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燕祥:「文革」二字何必加引號 | 鳳凰副刊

2020-12-13 鳳凰網讀書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

在為這本書尋找書名的時候,曾經想到過「死者與生者」。很熟稔,好像就在嘴邊,卻原來是蘇俄作家西蒙諾夫晚年一部長篇的名字。那裡沉澱了他對戰爭的回憶與思考,全部情節不可避免地圍繞著死者與生者體現出來。遠比他在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同期寫的《日日夜夜》深沉多了。這深沉中有著時間的分量。

我這本書,寫的已是塵封五十年的身邊瑣事和瑣聞,半個世紀過去了,其中涉及的人,許多已經作古,偶有依然健在的生者,也已壽登耄耋,垂垂老矣,包括我自己在內,不必諱言,都將循自然法則以去。如果襲用西蒙諾夫舊題,這就是最表層的意思,一看便明暸的了。

然而,還有更深一層的含義。書中所寫,從開卷前的一九五八、一九五九,到一九六二年前後,全國籠罩在大饑荒的陰影下,更是陷入死神的控制中。據不完全統計,這四五年非正常死亡人數約三千多萬,大約相當於當時全國人口的百分之五上下,遍及大陸各省,從老幼病弱到年輕力壯的青年中年,而以農民和底層居民為主。這樣龐大的死者群,構成了我這本書反映的時代之底色;可悲並可詛咒的,是我和相當大批的城裡人,竟享受著城鄉二元化的蔭庇,同時又受報喜不報憂的輿論蒙蔽,長期對這樣悲慘的實況幾乎一無所知,因而仿佛毫無心肝地苟活著。作為這樣倖存的生者,什麼時候想起來,都感到無地自容。在被遮蔽的死者呻吟或無聲地告別這個世界的背景上,當讀者讀到書中描述的各樣人包括作者的言行、心理和生活瑣事時,不要忘記所有這一切是在一個什麼樣的時代,什麼樣的地域發生的,從而對其中的曲直、真偽、善惡、美醜做出自己的判斷。

不過,為了避免過於刺激,終於沒有採用這個書名。

但我仍願把考慮書名時有過的片斷思考寫在這裡,供大家參照。

2013年9月28日

現在是把這本書命名為《一個戴灰帽子的人》了。

在老中國,有所謂「紅帽子」,原始語義是指在火車站幫旅客提攜行李的工人,他們以一頂紅色的帽子突出身份。後來說當局或警察特務給誰戴了紅帽子,卻是隱指共產黨的嫌疑了。

我們少年時加入中共地下黨外圍組織,笑說我們戴上紅帽子了,是自嘲更是自豪。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反右派鬥爭後,在對我的處分決定中正式戴上右派分子這個政治帽子,不禁想起紅帽子之說,轉眼間「紅帽子」變成了「黑帽子」。經過勞動改造,認罪檢討,被摘掉右派帽子,但人前背後還是被人叫作「摘帽右派」。於是悟出頭上還有一頂有形無形的「灰帽子」。至於幾年後又被稱為「黑幫」,重新戴上「黑帽子」達十年之久,那是後話不提。

一個人,如土耳其共產黨員詩人希克梅特說的,「還是那顆心,還是那顆頭顱」,頭上的帽子卻不斷換來換去,無可自豪,只剩自嘲了。

人已老,重數走過的腳印,有了對六十年代「摘帽」時期那幾年的一些回憶。只是圍繞個人生存狀態的如實交代,未曾親歷那段歲月的讀者或可略窺一斑,但還應該交代一句:

我在當時的「摘帽右派」以至在成千上萬的「右派分子」中,其實是「非典型」的。

當時有過一個分六類處置右派分子的政策性規定,第一、二類最重,第五、六類較輕,我屬於第四類,保留公職,撤職、降級降薪、開除黨籍,監督勞動云云。據李維漢回憶,有近二分之一的人被「勞動教養」,關在「大牆」裡,同是「通過勞動改造思想」,他們的遭遇,可比我們在沒有大牆的地方服勞役,嚴酷得多了。

我被摘帽屬於第一批,在大饑荒波及全國之前回到原單位繼續工作。後來又摘了一批人的帽子,基本上是分配外地,基層,遣返回鄉或在勞改場所就地消化,極少能有回北京、回原單位的幸運了。

在同樣劃右的人中間,絕大多數人顛沛流離,輾轉各勞改、勞教場所,風雪邊疆,礦井底層,忍飢挨餓,拼命幹活,生死一線,聽天由命,倖存者有的家庭破碎,有的一身傷病。很快又是十年動亂,到七十年代末,那些一直沒摘右派帽子的才把帽子摘掉。我不但及早生還,且有一枝之棲,苟活多年後,竟得以在有生之年復出,可以重操舊業發表作品,也算是有了一點話語權吧,而我卻不能代言於萬一。比起那些已經過世,或年已七老八十而大半生喪失了一切公民權利的「同案」,我不但可謂不幸中之幸者,甚至可以說簡直在享受著被照顧的優遇了。——我這麼多年做了些什麼,我又能做些什麼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在依出版方意見,逐頁校改過程中,我作為多年的體制內編輯,也深深體會編輯同仁們的工作艱辛。比如我習慣於文革二字不加引號,累得編輯費了多少添加引號的工夫。多年前我就寫過一篇《何必加引號?》我認為文革或其全稱,作為中國當代史的一個階段性稱謂,已經自然地成為專有名詞,它所指稱是明明白白的。而原初認定應加引號時,大約正在決議「徹底否定文革」之際,以為這個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成了使人望而生畏的浩劫,實在有傷於大家一貫認同的革命應有的光輝形象,無產階級也跟著不體面了,所以不該再那麼叫;加上引號,就有了類似「所謂」的意味,即雖叫革命,其實不是真正的革命。但我想,「名從主人」是個鐵律。周作人之作人有違中國人作人的道德,但不能因此叫他為「所謂」周作人,胡長清名為長清卻貪賄俱全一點也不清廉,但也不能因此叫他為「所謂」胡長清。同理,文革作為一定時空中的實體之定名,是一個事實判斷,用不著以「所謂」來表示加以否定的價值判斷。道理如此,但對誰去講呢?讀者看到的,是曾經問過「何必加引號」的作者,這回還是都加了引號。

讀者通達,該是能夠理解和諒解的吧。

邵燕祥 2014年5月17日

《一個戴灰帽子的人》/邵燕祥/江蘇文藝出版社/2014-07

  

相關焦點

  • 梁文道:只限於壞人的一種量詞 |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看到新華社前不久報導「四人幫」在世的最後一個人――姚文元去世的消息,讓我想起了「文革」。說到「文革」,我首先想到的是一種語言,一種那個年代盛行一時的行文方式與說話風格。
  • 起底邵燕祥先生的身世、學歷與文筆
    綜合《邵燕祥生平自述》《胡同裡的江湖》《邵燕祥詩歌創作年譜》等權威資料:大伯邵駿(1883-1970),字步超。早年在清末著名企業家葉澄衷先生出資創辦、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任校長的上海澄衷學校供職,提攜仲弟到滬讀書。抗戰勝利後,著名學者馬一浮先生主持的四川樂山復興書院南遷杭州,晚年長期在復性書院工作。
  • 梁實秋:何謂「饞」|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   饞文/梁實秋饞,在英文裡找不到一個十分適當的字。饞字從食,〔饞字去掉食旁〕聲。〔饞字去掉食旁〕音饞,本義是狡兔,善於奔走,人為了口腹之慾,不惜多方奔走以膏饞吻,所謂「為了一張嘴,跑斷兩條腿」。真正的饞人,為了吃,決不懶。我有一位親戚,屬漢軍旗,又窮又饞。一日傍晚,大風雪,老頭子縮頭縮腦偎著小煤爐子取暖。他的兒子下班回家,順路市得四隻鴨梨,以一隻奉其父,父得梨,大喜,當即啃了半隻,隨後就披衣戴帽,拿著一隻小碗,衝出門外,在風雪交加中不見了人影。
  • 什麼時候加引號?
    (《克隆之謎》)  (二)表示需要著重論述的對象。在行文時,有時為了強調、突出論述的對象,也需要加上引號。例如:  1.我想跟大家談一談「合作」的話題。  2.魯迅在書桌上刻了一個小小的字:「早」。  3.海倫學會了拼寫「泥土」「種子」等許多單詞。
  • 紀念|蕭躍華憶邵燕祥:昏昏燈火話平生
    8月3日早7點18分,北京日報社副社長蕭躍華收到邵燕祥女兒謝田的一條簡訊,告友人書的落款為「邵燕祥子女」。2019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了《昏昏燈火話平生——邵燕祥舊文選》一書,蕭躍華是邵燕祥生前這最後一本文選的編者。8月3日午間,他接受了澎湃新聞記者的專訪。在《昏昏燈火話平生——邵燕祥舊文選》的序言中,邵燕祥起手寫道:「人類有記憶。
  • 邵燕祥:我的淬過了火的樂觀主義
    邵燕祥:1992年夏天,我從西藏回家,發現謝文秀和女兒買了電腦。形勢逼人,我開始以錄入舊作來嘗試掌握五筆輸入法,開始在286電腦上敲字成文,通過電腦傳稿。手寫變成偶爾的補充了。我一般拿到日報、晚報,主要瀏覽它「雜誌化」的部分,副刊和專刊之類。因為這是各報不同,略有各自特色的。而大世界的動向要聞,我寧願博覽網上提供的信息,我深知其中真偽混雜,良莠不齊,但這正如同益智遊戲,你可以選擇信或不信,或全不信或不全信,留下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淘洗,真相逐漸明晰,再來印證你原先的判斷,就可以給你自己的智力打分了。
  • 董橋:中年是下午茶 |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中年是看不厭臺靜農的字看不上畢卡索的畫的年齡:「山郭春聲聽夜潮,片帆天際白雲遙;東風未綠秦淮柳,殘雪江山是六朝!」二中年是雜念越想越長、文章越寫越短的年齡。可是納坡可夫在巴黎等著去美國的期間,每天徹夜躲在衝涼房裡寫書,不敢吵醒妻子和嬰兒。陀斯妥也夫斯基懷念聖彼得堡半夜裡還冒出白光的藍天,說是這種天色教人不容易也不需要上床,可以不斷寫稿。
  • 與毛澤東有關的流行詞語 |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花崗巖腦袋」一詞在「文革」中成為一個政治術語,被廣泛使用。1966年6月20日,《人民日報》社論《革命的大字報是暴露一切牛鬼蛇神的照妖鏡》中說:「有少數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他們的腦袋是花崗巖做的。」1967年武漢爆發「七・二?事件」,武漢軍區司令員陳再道被造反派認定為事件的策劃者。
  • 甘建華:詩人邵燕祥的青海之歌
    邵燕祥,祖籍浙江蕭山,1933年6月10日出生於北京,曾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編輯、記者。1978年至1993年在《詩刊》工作,先後擔任編輯部主任、副主編。著述頗豐,詩集《在遠方》《遲開的花》分獲第一、二屆全國優秀新詩(詩集)獎,雜文集《憂樂百篇》《邵燕祥隨筆》分獲第一屆全國優秀散文雜文獎、第一屆魯迅文學獎。
  • 王小波:個人是尊嚴的基本單位|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到了現代以後,人與人的關係、個人與集體的關係,仍有這種遺風──我們就不必細說文革中、文革前都發生過什麼樣的事情。到了現在,已經不用見官下跪,也不會在屁股上挨板子,但還是缺少個人的尊嚴。環境就是這樣,公共場所的秩序就是這樣,人對人的態度就是這樣,不容你有任何自尊。舉個小點的例子,每到春運高潮,大家就會在傳媒上看到一輛硬座車廂裡擠了三四百人,廁所裡也擠了十幾人。
  • 【刺蝟】不加引號的引用都是耍流氓
    看TA引用別人句子的時候加不加引號。不知道這個理由是不是有點奇葩,但是這樣的事情,如果發生在特定的人身上,分分鐘戳中我體內那個炸彈的引線——boom一下爆炸。雖然,俗話說的好,對事不對人,但如果剛好那個人你本來就沒什麼特別的好感呢?先從一件小事說起。
  • 史鐵生:我的職業是生病,業餘寫點東西 |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或許「鐵生」二字暗合了某種意思,至今竟也不死。但按照某種說法,這樣的不死其實是懲罰,原因是前世必沒有太好的記錄。我有時想,可否據此也去做一回演講,把今生的懲罰與前生的惡跡一樣樣對照著擺給——比如說,正在腐敗著的官吏們去做警告?但想想也就作罷,料必他們也是無動於衷。生病也是生活體驗之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這遊歷當然是有風險,但去大河上漂流就安全嗎?
  • 老舍:怎麼丟掉學生腔|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想每個字合適與否,萬不可信筆一揮,開特別快車。寫文章是極細緻的工作。字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全看用的恰當與否。連著用幾個「偉大」,並不足使文章偉大。一個很俗的字,正如一個很雅的字,用在恰當的地方便起好作用。不要以為「眾所周知」是每篇文章不可缺少的,非用不可的。每一篇的內容不同,它所需要的話語也就不同;生活不同,用語亦異;若是以一套固定的話語應付一切,便篇篇如此,一道湯了。要想,多想,字字想,句句想。
  • 小學語文引號的作用
    引號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分為雙引號和單引號這兩種。引號的用法在小學有以下幾種。一、表示直接引用。某人說話的內容、或者引用名言、格言,就用引號。這種方法在小學經常使用。孩子也非常熟悉這種形式。二年級語文課文《千人糕》中:孩子說:「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還加了糖。」《賣泥塘》中:「賣泥塘嘍,賣泥塘。」青蛙大聲吆喝起來。」在這裡孩子說的話,青蛙說話內容 就運用了引號。到了二三年級孩子基本會使用這種形式的引號。注意:如果不是照原樣複述他人的話,而是大概的轉述他人的話的時候,就不能用雙引號。二、表示具有特殊含義的詞語,用引號。
  • ...鳳凰副刊|紅樓夢|林黛玉|襲人|紅樓夢翻譯|英文名_鳳凰讀書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次韻和新羅嚴上人〈秋日見寄〉》之二)。而綺霞這個名字,在英文中被翻譯成了「Mackerel」。Mackerel,是鯖魚的意思,這和綺霞這個名字的本來意義差得太遠了!簡直不可思議。至今,我們也不知道翻譯家們為什麼這樣翻譯這個名字!4.鴛鴦,變成了鵝?在早期英文譯本中,鴛鴦被翻譯成:FaithfulGoose,忠誠的鵝,可大家都知道鴛鴦並不是鵝。
  • 梭羅:然而我們依然生活得卑微,像螞蟻 |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   然而我們依然生活得卑微,像螞蟻;雖然神話告訴我們說,我們早已經變成人了;像小人國裡的人,我們和長脖子仙鶴作戰;這真是錯誤之上加錯誤,髒抹布之上更抹髒:我們最優美的德性在這裡成了多餘的本可避免的劫數。我們的生活在瑣碎之中消耗掉了。
  • 小學二年級語文量詞:加了雙引號該怎樣填?這裡的解釋很全面
    鄰居家的女兒甜甜8歲,上小學二年級,比我兒子大一歲,平時甜甜的父母比較忙,因此甜甜放學後經常在我家寫作業,有時候到了飯點,我也會叫上甜甜一起吃飯。不一會兒,甜甜拿著作業向我提問:「阿姨,這幾個量詞我不會填,你看看第一題居然還加了一個雙引號,我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了」我拿起甜甜的作業仔細看起來,的確對於小學二年級學生來說,這幾題的確實有難度:小學二年級語文量詞:加了雙引號該怎樣填?
  • 引號的用法及舉例說明
    有的老師認為第3句中的「泥土」、「種子」加上引號是表示引用,引用海倫學會的單詞。實際上前文已經說過,引用是直接引用他人的話,或者是格言、詩詞、歌詞等,不會引用單個的詞語。 這裡也有一種特殊情況,表示節日、紀念日的數字部分和重大歷史時間加引號,表示地名加引號,專用名詞加引號,以前的說法引號都是表示特定稱謂。
  • 帕慕克:春季的午後 |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
  • 英文中有雙引號嗎?到底用單引號還是雙引號?
    ---5.1.2 如果引用句本身為陳述句,而整句為問句,那問號就要加在引號之後:1. Did he say, 「I am going to college next year」? (注意是「……」?問號在引號之外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