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15時,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舉行。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有關負責人李飛、信春鷹、徐顯明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和完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圖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翟子赫 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0日訊 今天15時,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舉行記者會,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李飛,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信春鷹、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將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和完善」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點擊進入直播專題
[新京報記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一個比較專業的表述,對普通公眾來講不太好理解,這個體系包括哪些內容?對公眾的影響有哪些?
[徐顯明]:這個問題幾乎和我們每個人都有關係。法律體系有著豐富的內容。我們先看其表現形式,中國的法律體系就最高效力來說處在統帥地位上的是憲法。我們打比方說一個國家的法律體系像什麼?就像一棵大樹,憲法就像樹幹,在樹幹上有七條主枝,也就是我們講的七個法律部門。在主枝上面有很多旁枝和葉子,這就是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在這個樹上掛滿了累累的果子,每一個果子都代表著一個國家的一項制度,這樣一個比喻可能就把法律體系說清楚了。
這七條主枝是什麼?也就是我們講的七個法律部門。第一個法律部門是保證憲法實施的憲法相關法部門。比如大家知道的,人大代表通過什麼法產生呢?是通過選舉法產生。中央國家機關都有一部組織法,沒有組織法就難以產生這樣的國家機關。要維護我國的領土完整,大家可能還記得2005年我們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這樣的法律都屬於憲法相關法。
第二個部門數量比較大,幾乎和每一個公民直接發生聯繫,即民法商法部門,有時候也叫民事和商事法律部門,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所有法律關係,包括婚姻、家庭、繼承、買賣、合同、債務,像大家關心的所有權等等。這部分法律在法律體系當中有七、八十件之多。
第三類是國家管理社會事務的,我們叫做行政法部門,比如行政處罰、行政複議、行政監察。總之與國家行使行政權有關的各類法律,比如管理軍事、外交、教育等等,這類法律都歸於行政法部門。
第四類是國家調控經濟的法律,叫做經濟法部門,最主要的有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國家對土地、貨幣、稅收等進行管理的法律,這些領域的法律都歸於經濟法。
第五類與民生有關的法律部門,叫做社會法。現代國家和古代國家最大的區別是現代國家必須提供公共產品,這個公共產品和每個人都有關係,表現為各種各樣的社會權利,國家保障公民的社會權利的法律制度叫做社會法。
第六類是我們法律部門中件數最少的,就是刑法部門。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像一部法典,是規定犯罪刑罰和刑事責任。
第七類是保證前面這些實體法實施的,我們叫做程序類法律,也就是訴訟與非訴訟的程序類法律。比如三大訴訟法,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刑事訴訟,還有調解、仲裁等。
這七個部門合起來,構成了現在的法律體系,這個內容是極其龐大的,它表現為一項一項的具體法律制度。如果大家想了解的話,我可以把數字做一個公布,現在的憲法相關法一共有38件,民商法一共有33件,行政法有78件,經濟法有60件,社會法有18件,刑法有1件,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有10件,如果再加上憲法正好是239部,這239部構成了我們現行的法律體系的核心內容。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