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線段及線段破壞與正確畫法

2021-02-19 牛散捉妖日記

一個成功的投機者心須時刻學習以下幾點:

 一、線

1、線段的定義

線段的定義:至少有三筆構成,且前連續三筆必須有重疊。

線段及線段破壞(1)

下面給出定義中三筆構成線段較特殊情況和不構成線段的情況示意圖:

線段及線段破壞(1)

同級別分解線的習慣性畫法和正確畫法:

線段及線段破壞(1)

這時,有人就要問了,倒底按哪一種畫?

這種情況,一般是某一級別的快速變動引發的本級別沒有出現一買和一賣的情況,而只出現了本級別的二買和二賣。本身,在較大的可能性下,本級別這一筆相對於上級別,也是成筆的,這種情況經常出現,但有個問題,就是同級別分解線畫出後,中樞會跑到同級別分解線的右側,在最高點和最低點畫線感覺習慣了,但中樞跑到同級別解線的右側也讓人感覺不太習慣。按線段的定義,就畫在次高或次低點,這樣,至少有連續三筆,且是有重合的三筆。當然,你說,我仍按習慣性畫法,就是畫在最高點或最低點,這樣並不影響對後市的判斷和操作,也算是可以的,並且在感官上,看著也舒服。

 2、線段分類

 A、從方向上分類:線段按其方向,分為上漲線段和下跌線段。上漲線段是由第一筆為上漲的筆開始構成。下跌線段是由第一筆為下跌的筆構成。

 B、從形態上分類

 (1)無中樞線段:連續三筆以上,卻不構成中樞。如上圖中的前兩個。

(2)一中樞線段:由多筆(至少五筆以上)構成,只形成一個中樞。如上圖中間兩個。

(3)兩中樞以上線段:由多筆構成(至少九筆以上),至少出現兩個以上連續的沒有重疊的同級別中樞。如上圖後兩個。上圖中,黑色的為筆,紅線的為線段。

 C、從級別上分類

 按常用的,從1分鐘、5分鐘(或15分鐘)、30分鐘(或60分鐘)、日線、周線、月線、季線、年線。當然,對於月線、季線、年線級別的線段非常少見。

下圖是上證指數2015年2月3日—5日的1分鐘圖譜。圖中黃線為筆,紅線為線段;紅色方框為上漲中樞,藍色方框為下跌中樞;綠色為同級別分解線。兩根同級別分解線之間代表一個線段級的上漲或下跌。線段12是由五筆構成的無中樞線段形態。線段23是由兩個中樞構成的上漲線段。34和56是由一個中樞構成的下跌線段。67是由三筆構成的無中樞上漲線段。

那麼,一分鐘圖上這些線段級的上漲或下跌,它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呢?1分鐘圖中的每一個線段,是代表上一級別即5分鐘級別圖譜中的一筆。同級別線處的高點或低點,代表上一級別圖中一筆的起點或結束點,當然有相應的分型存在。

線段及線段破壞(1)

再如,日線圖中的一筆上漲或下跌,就是由30分鐘(60分鐘)一個線段級的上漲或下跌構成。

 再給大家一個實例圖譜,600030陽譜醫療的60分鐘圖譜。

線段及線段破壞(1)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圖中共畫出了11筆,並構成了兩個60分鐘的中樞。這只是我們在第二個中樞類二買時講的一隻個股,後面出中樞一筆漲了不少,且在第二個中樞後又形成了一個60分鐘級別的第三類買點,也漲了不少。最後的高點是一個兩中樞後的盤整背馳點。

那麼,這個60分鐘的兩中樞的上漲趨勢,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上漲線段。首先,它是從此級別的底背馳產生的第一類買點開始上漲的,然後到此級別的頂背馳,只是這個頂背馳是兩中樞後的盤整背馳,而不是出第二個中樞即在其背馳段就產生背馳的,這種情況也較常見。下圖是其日線圖譜。非常明確,在60分鐘級別的兩中樞上漲的趨勢,在日線圖譜中就是一筆。也就是說,次級別的線段級的上漲或下跌,只構成本級別的一筆。

線段及線段破壞(1)

到這兒,大家當明白,為什麼我們要先學分型,再學筆,然後中樞,接著學線段了。因為每一筆的兩端,均對應著一頂一底兩個分型,也就是說,分型是構成筆的組件(或形象一些叫它零件),而筆又是構成中樞的組件,無中樞雖然可以構成線段,但同級別分解,又必然使每一個線段必然對應一個以上中樞。上圖45有人說,這不是沒中樞嗎?事實上,它是有的,以後講這種特殊的中樞形式。

 在這兒提一個要求:如同上圖,你在自己畫筆、畫中樞時,就按上面的例子,黃線畫筆,紅色畫上漲中樞,藍線畫下跌中樞,綠線畫同級別分解線。線段,也可以用紅色畫出來,也可以不畫。畫的線太多,顯得畫面亂,不美觀。

二、線段的破壞

1、線段破壞的定義:一個線段級的上漲或下跌,被相連的線段級的下跌或上漲所終結,即為線段的破壞。

說明:線段必須被線段才能破壞,不能由筆破壞線段。

2、線段的初級終結:1+1模式

A、1+1模式的解釋:

 (1)在上漲趨勢中,當某一筆無法創新出左側臨近高點的新高,且下一筆創出左側臨近低點的新低,則意味著上漲線段被終結。

線段及線段破壞(2)

(2)在下跌趨勢中,當某一筆無法創出左側臨近低點的新低,且下一筆創出左側臨近高點的新高,則意味著下跌線段被終結。

 上圖左圖中,2的高點沒有高過0(1個高點不能創新高),3的低點又低於左側的低點1(1個低點創出新低),那麼23這一筆就終結了左側的上漲線段。

 有人會問了,上面的「說明」還在,明明說不能由筆終結線段,怎麼能說23這一筆終結了左側上漲線段呢?

 23是一筆不錯,但其之前還有兩筆01和12,與23至少可以形成定義中至少三筆構成的線段,因為23之後仍將有其他筆的存在,所以,它是一個沒有走完的線段,所以,1+1模式終結模式中提到的線段被筆所終結,是因為這一筆之前至少還有兩筆已經存在。

上圖右圖中,2這個低點沒創出左側0這個低點的新低,隨後一筆到3這個高點,卻創出的左側相臨高點1的新高,這樣,1個低點沒創新低,緊接著1個高點創出新高,形成1+1終結,即23這一筆結束了前面下跌的線段。

 B、1+1終結模式示例

 請問,下圖中,共有幾條線段?我給出兩個一樣的圖,一個畫出線段,一個不畫。建議朋友們先把不畫的圖截出來,自己先畫之,然後對照,並理解為什麼應當這樣畫?

下面給一個原圖

線段及線段破壞(2)

1+1終結模式的關鍵,對於上漲線段,首先要找不創新高和接著創出新低的兩個點。而對於下跌線段,首先要找出不創新低,接著創出新高的兩個點。

 對於上圖,由於是由上漲筆開始的,第一個線段當屬上漲線段。找不創新高和接著創出新低的兩個點。6創了新低,接著7沒創新高,那67是否終結了前面的上漲線段,顯然不是,對於上漲線段,必須是先不創新高,然後才創出新低來進行終結。因此,向後看,7沒創出5的新高,8卻沒創6的新低,這個也不行。9又創出了新高,只有11沒創新出9的新高,緊接著一筆下來的低點12,創出了10的新低,那麼,11到12這一筆,就終結了前面的上漲一筆。從9開始,到14,屬於下跌線段,9處,用綠線打一個同級別分解線。那麼,上圖就只有兩條線段,0到9和9到14。如下圖,你做對了嗎?

線段及線段破壞(2)

下面給兩個1+1終結的實例圖譜:

線段及線段破壞(2)

上圖中,3不創1的新高,34一筆的低點又擊穿了左側相鄰的低點2,1個高點(3處)不創新高,緊接著1個低點(4處)創出一左側相鄰低點的新低,形成有效的1+1終結,01上漲線段結束。

線段及線段破壞(2)

上圖中,3不創1的新低,34一筆上漲又突破了左側相鄰的高點2,1個低點(3處)不創新低,緊接著一個高點創出了左側相鄰高點(2處)的新低,形成有效的1+1終結,01的下跌線段結束。

 3、1+1模式終結不了的情況

特徵序列的引入,是為了解決線段被線段破壞和何時破壞的,它對直接用1+1模式無法終結的一些走勢,也非常好用。特徵序列在原著中屬純文字敘述,確實讓人不太容易理解,下面進行簡單的講解。

線段及線段破壞(2)

上圖中,無論是上漲筆開始的上漲線段和後面的下跌筆開始的下跌線段,均是沒有包含關係的最簡單的連續多筆構成線段的。每一個圖中均有兩個線段。

特徵序列的意思,就是以上漲筆起漲的上漲線段中,以所有下跌筆的高點和低點畫一根根光頭光腳的K線形狀。第一筆下畫出來的特徵序列K線以X1表示,X是「下」字漢語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同理,以下跌筆起跌的下跌線段,以所有上漲筆的高點和低點畫一根根光頭光腳的K線形狀。S是「上」字漢語拼音的第一個字母。

畫完後,上圖左圖就變成了X1、X2、X3、X4、X5、X6六根光頭光腳的K線形態,右圖就變成了S1、S2、S3、S4、S5、S6六根光頭光腳的K線形態。

左圖中,X3、X4、X5三根構成頂分型,頂分型必然對應著一個波段的頂部,其最高點就是轉折點,並成為線段的破壞點。即X4這根K線的高點,也就是原圖形中7這個高點,變成了線段的破壞點。

對於右圖,X3、X4、X5三根光頭光腳的K線構成底分型,底分型必然對應著一個波段的底部,其低點就是轉折點,並成為線段的破壞點。X4的低點,即原圖形中7這個低點,就構成了線段的破壞點。

下面給出有包含關係時的如何處理的特徵序列示意圖:

線段及線段破壞(2)

特徵序列K線的畫法,與前面是一樣的,不再一一累述。

對於左圖,由於56一筆下的幅度過大,其對應的特徵序列K線X3相對也就較長,這時與X2有包含關係,向前看兩根,呈上升K線,取高高,得出綠線特徵序列K線X0,這時X1、X0、X4構成頂分型,5處為破壞點。

對於右圖,由於56一筆上漲幅過大,其對應的特徵序列K線S3相對也就較長,這時與S2有包含關係,向前看兩根,呈下跌K線,取低低,得出綠色的S0,這時,S1、S0、S4構成低分型,5處為破壞點。

若用1+1終結模式,上圖左圖中,7沒新高,8雖沒創出6的新低,但由於56與34一筆有包含關係,其實78一筆下跌,只要擊穿4的低點就算終結了,這叫隔山打牛。

同理,對於右圖,由於56與34一筆有包含關係,其實78一筆只要向上有效擊穿4的高點,而不是6的高點,就算終結了前面的下跌線段,也是隔山打牛的方式

下面給一個簡易示意圖:真搞不明白,就把上漲或下跌筆再向前加幾筆,畫出特徵序列。看圖多了之後,一眼就能看出來了。慢慢練吧,功到自然成。

線段及線段破壞(2)

至此,我們把線段的破壞講清楚了,也講了線段只有被線段所破壞,不能被筆,當然,這個筆是指一筆嚴格筆所破壞。並講了1+1終結破壞模式。可是,線段把線段破壞了,它有什麼意義呢?

 我們知道,任何一個級別的一個完整的上漲或下跌,都是從一個低點經過一段相對較長的上上下下,推升到一個波段高點,然後從此高點開始,再經過下下上上,回到一個相對低位。那麼,這個相對的高點或低點,就是這一線段級上漲或下跌的終結點。對於上漲,由於不能做空,出現某一級別線段的終結點之後,是要賣出或等待。對於下跌,出現線段終結點之後,是要買進和持股的。這就是我們學習線段破壞的最根本的目的和意義所在。

另外,線段的終結,也使得線段內中樞的方向得到確認。比如,對於一個上漲線段,其線段內的中樞方向,就是上漲中樞。同理,下跌線段內的中樞方向,就是下跌中樞。

線段的終結,也使得我們的操作變得簡單,每一根終結線打出之後,這根終結線左側的走勢就不用再理會它了,只考慮右側的走勢類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由於只能做多,那麼右側是下跌走勢的,則不用理會,但做融資融券的,卻是可以融券賣出的。而對於右側是上漲類型的走勢出現時,則是我們買進股票的機會出現了。

4、同級別分解後中樞在右側的情況

無論是上漲或下跌,我們都習慣於看到中樞在同級別分解線的左側,比如對於上漲的終結,必然對應著最後一筆的背馳,那麼這一筆最高點要畫出同級線別分解線,中樞必然在同級別分解線的左側,下跌也是這樣。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本級別的一筆和次級別的一筆是一樣的,這時,我們習慣於畫的中樞,就在同級別分解線的右側了。我們講過,同級別分解,必然使每一個線段對應著一個以上中樞,那為什麼這種特殊的一筆成了線段,並沒有中樞了呢?事實上是有的,只是跑到右側了。如下圖:

線段及線段破壞(2)

上圖中,12、23、34構成下跌中樞,56與前面的34有包含關係,取低低,即4為高點,5為低點,然後與78又有包含關係,仍取低低,這時8為高點,5為低點。11明顯高於8,10到11這一筆終結了0到9線段級下跌,9處打一同級別分解線。12沒創10的新高,13低於11,12到13這一筆,終結了9到10的上漲,而9-10這筆快速的上漲,獨自成為線段。對於上漲起筆的中樞,當是下上下三段構成,事實上,10-11、11-12、12-13就是9-10這一線段級上漲的中樞,只是它跑同級別分解線的右側了。比如,按我畫的紅線,13在前低點11附近結束下跌,並快速的向上運行一筆並突破10的高點,那麼,這個上漲中樞,是我們從情感上可以接受的,只是現在這種形態,仍把它看成上漲中樞,一時無法從習慣上接受而已。

 嚴格的講,從線段的定義出發,10處的同級別分解線可以打在12這個高點處,9-10、10-11、11-12三筆構成上漲線段,不是很習慣是吧,但可以這麼畫,並且,這三筆可以直接畫中樞,並在同級別分解的左側了。慢慢的理解吧,既要照顧習慣,也要注意定義。

 但要說明的是,對於獨立一筆成為線段的,在實際操作中,是可以不考慮同級別分解後右側的中樞的。對於獨立上漲筆成為線段的,其左側的中樞,即為下跌中樞,其形態上也是這樣的;相反,對於獨立下跌筆成為線段的,其右側的中樞即為上漲中樞。無論上漲筆成為線段或是下跌筆成為線段的,可以直接在這一筆的高、低點打出同級別分解線

注意:本人對此系列博文的文本、圖片,均有版權要求,請轉貼時註明連接!!

線段終結的四種方式

 前面我們講了線段終結的初級模式,即1+1終結模式,它有一個缺點,就是非得等到第三筆出來才能判斷出來原來上漲或下跌的線段是不是已經終結了,顯然,用此方法是不能賣在最高點和買在最低點的,除非是一級一級的向最小級別找去,這樣,也基本上可以在最高或最低點附近賣或買了,但它是一種區間套的方法,相對來說,用起來也較麻煩一些。下面,我來介紹線段終結的四種方式,它們是利用背馳或盤整背馳的方法來找最高或最低點的,也就是我們前面講過的第一類買、賣點。絕大多數情況下,同級別分解線是打在最高或最低點處的。

1、趨勢背馳終結

1)兩中樞(或以上)趨勢背馳終結

 這裡以標準的a+A+b+B+c走勢形態來講解,c和b相比,是背馳的,一是表現為大多數情況下c段比b段短,另外,就是c段對應的MACD指標與b段對應的MACD指標相比背馳。下面給出示意圖。

線段終結的四種方式:(一)趨勢背馳終結

示意圖中上面兩個圖,就是標準的兩中樞趨勢背馳示意圖,當然,也可以是兩中樞以上。下面兩個圖,是一中樞背馳的情況,這在纏論原著中是當盤整對待的,後面會有專門講解。

下面兩個上漲過程中的實例圖譜都是日線三中樞上漲後背馳見頂的圖,最高點時對應的MACD指標顯然不是最高的,這就是背馳點,也構成日線級別的第一類賣點,這兒是可以直接打同級別分解線的,也就是說,這個高點之前的上漲趨勢已經終結了。

線段終結的四種方式:(一)趨勢背馳終結


線段終結的四種方式:(一)趨勢背馳終結


下面給一個周線級別的兩中樞見底的實例圖譜:

線段終結的四種方式:(一)趨勢背馳終結

這個圖需要講明一點的是,對於第二個周線中樞出中樞的一筆67,它不是與23相比較,而是與01、12、23加起來的下跌空間相比較,顯然,無論是從圖形態力度上,還是其下對應的MACD指標來看,最低點7處都是周線級別的背馳點,即周線第一類買點,此處是可以打同級別分解線的,也就是說,7之前對應的周線級別的下跌走勢結束了,後面是同級別上漲走勢了。

(2)一中樞(趨勢)背馳終結

對於一中樞的情況,為什麼可以歸結為一中樞趨勢中,在寫第一類買點時,給出了詳細的講解,這兒不再累述。若不習慣於叫它為一中樞趨勢,那就叫它為一中樞背馳終結好了。

一中樞(趨勢)背馳終結是一種較常見的a+A+b終結方式,它分兩種力度比較方式,一種是從圖形形態比較,b段明顯的比a段短;第二種是下面所對應的MACD指標背馳。一中樞(趨勢)背馳終結多發生於大級別中樞中的一筆所對應的次級別線段級的上漲和下跌走勢中,由於大級別一筆的空間距離限制了它的上漲或下跌空間,使得在次級別走勢中沒有空間形成兩中樞背馳走勢。

線段終結的四種方式:(一)趨勢背馳終結

上圖中,一藍一紅兩個小盒子處,必然是對應著次級別的兩個中樞,由於是日線級別的一筆下跌和上漲中的,其次級別當是60分鐘或30分鐘,下圖是30分鐘圖,顯然用30分鐘較為合適一些,因為要看下面的MACD指標回抽0軸。

線段終結的四種方式:(一)趨勢背馳終結

2、盤整背馳終結

示意圖中的上面兩個圖例,其走勢前面對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上漲或下跌中樞。下面兩個圖,表示的是上漲或下跌線段中沒有中樞。便最終需要考察的,卻都是01、12、23三筆走勢,其中01和23是同向走勢,可進行力度比較,若形成背馳,就叫盤整背馳,由這種情況引發的終結方式,就是盤整背馳終結。

線段終結的四種方式:(二)盤整背馳終結

下圖是002253川大智勝30分鐘圖譜,從圖中看,其前面對應一個下跌中樞。23與01背馳,這個圖有一個好處,就是12筆的反抽充分使黃白線回到了0軸附近,以後發現這樣的,是肯定可以買進的。其後,5沒創新低,5之後的上漲明顯高於4,因此,它終結了前面的下跌線段。

線段終結的四種方式:(二)盤整背馳終結

下圖是前面對應著兩個同級別的下跌中樞後出現的盤整背馳方式:

線段終結的四種方式:(二)盤整背馳終結

下圖是出現兩個同級別的上漲中樞後再出現的盤整背馳方式:

線段終結的四種方式:(二)盤整背馳終結

下面給出無中樞上漲或下跌過程形成的盤整背馳:

無中樞下跌並最終形成的盤整背馳實例圖譜:

線段終結的四種方式:(二)盤整背馳終結

無中樞上漲最終形成的盤整背馳實例圖譜:

線段終結的四種方式:(二)盤整背馳終結

盤整背馳終結的形態,就是我們以前常說的頭肩頂或頭肩底形態。


3、小轉大終結

這也是一種a+A+b終結方式,只是b段比a段長,但是,b段內有一個次級別中樞,把b段又分成了b1和b2兩段,這時b1比b2長。b2 和b1對應的MACD指標是背馳的。這種情況多發生在一波快速變動趨勢中,比如一波快速的上漲,若發生小級別一中樞背馳,就有可能引發大級別的反轉。

線段終結的四種方法:(三)小轉大終結

按照絕大多數人的看圖習慣,我畫了一個日線中樞後出現30分鐘的中樞的情況,當然,這個30分鐘中樞在日線圖中,就是一小小的橫盤震蕩走勢,它是日線出中樞的一整筆 。

相對來講,圖中b段顯然長於a段,從力度上,它是不背馳的,但b段出了一個小級別的中樞之後,情況就出現了變化。對於這個30分鐘中樞,它上下各出現一段,我們叫它為b1和b2段,b2短於b1,且在30分鐘圖中,這兩段對應的MACD指標背馳,因此,就會發生轉折,這時,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有一筆快速向上或向下穿過這個小的中樞。對於上漲,若其回抽不進30分鐘中樞,形成2、3買合併,就對應著一波快速上漲行情。對於下跌,若反抽不進30分鐘中樞,形成2、3賣合併,則會有一波快速殺跌。這就是小轉大的實質。

大多數情況下,小轉大的第一筆走勢,對於上漲,其回試的一筆,是要擊穿上漲的小級別的中樞的下軌的;而對下跌,第一筆上漲,是要升破小級別下跌中樞的上軌的。這也是我們對小轉大形成後期走勢的一個預期值,是有實盤指導意義的。若僅僅只到小級別中樞內,這個小轉大的力度就有限了。

線段終結的四種方法:(三)小轉大終結

這是重組贛州稀土失敗後的急跌走勢,三個跌停板,盤整後再度下跌。日線圖MACD黃白線指標遠離0軸,此級別中低點不背馳,但綠柱縮短,預示次級別背馳或盤整背馳。日線圖中小方框的盤整,在三十分鐘圖中,是一個30分鐘的中樞,如下圖。

線段終結的四種方法:(三)小轉大終結

威華股份的日線圖譜中,當天收盤時最後兩根K線有包含關係,並沒有構成底分型,次日收一小陽線,使底分型形成,圖大家自己找出來看,這兒不能插入太多圖,上面這兩個圖就周四收盤就截了並處理好的。也省得別人說是馬後炮。周五的小假陽線,卻最終使底分型確立,周五晚上我在QQ群裡讓大家關注這隻股票。

威華股份的三十分鐘圖譜中方框中的三十分鐘中樞,是得到下面MACD指標確認的,就是說,這個指標的黃白線充分的回試了0軸。前後兩段黃線,對應的是小中樞上下兩筆的下跌走勢。顯然,在三十分鐘級別中,後下與前下相比是背馳的。因此,它極有發生小轉大的情況,就是三十分鐘這個背馳引發日線的轉折。後面會不會這樣走,大家拭目以待。

下面給出一個上漲過程中小轉大的實例圖譜,下圖是300117日線圖譜。

線段終結的四種方法:(三)小轉大終結

為了使圖片儘可能的大一些,顯示的清晰一些,日線級別的中樞,我只截了最後一個,前面還有一個。顯然,在本級別圖譜中,最高點時MACD指標並不背馳,因為黃白線新高中。但有兩個細節,一是最高時紅柱不最長,前面我們講過,這種情況說明次級別背馳。另一個情況就是出中樞這筆,有一個次級別的中樞。顯然,它的問題就出在這個次級別的中樞上。其級別是三十分鐘的。下面是其三十分鐘圖譜。

線段終結的四種方法:(三)小轉大終結

三十分鐘中樞顯然是走出的a+A+b的走法,且進中樞的a段和出中樞的b段相比,進中樞這一段明顯大於出中樞這一段,並且,其下對應的三十分鐘的MACD指標在最高點時也是背馳的,所以,後面就有了快速的向下殺的一筆,顯然,並達到了日線一筆的級別。也就是說,小級別(30分鐘)的背馳,引發了大級別(日線級別)的一筆回調。

小轉大終結模式,是適合任何級別的。小級別的背馳,引發的是大級別的一筆轉折,而不是小級別的,在小級別中,應當是線段級別的。這在實際操作中,是有實際意義的,比如,你發現了一小級別的背馳引發了轉折股票,你就應當知道,它至少要走出大級別的。

4、 中樞盤整終結

這種終結方式,是屬於中樞盤整之後的直接反轉走勢。圖中的進、出中樞的兩段無所謂力度大小,但經過中樞的盤整之後,走勢發生反轉,由原來的上漲、盤整轉變成下跌,或由原來的下跌、盤整轉變成上漲。下面是其示意圖。

線段終結的四種方法:(四)中樞盤整終結

 下面兩圖是600218全柴動力在2014年12月中旬到2015年2月上旬的日線圖譜。顯然,大方框中有一個小級別的也就是30分鐘級別的中樞,在三十分鐘圖中,呈現明顯的下盤上走勢。

線段終結的四種方法:(四)中樞盤整終結


下圖是其方框內對應的30分鐘走勢譜圖:

線段終結的四種方法:(四)中樞盤整終結

下面給出一個上漲過程中通過中樞盤整即轉折向下的實例圖譜:

線段終結的四種方法:(四)中樞盤整終結

中樞盤整終結的總量相對較少,佔比基本在10%以內。較多的是趨勢背馳終結和盤整背馳終結兩種方式,各佔40%左右,小轉大終結方式也只佔10%左右。

作者:執子之手

相關焦點

  • 線段是直線一部分正確嗎?
    線段是直線的一部分,射線也是直線的一部分,這個命題是正確的。更準確的說法是線段是直線中兩點之間的部分,射線是直線中一點的部分。用直尺把兩點連接起來,就得到一條線段。線段長就是這兩點間的距離。
  • 直線,射線,線段
    ,直線,射線,線段是今後研究比較複雜圖形的必要基礎。要注意幾何圖形的表示方法,幾何語言的表達,幾何圖形的畫法,是系統學習幾何知識所必需的基礎,要注意線段的計數方法是其他計數問題的基本方法。 知識點一.線段(1)特徵:①線段是直的;②線段有兩個端點。(2)表示方法:用表示它端點的兩個大寫英文字母來表示,也可用一個小寫字母來表示。
  • 線段的分型構成與特徵序列
    線段有一個最基本的前提,就是線段的前三筆,必須有重疊的部分,這個前提在前面可能沒有特別強調,這裡必須特別強調一次。線段至少有三筆,但並不是連續的三筆就一定構成線段,這三筆必須有重疊的部分。纏中說禪線段分解定理:線段被破壞,若且唯若至少被有重疊部分的連續三筆的其中一筆破壞。而只要構成有重疊部分的前三筆,那麼必然會形成一線段,換言之,線段破壞的充要條件,就是被另一個線段破壞。
  • 25線段的總結(六)
    同樣,正如同一筆不可能出現頂低於底的情況,同一線段中,兩端的一頂一底,頂肯定要高於底,如果你劃出一個不符合這基本要求的線段,那肯定是劃錯了。由於圖形不斷延續,因此,除非是新股上市後最開始的一段,否則任何一段都是破壞前一段的,如果你的劃分,不能保證前面每一段都是被後一段破壞,那麼這劃分肯定不對。
  • 老楊講禪——線段與特徵序列(1)
    向上的線段是一個底分型到頂分型,向下的線段是一個頂分型到底分型,這就把分型與趨勢相聯結。 「筆是如何破壞線段的,即如何識別趨勢被破壞」將是接下來討論的重點。我們將在線段內容裡回答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如何用線段表達趨勢?第二個問題是如果趨勢有缺口,它的結束如何處理?第三個問題是,一筆破壞不了一個線段,那麼如何表達線段被破壞?
  • 幾何入門——線段中點
    今天給大家講一下線段中點的定義以及6種表示方法,重點內容是在解題中如何正確選擇線段中點的六種表示方法中的哪一種?今天給大家介紹的第一個內容是:線段中點定義。定義內容是:如果點C是線段AB上的一點,並且滿足AC=BC,那麼點C叫做線段AB的中點。點C是線段AB的中點,需要滿足下面兩個條件:(請看下圖)上圖中顯示了:數學語言中的三種語言。三種語言之間的相互轉化,是後續學習數學的關鍵內容。在這裡要有符號意識。
  • 【七年級微課】線段的計算---線段中點
    【七年級微課】線段的計算---線段中點 【課程名稱】 《線段的計算---線段中點》 【課程內容】 1、線段中點的定義、幾何語言; 2、解決與線段中點的例題。
  • 乾貨:二年級上冊難點題型講解——數線段
    要想又快又準地數出組合圖形中線段的條數,就需要按一定的順序去數,否則將會讓你眼花繚亂,越數越糊塗,怎麼也數不清。下面給大家介紹幾個數線段的「妙招」,保準你們能夠又快又準地數出圖中的線段條數。方法1:可以根據左端點進行分類來數。
  • 【以課說法】《線段、射線、直線》
    生2:三角形有3條線段。生3:他說得對,我聽說過,三角形就是三條線段,不是直線,直線很長。生4:手電筒的光也很長,我覺得它應該是射線吧?師:究竟什麼是線段、射線、直線?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與聯繫?接下來我們一起探究這兩個問題。二、問題探究1.線段、射線、直線有什麼特點?
  • cad如何將線段等分
    在CAD中將線段等分分為定數等分和定距等分。這裡以cad 2010 的版本為例(畢竟我電腦上裝的是cad 2010版本的,其他的版本都差不多),下面將具體說一下。定距等分的命令是:MEASURE ,快捷鍵是 me。定數等分的命令是:DIVIDE.,快捷鍵是 div。
  • 字體設計——線段連接法
    線段連接法概述線段連接法,顧名思義,就是通過繪製連接的線段勾勒出字的形狀,主要使用軟體中的「鋼筆工具」,通過改變線段的粗細、曲直和斷連關係,從而設計出不同風格的字體。線段連接法字體的特點1.筆畫的連續性。
  • 證明線段相等的方法
    證明線段相等的方法1.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全等三角形對應邊,對應邊上的高、中線,對應角的平分線相等.4.線段垂直平分線性質定理: 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該線段兩端的距離相等(推論:夾在兩平行線間的平行線段相等)9.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 四年級上冊《角的度量》第一課時線段、直線、射線和角的預習學案
    一、教學目標1、認識線段、直線和射線,了解線段、直線、射線之間的聯繫與區別,培養空間觀念。2、通過畫圖、操作、交流等活動,理解射線和角的關係,認識角和角的符號,初步滲透符號的思想。二、教學重難點:認識線段、直線、射線和角,並了解它們之間的聯繫和區別。三、知識點。1、線段:線段是直的,有兩個端點,可以量出長度,不能向兩端延伸。
  • 纏中說禪基礎——線段劃分基本概念理解
    進入線段的學習,才是要把好多人纏的不知方向,我根據我學的經驗,準備分以下幾個方面和大家分享:一、線段的基本概念及特徵序列;二、線段劃分的第一種情況三、線段劃分的第二種情況四、古怪線段的處理牛熊就在於線段一、線段的概念:線段至少有三筆而且線段的前三筆,必須有重疊的部分。
  • 常考的數線段、射線的條數以及畫垂線的方法,保證以後不做錯了
    【例1】 下圖中有多少條線段? 有多少條射線? 分析:根據線段有兩個端點, 以A點為一個端點, 另一個端點是B、C、D, 可以得到三條線段 AB、AC、AD。以B點為一個端點, 另一個端點是C、D, 可以得到兩條線段BC、BD。再以C為一個端點, 另一個端點為D, 得到一條線段CD(重複的不計)。射線有一個端點, 可以分別以A、B、C、D為端點, 向右數出4條, 向左又數出4條, 共8條射線。
  • 對於端點數非常多的線段,如何快速準確的計算線段條數?
    我們平時數線段的條數,大都是採用以下這個辦法,一共分兩步:比如這條線段一共有8個端點第一步:首先把線段的段數用數字標出來。1、2、3、4、5、6、7,一共是7段。但是,如果線段上有很多個端點,比如線段上一共有97個端點(只是舉例方便,現實可能也少),線段的段數就有96段。
  • 計算線段長度的方法技巧
    線段是基本的幾何圖形,是三角形、四邊形的構成元素。 同學對於線段的計算感到有點摸不著頭緒。這是介紹幾個計算方法,供同學們參考。 1. 利用幾何的直觀性,尋找所求量與已知量的關係 例1. 如圖1所示,點C分線段AB為5:7,點D分線段AB為5:11,若CD=10cm,求AB。
  • 初一數學《線段、射線、直線》知識點精講
    (11)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線段.(12)已知線段AB=3cm,線段BC=2cm,則A,C兩點的距離為5cm.(1)正確,直線的兩個大寫字母順序可以交換.(2)錯誤,同一射線需滿足同端點,這裡的兩個端點分別是A、B.(3)正確,線段的兩個大寫字母順序可以交換.(4)錯誤,直線長度不可度量.
  • 71、線段劃分標準的再分辨【教你炒股票108課】
    ,否則該缺口就不可能被封閉,破壞那筆也就不可能破壞前一線段的走勢。 從上面的分析就可以知道,從轉折點開始,如果第一筆就破壞了前線段,進而該筆延伸出三筆來,其中第三筆破點第一筆的結束位置,那麼,新的線段一定形成,前線段一定結束。
  • 中考數學熱點題型,線段最值之多線段距離最小值問題
    線段之和最值問題,一直是中考數學的熱點題型之一,基本年年都會出現,初中數學的距離最小值的核心就是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無論是兩條線段還是多條線段之和最小值,最終都要回歸到這個基礎點!兩條線段之和最小值我們可以用將軍飲馬題型,阿氏圓題型等等來解決,但是多條線段距離之和最小值,我們就要轉變思路了!在矩形ABCD中,AB=6,BC=10,E,F是矩形內的兩個動點,求AE+BE+EF+CF+DF最小值我們來看一下這個題,條件很小,用常規的解法,將軍飲馬題型,阿氏圓題型,胡不歸題型,那麼都是無法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