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晶華」餐廳筵席中的弦紋鼎,就是一道魚翅料理,島內外動物保護團體指責「故宮」把魚翅料理當寶,破壞動物保護形象。臺灣《聯合報》資料照片
中國臺灣網7月23日消息 位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內的「故宮晶華」大力促銷的一道筵席,昨天被島內外動物保護團體指責把「魚翅料理」當寶,破壞動物保護形象,聯名發函臺當局相關部門及「臺北故宮」,要求停止在臺北「故宮」內賣魚翅料理。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發現,「故宮晶華」餐廳內包括10人桌菜單、單人套餐,每套餐都有魚翅料理。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說,臺北「故宮」是臺當局官方機構,具有文化指標,竟放任業者公然在「故宮」大賣魚翅料理,破壞動物保護形象,非常不應該。
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說,臺灣地區每年包括進口、漁民捕捉的魚翅約600噸。魚翅是奢侈品、並非必需品。民眾應自覺拒吃魚翅,臺當局單位更應該倡導民眾正確的動物保護觀念。
美國國際人道協會昨天也譴責「故宮晶華」,不顧全球動物保護趨勢公然賣魚翅。美國國際人道協會長期在美國勸導餐廳不提供魚翅,同時遊說餐廳籤署同意書,公布在網站上,未來也要遊說臺灣地區餐廳不賣魚翅。
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表示,吃魚翅不但破壞海洋生態,而且捕捉方式非常殘忍。業者捕到鯊魚後割下沙魚的背鰭、側鰭、尾鰭等四片翅膀,然後把鯊魚丟回海裡,任由其慢慢流幹血痛苦而死。
依聯合國估計,2003年全球捕殺的鯊魚及其近親魚種達85萬噸,是50年前的3倍。過去15年,包括槌頭鯊、大白鯊數目已銳減7成,許多鯊種已在加勒比海消失無蹤。
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表示,臺北「故宮」應負起教育民眾動物保護觀念的責任,希望臺當局相關部門管管「故宮」,即日起停賣魚翅料理。
報導稱,針對魚翅入菜引起動物保護團體抗議,「故宮晶華」表示,要等看到臺當局相關部門或臺北「故宮」行文來函的內容後再決定。「故宮晶華」營銷公關部協理張筠表示,提供魚翅料理是針對市場需求,而且「故宮晶華」的套餐著重港式料理,龍鮑翅燕是不可少的食材。
臺當局行政主管部門發言人史亞平昨晚則轉述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的談話表示,「故宮晶華」餐廳是「故宮」籤約的外包餐廳,「故宮博物院」將先了解「故宮晶華」有無賣「魚翅料理」,如果有再做處理。(高大林)
更多內容請關注臺灣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