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歲的別稱;你知道多少呢

2020-12-23 張口裡歷史

在閱讀古文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一些表達年齡稱謂的詞,如:"弱冠"、"耄耋"等。學生往往對此很費解。其實類似這樣的詞還很多,都是我們在閱讀古文的過程中所必須了解的知識。古人的年齡稱謂來源不一,大多根據不同年齡的生理特徵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襲前人所言而成為固定稱謂的。

總角:總,聚束;角,小髻,意為收髮結之,即兒童的髮髻向上分開的樣子,俗稱小丫角,因此稱童年時代為「總角」;垂髫:指童年。古時童子未冠,頭髮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嶽《藉田賦》:"被褐振裾,垂髫總發。";始齔:齔,兒童換牙,即脫去乳牙長出恆牙。按生理常規,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時換牙,「始齔」便成了童年的代稱。

束髮:束,捆,結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時束髮為髻,因以「束髮」為成童的代稱,通常年十五歲始稱成童;及笄:指女子15歲。語出《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謂結髮而用笄貫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弱冠:指男子20歲。弱,弱小。語出《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年。左思《詠史》詩之一:"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而立:指30歲。語出《論語·為政》"三十而立"。以後稱三十歲為"而立"之年。《聊齋志異·長清僧》:"友人或至其鄉,敬造之,見其人默然誠篤,年僅而立。「;不惑:指40歲。語出《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以後用"不惑"作40歲的代稱。應璩《答韓文憲書》:"足下之年,甫在不惑。"強壯:指四十。《續焚書》卷一·書匯:兄雖強壯之年,然亦幾於知命矣』。

艾:指50歲。語出《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老年頭髮蒼白如艾。《民國通俗演義》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還有什麼不滿意的事?";花甲(耳順):指60歲。以天幹地支名號錯綜參互而得名。計有功《唐詩紀事》卷六十六:"(趙牧)大中鹹通中效李長吉為短歌,對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環落落如弄珠'。";古稀:指70歲。語出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亦作"古希"。;耄耋:指八九十歲語出《漢·曹操·對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

黃髮:指長壽老人。語出《詩經》,如《詩·魯頌· 宮》"黃髮臺背"。老人頭髮由白轉黃。曹植《贈白馬王彪》:"王其愛玉體,俱享黃髮期。"陶淵明《桃花源記》:"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鮐背:指長壽老人。語出《詩經》,如《詩·大雅·行葦》"黃臺背","臺"與,"鮐"通用。《爾雅·釋詁》:"鮐背,壽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鮐魚背。;期頤:指百歲。瑞,通稱期頤或稱百歲人瑞,常指年紀100歲以上的人。 古時稱百歲為「期頤之年」。期頤:百歲之人。源於漢時戴聖所輯的《禮記·曲禮篇》:「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傳。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與耄,雖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頤。」意思是人生以百年為期,所以稱百歲為「期頤之年」。語出《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謂百歲老人應由後代贍養。蘇軾《次韻子由三首》:"到處不妨閒卜築,流年自可數期頤。"

當然,古代年齡稱謂並不止這些,還有許多散見於各類古書中,因較少使用而未被流傳下來。上面所述這些因使用頻率高,生命力強而被後人沿用了下來。有些還已經進入了我們的日常交際之中,如:"三十而立"。再如,從"嬰兒"和"兒童"兩個詞中,我們已看不出歷史和今天的區別了。

相關焦點

  • 年歲別稱,你知道多少?
    「髦耋之年」是一個代稱年齡的成語,在我們讀書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一些代稱年齡的詞語或成語,比如,豆蔻、及笄、弱冠、垂髫、黃口、黃髮垂髫等。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年齡別稱的知識。出自《列子·天瑞》: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3,孩提:2至3歲。「孩提」是什麼意思呢?本詞中的「孩」不是後來孩子之意,而是「咳」的古字,《說文解字》:「孩,古文咳從子。」小兒笑貌,就是小孩的咳咳笑聲;「提」的本義是「抓住小孩的兩腋將其向上抱起」這個動作。顏師古注曰:「嬰兒始孩(嬰兒剛會笑),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
  • 古稀是多少歲 古代年齡的叫法
    古代年齡的叫法一直以來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那麼對於古稀是多少歲呢?相信對於這個問題大家也很想知道答案,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古稀是多少歲,通過對於古代年齡知識的學習使我們更好的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古稀是多少歲吧。
  • 遼寧省14個城市的別稱,你知道多少?
    這些城市的別稱你知道多少?有你的家鄉嗎?就讓我們來說一說吧!瀋陽市別稱:盛京、奉天 。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有2300年建城史。中國最重要的裝備製造業為主的重工業基地。有"共和國長子"、"東方魯爾"之美譽。大連
  • 古代的年齡稱呼你知道嗎?0到140歲都有,看看你是什麼階段
    其實在古代,人們對於年齡一般不用具體的數字來表示,而是會用不同的別稱來指代不同的年齡階段,從一個人出生到最終離世,其年齡跨度最高可到140歲,因為能活到140歲的人是非常少的,別說以前了,就連現在也是一樣。下面咱們就來具體看一看古人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稱呼,看看你是屬於哪一個階段。嬰兒剛出生的孩子,古人稱其為「赤子」。
  • 涼友、搖風、便面,古代扇子的別稱你知道幾個?
    每年夏天,大家都應該自發感謝並紀念兩個男人:第一個要感謝的是中國古代的后羿,他曾經幫助帝堯幹掉了9個太陽,被後人傳頌至今;第二個、也是尤其要感謝的是美國的威利斯·哈維蘭·卡裡爾,他發明了現代空調系統,被後人稱為「空調之父」。
  • 語文古代對各年齡段的別稱的知識點
    高考一輪複習已經開始,小編為了幫助考生們掌握最新資訊,特分享古代對各年齡段的別稱的知識點,供大家閱讀!  嬰兒期,古人稱為」孩提」,比如在《孟子?盡心上》有記載: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
  • 十二月的別稱,你知道多少?
    大家經常會聽到,或者在影視劇或書裡會說到「孟春」、「仲秋」、「正月」、「臘月」……那麼大家對於十二月的別稱知道多少呢?
  • 中秋節,有一些奇怪的別稱,你知道嗎?
    遠的不說,就說中秋節那些奇怪的別稱吧,我所知道的,就多達六七個之多。 那麼,中秋節究竟有哪些奇怪的別稱呢?我簡單舉幾個例子!
  • 古代對教師的別稱-中新網
    古代對教師的別稱     老師:為宋元時期「小學」教師的別稱。  師父、師傅:對教師的尊稱。  師資:先秦爾後歷代對教師的別稱。  外傅:古代對教師的特稱。  博士:經學教師稱「博士」。至唐宋時期,各專業學校更有「律學」「算學」「書學」博士之分。  教授:原為學官稱謂,自宋始於宗學、律學、醫學、武學等科均設「教授」,以傳授學業。
  • 知天命是多少歲 古代年齡的解析
    古代年齡一直是人們十分關注的問題,因此一直以來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那麼對於知天命是多少歲呢?相信對於這個問題大家也很想知道答案,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知天命是多少歲,通過對於古代年齡的了解使我們更好的應用到日常生活中,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知天命是多少歲吧。
  • 古代文學常識:十種事物的別稱與雅稱
    古代文學常識:十種事物的別稱與雅稱   一講月令:   一月:正月,孟春,初春,早春,上春,端春,端月,徵月,初月,泰月,楊月,寅月,孟陽,春陽,初陽,首陽,新正,月正,開歲,獻歲,芳歲,華歲,歲歲。
  • 你知道嗎?農曆十二個月份的別稱,滿滿的都是詩意!(上篇)
    一年一共有十二個月,這是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的基本常識,並且,在這十二個月中,四季皆是風景,不論是春天的花香瀰漫,夏天枝繁葉茂,還是秋天的金風颯颯,冬天的白雪皚皚,月份和四季之美,都深入人心。其中,農曆十二個月份的別稱,亦是詩情畫意,美妙不可言傳,所以,今天起名網就跟大家分享一些農曆十二個月份的雅稱,不知道你都聽說過嗎?首陽——一月農曆一月是一個快樂而又溫馨的月份,也被稱為正月、端月,不僅是團圓的最美好時刻,而且還是新一年的開始,寓意著團圓美滿,面向新生。
  • @貴陽人:關於貴陽的名字由來和別稱,這些你知道嗎?
    作為貴陽人,你知道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嗎?關於貴陽城市名字的由來和別稱,又有多少是你不知道的?今天,就隨我們一起來漲知識吧。一、貴陽名稱的由來關於貴陽城市名稱的由來,常見的有兩種說法。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版《貴州圖經新志》記:「郡在貴山之陽,故名貴陽」。由此可見這座城市被冠以「貴陽」這個名字,已有超過500年的歷史。那麼在被稱作「貴陽」之前,它又叫什麼名字呢?二、貴陽的曾用名們最著名的曾用名,貴州。
  • 古代詩詞中桂花別稱你知道幾個?眼明初見廣寒仙裡有桂花嗎?
    擊在古代,桂花還是友好和吉祥的象徵。經常出現在古詩詞中,那你知道古代詩詞中桂花別稱嗎?一起來漲漲見識吧:  [木犀]《閩部疏》:「凡桂,四季者有子;江南桂八、九月盛開,無子、此木犀也。」
  • 2021年公考常識:中國古代詩人別稱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中國古代詩人別稱」。中國古代出現過很多優秀的詩人,他們在自己的時代裡揮毫潑墨,暢意抒懷人們為了歌頌他們的成就同時也是對他們的尊稱,所以出現了很多別稱。以下簡單來總結一下各位詩人的別稱:一、詩人別稱1.詩仙——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 在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中,嫦娥的這個別稱你們一定不知道!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嫦娥奔月的故事總是令人無法忘懷,而嫦娥作為中國神話中有名的人物,不管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或者是其他的傳說,人們都在喜歡嫦娥的同時也會做更多的了解。但是嫦娥的這個別稱你們一定不知道!嫦娥是上古神話人物。對她的稱呼有很多種。
  • 古代女子有哪些別稱
    古代女子有哪些別稱古代女子的別稱有很多,主要有紅袖:本指女子紅色的衣袖代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對酒吟》:「今夜還先醉,應煩紅袖扶。」紅裙:本指婦女穿的裙,也指婦女。如唐代韓愈《醉贈張秘書》:「長安眾富兒,盤饌羅羶葷;不解文字飲,惟能醉紅裙。」
  • 國學課 | 古代年齡稱謂大全,你知道多少?
    (原標題:國學課 | 古代年齡稱謂大全,你知道多少?) 你知道古代的年齡稱謂都叫什麼嗎?今天,小編收集了古人年齡稱謂大全,古人談個年齡,都有這麼多講究!幼年
  • 赤子:中國古代對新生兒的別稱,三千多年前就有了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處處都有學問,就連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各自不同的別稱。我們最常掛在嘴邊的可能要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了,反而把人生之初的別稱給淡忘了。可能是因為新出生的小寶寶太招人喜愛了,把這事給丟腦後了。
  • 5個只有當地人才知道的小眾城市別稱,你了解多少?
    城市別稱往往是這個城市隱藏的最大特點,5個小眾城市別稱,帶你開啟這些魅力之城。西昌賞月,最好的觀看地方是邛海,古人曾用「月出邛池水,空明澈九霄」的佳句來讚賞邛海觀月,有機會的夥伴不可錯過這以美景哦~鹿城——溫州浙江省溫州市又稱鹿城,這源於一個傳說:據《溫州府志》載,東晉明帝太寧元年(公元323年)在築城時,有一隻白鹿銜花疾奔而來,把花吐在城牆上,然後化作一團樣雲冉冉飛入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