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擁有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讀完這5本書,我找到了答案

2021-01-10 桃樂心理

【寫在前面】

在讀書的時候看到有句話說,拿著別人的話表達自己的感受是一種偷懶。

懶於思考,被擊中。

回顧最近讀的5本書,看到自己的劃線和筆記,整理到筆記本之後,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東西,於是想要記錄下來。

看的第1本書是《人生十二法則》

看完這本書印象深刻的就是大道至簡,最重要的東西往往看上去簡單。

難的是把簡單的事情重複做。

另外一個是讓我在疫情期間保持積極樂觀的秘訣,每天留出一些時間集中思考危機和應對方式。

焦慮大多是因為大腦沒有看到你為重要的事安排時間,大腦不那麼重視細節,它只需要你做出計劃,留出時間。

看的第2本書是《重生之將門毒後》

小說裡面我喜歡看的有兩種,一種是懸疑,一種是重生大女主。這本是好朋友強烈推薦的,用了兩周斷斷續續的把這本書看完了。

記得筆記不多,都是女主講的。

這一句,這個世道,再艱難的人生,也是自己走下去的,沒有誰該去拯救他人。

是有人控訴女主為什麼見死不救,女主的反駁。因為重生一世見過太多不為人知的一面,所以好多事情都看淡了,對那些道德綁架式的控訴也毫不客氣。

還有一句是在勸慰朋友時說的,好人都在責怪自己,壞人都在責怪他人,可壞人活的自來就比好人輕鬆。

如果已經很不開心了,那埋怨別人又有何不可?當然,記恨埋怨不是我們最後要做的事情。

那些沒有說出口的埋怨,那些關上門來的難過,還不如痛痛快快說出來,大家都舒服。

假裝情緒穩定假裝什麼事也沒有發生,對關心自己的人傷害更大。

雖然小說並不是真實的故事,但我們能夠從主人公的角度過一遍她的人生,為人處事,生活方式,如果是自己會怎麼做,如果是自己會怎麼說。

很佩服那些寫小說的人,因為他們的心裡有另外一片天。

喜歡看重生類的文,也說明自己希望能夠有更多的視角,帶著重活一世的心態過好每一天。

看的第3本書是《以幽默的方式過一生》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常常被逗笑,有時會拍大腿,驚嘆原來還可以從這個角度考慮問題。

從刷碗拖地帶孩子,到逛街旅遊理書架,作者總是能穩穩擊中你的笑點。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常忍不住想截圖分享給朋友們,但截著截著不小心就好多張了,沒辦法,作者好有趣!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人生兩條路,一條用來實踐,一條用來遺憾。

你沒辦法知道自己選的路是不是最好的路,但生活會推著你往前走。

還有一點作者說,生活總是愛捉弄人,在你剛開始認真熱情的時候派個壞蛋來打擊你,於是你不再相信,開始懷疑。

這時候呢,又會有一個美好善良的人站出來讓你自慚形穢。

因為有過類似的體驗,所以看著看著就笑了,不管什麼時候,不放棄做人最基本的善良。

想到知否那部劇裡明蘭說的一句話,嫁人,要看那個人的人性最低處。畢竟最高處具有迷惑性而且不穩定,能接受的了最低處,就比較過的下去。

看的第4本書是《寫出我心》

這本書有療愈效果,如我之前上的一門人際歷程課,邊學習邊實踐,從根本上幫助你做出改變。

人際課上最讓我受益的一句話是,18歲之後,要換種照顧自己的方式,做自己的父母,好好關照自己。

那時候我正處在一種糾結的狀態裡,不知如何處理自己和爸媽的關係。是這門課給了我力量,走了出來,滋養自己。

而這本書呢,它會給每一個想寫作的人力量,它告訴你,你擁有寫出世界上最爛文字的自由。它讓你相信自己說的話,鼓勵你發出聲音。

不需要擔心下一刻就會有不同的想法而一言不發,因為不同的回答並無真偽之分,它們都是真實的。

它給你最大的自由,因此也讓你擁有無窮的能量。

寫作便不再懼怕寂寞,寫作也是對自我的救贖。只要活著並且思考,就是孤獨的,因為沒有人能完全理解你。

所以,和寫作交朋友吧!

看的第5本書是《找個人去破壞這無聊的世界》

這本書有很多有趣的短句,適合發圈、做封面,也可以模仿,以豐富自己的表達。

前些天感覺自己被冷落了,有點難過,看到這本書上的一些短句感同身受。

覺得有人能夠理解自己,難過也沒多難過了,雖然這本小書不到1小時就看完了,但治癒效果槓槓的。

最後來模仿一句做個結尾:

多多閱讀

多多傾聽

多多地寫

——《多多益善》

關注@桃樂心理,陪你一起越來越了解自己,越來越敢正視自己,正視問題。

相關焦點

  • 陳春花:擁有管理不確定性的能力
    過去,我們會強調作為管理者需要擁有組織能力、表達能力、人際關係的能力、概念能力、戰略能力、經營能力等等,但是今天,還有一個我們以往沒那麼強調的能力變得非常重要,就是管理不確定性的能力。我們如何擁有管理不確定性的能力?
  • 如何做到一天讀一本書?這本書給了我答案
    經常在網上看到讀書博主關於自己每天一本書的經驗分享,在評論區的留言呈現兩極分化:一類是讚嘆博主厲害,另一類是質疑博主的這種做法。我持中立態度,覺得一天讀完一本書有些囫圇吞棗了,但又對於一天一本書這樣的計劃躍躍欲試,卻懷疑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無法做到。
  • 提高閱讀能力的10本書,讀完後你能輕鬆閱讀一本書
    如何有效閱讀?作為一個讀者,你如何才能更有效地閱讀?這10本書,連同它們的理論和方法,可以教你如何真正有效地閱讀。當一本書出現在你面前時,這本書就像是衣服包裹著肌肉,肌肉包裹著骨頭。讀者不必脫下他的外套或者撕掉他的肌肉骨骼,但他必須用x光一般的眼睛看這本書,這是理解一本書、掌握它基礎骨架的關鍵。本書主要介紹了博贊有機學習技巧。專為害怕考試、課堂測驗、學期論文寫作等問題的學生設計,旨在提高學生的應對能力。
  • 任正非辦公桌上的這本書,能幫華為找到應對危局的答案?
    身處輿論關注焦點的任正非,他最近的辦公桌上擺著一本書,書名是《美國陷阱》。這本書光看書名就讓浮想聯翩,這本書到底寫的是什麼?任正非為何要研讀這本書呢?《美國陷阱》的作者是誰?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國阿爾斯通公司的前高管皮耶魯齊。這本書說是皮耶魯齊用血與淚寫成的也一點不為過。
  • 如何經營婚姻?讀完這6本書
    2、《親密關係》作者:羅蘭米勒 (Rowland Miller)豆瓣評分:9.0讀完這本書,我們可以對於自己的和戀人之間的親密關係進行階段性的劃分,可以讓我們清楚地知道當前關係處於哪個階段,以及如何達到美好的親密關係。
  •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完本書再讀書
    做過企業高管正在創業的向師兄,在交流小朋友教育理念時,忽然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只一句話,不用解釋,就忽然有了茅塞頓開的感覺。除了背目錄,還有什麼讀書學習的好方法呢?本周見經濟學大咖彭教授,在短期內讀了20幾本AI書的他,微微一笑,去讀讀《如何閱讀一本書》再開始重新閱讀吧。
  • 關於小學生閱讀與寫作最多的疑問,在這本書裡我都找到了答案
    關於這些問題,我一直希望通過請教專家和閱讀相關的書籍來解惑,從真心爸媽的《閱讀手冊:成就孩子一生的閱讀培養法》到《美國學生閱讀技能訓練》,每本書都有側重地提出了訓練閱讀的方法,但真正徹底解答了我疑問的是常青藤爸爸和特級語文老師李懷源所著的《每個孩子都能學好閱讀》,這本書主要是以常青藤爸爸與李懷源老師深度一問一答的形式來進行的,0-12歲的閱讀相關問題,都能在這本書裡找到答案
  • 大快人心,讀完50本書後,我終於找到了有效讀懂一本書的方法
    毛姆曾經說過:懂得略讀就是懂得如何讓閱讀變得受益匪淺又充滿樂趣。我們在讀這類型的書籍,只需要記住這本書大概講些什麼內容?你最喜歡哪部分?為什麼會喜歡?這本書對你產生了哪些影響?它的優點在哪裡?只要記住了這些,那麼這本書你也大概讀懂了。
  • 如何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當然,我並不是真的建議大家去修煉,這裡說的內修外練乃是虛指: 1、外練筋骨皮,其中筋為首,柔韌之根本,力量藏納之所,這需要我們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夯實的實踐能力和豐富的經驗壁壘;針對這一點我想起三個典故,分別是: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紙上談兵、庖丁解牛。
  • 讀書是成長最容易的路:世界讀書日,我強烈推薦你讀這5本書
    今天(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我想給大家推薦5本書,也快到五一假期了,正好充電,可以讀一下。這5本書,有的是我的枕邊書,有的是貼近生活、可以解決很多讀者疑問的書籍,希望對你有一點啟發。其中,書中提到初次交往要做的功課,當時,我想,做到這麼用心,對方是能感受到的,戀愛進展會很順利。可以說,大部分人關於愛情的困惑,都能在這本書裡找到答案。如何讓對方感覺一見如故?如何使用「等價原則」尋找愛人?如何幫助別人確信他們愛你?丈夫偶爾注視其他女人怎麼處理等等。
  • 比讀完一本書更有用的,是拆掉它
    而我分享這本書正是適合那些買了書讀不完,而心懷愧疚的人。《這樣讀書就夠了》這本書不僅僅教你如何快速閱讀,更是解救那些「看過很多書,聽了許多課,但仍然過不好這一生」的人。書中提倡的核心理念是「書的價值不在於讀,而在於用」,如何將書本當中的知識,結合自己遇到的問題,找到解決方法,解決問題,這是本書的核心思想。
  • 一年讀完700本書,別不信,看看這本書你就知道了
    本書的作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快速閱讀術》這本書的作者印南敦史是一名職業撰稿人,他原來也是位慢讀者,曾經讀一頁書需要花5分鐘。如今的他,一個月讀書近60本,每天至少輸出一篇書評,累計閱讀書籍已超7000本。針對快速閱讀,印南敦史很有發言權。書中分享的方法,正好化解普通人閱讀緩慢,邊讀邊忘的癥結,適合慢讀者一起學習借鑑。
  • 豆瓣評分8.2,這本書中,有企業家也極少擁有的思維能力
    在國內,有讀者說「這是一本相見恨晚的書」,有人說讀完這本書才明白「為什麼一直在努力,卻總是不能實現目標」,還有人說「小到個人問題,大到全球性複雜挑戰,這本書都能給你提供睿智的解答和洞察」。2學習系統思考的最佳讀物《系統之美》這本書就是能夠讓你學習如何進行系統思考的好書,尤其對於我們今天生活在變化越來越快,越來越複雜的社會中的人而言,《系統之美》這本書將會將會教給我們,在複雜社會中我們應該如何思考
  • 讀完這3本書,我為迷茫的人生找到了出口,你呢?
    因為這世上歸根結底,人與人是不同的。雖說最後是殊同同歸,多少年以後,都會成為一捧黃土,但你的選擇至關重要。如果有一天,你也如同昨天的我一般,總覺得自己幹啥啥不會,不如就這麼一天天混日子過活,建議你看看下面這三本書。1.
  • 讀完這2本書後,你會找到自己的答案
    活在世界上,我們總希望給自己找到生存的意義。因為不同的選擇,生命便有了不同的目的:有些人為事業而活;有些人為愛情而活;有些人為自己而活;有些人情願犧牲自己成全他人。但是,無論選擇是什麼,最終你的生命便成了你的選擇。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
  • 面對不確定性,你可以用科學的正念療法應對
    作為一名教練和心理諮詢師,我想知道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關注我的人都經歷著什麼挑戰。 從100多個回覆中,我發現很多人都在經歷一個共同的挑戰:不確定性。 我也一直在重新審視這個挑戰:為什麼不確定性會引發這麼大的壓力和焦慮?為什麼不確定性會讓人感到如此難以面對和不適?而在像COVID-19大流行這樣的緊張時期,我們又該如何提高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呢?
  • 我是如何完成了2019年的讀書計劃|讀完52本書的(附上5個小技巧)
    我剛剛翻完自己今年讀的第52本書,順利完成了我給自己制定的「2019新年計劃」——每周讀一本書。實際上有一些書我花了超過一個星期的時間才讀完,還有一些書我沒幾天就讀完了,如果大家願意在時間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麼我會將我是如何在不耽誤上班、各種約飯局和娛樂局的前提下成功的在一年時間內讀完52本書的秘訣分享給大家。
  • 佔卜取象是應對不確定性與探索未知的利器
    重視大概率事件,譬如說義務教育重視如何教好90%的學生,而不是如何教好10%的拔尖學生,當然這無可厚非。但社會分工是多方面的,有人研究大數法則,研究大概率及其鐘形曲線,但有人研究小概率事件,研究不確實性與突發事件,《黑天鵝》系列的作者塔勒布先生就是研究小數事件與不確定性的人。
  • 從這10本書,提升邏輯思維能力
    提升邏輯思維能力的入門之選入門的這4本書籍比較簡單,而且語言上直白樸素,你也不用太多的專業知識,就可以徹底把它讀完,目的也是引起大家系統性的思考和對邏輯思維的興趣。書中有很多測試,揭示了面對不同問題,你是如何思考的。
  • 面對不確定性,企業該如何應對
    如何駕馭不確定性,讓企業能夠健康可持續發展,是每一個企業家都需要思考的問題。內觀己心危機的本質是環境的不確定性,也就是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它產生的影響都難以確定。從理論上來說,企業家在面臨不確定性時,組織管理需要解決的,不是傳承經驗的能力,而是如何讓組織具備面向未來的能力。研究發現,那些能夠駕馭不確定性的優秀企業,大多都具備四個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