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變得行為怪異?不同階段有不同含義,媽媽應該了解

2020-12-23 小溪帶娃記

文丨小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鄰居發現最近家裡的小傢伙變得越來越「叛逆」了。雖然鄰居家的孩子才三歲,但是近來的一些行為卻讓鄰居覺得「這孩子真的是太倔強了。」

原本孩子對於媽媽的命令服從度很高,只要是媽媽說的話,孩子都會很樂意配合。鄰居還一度認為自己生了個天使寶寶,「這孩子是來報恩的。」沒想到最近孩子的表現才讓鄰居真正的發現自己原來生了個「磨人的小妖精」。

孩子總喜歡把「我」這個字掛在嘴邊。鄰居幫孩子夾菜,孩子會一口回絕道「我要自己夾菜」。鄰居想要幫孩子洗衣服,孩子會屁顛屁顛地跟在身後搶著說「我自己洗」。雖然看起來孩子是很獨立在幫媽媽分擔家務,但是事實上孩子常常會弄得一塌糊塗、場面混亂,為孩子的逞強買單的鄰居覺得很煩惱。

一、寶寶行為怪異,正是因為不同階段有不同含義

在一檔親子綜藝節目中,演員胡可的育兒之道被很多網友們點讚。在節目中有一集是小魚兒去了水堡。當小魚兒從水堡出來後,崩潰大哭。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麼小魚兒會端的哭鬧起來。「小朋友們不是都喜歡冒險嗎?」很多觀看節目的網友也對此不明所以。

不過此時胡可卻沒有質疑孩子的情緒以及特殊的行為表達,而是蹲下來耐心的安撫,最後得知小魚兒是因為害怕才哭的。而孩子因為得到了媽媽的安慰情緒也很快恢復過來。

1. 1歲以前

這個階段的孩子並沒有發現自己和媽媽是獨立的個體,他認為自己和父母是一體的是共生的,所以這時候孩子身上出現的一些怪異行為便可以得到解答了,此時孩子們對於父母的依賴性非常強。

2.1-3歲

在此階段孩子開始有了「想法」,他們認識到自己和父母是獨立的。孩子為了更多的表現自己,吸引大人的關注,孩子會做出一些過於逞強的行為表達。這時候父母會覺得苦惱,為什麼安排給孩子做的事孩子不願意做,自己拒絕孩子做的事,孩子卻偏偏逞能。

3.3-6歲

這時候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具備了思考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父母會發現孩子成了小話癆,每天都在快速的成長,常常會提出各種怪異的問題。孩子具備了一定的行動能力,也變得更加愛調皮搗蛋了。

二、寶寶突然變化,大父母應該怎麼應對?

1.不要過早地否定孩子

很多父母發現孩子有一些怪異的行為後,就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給孩子,貼上一個「不聽話」「調皮」「不懂事」的標籤,這其實對於孩子的是一種否定。

很多時候父母的否定會影響孩子的自我評價,在潛意識中孩子會慢慢地朝向父母所貼的標籤成長。所以父母應該從正面積極的角度看待孩子身上的變化,不要輕易地否定孩子。

2.正確對待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發脾氣時,這是他被負面情緒所裹挾而表達出的情緒狀態。這時候如果父母表現出過激的應對方式,這很有可能造成孩子內心承受了極大的壓力。這對於情緒控制能力的培養是非常不利的。當父母被孩子的情緒所帶動和感染同樣做出了情緒化的反饋,那麼這無異於為孩子做了一個非常負面消極的示範。

就像是胡可在帶娃的時候如果孩子發脾氣了,她所說的第一句話永遠是「我知道」。雖然這三個字很簡單,但是卻代表了父母對於孩子情緒的理解和接納,這為之後孩子情緒的安撫起到了非常好的鋪墊。

3.給予孩子更充足的安全感

在孩子幼年期以及童年期,內心對於安全感的訴求是非常激烈的,這使得他們在未來的成長中會受到更多正面積極的引導。當安全感的訴求得到滿足時,他們身上所表現出來的自信態度是任何其他環境刺激所不能夠給予的。

父母的陪伴看似很容易實現,但是卻是很多家庭中存在缺失的。當孩子做出一些特別的行為舉動時,父母更加應該注意給予孩子情感訴求上的滿足,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更加沒有負擔的成長。

在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點滴中,父母都像是在打怪升級,只有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看似棘手的問題,才能夠實現最終對孩子的教育引導。大家對於孩子身上出現的一些行為變化有怎樣的看法分享呢?

本文由小溪帶娃記原創,關注我,每天學習育兒經驗!

相關焦點

  • 幼兒的怪異行為,不同階段有不同含義,寶媽都了解嗎?
    其實,這是因為孩子的不同階段的發展特點:0到1歲這個時候的孩子才剛剛發育,他的身體處於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從簡單的爬到站立再到慢慢的行走,孩子正在快速的學習各種東西比如孩子忽然變得不愛講話了,可能這只是孩子的一個情緒化的表現,父母在這個時候,記得不要隨便給孩子貼標籤。
  • 寶寶頻繁「吃手」,要不要管?不同階段不同對待
    很多家長都在疑惑,寶寶吃手不是不乾淨嗎?並且一直保持吃手的習慣,寶寶的牙不是會變醜嗎?長大了不是會破壞形象了嗎?每次寶寶吮手,媽媽都會故意拿開的了,但是寶寶一吃不到手就會哭鬧,到底寶寶為什麼這麼喜歡吃手啊?不同的年齡段,寶寶吃手可能代表著不同的含義。專家表示,不同階段需要不同地對待。
  • 寶寶在肚子裡有這些反應,證明器官正在發育,階段不同情況也不同
    不過劉女士也是第一次做媽媽,所以缺乏很多經驗。她只知道自己已經懷孕有五六個月了,她總是感覺自己的肚子變得特別緊,也不知道到底出現了什麼樣的狀況。有的時候,肚子還會脹得非常厲害,那種感覺特別難受。其實準媽媽在懷孕這段時間,身體也會出現比較大的變化,根據胎兒的不同階段,在寶媽肚子裡也會表現出不同的樣子,所以有的時候會讓寶媽覺得異常難辦。
  • 為什麼寶寶需要吃益生菌,不同階段有不同作用
    寶寶從小到大需要很多營養補給,也容易被各種小病幹擾著,這時不少媽媽都會想到給寶寶吃點益生菌,可是吃益生菌對寶寶具體有哪些作用呢?一、益生菌是什麼東西?根據2001年世界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對益生菌有以下定義:益生菌是指一定數量的,能夠對宿主健康產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
  • 不同階段的胎動有什麼不同?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逐漸成長,也漸漸開始在那小小的空間有了自己的活動項目。孕媽媽們還記得自己的第一次胎動嗎?胎動是什麼感覺呢?在不同的成長階段,寶寶的胎動有什麼不一樣嗎?下面就讓愛寶來的小編帶大家一起來回憶一下吧。
  • 寶寶的胎動都有特定含義,不同的胎動,代表不同的「語言」!
    有研究發現,寶寶的胎動可不是胡亂瞎動的,都有其特定的含義在裡面,不同的胎動,代表著不同的「語言」……1、胎動像撥浪鼓一樣蠕動寶寶語言:我現在吃飽了,也睡夠了,感覺非常舒服。4、跳動有節律、持續不斷寶寶語言:我在打嗝,媽媽別擔心,讓我安靜一會兒就好了。5、胎動這邊鼓一下,那邊鼓一下寶寶語言:我在翻身,鍛鍊下身體,頑皮一下。
  • 寶寶喜歡「舉手投降」睡覺,是智商高?孩子不同睡姿的含義了解下
    說起孩子睡姿,媽媽們有無數可以吐槽的點,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寶寶睡姿可謂是千奇百怪,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有些姿勢甚至是我們成年人清醒時都完成不了的動作,樣子非常古怪。就比如最常見的「投降狀」睡姿,寶寶仰天而睡,雙手向上放在腦袋兩側,感覺像是戰爭時期戰敗者投降的樣子,讓人看了就覺得很好笑。
  • 育嬰行為指南:如何對不同階段的寶寶說「不」
    這裡的方法,送給每一位正在為如何管教寶寶而煩惱的媽媽。 從孩子還是嬰兒的時候開始,家長就可以設定限制,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以及勸阻不太理想的行為。當然,你永遠不想忽視一個可能很危險的行為,但是當你的7個月大的寶寶從高高的椅子上歡快地扔著他的第59個麥圈時,聰明的做法是視而不見。非常年幼的孩子沒有太多的想法;他此刻的動作並不是想惹惱你。而是正在學習因果這一重要概念。當然,這些行為可能會令人沮喪,但你最好的辦法是保持冷靜,繼續做你正在做的事情。
  • 寶寶不同階段的發育標準,寶媽們了解幾個?
    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其實是他生長發育最快的一個階段,從出生到翻身、坐立、爬行等,寶寶每一次發育都是很重要的!因此家長們要時刻關注他們的發育狀況,還要了解寶寶是否發育遲緩,那麼現在就一起了解下寶寶各月齡的發育標準吧!看看你知道的有幾個!一、寶寶出生42天:我家寶寶頭圍小,頭圍能反應寶寶的腦發育情況嗎?
  • 不同月齡寶寶對衣服有不同的需求!新手媽媽別給寶寶穿錯了
    導讀:不同月齡寶寶對衣服有不同的需求!新手媽媽別給寶寶穿錯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不同月齡寶寶對衣服有不同的需求!新手媽媽別給寶寶穿錯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不能睡整覺?兩歲前,每個階段的睡眠情況不同,媽媽要了解
    至於該怎麼去解決這些問題 ,首先媽媽要了解自己寶寶的睡眠情況。在嬰幼兒時期,不同階段的睡眠情況是不一樣的,在很大程度上,也和寶寶的自身發育情況、身體素質有關。有的時候寶寶半小時或一小時就會醒來,並且哭鬧不止或是要吃奶,有的時候四到五個小時才會醒來。當然,也有睡眠時間很有規律的小寶寶,當媽媽可以掌握這類寶寶的睡眠作息時間,就會省心不少。
  • 不同階段寶寶的胃到底有多大?如何判斷寶寶吃飽?
    媽媽們都有一種這樣的心理:要麼生怕寶寶餓著,動不動就喂,寶寶已經吃飽了,開始變得有哼唧、滿足等表情要麼寶寶沉迷於睡眠中,叫不醒,麻麻:「算了還是不要打擾他,讓孩子好好睡才能長身體!殊不知寶寶快要餓到低血糖了!」作為媽媽,如何做到心中有數?而不是僅憑直覺來迎合與寶寶的這場「心理戰」!一.寶寶的胃究竟有多大?一張圖讀懂!寶寶的胃不是看不見底的「小漏鬥」!
  • 寶寶變得「翻臉不認人」,認生階段只能媽媽帶,膽量需要鍛鍊嗎
    從認知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寶寶出現認生是因為他經歷了不同的認知發展階段。寶寶為什麼會認生?所以寶寶會看到媽媽抱著別的孩子的時候,就會產生一定的崩潰,情緒變得焦慮和恐慌。3)10個月左右,寶寶逐漸開始區分熟悉的人和陌生的人寶寶的認生行為其實是一種在他看來尋求保護和規避風險的途徑。
  • 寶寶起名字一定要區別男女!他們選字不同,含義不同,發音不同
    寶寶起名字一定要區別男女!他們選字不同,含義不同,發音不同,很多人給寶寶起名字隨便起,這導致很難搞的名字,特別是給寶寶起的名字不男不女,對孩子未來不利,卜廣鑑起名老師分享寶寶起名技巧和方法。
  • 寶寶有這幾種「怪異」行為,當心!很可能是腦癱
    家裡有腦癱的寶寶會,帶給整個家庭來巨大的痛苦和負擔,同時寶寶自己也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和壓力。因此,孕媽早預防、寶寶早發現早幹預早治療極其關鍵!但是在患兒還很小的時候,各種症狀並不明顯,家長稍微粗心一點,可能就會忽略寶寶的某些「異常」行為。
  • 寶寶吃手到底要不要管?不同階段不同對待
    猴子變成人就是這麼進化的,難道我們要求自己的寶寶違背發展規律嗎?所以強行要求寶寶別吃手的,甚至往手上塗黃蓮塗苦藥水的,歇歇吧!見一個勸停一個!大家有沒有仔細觀察過,其實寶寶的手指松松肉肉,關節處皺皺的,手指尖很圓潤,大小很像媽媽的乳頭? 如果寶寶沒有對媽媽的乳頭依戀,或者要求含奶而被媽媽拒絕,就會退而求其次選擇自己的手指頭。畢竟手指頭是自己的,想吸就吸,咱不求人!
  • 孩子離開媽媽就哭?不同階段有不同分離焦慮原因,家長需要知道
    大部分的家長就認為孩子習慣上學以後,肯定不會再這麼鬧騰了,但是並不是這樣的一個原因,孩子在6歲之前都會出現分離焦慮,而且每個年齡段出現的分離焦慮的原因都是不同的;那麼接下來跟著不同的年齡階段分析分離焦慮,家長需要多多了解到!
  • 寶寶發燒也分階段,家庭護理時要分清不同階段,用不同方法
    良好的家庭護理的關鍵在於我們能夠分清寶寶發燒的階段,並能根據不同階段採用不同的方法照顧寶寶。階段一 開始發熱階段在發熱開始階段,寶寶全身的血管會收縮,這個時候手腳會變的冰涼,同時伴有惡寒和打冷戰。這個階段,媽媽會發現寶寶的體溫一直在升高,摸摸孩子的小手小腳,覺得手腳涼涼的就要給他蓋上被子。
  • 胎兒生長經歷4大階段,不同階段不同需求,如何做助力寶寶發育?
    葉子是位已經懷孕3個月的新晉孕媽,從得知懷孕開始,父母婆家都對她悉心照顧,每天給她準備各種有營養的豐盛飯菜,可正在經歷孕吐階段的葉子,每每看到家人的良苦用心,卻一點胃口也沒有,什麼也吃不下。婆婆和媽媽都說:「你吃不下也要吃,現在吃飯不是你一個人的事了,要為孩子著想啊!」
  • 新生兒只有哭聲卻不見眼淚,寶寶的「怪異」行為,父母了解多少?
    ,這些「怪異」行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一起說一下,看看各位家長都了解多少吧!1、只有哭聲不見眼淚相信很多父母都發現自己的寶寶在出生之後經常都會哭鬧,但是也常常是只聽見哭聲,看不見淚水。其實這個時候是因為小寶寶的淚腺還不是特別的發達,所以流不出眼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