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新聞客戶端1月11日消息 金華日報 記者 馮俊江 報導組 張黎明
這兩天,一段時長53秒的短視頻在磐安人朋友圈中流傳,視頻中,列車駛離站臺,發出悠長的汽笛聲。拍攝者是磐安鐵路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交投集團董事長陳珍高。「馬上通車了,磐安人的『鐵路夢』近在咫尺。」1月6日,陳珍高前往位於磐安縣冷水鎮的金臺鐵路磐安南站察看施工進度。在站臺上看到一列載滿鋪軌用碎石的施工列車緩緩從面前駛過時,他忍不住掏出手機記錄。
全長224公裡、總投資167億元的金臺鐵路是浙江省第一條自主建設、自主運營的電氣化鐵路。線路經過磐安並設立站點,不僅填補了磐安沒有鐵路的空白,也對該縣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縮短周邊地區來往距離,促進區域合作,帶動地方經濟快速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放眼全省,項目建成後還將實現滬昆和沿海兩大幹線的連接,為浙西南、贛湘鄂進出口物資提供便捷的出海通道,促進沿線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歷經4年多的艱苦努力,金臺鐵路建設當前已進入掃尾階段,路、橋、隧、軌道、電力和信號等工程基本完成,春節前將迎來聯調聯試並有望試運行。
探營 月底具備通車條件
金臺鐵路磐安段長度為19.31公裡,總投資15.5億元。1月7日,記者探營鐵路施工現場。
磐安南站站房 楊梅清 攝
從縣城出發,沿S219省道往冷水鎮方向,巖潭村附近,一條路寬18米的站前大道路基已完工,瀝青鋪好就可以正常投用。沿站前大道前行約1公裡後再右拐,就來到了磐安南站站房。
走進候車大廳,白色的鋁板吊頂搭配燈光將整個大廳映襯得明亮簡約,四周12根圓角設計的鋼掛石柱整齊大氣,24孔新風系統已投入使用,從大廳通過站臺的安檢系統硬體已安裝完畢。穿過候車大廳,550米長的站臺已竣工,站臺段4條鐵軌已鋪設完成並向前後並軌延伸,正對面6600多平方米的貨運場也已完工。
「工程已接近尾聲,月底可具備通車條件。」中鐵十二局金臺鐵路磐安南站站房技術負責人孫鍾吉介紹,從2019年底啟動站房建設以來,施工人員加班加點搶工期,順利按期完成工程建設。下一步,安檢人員、調試人員都會陸續到位,開展設備調試,全面做好鐵路開通前的各項準備。
規劃顯示,磐安南站外形為線側平式,總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站房中部候車部分為一層,兩端均為兩層,風雨棚全覆蓋。車站共鋪設4條軌道,北側為兩條貨線,南側為兩條客線,客運採用地面進站,地下通道出站。磐安南站規模與壺鎮站、仙居站大體相當,總投資3.2億元。
站房南面,作為金臺鐵路的地方基礎配套,總投資5.8億元的磐安南站站場綜合開發工程,正有條不紊地開展建設。施工人員忙著澆築站房與廣場之間的擋牆,工地上10多臺挖機正在進行地面整理,工程車來回穿梭運送土石塊。負責站前廣場綜合開發建設施工的磐安交投集團副總經理呂秀強介紹,為加快工作進度,確保任務目標全面完成,公司安排專職人員在現場監工,每月每周倒排工作計劃,加大力量投入,確保站前廣場施工有序開展,金臺鐵路順利通車。近期,現場施工人員早上7時多開工,下午6時下班,全力保障工程進度。
元旦期間,金臺鐵路公司召開驗收工作推進大會。會議提到,要緊盯「春節前完成聯調聯試」目標按日倒排計劃,做到目標再強化、機制再強化、組織再強化、督導再強化,把缺陷整改工作作為加快推進驗收工作的一個重要抓手,全力衝刺做好各項工作。去年12月20日以來,金臺鐵路啟動靜態驗收工作,由業主、施工單位及其後方督導組聯合組成的百餘名工作人員積極配合上海路局和運營單位,做到有序推進。
見證 多方合力確保進度
金臺鐵路共經過金華、麗水、台州三個地區,線路自永康南站引出,向東經麗水市縉雲縣壺鎮,再過磐安縣,台州市仙居、臨海至台州城區,接入甬臺溫鐵路台州站,設計行車速度160公裡/小時。其中,磐安境內經過冷水、仁川2個鎮,涉及潘潭、莊頭等14個行政村,設有磐安站場(客貨)和仁川站(會讓)2個站場,共有潘潭1#、潘潭2#、巖潭、將軍嶺四個隧道總長為12.413公裡,其中將軍嶺隧道長度12.808公裡(磐安段7.7公裡)是浙江鐵路線上最長的隧道。
為實現早日通車,磐安段沿線幹部群眾和承建單位日夜奮戰,齊心合力搞建設。開工初期,磐安站是全線政策處理最規範、最全面,徵地工作最超前、交地最多、開工點最多,隧道建設進度最快的站點。建設過程中,磐安鐵路建設指揮部加強統籌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加快推進項目建設。
復工復產以來,指揮部年初圍繞年內項目基本建成的既定目標,年中以「百日衝刺保建成」競賽為重要抓手,開展亮、曬、比、拼,組織全員迎難而上,不斷創出金臺鐵路「磐安速度」:去年4月20日,金臺鐵路首根長軌在磐安段成功鋪設,鐵路主線軌道長鋼軌鋪設19.3公裡,全面完成磐安南站、仁川會讓站站線(倒發線)輔軌、道岔的鋪設和整軌;5月2日,金臺鐵路第一條接觸網導線在磐安段仁川會讓站成功架設;6月24日,省重點工程金臺鐵路全線首個客運站房(磐安南站)主體工程順利完成封頂;10月10日,首座10KV電力配電房成功送電,磐安仁川會讓站首次連鎖室外設備掛聯試驗成功……
站場綜合開發工程的施工人員和負責政策處理的鄉鎮工作人員,不等不靠,與時間賽跑。大家戰雨天、搶晴天,在確保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全速推進項目。
截至去年底,指揮部順利完成站場364米箱涵應急工程施工和218米D2000管涵鋪設,並通過相關部門參加的竣工驗收;場地平整累計完成挖填方752.9萬立方米,佔比95%;進站道路完成橋梁板預製81片,佔比100%,並完成冷水1號橋、冷水2號橋橋梁板架設和冷水2號橋橋面鋪裝;冷水大道排水管道完成100%,站前大道給排水管道工程完成工程量的60%;進站道路主框架(路基)園區大道已完成宕渣層鋪設,同時完成站前廣場的場地平整。
各施工單位在推進過程中目標一致,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所有的施工材料都優先供應,招工方面也得到許多幫助。」孫鍾吉在站房施工過程中對地方支持力度深有體會。他提到,磐安商品混凝土和部分地料供應量少,交投集團等單位第一時間聯繫供應商,保障沙石硬料、混凝土等供應。鄉鎮工作人員則在招工等方面提供便利。去年6月24日,通過7個月的連續奮戰,磐安南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比原計劃提前10天。
近一年來,磐安鐵路建設指揮部和各施工單位,緊緊圍繞磐安縣委縣政府提出「拼搏實幹當先鋒、爭先進位創一流」的決策部署和金臺公司鐵路項目建設年度目標,直面困難,精準施策,推進實施軌道換鋪、「四電」、房建等線上工程,完成進站主幹道路和站前廣場等配套項目建設,為金臺鐵路如期通車打好基礎。
逐夢 磐安擁抱鐵路時代
金臺鐵路整體線路呈東西一條線,磐安是這條線上一個北向突起的尖角。金臺鐵路向北繞了個彎的背後,是磐安人一直以來的「鐵路夢」。
磐安是山區縣,沒有交通難有發展。建設金臺鐵路的設想始於1986年,但在多個版本的預可研報告中,推薦線位方案都沒有磐安。究其原因,主要是磐安地形較複雜、海拔相對較高,經過磐安的方案隧道較長,技術難度、投資力度大。2005到2015年的10年間,磐安歷屆縣委縣政府多次向上級請示、匯報、溝通、爭取,將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這一繞,項目成本增加近10億元,磐安迎來了發展機遇。
如今,金臺鐵路開通在即,杭溫高鐵火熱建設中,「四通八達、人便其行、貨暢其流」,磐安「鐵路夢」即將成真。
「盼了好久,這一天終於快來了。」磐安冷水鎮小章村村書記陶進軍說,從項目選址到建設,村莊的發展就與鐵路的開通緊緊聯繫在了一起。小章村後山是金臺鐵路磐安站選址地,這個靠氣排球一躍成名的小山村,將見證磐安第一條鐵路、第一座火車站的建成和第一趟列車的開通。「體育+農家樂」模式下的村莊發展,也將因火車的到來而更進一步。
因定位為貨運為主,金臺鐵路的即將開通也給磐安企業主們帶來了種種期待。「在家門口就能出海了」「物流成本可以大大節省」……這兩天,冷水鎮一些工藝品、五金用品等企業負責人,紛紛議論火車站開通的利好。
依託金臺鐵路帶來的機遇,磐安將打造一座「山水美、產業興、旅遊旺」的新型鐵路小鎮,展示磐安門戶新形象,搭建磐安產業新平臺。「鐵路時代的到來,意味著冷水本來獨特的區位優勢更加凸顯,空間拓展和承載能力大幅提升。」冷水鎮黨委書記張波表示,全鎮將以鐵路小鎮建設為目標,整體謀劃布局,深化融合創新,以鐵路釋放的「乘數效應」不斷增強城鎮聚合、吸引、承載能力,打造集優質生產、生活、生態於一體的產業發展新高地。
陳珍高表示,金臺鐵路的開通將大大改善磐安的交通條件和發展環境,增強自身「造血」功能,對促進農民增收和旅遊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並能進一步加快磐安融入浙中城市群,接軌長三角經濟圈。同時加強磐安和浙東沿海的聯繫,山海通聯,創新「山海經」經濟效益。未來,在貨運方面,金臺鐵路將成為東部港口產業腹地延伸的大動脈,極大增強浙江省中東部地區的鐵路貨物外運能力;客運方面,作為浙江省橫向鐵路客運大動脈,金臺鐵路將把滬昆鐵路、甬臺溫沿海客運專線兩條縱向的鐵路大動脈橫向連接起來,成為浙中東部與浙中南、贛東北、皖南、閩北地區最便捷的運輸通道。
逐夢前行,未來可期。在現代化新徵程開啟之際,磐安正迎來一段令人振奮的歷史發展新時期。
來源:金華新聞網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