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文學創作必備的文學理論知識

2020-12-15 百家號

要想使自己的作品成為真正的文學,而不是網絡上爛大街的言情小說,就要掌握一定的文學理論知識和寫作技巧。今天,就讓我們看一下古今中外的大文豪是如何進行文學創作的。

首先,文學創作要有豐富的想像力。想像力在理想型文學、浪漫主義文學中有很明顯的體現。理想型文學具有表現性,它超越現實,靠作家想像創造出一個理想世界,表達作家超越現實的主觀願望。例如: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創造了一個「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人人平等的理想樂土。理想型文學還具有虛幻性,但它並非完全不從現實生活中汲取素材,而是將這種素材通過想像,進行誇張變形。例如:李白《秋浦歌》中「白髮三千丈」的誇張,追求的並不是邏輯真實,而是情感真實。

第二,文學創作要有對生活敏銳的洞察力。這在現實型文學中有所體現。現實型文學具有再現性,忠於現實生活。陀思妥耶夫斯基認為:「藝術不僅永遠忠於現實,而且不可能不忠於當代的現實,否則它就不是真正的藝術。」例如:魯迅的小說就是「為人生」,表現出直面人生的精神。現實型文學還具有逼真性,以寫實的手法,按生活中各種事物的本來面目進行精細逼真的描繪。巴爾扎克認為:「小說在細節上不是真實的話,它就毫無足取了。」

第三,文學創作要有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例如: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探案集》,通過福爾摩斯對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案件的破解,體現了作者超強的邏輯推理能力,令讀者為之驚嘆。懸疑小說的作者,都具有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

第四,人物塑造在文學,特別是小說中是很重要的。一個文學人物十分鐘的行為,可能是他十年的經歷的反應,不要局限於小說情節,要去想像他的整個生命。小說中的人物在文學家的思想中擁有了生命,不是文學家讓他做什麼,而是他自己想做什麼。當你達到這種狀態時,文學形象的創作就是成功的。那些文學大家就是在思想中這樣孕育了成千上百個形象。文學形象往往有原型,例如:司湯達的《紅與黑》中於連的形象,就是以當時法國某城一樁情殺案中的青年原告為原型創作的。

最後,文學創作還要有熟練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作家在藝術構思中的那些形象、意念等,最終畢竟要藉助於語言文字落實到紙上,因此,對語言文字的熟練運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意翻空而易奇,文徵實而難巧。」這就要求作家能夠用準確的語言把形象定型在紙上,使之成為可被讀者接受的意識形態話語系統,其難度可想而知。

不知道這些技巧大家學到了沒有,希望大家都能寫成好的文學作品。

相關焦點

  • 創作經驗是文學理論建構的基礎
    前段時間,我參加了一個作家的文學回憶錄研討會,從作家在書中自述的創作經驗中,聯想到近期許多作家出版的創作談,包括一些文學講稿,感到當代作家的創作經驗亟待進行理論的整合和提升。由此,又想到大家熱議的中國特色文學理論建構,也應該加入作家的創作經驗這重要的一維。茲將一點不成熟的意見,闡述如下。
  • 達爾文主義對於文學創作與文學批評的影響
    達爾文主義與文學的契舍極大地豐富了文學創作,也為文學批評提供了新的視閾,形成了新的文學批評理論——文學達爾文主義。為人類意識形態之一的文學並不是孤立的存在,作家的創作活動,文學的發展歷程,文學研究的進行,都與人類知識活動的其他領域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為了更好地把握文學,跨學科文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在「科際整合」(interdisciplinary)的研究中,文學與科學的關係成為學者們矚目的焦點。
  • 文學理論試題
    事實上,文學理論不包括文學批評或文學史,文學批評中沒有文學理論和文學史,或者文學史裡欠缺文學理論與文學批評,這些都是難以想像的。文學的準則、範疇和技巧都不能憑空產生。同樣地,反過來說,沒有一套課題、一系列概念、一些可資參考的論點和一些抽象的概括,文學批評和文學史的編寫也是無法進行的。2、簡述文學理論的研究對象是什麼?答:文學理論是一門科學,它有自己獨特的研究對象。
  • 文學創作與個人素質有關,有哪些方面?中外文學理論有不同的看法
    中外文學理論有大量相關論述,有的認為作家的藝術才能主要來自個人天賦,比如柏拉圖的「靈感論」,康德的「天才論」,克羅齊、科林伍德的「直覺表現主義」,曹丕的「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王國維的「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等。有的看重後天的閱歷和藝術修養,中國古人有「詩窮而後工」的說法,西方從古希臘起就強調修辭、結構等技巧的重要性。
  • 理論真實的品格與文學理論教學,你了解嗎?
    理論創新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必須先進行自我批判,亦即能夠根據時代的發展和條件的變化作出相應的理論調整,在和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發現和克服錯誤觀點,找出不太完善的思想並加以補充,自覺地運用自我批判功能來對待或拋棄過時的結論,為總結出新的實踐經驗和理論上的提升創造條件。
  • 南北朝時期的文學創作觀:文學創作史上的時代明珠
    導語:南北朝時期,文學開始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門類,往往在這種社會動蕩的時刻,人們的思想精神得到自由,於是多元化的文學創作觀開始興起,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以鍾榮《詩品》為首的對於文學創作觀進行分類分析的文學書籍,這些書籍的產生使南北朝時期的文學發展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也使這個時期的文學成為了歷史上的一顆明珠,滋味說,三義說等等都給予了文學創作不一樣的靈感方向
  • 文學理論筆記全
    即科學形態的文學理論要通過擺事實、講道理,揭示文學活動的規律,總結出文學創作和欣賞的經驗,具有深厚的學理性,不是一味迎合某種政治的需要。(3)現代的。即發展文學理論,就必須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人類社會己經向現代化邁進,文學理論也必須實現現代性的創新。
  • 埃斯卡皮《文學社會學》,文學理論初學者推薦書籍,語言簡潔易懂
    對於學習中文專業或者一些文學愛好者來說,理論類知識的學習都是比較枯燥的,然而文學理論是一門非常接近美學的課,它能培養鍛鍊人的邏輯嚴謹性,對於學習中文的同學來說這門課是必修課。那麼,如何選擇文學理論的相關書籍呢?
  • 文學專業考研文學理論名詞解釋
    文藝學:研究文學的科學統稱,包括文學發展史、文學批評、文學理論。文學理論:以社會歷史現實為研究對象,以哲學方法論為總指導,研究和闡明文學性質、特點和一般規律的科學。文學觀念:對文學的看法,「什麼是文學」,變化中的,因民族、時代、群體、人而不同。
  • 人工智慧與文學創作的層面滲透
    文學創作本來以人類讀者為預設的(或實際的)接受對象。人工智慧至少在三種意義上扮演讀者的角色:一是在自動寫作過程中運用一定的標準對其產品加以篩選,好比人類作家閱讀並修改自己的作品那樣;二是在文學接受過程中對作品進行統計、分析或者闡釋,好比人類讀者對待其他人所寫的作品那樣;三是為人類作家提供可作為參考的反饋,正如當下有關文學的大數據、雲計算所顯示的那樣。
  • 大學習、大宣講、大創作:李朝全來榕講授文學創作的奧秘
    (繆羅建 攝)東南網12月10日訊(本網記者 蔡麗潔)近日,應福建省文學院邀請,中國作家協會創作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李朝全做客福州,為廣大文學愛好者解讀「文學創作的奧秘」。講座圍繞文學創作的兩個基本問題「寫什麼」和「怎麼寫」,從「如何尋找獨特的人和事」「作品的故事性和文學性」「獨特的敘述的技巧」「創作的基本功想像力和表達力」幾個方面徐徐展開,令觀眾受益匪淺。講座伊始,李朝全開宗明義闡釋文學創作即在於處理創作和歷史之間的關係。
  • 學者匯聚羊城探討新文科視域下文學研究與文學理論創新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李永傑 通訊員 陳瑞迪 唐詩人)1月12—13日,「新文科視域下文學研究與文學理論創新」學術研討會在暨南大學舉行。與會學者分別圍繞「新文科時代文藝理論創新」「海外漢學與中國文論建構的世界視域」「新世紀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數字時代與中國網絡文藝評論新視點」「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文學與共同體美學」五個議題進行發言和討論。  會議開幕式由暨南大學文學院閆月珍教授主持,暨南大學文學院院長程國賦、《粵海風》雜誌主編盧瑜、暨南大學文學院蔣述卓教授先後致辭。
  • 現實主義文學的力量來自家國情懷——梁曉聲文學創作帶來的啟示
    北京語言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韓經太感觸頗深,「當代理論批評對什麼是現實主義還沒有給出定論,在思考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我們肯定要使我們的思考建立在鮮活的、豐厚的文學經驗之上,梁曉聲的創作為這樣一種思考提供了堅實的經驗基礎。我們這個時代在建築一種精神高度的時候,離不開他的這種鮮活的經驗。」
  • 大貓聊文學:如何學好漢語言文學
    中文專業的專業課程,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大類:1、文學類。包括古代、現代和外國文學作品選、文學史;以及文學理論等。作品側重在介紹古今中外各種主要的文學作品,要把功夫花在理解和 熟悉有關作品的作者、創作時間、創作的時代背景、主要內容、主題思想、情節、矛盾、表現手法、藝術特色、寫作線索、段落結構、主要人物形象、社會影響、體裁、作品的隱含深義、構思特點等等方面。學習作品選,必須認真閱讀原著不能只看教材不看作品。
  • 文壇教父童慶炳心臟病去世 曾主編《文學理論教材》
    其在文學基本理論、文藝心理學研究、中國古代文論等領域均具有開創性研究。「現在大概有500多所高校在使用童慶炳理論先生主編的《文學理論教材》,這本書是最好的文藝理論教材。」李春青教授介紹。  除了在文藝學研究方面的成就,著名作家莫言、餘華、嚴歌苓、遲子建等均為童慶炳學生。據了解,1987年北師大於魯迅文學院聯合開辦創作研究生班,童慶炳擔任該班級輔導員,並有授課。
  • 藝術學門類——戲劇影視文學專業解讀
    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概況 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屬於藝術類學科,以研究電影、電視、戲劇的文學劇本創作為核心,旨在培養具備戲劇、戲曲和影視文學基本理論及劇本創作能力,能在劇院或電視臺、電影廠、編輯部等部門從事文學創作、編輯和理論研究工作,以及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單位從事實際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 西方文學理論中四處遊蕩的巴赫金幽靈
    ,巴赫金也因此成為一個社會符號學家;在《拉伯雷的創作和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民間文化》中,巴赫金挖掘出了民間詼諧文化之於文學創作的深厚土壤,也因此成為文化人類學、民俗學熱議的話題;當然更重要的,是巴赫金自恃為「哲學家」,尤其是他要將行為哲學作為第一哲學來建構,哲學家、倫理學家也是巴赫金樂意接受的一種稱謂。
  • 《文學理論》:反映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論的新發展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文學理論》教材在老中青三代文學理論專家艱苦努力下,已獲中央批准出版並在高校中使用。這部《文學理論》教材的編寫過程得到了中央領導同志的關心指導,得到了哲學社會科學界的熱情支持,並經過了工程諮詢委員會的多次審議和工程辦公室組織的多次修改。
  • ...鄂倫春、達斡爾民族文學創作筆會暨《駿馬》文學期刊創刊四十...
    內蒙古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少數民族文學委員會委員塗克冬·慶勝發表講話,他首先代表內蒙古文聯、作協對「三少」民族文學筆會的召開表示祝賀,並表示內蒙古文聯、作協始終高度重視少數民族文學的發展,實施了「草原文學重點作品創作扶持工程」「優秀蒙古文出版翻譯工程」,作家籤約制等一系列舉措,凝心聚力,進一步加強了對少數民族作家、作品的扶持。未來將搭建更多的平臺,為作家的創作助力加油。
  • 2021年武漢大學634文學理論與現當代文學真題
    首先,跟西方的「摹仿論」去比較,說明兩者的根本區別——「摹仿論」認為外物是根本的,文學描摹是以外物為中心的,力圖客觀地反映外物;「感物說」則認為人的內在感情才是根本的,外物只是誘發情感的「媒介」、「由頭」,是一個情感發生的「觸點」。然後,我們再用「舉例法」,請思考,中國「感物說」,如何體現在創作上呢?我們由遠及近想到詩歌的源頭——《詩經》,「賦比興」是不是就體現了「感物說」這個傳統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