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夜話:聚會玩什麼

2020-12-23 觸樂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觀棋不語真君子(圖/小羅)

上周,觸樂編輯部一起體驗了一下《三位一體4:噩夢王子》。我們評價的重點在於遊戲的多人模式,而它也的確沒讓人失望,美術水準高,謎題難度適中,多人遊戲參與度高,的確是個不錯的聚會遊戲。

這個遊戲也讓觸樂多了一位「牛老師」

不過,我個人最終的結論卻是:假如讓我推薦一個聚會遊戲,我的第一選擇不會是《三位一體4》,但假如手頭只有《三位一體4》,那麼把它作為聚會遊戲也沒什麼不好。這讓一些讀者有了點兒小疑問:所謂聚會遊戲,首選到底是什麼?

如果要我回答,我或許會先反問:這個聚會是用來做什麼的?都有哪些人會來?他們或她們都有什麼愛好?一旦有了具體目標和詳細要求,在數量眾多的遊戲裡總能選出合適的,哪怕它沒掛著「聚會遊戲」的標籤也無所謂——比如說,有段時間我和朋友熱衷於「怪物獵人」聚會,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外,聚會內容就是幾個人抱著PSP埋頭打獵,這種時候,「玩什麼遊戲」甚至不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

如果沒有特定的範圍限制,「聚會遊戲」往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比如鼓勵玩家之間更多互動,儘量不讓玩家身體素質之間的差異成為決定遊戲勝負的因素,需要一定的娛樂成分,不能過於嚴肅,所有玩家最好都能堅持到比賽結束而不是中途就掉隊退出,玩家儘量同時遊戲,每個人的獨立遊戲時間不宜過長,等等。

當然,這些條件也不是死規定。如果完全按照類似標準,「舞力全開」和「大富翁」就要被開除出聚會遊戲了。同樣的道理,一個以聚會愛好者為目標受眾的遊戲也並不會因為滿足了某幾個條件就必然優秀。

「舞力全開」就不適合我這種運動神經不太好的人

在我看來,判斷一個聚會遊戲好不好,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標準是「玩法難不難」。考慮到參與者的水平可能參差不齊,「不過不失」的狀態固然不太容易把握,但整體而言,簡單還是要比困難更容易讓人接受。

這一點或許桌遊玩家們更有發言權:重度越低的遊戲往往越容易「安利」成功,重度高的遊戲就只能限制在硬核愛好者範圍內了——用我自己舉例的話,觸樂內部組桌遊局時,我就只肯玩重度3以下的遊戲,更難的就敬謝不敏,畢竟我也不太想花很長時間學習一個很可能只玩一次的遊戲,像《歷史巨輪》我都只玩Steam上的單機版……

我很喜歡看這位Up主的桌遊視頻,但說實話,讓我去玩《教改風雲》,我是拒絕的……

所以,要我推薦聚會遊戲的話,我的首選仍是以《馬力歐派對》《胡鬧廚房》乃至《Heave Ho》等作品為代表的,玩法簡單、輕度考驗操作、娛樂效果好、隨時拿得起放得下的遊戲。更通俗點兒的說法就是,絕大多數時候,聚會遊戲是要讓人們在一起開心放鬆的,如果做不到這個,其他方面再優秀往往也難以被人——尤其是不怎麼玩遊戲的人——廣泛接受。從這個角度說,《三位一體4》的適用範圍就比較有限了,這也是我不會首選推薦它的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假如你用「聚會遊戲」或者「Party Game」搜索,最先出現的答案往往還是「真心話大冒險」「天黑請閉眼」「擲骰子」之類的內容,其中一些遊戲還只適用於酒局、KTV等等明確需求促進人際關係的場合。雖然不能一言以蔽之,但也大致看得出一般人心目中的「聚會遊戲」到底是個什麼樣子——自1980年的《奧林匹克十項全能》(Olympic Decathlon)以來,明確用於聚會的電子遊戲仍是一個數量相對不多、仍有發展空間的類別,而它與單機遊戲、網路遊戲的關係也隨著時間的推移微妙地此消彼長著,帶給玩家更多的選擇。

20世紀80年代的《奧林匹克十項全能》被當時的媒體盛讚為「一個偉大的聚會遊戲」

玩到《真實夏季運動模擬器》時,有人說它是在致敬和惡搞「十項全能」

另一方面,那些「傳統」的聚會遊戲也憑著智慧型手機、App的發展而愈發走在流行的前端。原本需要準備道具和設備的遊戲,如今用App就可以解決,配合手機的攝像頭和揚聲器,人們甚至可以在小聚會裡玩到一些電視綜藝節目裡出現的遊戲。

在App Store裡搜索「聚會遊戲」或「喝酒遊戲」,有很多現成的合集

不同玩家輪流點擊「大叔」的頭像,讓大叔發怒的人會受到懲罰——藉助智慧型手機,傳統酒桌遊戲有了更多的形式,當然玩法還是萬變不離其宗

不同的人、不同的聚會促成了對「聚會遊戲」的不同要求。我總是在想,儘管如今的遊戲越來越強調社交功能,但只要人們還有面對面交流、溝通、增進感情的需求,「聚會遊戲」仍然不可或缺。與此同時,我也一直對聚會遊戲抱有期待——「馬趴」「分手廚房」固然優秀,但如果它們能更新穎、更好玩,那當然更好了。

相關焦點

  • 觸樂夜話:看專業人士玩遊戲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鴿也要鴿得應景(圖/小羅)最近觸樂同事們頻繁出差,雖然沒有挨個問,但推己及人,我猜測不少稿子都是在飛機上和在出差目的地寫出來的。有時候,出差會給人帶來一些奇特的體驗,比如楊宗碩老師的一段奇遇。
  • 觸樂夜話:灰轉白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灰轉白我上個周末一直在玩《輻射:新維加斯》。《輻射:新維加斯》當然是個好遊戲,而且在好遊戲裡也是排得上號的經典好遊戲。雖然我確實能看懂裡面的大部分英文,新維加斯先生的電臺放送也能聽個一知半解,但是我還是更喜歡玩中文版本。畢竟中文才是我的母語,大段大段地看英文文本還是有些累。可惜的是,《輻射:新維加斯》的民間漢化也拖了非常長的時間。遊戲剛發售時,就有民間漢化組光速推出了中文化補丁。不過當時的漢化還不完整,質量也很低劣。然而,更大的麻煩還在後頭。
  • 觸樂夜話:矛盾的集合體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小羅老師會往哪邊走呢?出差的這幾天,不知是出於什麼心態,我把許久沒登錄的《艦隊Collection》又撿了起來,正好趕上夏活,就想著隨手打一下活動,順便撈一下自己一直想要的幾艘船。
  • 觸樂夜話:Home, Sweet Home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小羅老師又病休觸樂內部有不少「勇者鬥惡龍:建造者」(DQB)系列的愛好者,其中包括多年「DQ」老粉絲左輪老師、與席德一起冒險並從中感受到了愛的池騁老師、患上了地獄禿鷲PTSD而淺嘗輒止但承認「確實是個好遊戲」的祝佳音老師,當然,也包括我,很可能是全觸樂「DQB」時間最長,並且把兩作全部白金的人。
  • 聽說玩某種遊戲可以學日語丨觸樂夜話
    圖:小羅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最近我報了個為期一年半的日語班,偏重口語的那種。
  • 觸樂夜話:10元錢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那時候的小學生大多兩個遊戲都會玩,而且很多人,包括我身邊的同學們每個月都會在這兩個遊戲中課上20塊錢。但我每個月的固定收入只有40,剛好被辣條、炸串、《知音漫客》和偶爾需要購買的文具消費完畢。為了和朋友們在每天討論遊戲進度時保持一致,我不得不開源節流來確保每個月都至少能續上其中一款遊戲的會員。
  • 觸樂夜話:無名者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原來世界那麼大我最近一直在《天國:拯救》的世界裡摸爬滾打、行俠仗義、偷雞摸狗。除了《賽博朋克2077》,我已經很久沒在哪個開放世界遊戲裡花費這麼長的時間。
  • 選擇丨觸樂夜話
    小羅今日做牙,圖刪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 觸樂夜話:他們習慣了996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每次放假聚會,飯桌上常常除了我都是程式設計師,從他們的調侃中,我對這個職業有了更多認識。小黃是我發小,我倆從初中開始同班,是每天一起踢球、上網、侃大山的酒肉關係。小黃成績不上不下,屬於關鍵時刻總差一口氣,又不忍心破罐子破摔那種。
  • 丨觸樂夜話
    圖/小羅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絕地求生》玩家已經吃了10255噸雞如果一個遊戲火了,它總有一天會來分享一些有趣、壯觀的數據。《皇室戰爭》火的時候,Supercell公布旗下4款遊戲每日活躍玩家首次超過1億,「比美國人每天喝的咖啡還要多,比倫敦、北京、德裡、紐約、首爾、裡約熱內盧、莫斯科、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人口總和還要多,昨天,全球只有吐瓦魯人民沒玩我們的遊戲」。
  • 觸樂夜話:3A大作不耐受綜合症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敬而遠之」的意思是,能玩當然還是能玩的,如果要寫稿子的話,咬牙切齒也能玩下去,但我玩的過程並不輕鬆,也說不上太多快樂。
  • 鐵漢育兒經丨觸樂夜話
    家長指引(圖/小羅)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 其實我也瘋了幾天《頭腦王者》丨觸樂夜話
    圖/小羅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如何評價Nintendo Labo?
  • 觸樂夜話:你所說的表達究竟是什麼意思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圖/小羅總有一天,這裡不再有任何新鮮事。你再也不會為任何不認識的概念感到驚慌失措。人們口中談論的全是你熟悉的那些活動、工作室和產品。無論對方在採訪中拋出什麼話題,你都能平心靜氣地接下去。不要說海外發行和跨界文創,就連中臺引擎你也學會說上兩句。你駕輕就熟地在7000多人的微信群裡回答著主持人的問題:你對這場大會有什麼印象?你最期待哪個分享?你對這場的主題有什麼樣的看法和理解?再也沒有任何問題能夠難倒你。 能夠難倒你的只剩下這一個問題:如果這裡不再有任何新鮮事,你還能追求什麼呢?
  • 觸樂夜話:生命從未如樂園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我想起前一陣子觸樂微博的「觸樂1001夜」標籤裡曾經問過的一個問題:如果你可以選擇生活在一個遊戲世界裡,你希望生活在哪裡?評論區裡大多都是一些歲月靜好的答案,比如「動森」「星露谷」「礦石鎮」「寶可夢」……在這些世界裡你很少經歷死亡和分離。當然是有一些磨難,但你知道這些磨難存在的目的是讓你體會到一些意義。
  • 觸樂夜話:組個桌遊局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我證明,那隻手是牛老師!(圖/小羅)牛老師從上周二起開始攢局。「這周末要不要在會議室約個桌遊局!」牛老師說。在某次夜話裡,他曾經透露自己的通勤時間為單程2個小時到3個半小時。「為了革命,忍了。」牛老師毅然發言。如果說攢局的牛老師在周末從房山風塵僕僕地趕來單位還不足為奇,那麼當住在通州的李老師——他的通勤時間僅次於牛老師,並且李老師已經整整一周沒有出現了——也加入了桌遊群的時候,我著實震驚了。
  • 由「死線」想到的丨觸樂夜話
    小羅老師又病休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 觸樂夜話:「成長守護」與「關愛家長」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藉由這些系統,家長可以通過智慧型手機知道自己的孩子在玩什麼遊戲,每天玩多長時間,並可以通過程序進行時間管控。不過,成長守護平臺綁定的是孩子的社交帳號,也就是QQ或微信。現在,老師也加入到管控的隊伍中。
  • 觸樂夜話:誰要在Apple TV上玩遊戲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但肯定不是用這玩意兒玩對,說起任天堂,他們的第一方老遊戲能給英偉達神盾,不知道能不能給Apple TV,從《超級馬力歐酷跑》看,雙方的關係也不賴。
  • 胡博士教你玩遊戲學英文丨觸樂夜話
    6歲那年我才在某本遊戲說明書上看到「Esc」的全稱是「Escape」(圖/又天)觸樂夜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