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國寶宴」第一道菜「翠玉白菜」,選用產自臺灣中部的娃娃菜,整棵菜剝掉百分之九十,只取小小的菜心、長約八到十公分大小。先經過火腿、雞高湯汆燙入味,之後可以淋上XO高湯醬汁熱食、或搭配鹹甜的芝麻醬汁當開胃冷食。珍寶原件的翡翠白菜上有蟈蟈,主廚就在迷你白菜上放一隻櫻花蝦替代,食趣十足。中新社發耿軍 攝
六月二十五日,臺北故宮院內的飲食中心推出「國寶宴」,把觀光客遊故宮最喜愛的幾件文物,都作成精緻餐點端上桌,使遊客在觀賞完故宮珍寶、大飽眼福之後,可以到此繼續大飽口福。圖為服務員端上「翠玉白菜」。中新社發耿軍 攝
中新社臺北六月二十五日電 題 臺北寫真:故宮推出「國寶宴」
中新社記者 耿軍 許曉青
「國寶」可以看在眼裡,還可以吃到嘴裡。從今天起,臺北故宮院區內正式推出「國寶宴」,毛公鼎、弦紋鼎、翠玉白菜、肉形石、白玉錦荔枝,這些故宮的鎮館之寶、「文物明星」端上了餐桌。
記者應邀來到臺北故宮,故宮宮殿式主體建築的西側,耗資四億多新臺幣建起一座宴飲中心,名曰「故宮晶華」,遊客在觀賞完故宮珍寶、大飽眼福之後,可以到此大飽口福。
古香古色的餐廳內,擺放深色的硬木桌椅,牆面飾以大文豪蘇軾的後赤壁賦及清明上河圖,還有描繪文人雅士相聚品茗的《宋徽宗文會圖》。服務員首先為記者端上的是故宮珍寶中知名度極高的「翠玉白菜」:一棵迷你白菜斜倚在白色的湯匙上,其形酷似珍寶原件。
主廚蕭廣安介紹說:「我們選用產自臺灣中部的娃娃菜,整棵菜剝掉百分之九十,只取小小的菜心、長約八到十公分大小。先經過火腿、雞高湯汆燙入味,之後可以淋上XO高湯醬汁熱食、或搭配鹹甜的芝麻醬汁當開胃冷食。珍寶原件的翡翠白菜上有蟈蟈,我們就在迷你白菜上放一隻櫻花蝦替代,食趣十足。」
另一件故宮重寶「肉形石」,原為瑪瑙類礦物精品。作為「國寶宴」上的一道主菜,則選用上等的蹄膀肉,先入鍋滷約二至三小時,靜置冷卻後再用刀工雕出外型。蕭廣安認為,這是他最滿意的作品,為了達到維妙維肖,看著照片反覆比較試作,大概有九分像。看起來肥瘦相間,吃起來汁多入味。
「錦荔枝」是苦瓜的別稱。「白玉錦荔枝」原擺放在北京故宮乾清宮東暖閣,原件是仿雕苦瓜。主廚選用臺灣精緻農業的代表產品之一的「蘋果苦瓜」做食材,這種苦瓜外表白胖圓潤,其造型與故宮文物原件十分相似,拌以沙拉醬,味甘甜。
品嘗水果也能賞心悅目,主廚仿照西周晚期的「毛公鼎」的造型製作成冰雕,晶亮剔透的「鼎」中,盛裝著臺灣的特產水果,給人視覺與味覺的驚喜。
戰國時代青銅器的代表作「弦紋鼎」,被仿製成白瓷容器,盛裝閩菜之首「佛跳牆」。皇宮當年擺放多款珍玩的硬木多寶閣,被主廚用來擺放手工精製的宮廷小點心豆沙鴛鴦酥、豌豆黃、驢打滾、窩窩頭。
臺北故宮中最受遊客喜愛的、聞名世界的這些國寶文物,就這樣被端上了餐桌。當然,「國寶宴」自有國寶級的價格,每人三千二百元新臺幣,還需要事先預定,目前訂單已經排到一個月後。
推出「國寶宴」的「故宮晶華」董事長潘思亮舉止斯文,在商言商的他坦言,「國寶宴」鎖定的是即將來臺灣的大陸高端遊客,希望一年可創下三億元新臺幣的營業額。
用故宮文化包裝飲食文化,用飲食文化營銷故宮文化,讓色香味美的中華美食與故宮國寶相互輝映,可謂美哉!
(責任編輯: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