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知多少

2021-03-05 集美大學誠毅學院團委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緊緊抓住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立法項目,加快立法步伐,不斷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那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如何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又有哪些內容和意義呢?隨初心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制建設方針。

1979年開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加緊全面立法工作。

1982年,全國人大通過了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到2010年形成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立法工作目標。

2007年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2008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大規模法律清理,為確保法律體系的形成進一步鋪平道路。

2010年,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成。這表明法律體系的形成只是實現了立法工作的階段性目標,並不意味著立法任務的終結。

2011年3月10日,吳邦國委員長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

中國的法律體系大體由在憲法統領下的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七個部分構成,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三個層次。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相關法是與憲法配套、直接保障憲法實施的憲法性法律規範的總和,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民族區域自治法》、《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立法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國旗法》、《國徽法》等。

我國憲法是隨著時代進步、黨和人民事業發展而不斷發展的。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通過以後,分別於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作過五次修改。黨的十九屆二中全會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通過修改憲法,把黨的十九大確定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方針政策載入國家根本法,將十九大提出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新發展理念,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重要內容確認下來,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有力憲法保障。修憲建議也及時呼應了十八大以來波瀾壯闊的改革實踐、以人民為中心的治國理念和人民的意志和呼聲,這是我們建立強大憲法自信的基礎。

2020年5月28日,經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國家主席習近平籤署第四十五號主席令,《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自施行之日起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目前我國商法主要有《公司法》、《保險法》、《票據法》、《證券法》等。

一般行政法是指有關行政主體、行政行為、行政程序、行政責任等一般規定的法律法規,如《公務員法》、《行政處罰法》、《行政複議法》。特別行政法是指適用於各專門行政職能部門管理活動的法律法規,包括國防、外交、人事、民政、公安、國家安全、民族、宗教、僑務、教育、科學技術、文化、體育、醫藥衛生、城市建設、環境保護等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

創造平等競爭環境、維護市場秩序方面的法律,我國現已制定《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廣告法》等。國家宏觀調控和經濟管理方面的法律,我國現已制定《預算法》、《審計法》、《會計法》、《中國人民銀行法》、《價格法》、《稅收徵收管理法》、《個人所得稅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土地管理法》等。

包括《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工會法》、《未成年人保護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殘疾人保障法》、《礦山安全法》、《紅十字會法》、《公益事業捐贈法》等。

包括1997年3月14日修訂後的《刑法》和此後的刑法修正案以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有關懲治犯罪的決定等。

主要有《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仲裁法》等。

特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礎,是新中國成立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實踐經驗制度化、法律化的集中體現,具有十分鮮明的特徵。

(一)這個法律體系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二)這個法律體系體現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時代要求。

(三)這個法律體系體現了結構內在統一而又多層次的科學要求。

(四)這個法律體系體現了繼承中國法制文化優秀傳統和借鑑人類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

(五)這個法律體系體現了動態、開放、與時俱進的發展要求。

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史上的重要裡程碑,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實踐的法制體現。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興旺發達的法制保障。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保證國家和社會生活各方面有法可依,是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前提和基礎,是中國發展進步的制度保障。

大到國家政體,小到個人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運行。通過上述介紹,相信同學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應做到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法治中國,不是一個人在行動。

文|韓子辰

圖|來源於網絡

編輯|萬彩雲

審核|共青團集美大學誠毅學院委員會

相關焦點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向大會作工作報告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基本形成。  至此,我國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以法律為主幹,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規範性文件在內的,由七個法律部門、三個層次法律規範構成的法律體系。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現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白皮書發布(全文)
    前言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構成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特徵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完善    結束語前言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 解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和完善
    新華社北京3月10日電(記者霍小光、周英峰、崔清新)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10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李飛,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信春鷹,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和完善
  • 關於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幾個問題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領導的指示,成立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專題研究小組。初步研究了以下問題:建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意義,這一法律體系的構成和基本特徵,建立這一法律體系的現實基礎和今後的立法任務,為達到形成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目標的主要措施。現將我們的一些看法和意見,匯報如下,供領導和同志們參考。
  • 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構成、特徵和內容
    關於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這個要求,作為黨的正式文件,是1997年十五大報告第一次提出來的。十五大報告是在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一治國基本方略的同時,提出「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到2010年形成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研究報告》(英文版)出版發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研究報告》(英文版)出版發行 來源:法學院 編輯:天武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人民意志體現 社會進步標誌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所長李林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新華網北京3月11日電 (記者王茜、陳菲、鄒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如期形成。為什麼說法律體系形成過程中體現了「民主立法、科學立法」?法律體系的形成對於人民群眾和社會生活將起到怎樣的作用?
  • 七部門239部法律構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核心內容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有關負責人李飛、信春鷹、徐顯明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和完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圖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翟子赫 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0日訊 今天15時,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舉行記者會,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李飛,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信春鷹、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將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和完善
  • 朱景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結構、特色和趨勢(節選) 茶座
    編輯:李麒玉圖片:師文中國共產黨十五大提出,到2010年形成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十六大重申到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目標。作為一項政治使命,現在這一任務已經完成。一個以憲法為中心,包括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等法律部門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這就為從理論上深入研究中國法律體系奠定了現實基礎。
  • 馬懷德: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內容,具有深刻的理論內涵和重要的實踐價值,對於發展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如期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 以「五大體系」為重要抓手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要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五大體系」層次分明、邏輯嚴密、重點突出且相輔相成,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緊扣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五大體系」為重要抓手精準施策、精準發力。
  • 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黨中央確定的、全面深化改革急需的項目是重點    根據立法工作計劃,2018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領導
  • 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正確把握毛澤東思想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關係  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次歷史性飛躍中,從毛澤東思想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構建了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發展史上前後接續、繼承發展、與時俱進、高度統一的恢宏理論大廈,堪稱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奇觀。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三大體系」的建構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新聞學理論研究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成為中國新聞學的發展方向。經過70年的探索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聞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以下簡稱「三大體系」)逐步建立,形成了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核心內涵的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體系,建立起以中國新聞實踐和新聞教育為基礎的新聞傳播學科知識體系。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與法律制度 the socialist state...
    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雜誌發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與法律制度》。文章強調,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不斷探索實踐,逐步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法律制度。
  • 如何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表述
    ,不能簡單地根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沒有出現毛澤東思想的提法,就錯誤地認為是搞「非毛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一提法的出現,是中國共產黨人對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實踐和認識與時俱進的產物  黨的十七大報告在回顧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和經驗總結時首次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新概念
  • 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
    原標題: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   核心提示   ●每個時代都有反映這一時代的話語體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正確認識當今時代潮流和國際大勢的時代產物,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話語體系   ●「不斷增強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摒棄國際國內「戴著有色眼鏡的人的主觀臆斷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是這樣一個集時代性、系統性、原創性於一體的開放的科學體系。 (一)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時代課題 恩格斯指出:「每一個時代的理論思維,包括我們這個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它在不同的時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時具有完全不同的內容。」
  • 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的三大要點
    近年來,中國政法大學等高校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和優秀成果。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必須堅持三大要點。一是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應當注重對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理論性解讀。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叢書」編撰方案第二次專家座談會...
    6月7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叢書」編撰方案第二次專家座談會在中國法學會召開。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張蘇軍表示,中國法學會黨組十分重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叢書」的編撰工作,兩次黨組會專門研究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