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聽到開門聲,我都希望是你回來了!」堅守金銀潭醫院的上海護士長,元宵節前收到兒子一封信
抗擊疫情牽動著我們所有人的心。「傅雷杯」上海最美家書徵集活動的主辦方今天給記者發來了這樣一封家書,字裡行間滿是一名8歲男孩對父親的思念。
男孩的爸爸叫作郭鵬,浦東新區周浦醫院血透室護士長。大年初三,他加入了50名護理人員組成的上海醫療隊,緊急馳援武漢 ,成為這支隊伍裡僅有的三名男護士之一。十多天來,他一直堅守一線,戰鬥在金銀潭醫院北四病區。
昨天,他收到了兒子的這封信。「你在武漢抗擊新冠病毒還好嗎?爸爸,我很想你。還記得大年初三送你去火車站,當火車開動的那瞬間,我緊緊地抱著你,一次次地對你說:『爸爸,讓我再抱抱你吧』!你已經11天沒有回來了,現在每天早上聽到開門聲,我都希望是你回來了。」兒子在信中這樣寫道:「爸爸,我記得你和我說過:『假如一千人中有十個人願意去教災,那麼我們應該做那十個人中的一個。』我也想對您說:我長大後,想成為和你一樣的白衣天使,抗擊病毒,勇往直前。」
郭鵬所在的北四病區共有31個病人。說是普通病房,可是有一半病情都很重,有兩個病人上了呼吸機,每10分鐘就要去查看一次。一個班下來,除了時間長、量大、難度高,還要花上近3小時步行往返醫院2次,躺下的時候,兩條腿都麻了。
「我是黨員,又是男同志,身體也算強壯,有好幾次,同事姐妹實在太累了,可她們還是咬牙堅持。所以,我要再盡力多做一些。」郭鵬昨天中午在手機上看到兒子的這封信,才想起今天就是萬家團圓的元宵節了。他在微信上簡單回了一句:明年元宵節,我們全家一起去豫園看燈!
郭鵬昨天的日記:
到武漢整整十天了。我已經基本適應了這裡的工作環境和節奏,和同事們也都配合得很默契。
昨天,我照例提前40分鐘出門上班,7點半到達醫院,8點進病房,下午1點出來,整理停當後下午2點吃午飯。步行回到賓館小睡了一個多小時後再次回到醫院,晚上6點進病房,今天凌晨1點下班、3點多睡覺。粗算下來,一個班下來,病房裡12小時、準備工作和交接班2小時。十幾個小時連續戰鬥,再加上一身厚重的白色防護服,真的像兒子最愛的會打怪獸的奧特曼了。
我所在的北四病區昨天有2個病人去世了,又收了1個新病人,現在有31個病人。說是普通病房,可是有一半病情都很重。我曾在ICU工作過2年,這些經驗正好現在用上。有2個病人上了呼吸機,每10分鐘就要去查看一次,他們不住在同一間,因為病情重,病人的依從性也就比較差,我需要更加耐心仔細。一個班下來,除了時間長、量大、難度高,我還要花上近3小時步行往返醫院2次,躺下的時候,兩條腿都麻了。我是黨員,又是男同志,身體也算強壯,有好幾次,同事姐妹實在太累了,「累得眼淚快要出來了」,可她們還是咬牙堅持。所以,我要再盡力多做一些,大家都太不容易了。
中午醒來拿起手機,看到老婆發來了兒子寫給我的信,這才想起明天就是萬家團圓的元宵節了,心中真是又高興又內疚。我回了微信給他們:明年元宵節,我們全家一起去豫園看燈!
來源:文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