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需謹慎,別讓孩子的「霸道」由假變真

2020-08-31 LifeOfmom

人們很多時候都認為孩子霸道是家長嬌慣的或天生的,但還有一種霸道事出有因。如果不正確處理這種「假霸道」,它可能就變成了真霸道。本期小編來和大家聊一聊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假霸道。

每個人心裡對於霸道的定義都不一樣,但普遍認為強勢、以自我為中心、蠻橫不講理等都是霸道的表現。


撥開表象,識別這些假霸道

如果孩子突然有了霸道的表現,家長要注意查找緣由,因為孩子的霸道很多時候是事出有因,家長要會識別這種假霸道。


心理成長期特有的霸道

很多家長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孩子好像一夜之間變得霸道了。以前會與別人分享自己的食物和玩具,現在不僅喜歡獨佔,還經常說「這是我的,你不能碰」這類話。面對孩子這樣的表現,家長通常會認為孩子不懂事、太霸道,但孩子只是進入了物權意識敏感期[1]。這個階段一般在孩子2歲左右出現,孩子通過對物品歸屬權的確認,來認知自己與物品的關係,會重複使用「我的」,並伴隨攻擊行為,情緒方面也會易衝動且不能自制。這其實只是成長過程中一種必然的表現,並不是孩子變霸道了。

不會正確表達情感

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與同齡人相比,進入幼兒園之前的孩子接觸的更多是電子玩具、電視和成年人,孩子的交際面變得很窄,一旦進入新環境、接觸新朋友後,也不知道怎麼表達[2]。由於孩子不會處理人際關係,也就不會說「你的玩具借我玩」,只會搶奪自己看中的玩具,甚至可能強迫其他孩子陪自己玩。

情緒反抗的方式

家長偏心在二胎家庭裡是很常見的現象,可能偏愛大的或小的,也可能偏愛弱的,更可能偏愛優秀的或頑劣的。家長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他還小,你讓著他點」,這成為壓倒不被偏愛的孩子理智的最後一根稻草。在家長眼中,他的孩子互相謙讓很正常,但在孩子眼中,這就是家長不愛自己的證明,有的孩子會產生逆反心理,「你要我讓,我偏不讓」,有的還會用「霸道」的行為吸引家長的注意力,爭奪寵愛[3]。

從根入手,避免假變真

雖然假霸道在皮,真霸道在骨,但家長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孩子的假霸道,就會讓假變真。這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發育,導致孩子不會用正確的途徑宣洩情緒,在成長過程中容易出現用變壞等負面手段吸引家長注意力的行為,可以說是後患無窮。


分享這件事,只能引導不能強迫

如果在物權敏感期強迫孩子分享,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導致以後不敢維護和爭取自己的權利[4]。要培養孩子的物權意識,讓他知道他可以隨意支配自己的物品,面對別人的物品時,他必須經過別人的同意才可以碰。當然,即使孩子度過物權敏感期,家長也不能強迫孩子分享。更不能把孩子的玩具偷偷地送給別人,這會讓孩子以後懶散、責任心弱。待到3~4歲,孩子的物權意識鞏固之後,孩子自然就願意分享了,這時候家長再正確引導孩子進行分享即可。

社交教育必不可少

對於那些很少接觸同齡人的孩子,家長需要教會他們正確的社交方式。可以教孩子一些社交技巧,讓他們能更快地融入同齡人的圈子,正確地表達意願。還要增加孩子的社交機會,讓他們多和小區、遊樂園裡的孩子接觸。只有這樣,孩子的社交才不是紙上談兵。


二孩家庭,家長一碗水端平

在生理上,人的心臟雖然天生就是偏的,但面對兩個孩子時,家長一定要「一碗水端平」,不然,你的偏愛很容易讓兩個孩子的關係不融洽。最簡單的做法就是讓孩子解決自己的糾紛,大人不要插手;更不能強制一個謙讓另一個,不然只會讓孩子更加叛逆;所有的玩具都是一人一半或準備兩個,食物也是平分;當孩子犯錯時,公平公正對待,誰的錯誤誰承擔責任,而不是一味偏袒。

此外,家長還要注意教育方式。不要動手或厲聲喝罵,也不能用家長的權威強迫孩子服從自己。這種教育方式只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讓假霸道變成真霸道。


[1]程甜甜.被雙面膠黏住的口袋——關於幼兒物權意識糾正的案例分析[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9):211,214.

[2]陳豔絲.對任性幼兒霸道行為的幾點思考[J].兒童與健康,2015,(9):39-40.

[3]藍玫.孩子「霸道」,有時是為了「爭寵」[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5,(9):14-15.

[4]趙翠翠.孩子太大方,不一定是好事?[J]. 家教世界•V家長, 2017(29)43.

*文章內配圖均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感謝您的點讚、轉發和收藏,如需了解更多母嬰、親子類知識,請關注我們吧!

相關焦點

  • @所有家長 繳費謹慎小心!警方提醒:擦亮眼睛識別假「班主任」
    警方提醒:擦亮眼睛識別假「班主任」家長們是如何被騙的?9月1日11時55分,三水的王女士在孩子的班級QQ群中,看到「班主任溫老師」發布了一條信息,稱幼兒園開設興趣特長班需交890元費用,後會返還400元疫情補貼,且以線上網銀繳費方式為主。
  • 這4種「假牛奶」已經上了醫生黑名單,家長別再買給孩子喝了
    導讀:這4種「假牛奶」已經上了醫生黑名單,家長別再買給孩子喝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4種「假牛奶」已經上了醫生黑名單,家長別再買給孩子喝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市面上的假牛肉到底是怎麼製作出來的?購買牛肉需謹慎!
    我們大家也都知道在市場上也充斥著許多的假牛肉,但是它吃起來和齋的牛肉口感沒有什麼差別,但是他們的成本卻非常的便宜,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市面上的假牛肉到底是怎麼製作的,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市面上的假牛肉到底是怎麼製作出來的?購買牛肉需謹慎!
  • 幼兒階段時,孩子會被這三樣物品影響視力發育,家長需謹慎對待
    孩子在小的時候身體狀況很是脆弱,家長們稍微不注意孩子就有可能受到傷害,因此家長們對於孩子的健康安全可以說是格外的上心,但家長們不知道的是,平日裡一些常見的行為也會給孩子帶來傷害。孩子會被這三樣物品影響視力發育,家長需謹慎對待1、 暖光小夜燈在有了孩子之後,一些家長在與孩子同房睡覺時,總是會擔心晚上看不清孩子的狀況,然後就會在房間內放置一個暖光小夜燈,據相關研究表明,若是2歲前孩子若是時常在開著小夜燈的環境下入眠
  • 【呱呱教·39】遊泳別大意,玩水需謹慎
    因場館的規定,父母在門口等候孩子,課程結束後卻遲遲不見孩子的身影。等父母進入遊泳館時,孩子已發生意外,當即撥打了120送來我院搶救。有的孩子放學後私下結伴去無人管理的河塘玩耍發生溺水的;有的孩子在遊泳過程中好奇往深水區域遊行,家長未及時阻止引起溺水;有的孩子在馬路上打鬧未認真看路,踩空下水井掉入下水道導致溺水。......溺水緣由千奇百怪,生命威脅無處不在。這些鮮活的案例時刻警醒著我們,「遊泳別大意,玩水須謹慎」。
  • 這些鱈魚是「假的」,讓娃拉肚子,央視曝光:低於這個價格需謹慎
    結果,孩子吃完鱈魚不到半小時,就捂著肚子叫疼,一天跑了七八趟廁所,給張女士心疼完了。與此同時,張女士還發現孩子拉的粑粑並不正常,全是淅淅瀝瀝的油脂!張女士二話不說,就抱著娃去醫院,醫生說道:「你買的是【假鱈魚】,都是油魚假冒的!
  • 老人以下「假帶娃」的行為,正在害苦孩子,年輕家長要阻止
    年輕家長生活壓力大,帶孩子分身乏術,只能搬來家裡長輩當「救兵」,幫忙帶娃。因為,年輕家長認為,家裡長輩育兒經驗豐富,和孩子又有血緣關係,總不會苛待了孩子吧。但是世事無絕對,老人中也有人出現「假帶娃」的行為。所謂「假帶娃」,就是表面上是在帶娃,但是根本沒有用心帶娃,甚至還錯誤地教育了孩子,讓孩子染上了壞習慣。
  • 「曬娃」需謹慎,人販子冒充家長接孩子放學,還能報出孩子的信息
    導讀:「曬娃」需謹慎,人販子冒充家長接孩子放學,還能報出孩子的信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曬娃」需謹慎,人販子冒充家長接孩子放學,還能報出孩子的信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3類孩子多半是"假聰明",長大反而沒出息,家長別再引以為傲
    "假聰明",長大反而沒出息,家長們可別再瞎引以為傲了一、嘴巴甜會說話總有家長沾沾自喜,覺得自家孩子在外面特別會說話,甚至設想過孩子將來因說話帶來的成就。但其實嘴甜的孩子也有弊端,因為他們有阿諛奉承的可能,所以寶媽要特別謹慎的對待。這些孩子往往都是為了凸顯自己的優秀,不斷的去迎合他人,小小年紀就學會各種奉承別人的說辭。雖說此刻孩子得到了他想要的表揚,卻失去了思考進步的能力,而這樣的孩子在長大後註定會離成功越來越遠。
  • 電梯門關上瞬間,保姆轉身暴揍孩子,請保姆帶娃,家長需謹慎
    本文由母嬰育兒寶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如今的女性,越來越懂得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自己獨立的重要性,所以在結婚生娃後,不管再忙也不會放下工作,回歸家庭做全職媽媽。那麼問題就來了,一個家庭夫妻雙方都上班,那麼幼小的孩子誰來照顧呢?有的家庭老人願意帶可以讓老人照看,可有的家庭,老人並不具備能獨立帶娃的能力。
  • 「這是我的東西不想分享」,孩子倔強太霸道,家長要明白這3件事
    文/阿布媽媽聊育兒教育孩子時,我們常常告訴孩子要分享,但有的孩子卻偏偏表現出了相反的行為。比如有的孩子堅決不讓別人碰自己的東西,更別說直接拿走了,而別人的東西自己又一定要搶。這樣倔強又霸道的孩子不免讓人有些擔心。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需要明白3件事。
  • 給孩子取的英文名,在外國人眼裡其實是「旺財、狗蛋」,取名需謹慎
    給孩子取的英文名,在外國人眼裡其實是"旺財、狗蛋",取名需謹慎同一個名字,在不同地區,不同國家,因為文化的差異,都會表現出不同的意思。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取名時,都會忽視這一點。身邊接觸的外國人也越來越多,不少人開始走洋化路線,給自己和孩子都取一個英文名,然而有些看似好聽的英文名,在外國人聽來,簡直好笑。小劉想讓孩子學好英語,於是在網上給孩子報了一個外教班。在上網課的時候,外語老師要求孩子們取一個英文名,方便以後稱呼。因為孩子的小名叫夏天,所以小劉就想著讓孩子叫summer,好聽也好記。
  • 孩子不愛說話又怕生,家長的做法需謹慎
    孩子還小,加上性格原因,有時候很難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但我們也不應該放任這種情況,以為長大了就會好起來,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才是我們應該做的,可別讓給我們做爸媽的,誤會了他們的意思。更重要的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別讓表達成為孩子的競爭劣勢。我們先來看看,這個時候的孩子,他們是如何表達的呢?
  • 「吼叫型」家長,別再撕扯你的孩子了
    「你這孩子怎麼那麼霸道!」「別玩遊戲了,快去寫作業!」可能每到周六周日,她的怒氣值會達到頂峰,所以批評就變成了怒吼,順便還會殃及樓上的我。2有一次,我看到一篇文章,揭示了家長看孩子寫作業的各種窘態。我不止一次地聽到樓下那位大姐呵斥自己的兒子:「你怎麼這麼霸道?!」一個孩子為什麼會霸道?回頭看看他們夫妻倆,或許就能找到答案。因為迷信,他們家會公然在自己家門前燒紙,搞得滿樓的報警器滴滴作響,整個樓道裡,全是嗆人的煙味。
  • 假離婚變真離婚,原離婚協議的財產約定還有效嗎?
    法妞網友諮詢:假離婚變真離婚,原離婚協議的財產約定還有效嗎?朱群群律師解答:《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55條 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 這份《孩子潛能自查表》,家長趕緊收好,別再對娃的天賦視而不見
    生活中,很多家長喜歡用成人的視角去看和衡量一個孩子,當孩子出現看似霸道、調皮、喜歡搞破壞的行為時,家長就會搖頭不認可孩子。實際上,有些在家長們看來頭疼的「壞習慣」,並不一定是孩子的缺陷,它們很有可能是孩子的某種優勢和天賦。
  • 封掉孩子網遊帳號 家長表示謹慎支持
    昨日,本報報導了有家長向網遊公司申請封掉孩子網遊帳號的事。相關內容:家長申請封停孩子網遊帳號應與孩子做好溝通 對於這種做法,不少家長表示出了謹慎態度。不贊成,即使封號,恐怕家長也不能得到想要的結果,反而孩子對此反感,再說孩子難道不能通過其他的方法再上嗎?
  • 家長霸道教育方式真的對嗎?孩子已經告訴您答案了
    對孩子適當的關心不難發現,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都是採用霸道式教育那麼,所謂的霸道式教育是指什麼呢?很多家長採用偏聽偏信,或者用自己的認知或者見解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在很多時候都忽略了孩子自己內心的想法。這樣的霸道是教育方式,建議家長是改正的。長時間這樣的教育方式會導致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嚴重的傷害。並且讓孩子缺乏一個對正確事物的認知感。在家長的心裡,總是覺得孩子是幼小的。
  • 曝光:這幾種深受孩子喜歡的牛奶竟是假的,家長千萬別再給娃喝了
    為了讓寶寶成長發育得更好,很多家長都會給寶寶喝牛奶,但現在市面上的牛奶種類這麼多,一不小心就會給寶寶喝到假牛奶。在一檔綜藝節目中,有專家曾向觀眾展示了假牛奶的製作方法,配料只需要:水、奶精、香精、乳化劑等,然後一套簡單的操作就能使一杯白水變成大家口中的「鮮奶」,而成本只需要幾毛錢!我們常說民以食為天,在寶寶的成長發育中,飲食的安全更要注意,所以如果家長學會了辨別真假牛奶,對寶寶的健康是非常有幫助的。
  • 幼兒園孩子拿凳子砸老師:霸道孩子,是被老師和家長架空的受害者
    家長說,壓垮一個成年人,只需要一個家長群。老師說,壓垮一位老師,只需要一個家長的舉報。如今數位化時代,家長群緊密了家長和老師的溝通,而攝像頭更束縛了老師教育的手腳。攝像頭為證,家長介入太多,老師愈發不敢管,在大多數老師眼裡,芝麻大小的事都要及時通過各個群推送,上到領導,下到家長,原本批評教育一下就好的小事,經過層層通報,各方考量,為不影響孩子身心健康和惹得家長不滿,能不管儘量別管。於是小洞不補大洞吃苦,當孩子能理所當然拿起凳子反抗時才驚覺,是時候該讓家長領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