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和大家分享正面管教工具卡的第16個工具——積極的暫停,一個讓我們情緒快速平復的方法。積極的暫停不是為了要懲罰誰,而是為了讓我們儘快從不良的、生氣的狀態中恢復過來。
有些家長可能會說,這個方法我們家也經常會用到,當孩子無理取鬧的時候,我會讓他到自己的房間去反省,等到不哭鬧的時候再出來,但我想告訴你的是這並不是積極的暫停。積極的暫停是指當情緒不好,比如生氣、傷心、沮喪時,不沉浸在這些情緒裡,而是想辦法從這些情緒裡面跳出來。積極暫停的目的是給孩子一個短暫的間歇機會,等他們感覺好起來之後,再嘗試解決問題,而普通的隔離採用一種懲罰式的態度,這樣做的父母往往會認為懲罰、內疚、羞愧和痛苦可以激勵孩子做的更好。事實上,只有當孩子感覺更好的時候,才能做的更好。
尋找一種適合自己的方式或者去一個讓自己感覺安全的地方,讓自己感覺好起來,我們把這個地方稱為「積極暫停角」。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創建一個屬於孩子的積極暫停角,大人也可以邀請孩子一起來為你也做這樣的一個積極暫停角。
在和孩子一起建立「積極暫停角」時,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事先和孩子溝通建立「積極暫停角」的目的。在使用「積極的暫停」之前,和孩子談談它的好處,告訴孩子冷靜期的價值,以及在解決衝突之前要等待每個人的感覺都好起來的重要性,讓孩子知道在情緒不好的時候,我們需要一點時間來恢復平靜。積極暫停角是一個能讓我們感覺好起來的地方,方便我們恢復情緒,而不是一個用來懲罰你的地方。當你感覺好起來的時候,我們再來解決問題。
第二,讓孩子自己布置他們的「積極暫停角」。讓孩子決定積極暫停角是什麼樣的,用什麼東西來布置,甚至是起什麼名字,孩子參與越多越好。如果孩子太小,還不能自己做計劃或選擇,那他們還不到使用「積極暫停」的年齡。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頭腦風暴,提出一些在「積極暫停」時能夠幫助他們心情好轉的活動,比如讀書、玩玩具、聽音樂等。
第三,發生衝突時,不要命令或者送孩子去暫停角。當孩子感覺生氣、沮喪時,家長可以提醒孩子去暫停角。你可以說,你去自己的小城堡裡會感覺好一些嗎?如果孩子說不,你可以說,你願意我和你一起去嗎?如果你的孩子依然說不,你可以說好,那我要去自己的積極暫停角了。這時家長如果可以給孩子做出使用積極暫停角的榜樣,孩子也會從大人身上學習並且表現出來。
第四,當孩子進入積極暫停角後,請停止說教。有時候,積極暫停就足以中斷孩子有問題的行為。當孩子在積極暫停角冷靜下來,感覺好起來的時候,孩子可能會自己調整他們的行為,從而轉向我們可以接受的行為。當情緒平復以後,如果要解決的問題依然存在,我們可以一起商量出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者做出彌補。
家長要意識到積的極暫停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為了懲罰孩子。先處理心情,再解決問題。積極的暫停幫助我們尋求一種方式,找到一個空間,讓大家冷靜下來,冷靜下來的下一步還是要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