓人們有著莫名的傷痛。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澱區,與頤和園緊相毗鄰。
  • 火燒圓明園,不僅是中國的損失,更是人類文明的損失
    法國作家雨果在1861年給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洗劫,另一個放火。他們高高興興地回到了歐洲,還認為自己取得了一場偉大的勝利!在歷史面前,一個強盜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
  • 火燒圓明園三晝夜不息 在場法軍翻譯官文字全記錄
    火燒圓明園是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延續四年的英法聯軍之役的巔峰和終點。應該追尋為什麼戰火會點燃並且最終燒毀了圓明園。文章摘自:《纏鬥》,作者:袁偉時,出版社:線裝書局原標題:圓明園被燒:英法聯軍報復清廷殺害虐待來使火燒圓明園,150年了!
  • 王開璽:1860年英軍火燒圓明園並非為銷毀罪證(1)
    本文原載於《文史參考》2012年第22期(總第70期)王開璽,1949年生,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兼任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史表組專家,中國圓明園學會常務理事、副會長、專業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出版有《南國風煙》、《兩世人──末代皇帝傳奇》、《隔膜、衝突與趨同──清代外交禮儀之爭透析》、《太后垂簾》等著作。152年前的10月,英軍火燒圓明園給中國近代歷史留下一道深深的傷疤。
  • 天道好輪迴,1860年他下令火燒圓明園,3年後自己葬身火海
    在歷史上有一段我們不想看到的畫面,就是火燒圓明園,這是歷史留給我們最大的教訓,讓我們時刻謹記落後的教訓。1860年10月6日侵略者闖入了圓明園,20多名太監奮力抵抗但是還是沒能阻止悲劇的發生,隨著他們像發瘋一樣搶奪寶物。
  • 八國聯軍聖誕節火燒圓明園,這句話錯在哪?
    八國聯軍聖誕節火燒圓明園,這句話錯在哪? 12月25日是西方的聖誕節,但24日一張圖片刷屏了朋友圈:圖片的主要內容是:平安夜、聖誕節和狂歡夜,起源於一百多年前的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
  • 嫦娥奔月的歷史真相,講述神話背後的悽慘故事
    導語:隨著嫦娥五號的順利升空,中國航天史又添加了沉重的一筆,我們都知道我國月球探測器嫦娥系列名字取自嫦娥奔月這個美麗的神話故事中,但你知道嫦娥奔月的歷史真相以及背後的悽慘故事嗎?那麼后羿娶姮娥之前有這麼一段故事,那就是家喻戶曉的后羿射日。這個故事成為中國英雄戰勝天災的神話。那麼后羿射日,這是一段神話故事嗎?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話說在夏朝的時候有十個部落同時發動了叛亂,后羿率領人民迅速平定叛亂。把這十個部落整合成一個部落,最後收服到夏王朝,而這十個部落的信奉的圖騰都是太陽,因此才有了后羿射日的這段故事。
  •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其實放火的只有英國,我們看看法國怎麼說的
    火燒圓明園他們的罪行將永遠記錄在中國的史冊之中,讓中國人民牢記國恥。但是,明明是英法聯軍一起搶奪了圓明園!卻為什麼只有英國軍隊回來放火呢?相信大家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他們搶奪過之後卻還不罷手!為什麼又要返回來放火呢?
  • 今天有人「感恩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還有人點讚?
    這類應屬地攤文學範疇的所謂「歷史」,這些年像走馬燈一樣,從小讀本活躍到網絡論壇,從論壇活躍到微博,從微博活躍到公眾號文章,從公眾號文章活躍到短視頻。近年來網絡空間清朗許多,人們對涉歷史與現實重大問題的認識更趨理性,類似文章已不能掀起大風浪,但依然有一些對西方「媚」「崇」「畏」者,不懈地通過複製粘貼改頭換面的方式讓它們「春風吹又生」。
  •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卻不敢燒故宮,一個原因讓他們打斷念想
    1860年,被稱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被一場大火所淹沒,往日的金碧輝煌成為一片廢墟,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成為世界文明史上最罕見的暴行,當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時候,卻不敢燒故宮,一個原因讓他們打斷念想!
  • 五年級作文:介紹圓明園說明文
    我去過許多景點,如巨大的頤和園、雄偉的長城、奧林匹克公園……但其中最令我難忘的還是圓明園這個充滿文化古蹟的地方了。走進圓明園的大門,裡面山青水秀,碧水藍天,大山氣勢雄偉,湖面清澈見底,上面還種好幾朵荷花,如同一位位荷花仙子。裡面還非常的大,面積有600多公頃呢!真是太大了!接著往前走,走到了長春園。長春園是整個圓明園風景最美的地方了,如同進入了仙境一般。
  • 馬神甫事件:火燒圓明園的導火索,死後與寡婦一起封為聖人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慕和)馬神甫事件:火燒圓明園的導火索,死後與寡婦一起封為聖人(馬賴)傳教士是中西方交流中不可忽視的一個主體。他們自明清之際就大量湧入中國,開始傳教。一開始,傳教士和明清統治者之間倒也還算融洽,並沒有激烈矛盾。
  • 揭秘:「商專受歡迎」背後的真相!
    偵探小編,帶你揭秘:「商專受歡迎」背後的真相! 真相一 省教育廳點名,招生有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