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城邦到大帝國:通過地圖了解下希臘文明的發展歷程

2020-12-11 斟北鬥

古希臘文明,源自於最早的愛琴文明。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克裡特島進入了銅石並用時代。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進入了青銅時代。1900年,英國考古學家在克裡特島發現了米諾斯王宮遺址,並且發現了線形文字。大約在公元前1600年,希臘半島的邁錫尼文明興起,大約在公元前1450年,邁錫尼王朝滅了米諾斯王國。另外在小亞半島,還有特洛伊等富裕等城邦。大約在前1180年,邁錫尼各城邦攻陷了特洛伊城。再過了大約80年,邁錫尼城邦除了雅典(愛奧尼亞人)之外,其他基本被多利亞人所滅。德國考古學家謝裡曼曾經發現了邁錫尼遺址和特洛伊遺址。

邁錫尼文明滅亡之後,希臘文明出現了大約300年的「黑暗時代」。在這一段時間,愛奧尼亞人和伊奧尼亞人為了躲避多利安人的入侵,選擇遷徙到了小亞半島,後來建立了「伊奧尼亞十二城邦」,其中最繁榮的就是米利都。伊奧尼亞成為了黑暗時代和古風時代希臘的經濟重心和文化重心,出現了荷馬、赫西俄德、薩福等著名的文人。古風時代,希臘半島的城邦也開始走向了復興的道路,其中以多利安人建立的斯達巴,愛奧尼亞人建立的雅典為代表。

古希臘的城邦分布

從古風時代開始,希臘城邦就開始進行了廣泛的殖民運動。希臘人在地中海和黑暗沿岸建立了400多個殖民地。殖民地的建立,加速了希臘工商業的繁榮,同時也加速了希臘文化傳播到了整個地中海地區。希臘人也通過殖民地大量吸收埃及、腓尼基、兩河文明的優秀成果。

在公元前6世紀,世界第一個帝國——波斯帝國建立。公元前500年,希波戰爭戰爭正式爆發。小國寡民的城邦無法抵禦強大的波斯帝國,於是希臘城邦聯合起來,多次擊敗波斯。在希臘各邦中,雅典最強。前478年形成了海上同盟(提洛同盟),雅典成為了提洛同盟的領袖。前449年,提洛同盟在賽普勒斯擊敗波斯,宣告希波戰爭結束。希波戰爭對雅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經濟上,雅典得以控制希臘各城邦,工商業異常繁榮;在經濟的支撐下,雅典的伯利克裡進行了民主改革,將雅典民主推向了頂峰。在文化上,小亞地區的文人紛紛轉移到了雅典,雅典成為了希臘的文化中心。

希波戰爭之後,雅典的勢力迅速擴展,許多希臘城邦學習建立建立了民主制度。而斯巴達則在希臘支持貴族制度。最終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和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爆發了伯羅奔尼撒戰爭。這場戰爭是雅典和斯巴達的爭霸戰爭,同時也就是一場意識形態的對抗。最終,斯巴達獲得了勝利。前404年,雅典民主被暫時廢除。

伯羅奔尼撒戰爭後,斯巴達暫時稱霸了希臘。而雅典民主派在第二年又重新攻入雅典,恢復了民主制度。但是這時候的雅典民主已經腐敗了,雅典已經不能恢復過去的光榮。斯巴達在前370年被底比斯擊敗,其霸權終結。底比斯強盛不就,也衰落了。希臘的城邦制度走向了衰落。同時,希臘北部的馬其頓走向了強大。前338年,腓力二世擊敗了希臘聯軍,統一了希臘。

馬其頓強大時期

亞歷山大繼位後,開始了東徵波斯帝國的戰爭。前324年,亞歷山大東徵結束,他建立了一個空前龐大的馬其頓帝國,定都巴比倫。亞歷山大帝國的建立標誌著希臘進入了帝國時代。亞歷山大東徵之後的時代被稱為「希臘化時代」。在這個時代,希臘的語言被確立為了地中海世界和西亞的官方語言。希臘的文化、科技遠遠不斷地傳入了整個地中海文明圈。因為大帝國的建立,希臘的文化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恢弘氣勢。

333年,亞歷山大去世,此後帝國分裂。前301年,帝國一分為三,希臘本土為馬其頓王國、埃及為託勒密王國、其他為塞琉西王國。三大王國在分裂後依然保持著強盛,其中塞琉西王國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而託勒密的首都亞歷山大城則成為了地中海世界的經濟文化中心,這裡有人口70萬,建設有世界最大的圖書館。羅馬共和國建立後,通過四次馬其頓戰爭(前201—前146),最終將馬其頓各國統一,建立了地中海的霸權。馬其頓的滅亡,也宣告了希臘文明的結束。此後,希臘成為了羅馬的一部分。

希臘化時代

相關焦點

  • 九年級上希臘城邦和亞歷山大帝國教學分析
    2011版新課標知道希臘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亞歷山大帝國對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課標解讀:知道和初步了解都是較低認知水平的要求。正是憑藉民主制度的優越性,雅典城邦發展到公元前5世紀迎來了它的鼎盛時期,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實現了相對高度繁榮。基於古希臘文明的特徵及其歷史地位,本學習要點以「什麼是希臘城邦制」以及「雅典民主基本情況是什麼」等知識點為主要內容,其中後一個知識點為重點。學生通過這個學習要點的學習,了解希臘城邦的基本特徵和基本結構,掌握伯裡克利時代雅典民主的主要表現及其歷史意義。
  • 九年級上冊歷史《希臘城邦和亞歷山大帝國》知識點+練習題
    2、希臘文明的發展歷程:希臘最早的文明產生於愛琴海地區。愛琴文明包括克裡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邁錫尼各國後來被多利亞人攻佔,邁錫尼文明中斷,希臘進入相對落後的荷馬時代。3、希臘城邦:公元前8世紀,希臘出現了幾百個城邦。希臘城邦一般是以一個城市或市鎮為中心,把周圍的農村聯合起來,組成一個小國。4、特點:希臘城邦的突出特點是「小國寡民」。
  • 古希臘地圖顯示,城邦是如何成為一個帝國的
    古希臘的地中海國家由許多城邦組成,直到馬其頓國王菲利普和亞歷山大大帝將他們併入希臘帝國,才統一。希臘位於愛琴海的西側,北部是巴爾幹半島的一部分,南部是伯羅奔尼撒半島,由科林斯地峽與北部陸地隔開。北部地區以雅典城邦而聞名,伯羅奔尼撒人,斯巴達人。在愛琴海也有數以千計的希臘島嶼,在愛琴海的東部有殖民地。
  • 與雅典相比,同樣是城邦起家,羅馬為何能實現城邦向帝國的轉化?
    城邦文明是古代西方文明的一大特色,而在世界發展的進程中,人們總結出一個通用的法則——帝國的轉化都是城邦國家通過武力徵服周邊鄰國實現的。羅馬就是通過武力實現城邦向帝國轉化的典型例子。為何作為城邦文明繁盛代表的雅典沒能實現向帝國的轉化,反而是在城邦時期籍籍無名的羅馬完成了?
  • 環境孕育到時代雕磨,歷史發展浪潮下希臘文明經歷了怎樣的演變?
    而後約在公元前1200年,多利亞人入侵了邁錫尼,導致邁錫尼文明毀滅。由此,希臘進入了黑暗時代。也就是公元前1200年到公元前800年這一段時間,這一期間幾乎沒有相關的歷史記載。而由於了解這一時代主要是通過《荷馬史詩》,所以由此得名。在這一時期末期,許多新的城邦國家紛紛建立起來,商業貿易又得以重新發展起來。
  • 希臘史15:古希臘城邦的形成背景、類型、特徵及主要城邦介紹
    據說,當時希臘已經能夠製造3層槳座的快速遠航船。商業也隨之發展起來,希臘各地之間、希臘和亞非其他各國之間的貿易關係逐漸建立起來,在一些商業較為發達的城邦,已經出現了具有高度文明的城鎮,出現了專門從事商業的商人。
  • 教案丨中外綱要下.第2課 古代世界的帝國與文明的交流
    1.能夠通過閱讀史料,提取信息,準確指出古代文明擴展的促進因素;結合地圖,運用時空定位,概括各文明擴展的基本史實,並運用史料認識文明擴展對大帝國興起的影響。2.能夠以地圖為依託,介紹古代大帝國的興衰發展情況;在史實分析的基礎上,全面認識帝國擴張帶來的影響。3.能夠選擇運用相關史事,論證說明古代文明的交流情況。
  • 何新論希臘偽史(46):偽造的古希臘地圖和殖民史
    實際上此文作者知道這一點,所以只是含糊其辭地說——「這片愛琴海沿岸的土地」——「見證」——了」歐洲地區最早的兩大文明「。  愛琴海土地——見證文明,這一說法本身就荒謬不通。但為什麼作者不能直接說是希臘人創造了這兩大古文明呢?  因為當這兩個古文明出現的時候,」希臘「這個地名和所謂的「希臘人」都還不存在。
  • 希臘首都雅典:諸神故鄉,奇蹟城邦,一鍵了解!
    言】希臘語 【氣候條件】地中海氣候 【著名景點】雅典衛城,宙斯神廟 【城市名片】西方文明的搖籃 雅典(希臘語:Αθνα;英語:Athens)是希臘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雅典歷史簡述】 雅典是歐洲甚至整個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公元前1000年,雅典成為古希臘的核心城市。從公元前9世紀晚期到8世紀初,雅典已有貴族的豪華墓葬,鐵器和青銅生產也發展迅速,達到建立城邦——早期的奴隸制國家的程度。
  • 孕育希臘文明、羅馬文明的環地中海地區,為何沒有統一的語言?
    在古代希臘文明中,「城邦」是從未更改過的主心骨。在這樣的主心骨式的理念的引導之下,古典時代的開始和終結是通過兩次戰爭。古典時代的崛起就是希臘和波斯的希波戰爭,古典時代的衰落則是伯羅奔尼撒戰爭。公元前6世紀,強大的波斯帝國在徵服了古巴比倫文明、古代埃及之後,成長為一個地跨亞非的大帝國。
  • 讓娃娃們了解人類文明和起源,就從《古文明地圖》開始看吧
    但對於地球的居民來說,人類文明發展到目前的高度非常的不容易,在高速發展的現在,回過頭去學習和探索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學習各行各業發展的痕跡顯得尤為重要。而對於孩子們來說,去熟悉、了解各個人類文明的起源、發展、地理位置、生活環境、歷史背景,啟發孩子們的歷史認知,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 古希臘文明:科學性格、城邦文化和競技精神
    古希臘是一個次生文明,它並不像四大文明古國那樣,是從最初的農業定居地區原生發展起來的,它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文明的輻射圈之內,從一開始就是在其它文明影響下發展起來的。次生文明不代表歷史短,其實就歷史悠久而言,古希臘並不比中國遜色。
  • 從希臘逃難而來的流亡者,如何在波斯帝國開啟自己的輝煌人生?
    但從當時波希關係來看,其實這兩大文明的交流互動是十分頻繁的,而且希臘事務也是當時波斯帝國的重要事務之一,所以即使這些從希臘流亡過來的人沒有辦法擔任高級的職務,他們也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參與到帝國的希臘事務中,並且能夠以此得到波斯國王的厚待和重視。再加上當時整個波斯對官僚的管理十分鬆散,而這種疏鬆的管理,也為希臘流亡者參與帝國的政治事務提供了契機。
  • 伊朗歷史沿革:從橫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到全球秩序下的縮影
    本文就讓我們詳細梳理一下伊朗高原以及波斯文明的發展和演變歷程,了解其對世界其他文明的滲透和促進作用。而在世界古典時代,絲綢之路成為連結各大文明紐帶之時,伊朗高原便是整個亞歐大陸上各文明區域之間最重要的樞紐節點了。
  • 評《戰國與希臘》:羅馬帝國滅亡後,文明與歷史為何沒能渡過危機?
    世界是多元的,世界上的文明也是多元的。文明沒有優劣之分,也沒有高低之別。多元的文明給世界帶來了萬分的精彩,精彩的世界又為文明的交流、互鑑提供了廣闊的舞臺。特爾斐神廟遺址中華文明具有5000年的發展歷程,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她既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也是中華民族發展之根本,復興之基礎。根深方能葉茂;基實才可致遠。培根固基是時代之使命,更是民族復興之偉業。
  • 2021歷史學複習要點:希臘文明
    (二)、海外殖民產生的原因及影響:從公元前8世紀中葉到6世紀的200多年間,希臘殖民者在地中海、黑海地區建立數以百計的殖民城邦。形式:由某一城邦發起,它就是母邦,把部分公民移到海外另建家園,它就是子邦(殖民城邦),是古風時代希臘國家形成和擴散的一種表現形式。
  • 羅馬文明脫胎於希臘,而希臘是如何被羅馬徵服的?
    嚴格來說,希臘文明不僅孕育了羅馬,也影響了此後數千年的西方世界,不過希臘本身卻最終滅亡於羅馬之手。在亞歷山大大帝通過一系列東徵建立起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之後,希臘文明逐漸在地中海沿岸和中亞的廣大徵服區傳播開來。
  • 《希臘思想的起源》:城邦催生古希臘哲學,隱含西方哲學起源奧秘
    1、愛琴文明衰落,古希臘進入黑暗時代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希臘的克裡特島出現了愛琴文明,建立了最初的國家。公元前1450年左右(對應中國就是商朝早期),說希臘語的邁錫尼人佔領了克諾索斯王宮,克裡特文明的衰落。從此以後,愛琴文明的中心轉移到希臘本土的邁錫尼地區了。
  • 潘嶽:戰國與希臘,中西方文明根性之比較
    6月2日,《文化縱橫》刊發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第一副院長潘嶽《戰國與希臘:中西方文明根性之比較》一文,文章如下:【導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和西方又一次站在了解彼此的十字路口。
  • 希臘史22:從提洛同盟到雅典帝國——雅典是怎樣成為海上帝國的?
    雅典人眼見波斯大軍兵臨城下,但希臘聯軍還沒有集結完畢,於是雅典執政官提米斯託克利(Themistocles,前525~前460)果斷放棄雅典城,將所有人民和財產轉移到船上,自始掀開了雅典人的海上徵途。雖然波斯人攻入雅典,並燒毀了空城,但雅典真正的力量已經在海上積聚了起來。當年秋天,雅典海軍在薩拉米斯(Salamis)海戰中擊敗了波斯海軍,切斷了波斯陸軍的補給,迫使他們退回馬其頓與色雷斯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