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的大學校園處處是商機 一千起家四年賺40萬

2020-12-13 河北頻道

原標題:用心捕捉,校園就有創業商機

■專家:大學生要想創業成功須找準方向,堅持不懈

如今大學校園裡的學生大部分是90後,不少是獨生子女,從小生活優越。正因為這些90後存在,使校園裡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商機,給有頭腦的大學生們提供了各種創業機會。在河北經貿大學科技創業園,大大小小的格子間將600多平米的園區分割開來,在格子間內辦公的都是本校學生,園區內創業項目遍地開花:快遞收發室、手工坊、創意個性定製、列印店、文化傳媒公司……創業的大學生在這裡創業幾年收入幾十萬元並不是稀罕事。

創業氛圍

創業經驗

90後的大學校園處處是商機

如今的大學校園裡大部分都是90後學生,90後這一代人給人的印象往往是依賴性強、喜歡張揚個性、追求刺激、自尊心強、心存叛逆,他們當中大部分人是獨生子女,從小成長環境優越。在校期間,相當一部分學生作息時間不規律,生活和學習都是懶懶散散。但是也正因為這些90後特性的存在使校園裡充滿了商機,從而給創業者提供了很好的創業機會。

河北經貿大學大三學生董麗麗告訴記者:「學校離市區遠,買東西不太方便,我們宿舍姐妹都特別喜歡網購。收一個快件能讓我們高興一整天,每次都是急匆匆下樓去取。還有一些學生自己從市裡批發一些東西來校園裡賣,我覺得挺方便的,是我們的懶散讓他們有了掙錢的機會啊。」

「同學們都來看一下啊,都是我自己從南三條批發來的,3塊錢一個,5塊錢兩個。」河北經貿大學大三學生小劉在學校塑膠操場叫賣。小劉利用課餘時間從南三條批發了500塊錢的鑰匙鏈,每晚都會在塑膠操場賣,一天會有二三十塊錢的收入。學校有個奶茶店,名叫「韶華七號」,是三個大四學生每人出資5萬元開起來的,不僅可以享受另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次難得的創業機會。而藝術學院學生小趙則將自己的創業時間選在了每個節慶假期,他會在聖誕節前幾天在校園馬路邊賣蘋果,在情人節當晚從花卉市場批發玫瑰到學校來賣,大受學生歡迎。學校內的創業園裡更是熙熙攘攘,儼然是條商業街。

創業為主兼顧學業

陳文強和李帆的成功給當代大學生創業樹立了成功的典型。但是他們如何平衡學習和創業的時間呢?陳文強坦言:「對我而言是創業優先兼顧學習,我也拿到過一些競賽獎金。我有時候會逃課,我逃課是去做更加有意義的事情,但是只要是我去上課了就會仔細聽。」

「其實我對自己學的法律專業並不是很感興趣,大學期間很大一部分時間都在創業,但是我特別喜歡去圖書館看書。在我看來只要用心處處都可以學習。」李帆說。「一帆早餐」規定的送早餐時間是早上7點,因此他們的上班時間是早上6點半到8點,下班以後正好可以趕上早上8點的課。李帆對於學習還有自己的一套辦法,大三下學期課程相對比較少,課程難度也不高。李帆就在這個學期特別用心,重要的課程必須去上,期末的時候積極複習,在大三第二學期的期末考試中李帆還拿到了一等獎學金。

創業故事

「一帆早餐」:起床吃早飯全包了

「我明天早上要一份一餐二樓的煎餅和一杯不加糖的熱豆漿,麻煩明天早上7點送到13號樓505。」、「我要吃六餐的白吉饃,加雞蛋和豆腐的。另外再要一杯紅棗豆漿。請在1月17號早上7點送到3號樓223,謝謝。」河北經貿大學法學院學生李帆向記者展示自己qq和簡訊收到的訂單。

李帆向記者透漏,自己想到這個創業的點子還是因為一次小小的事件。「期末考試周,大家都要早早起床去圖書館佔地方看書,由於起床太早所以根本沒時間吃早飯,我當時就萌發了這個想法。」李帆說。於是,李帆牽頭帶著6個同學一同創辦了「一帆早餐」。李帆的「一帆早餐」業務主要包括叫醒和早餐。具體工作就是早上7點去宿舍門口把訂餐的同學叫起來,然後將遞上早餐。主要是通過手機qq和簡訊下單。剛開始做的時候是免費送餐,李帆從餐廳和窗口的營業額裡面抽取10%—15%的營業額,後來就開始收費了,每份早餐配送費用是0.5元。

「一帆早餐」很快就受到了「起床困難戶」的歡迎。「自從有了一帆早餐,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不吃早餐了,一個簡訊就能吃上熱騰騰的早飯,感覺好棒。」河北經貿大學大二學生李佳說。李佳同宿舍姐妹也告訴記者:「每天多花五毛錢熱騰騰的早餐就能送到床邊,這種服務實在是太好了。」

除了「一帆早餐」做得風生水起,李帆還曾在大一和一位學長創辦了一家傳媒公司。大二時期的李帆又看好石家莊市高校山地車市場,自己聯繫自行車生產廠家,開了一家名為「騎行天下」的生活館。到了大三,李帆開始觸及畢業生行李託運業務,他的團隊與博強快遞合作的事情在2013年6月被央視新聞聯播報導,成為大學生創業的典範。

李帆告訴記者:「剛創業的時候不知道具體該做什麼,今天覺得做這個不錯,明天又覺得那個也很賺錢,什麼都想抓住。」在創業園指導老師的幫助下,李帆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看準了就要去堅持。

李帆向記者透露,他大學整個的創業歷程是從一千塊錢起家,臨近畢業積蓄達到40萬元,創業的時候很多人說他沒有關係沒有人脈沒有資源。但是他擁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足夠的魄力以及大學四年積累下來的創業經驗,李帆的成功是自然的。

專家觀點

快遞收發室:常駐校園的綜合快遞站

「這是我給妹妹買的羽絨服,是今年的最新款呢。這是給爸爸買的新手機,這是給媽媽買的金手鐲。這些東西都是拿我自己掙的錢買的。」陳文強喜滋滋地指給記者看。

陳文強就讀於河北經貿大學金融學院,目前還是一名大四學生,剛進入大學他看到同學們網購非常風靡,於是發現了「校園快遞」這一商機,而且立即付諸了行動。「我需要寄一個快遞,但是中午1點多我下樓去寄的時候收快件的人已經走了,請問你那裡可以幫我寄一下快遞嗎?我時間比較緊。」河北經貿大學大二學生劉明悅打來電話,陳文強幾乎每隔幾分鐘就會收到這樣的電話或者簡訊。陳文強現在是本校校園快遞代理,共代理圓通快遞、韻達快遞、萬博快遞等6個快遞公司的快件。

談到自己的創業經歷,陳文強似乎有一肚子的話要說,「最開始沒有快遞願意與我合作,即使我跟他們說以後所有的快遞,只要是像社區、學校這類相對封閉的區域一定會以快遞收發室為主。」陳文強告訴記者。最終石家莊萬博快遞第一個答應了陳文強的合作請求,把河北經貿大學校園內的快遞交由他派送。

記者從陳文強那裡得知,快件數量驟增以後他就招聘了3個快遞經理,4個人輪流值班,保證快遞收發室至少有一名工作人員。做校園快遞收發其實賺的是辛苦錢,快遞公司將快件放到學校創業園,再由陳文強通知學生來取快件,而學生想要寄快件只需要到創業園寄就可以。陳文強透露,接收快遞公司一個快件只有5毛錢的提成。而代收學生一份快件的提成是3元到5元不等。「最好的時候我們每天能接收派送快件500多個,代發送快件40多個,每天都會有400元左右的收入。」陳文強說。

在陳文強看來,創業是屬於年輕人的夢想,也是責任。「我還年輕,我不怕失敗,我失敗了可以從頭再來。」陳文強說。

大學生創業普遍

存在三個問題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我省範圍內的大學畢業生有一半以上的人有創業意向,但是河北省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只有0.3%。

河北科技大學創業指導中心的一名負責老師表示,近幾年在和學生接觸中發現,學生們創業激情很高,但大學生創業普遍存在三個問題:方向不明、經驗不足、資金有限。大學生開始創業的時候往往急功近利,戰略眼光短淺,再加上品牌意識不高,創業局限性很大,不容易給自己設定一個明確的目標。

儘量從小做起

厚積薄發

大學生創業如何提高成功率?石家莊市勞動就業服務局創業指導中心人員表示,要想創業成功,創業者要具備很全面的個人素質,要具備良好的財務能力、帶領團隊能力和與人溝通能力等。對大學生來說,創業不要急功近利。創業前要考慮清楚,自己的優勢在哪裡,熟悉哪一個行業。同時,儘量從小做起,前期一定要多積累經驗,做到厚積薄發。我們鼓勵一部分有能力的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也給大學生創業提供了不少優惠政策。為了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河北科技大學和河北經貿大學等高校建立了自己的創業指導中心,並開設創業選修課,定期開展創業大賽、創業沙龍等活動。在校大學生如果懷有創業激情應多參加活動,最好是能親自實踐,為以後自主創業打下基礎。

河北經貿大學就業服務中心老師賈鵬也說,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收穫財富僅僅是一個方面,更多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了解商業知識,經歷比金錢重要得多。我們鼓勵優秀大學生在學校創業,大學校園裡的創業園為這些大學生們免費提供場地,免去租金,目的就是鼓勵一部分有能力的大學生創業。

相關焦點

  • 離不開大學的"小老闆":畢業四年緊盯校園商機
    ,在30歲的樓東明生活裡,大學校園還是他離不開的家。    一次日照旅遊覓得擴張商機    急速擴張摔了跟頭,樓東明老老實實把心思收回來,專心經營兩家店。這樣蟄伏了近兩年,卻又在一次旅遊中為自己覓得了商機。    2008年8月,樓東明陪朋友去日照大學城遊玩,無意間發現了一間長長的空店面。樓東明感覺一種開拓事業的激情又萌動起來,「何不在這裡開個『淘吧』?」他立即撥通了門上貼的電話號碼。
  • 大學校園裡的潛在商機
    俗話說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市場,學生永遠是不可忽略的一個消費群體,特別是相對經濟比較自由的大學生群體,一個大學可以養活周圍很多商販以及商店,今天我們不說大學校園外面的商機,專門聊一聊大學校園裡的商機,大學校園裡的商機挺多,像大家普遍知道的校園裡的百貨商店、水果店、列印店、食品店等,但是大學校園裡除了這些商機外
  • 90後女大學生拒絕百萬風投,靠100元起家,月營收10萬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但是靠投資一百元起家並賺百萬元的90後女大學生你聽說過嗎,這位90後女大學生就是來自四川美術學院攝影系的林坤,那麼她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看一看林坤的艱辛創業故事。
  • 從窮小子到千萬身家老總,90後大學生用了3年,被央視報導
    同道大叔蔡躍棟、keep創始人王寧、快看漫畫創始人陳安妮,越來越多的90後創業者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羅振宇說過一句話:「大學生創業者,失去的只是時間,得到的將是整個世界!」這句話像是為1992年出生的段小桃量身定做的。
  • 創立600億公司,靠遊戲賺來100億身家,卻被90後美女坑了5000萬
    靠著投資賺來上億身家的不是沒有,比如孫正義用2000萬美元投資阿里巴巴,因此賺了1000多億美元。徐新投資網易,因此獲得千倍的回報,丁磊也因為徐新的投資,成了中國首富。像這樣的案例還真不少,但實際上投資成功的人鳳毛麟角,成接盤俠的反而更多。
  • 上大學後才知道的事情,校園處處「潛規則」,經歷過才更令人無奈
    上大學後才知道的事情,校園處處「潛規則」,經歷過才更令人無奈。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社會」,作為大學新生剛剛進入校園,一定不要有太多的好奇心。大學校園裡的事情很豐富,尤其是新生剛剛開學,面對很多事情都容易衝動。雖然臨近開學前,家裡的父母也是千叮嚀萬囑咐。但是很多事情,只有我們上過大學後,才能夠知道。
  • 包裹俠 快遞櫃 校園快遞最後一公裡滿地商機
    因學校房租高,快遞公司無法進駐學校,學生代收快遞成了河南農大校園裡的「新興職業」。記者調查發現,校園快遞最後一公裡的商機與變化中,河南農大只是一個被放大的縮影。    走訪鄭州高校,校園快遞最後一公裡商機比比皆是,作為第一家加盟「菜鳥驛站」的高校,黃科大的快遞代收點存在了4年,校內開了兩家分店,只收三家快遞公司的快件,當初的老闆學長已經踏上社會,成了職場精英,現在的店長,換成了大一、大二的學弟。
  • 旅遊中發現商機,大學生校園開壽司店月賺1萬元
    當今社會,最難解決的問題便是大學生畢業就業的問題,不到23歲的王琪早在大二的時候就已經是一家壽司店的老闆了,就讀於重慶工商大學的王琪,現在每月純收入1萬多元,已經在校園學生圈內小有名氣了。如今,他分別在重慶交通大學、北碚育才學院開了兩家加盟店,下學期還有一家分店將在工商大學北苑超市附近開業。2011年的暑假,王琪到西安旅遊,在陝西師範大學門口看到有一對夫妻用推車在賣壽司,買的人排隊排了十幾米長。他也排隊買了一盒,感覺味道不錯,而且價格便宜,比較適合學生。「我們學校還沒有賣壽司的,如果開一家壽司店,生意應該也不錯。」王琪心想。
  • 大學校園裡的商機有哪些?這四個點子既賺錢又能鍛鍊自己
    如今大學校園裡的學生大都是90後,很多大學生的家庭環境還不錯,但也有經濟拮据的大學生。對於大學生來說,大學是最輕鬆的時光,又或者是努力學習的時光,有些大學生的思想在於玩耍,有些大學生在於考研,還有些大學生想利用空閒時間創業。那麼,大學校園潛在的商機有哪些?
  • 大學校園:新學年開學商機現 老生盯著新生做買賣
    老生們在校園裡擺好架勢,迎接新生帶來的經濟潮。楊天午攝  新生來了,對校園而言,既意味著勃勃生機,也意味著巨大商機。  賣手機卡是經典行當   標有「移動」、「聯通」等醒目標誌的棚子,在河西各大校園學生集散地幾乎都能看見。幾張桌子拼在一起,然後擺上臺筆記本電腦和音響就成了簡易的銷售處。音響裡放著勁爆的流行歌曲,以拉攏顧客。身穿印有「移動」、「聯通」標識T恤的校園代理們,正忙得不亦樂乎。
  • ◤第15天◢ 生活處處是商機
    學會觀察,學會留心,生活處處是商機。拉長十年來反思你的過往,其實關鍵的也就那麼幾步,幾件事情。     昨天沒有更新了,剛回到公司,一開門,太多好友來泡茶神聊,茶水換了一波又一波,聊到了半夜2點,還是意猶未盡……吹牛打屁,回顧各往,總的概括就那麼幾條,順便記錄一下,僅供參考。
  • 藝考商機無孔不入 北影中戲中傳報名費賺800萬
    原標題:藝考商機無孔不入 北影中戲中傳報名費賺800萬   而放眼全國,從2002年至2013年間,全國設置藝術類專業的高校從597所增加到1679所,藝術類考生人數從3.2萬暴增到近100萬,熱門藝校招考更是「高燒」不退。據悉,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和中國傳媒大學三所高校藝術類專業今年總的招生計劃近1800人,但報考人數卻達到了近8萬人次。
  • 大學生自曝四年花了80萬續:大學掛了30多科
    一是路費太貴,再一個,假期我還得用來做兼職,賺生活費,沒時間。」張升雲坦言。  大學一年,往返路費:613元。  學費、住宿費:6000元  學費是每年4800元,學校住宿費每年1200元。大學一年,學費、住宿費總計:6000元。
  • 一個孩子讀完四年大學需要花費多少錢?一起來算算
    高三的大部分同學們今年9月份就要步入大學生活了,作為高三生的家長們除了忙活孩子高考的事,是不是也考慮一下孩子進入大學後的開支費用問題。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算算,整個大學四年讀完需要花費多少錢。
  • 不起眼項目潛藏大商機,小夥靠這個發家,年賺百萬
    越是火爆的商機,往往競爭就越大,想想有些熱門商機你看到了別人也看到了,如果大家都知道的商機那就不算商機。創業選擇一些不起眼的小項目,不一定會取得非凡的成績!張坤就是一位靠不起眼商機致富的創業者,他的餐飲創業故事或許會給更多創業者啟發!
  • 從舊書中嗅到商機 90後大學生開起二手書店
    從舊書中嗅到商機 90後大學生開起二手書店 2015-06-03 15:31:45   來源:安慶新聞網
  • 大學期間的生涯規劃一:初識大學四年的學習安排
    興奮或者不安都是作為一個大一新生超級正常的情緒和心理狀態,進入大學校園一段時間後興奮勁兒會慢慢減少,不安也會因人而異地出現一些變化。總之,這一切都是自然的表現,無需焦慮。值此開學之際,筆者應【流向生涯】的邀請,有些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話想跟大一的同學們聊聊。
  • 賣布的90後是如何做到月賺十萬的
    賣布也能月賺十萬嗎?陳晨是個90後,大學畢業後工作了一年,但是不滿足於安定的生活,總想著自己出來創業。後來機緣巧合,拿了一個產品的經銷權,開始創業。到現在,也才開始了三個多月,每天都在往外發貨,月賺十萬以上。可是,賣布有這麼賺錢嗎?原來他賣的不是普通布,是一個高科技產品——多功能汽車遮陽布!
  • 寧夏「90後」小夥研發線上教學軟體 用戶超4000萬!
    瞄準家長和師生對於線上教學的需求,寧夏「90後」小夥兒李旭堂和徐伯崗在已設計「班級小管家」軟體的基礎上,對軟體原有功能進行改造升級,並增設作業通知、在線打卡、成績分析等功能,幫助家長和教師提高網絡授課質量,受到公眾一致好評。目前,該軟體用戶量達4000多萬人,用戶涉及寧夏多地及廣州、北京、上海、福州、杭州、廈門等眾多城市。
  • 90天賺到100萬,這9.1分真人秀太刺激!
    90天時間裡,用100美元賺回100萬美元。 ……三個月創業成功? 一聽就不靠譜。 但這檔「霸道總裁教你如何做夢」的真人秀,卻評分飆升至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