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創作與個人素質有關,有哪些方面?中外文學理論有不同的看法

2020-12-13 我做你的避風港

文學創作是一種個體化的、創造性的特殊精神文化活動,它對作家個人素質有特別的要求。中外文學理論有大量相關論述,有的認為作家的藝術才能主要來自個人天賦,比如柏拉圖的「靈感論」,康德的「天才論」,克羅齊、科林伍德的「直覺表現主義」,曹丕的「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王國維的「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等。有的看重後天的閱歷和藝術修養,中國古人有「詩窮而後工」的說法,西方從古希臘起就強調修辭、結構等技巧的重要性。

曹丕劇照

第三種看法認為,天才和後天的閱歷、訓練相結合,才能真正成就一個優秀的藝術家,這種看法更符合實際,也是古今中外的主流觀點。古羅馬的賀拉斯在《詩藝》中明確指出:「苦學而沒有豐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沒有訓練,都歸無用」,清代葉燮提出的「才、膽、識、力」說,都是第三種觀點的代表。具體而言,文學創作所需的藝術才能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對生活經驗具有高度的藝術敏感,一是對審美形式具有高度的藝術敏感。

賀拉斯

第一種素質,使作家比一般人更擅長把生活經驗轉化為藝術經驗。任何文學創作都不是憑空產生的,不可能是「無米之炊」,它必然以一定的生活經驗作為創作材料。但文學創作不是對生活經驗進行歷史還原或客觀再現,而是把生活經驗作為藝術體驗的對象,經過作家主觀的選擇、提煉、加工之後,形成一種想像性的藝術經驗。它凝聚著作家的感受和情緒,此時它還只是存在於作家的想像之中,但已經是一種創造物,相對於原有的生活經驗,已經被賦予了新的意義。

生活經驗分為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直接經驗與文學創作的關係較為顯性,不少文學作品都帶有作家自身經歷的影子;間接經驗在文學創作中的呈現更為隱性,往往要通過作家對自己創作過程的解說,才能發現其痕跡。間接經驗給作家帶來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也對作家的藝術才能有更高的要求。在大多數時候,作家對間接經驗的接受是零散的,是不完整的,這需要作家對經驗材料的意義進行創造,使原本互不相干的經驗材料因為新的意義關聯而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在想像中把生活經驗轉化為藝術經驗,只是完成了文學創作的一半,作家還需要第二種素質,即對於審美形式的藝術敏感。如果沒有審美形式作為藝術經驗的載體,藝術經驗就只存在於作家的想像之中,只屬於作家個人,不屬於讀者,不屬於社會,也不能進入文學傳統。能否為藝術經驗創造出恰當的審美形式,是藝術作品成功的關鍵。

陸機在《文賦》中所講的「恆患意不稱物,言不逮意」,就涉及文學創作對兩種素質的要求。如果對生活經驗缺乏藝術敏感,作者或者對經驗材料(物)視而不見,或者從經驗材料(物)中感受、提取的意義顯得牽強或平淡,缺乏藝術深度,這就是「意不稱物」;如果對審美形式缺乏藝術敏感,則不能為作者對生活的藝術體驗(意)找到恰當的載體,使藝術體驗(意)在表達和傳遞的過程中發生扭曲或損耗,這就是「言不逮意」。這兩方面素質的獲得,既需要一定的藝術天賦,也需要後天的藝術修養。

陸機

在藝術才能之外,學識、思想、胸襟、閱歷,也是有利於文學創作的重要個人素質。這些素質首先可以豐富作家的間接生活經驗,擴大文學創作的素材基礎。其次,這些素質可以開拓眼界,提升境界,使作家對生活經驗的藝術體驗更為豐富和深刻。其三,這些素質也有助於作家增強藝術形式方面的修養,如中國古典詩詞中的用典就是從學識中發展出來的一種藝術形式。綜上所述,文學創作是有門檻的,在藝術和思想學識上具有必要的素質,是文學創作的前提。此外,其他一些個人因素,比如作家的人生經歷、個性偏好,以及某些偶然的觸發因素,都會對具體的文學創作產生一定影響。

參考資料

《文學理論基礎》

本文乃作者「我做你的避風港」獨家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下次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創作經驗是文學理論建構的基礎
    為此,有必要引進創作經驗這個中國特色文學理論建構的重要一維,把立論的起點建立在作家創作經驗的基礎上。●伴隨對中國特色的創作追求,作家對創作經驗的反思,也為中國特色文學理論建構提供了寶貴的思想資料。特色文論建構的三維中國的文學理論,傳統深厚,資源豐富,在歷史上對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都起過重要的促進作用,也有自己的鮮明特色。既有自己的特色,同時又提出建構中國特色的文學理論問題,不是趕時髦,而是與近代以來,中國文學理論漸失固有的古典特色又未能形成鮮明的現代特色有關。
  • 進行文學創作必備的文學理論知識
    要想使自己的作品成為真正的文學,而不是網絡上爛大街的言情小說,就要掌握一定的文學理論知識和寫作技巧。今天,就讓我們看一下古今中外的大文豪是如何進行文學創作的。首先,文學創作要有豐富的想像力。想像力在理想型文學、浪漫主義文學中有很明顯的體現。理想型文學具有表現性,它超越現實,靠作家想像創造出一個理想世界,表達作家超越現實的主觀願望。例如: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創造了一個「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人人平等的理想樂土。理想型文學還具有虛幻性,但它並非完全不從現實生活中汲取素材,而是將這種素材通過想像,進行誇張變形。
  • 文學作品是精神存在形式,文學作品結構是?中國與西方有不同闡釋
    在中國傳統文論中,文學被看作是作家內心思想、情感、人格、志趣、精神等的外化,對文學作品的構成問題常常是從作家創作的動態性這一角度來進行探討的,諸如構成各要素之間的運動與變化關係,創作主體意志由內向外的投射等,由此形成了文與質、言與意、形與神等辯證關係。
  • 文學理論筆記全
    (見《輔導與習題集》p5)11四、談談你對中國文學理論課程設置的看法?「中國傳媒大學2013年研]67七、什麼是文學的內部研究,包括哪些方面。[復旦2010〕67八、文學審美性與以醜為表現對象是否矛盾,為什麼?
  • 文學理論試題
    (2)、作家創作出來的文學文本-作品是一個複雜的語言藝術世界,這個世界又是由幾個不同的層面構成的,而且由於對語言不同層面的開掘和利用自然形成了不同的文學文本,其中像語言、修辭、文體、敘事和抒情等就構成了文學理論的重要問題,從而形成了文學理論中的又一個重要內容——文學文本-作品論。
  • 南北朝時期的文學創作觀:文學創作史上的時代明珠
    指出不同文體對風格有不同要求。劉在這裡認為某一類文體只能有一種標準風格如"賦頌歌詩"只能是清麗,這與曹丕陸機的講法一樣,確乎有嫌機械,但他在文體論部分還是承認同一種文體可以有不同的風格,其分析得細緻精詳是劉超越前人之處。
  • 2021年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611中外文學】真題+一些小感想
    比如說選的方向還是古代文學,現在不僅要複習古代文學和文論,同時還要複習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西方文論,文學理論等方向。(中大不考語言學,即不考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和語言學概論等。不同的是,中外文學這一門填空題60分,2分一空,三個方向即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各佔20分;中外文論填空題30分,一分一空。名詞解釋均是6個,一個5分。中外文學的論述題總共60分,是選做題。去年是六選二,今年則是五選二;中外文論是必做題,共3道,90分。(去年今年都是這樣,不知道明年會不會變。)
  • 被譽為「中國思想啟蒙之父」的黃宗羲,在文學方面提出了哪些理論
    開宗明義,黃宗羲作為開明的史學家、思想家,提出的文學理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提倡「有品藻而無折衷」,讓各種風格的詩歌並行不悖,克服墨守一家的偏頗;2、詩歌必須為作者自己的情感流露,打上作者特有的烙印,體現出獨創性;3、提出「性情說」,通過辨析詩歌性情的類別
  • 達爾文主義對於文學創作與文學批評的影響
    達爾文主義與文學的契舍極大地豐富了文學創作,也為文學批評提供了新的視閾,形成了新的文學批評理論——文學達爾文主義。在文學發展漫長的歷史中,科學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對文學觀念、創作手段及研究視閾都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其中生物科學中的達爾文主義即進化論學說便是一例。   一、達爾文主義對於文學創作的影響   英國生物學家C.R.達爾文於l9世紀中葉創立了以自然選擇為中心的生物進化理論,即通常所指的進化論。
  • 淺談青春期的「羞恥」文學與無意識理論
    圖源於網絡「無意識」這個概念是由弗洛伊德所提出的被稱作最有價值的理論無意識理論貫穿各個學科,在文學創作方面,也離不開弗洛伊德的無意識升華理論。在一個方面,個體的創作動機可分為表層動機和深層動機,表層動機一般指的是以謀生等為目的的創作,這樣的動機是有意識的去實行的;而深層動機指的是精神方面自我某一方面的滿足,可能是現實生活中沒能得到滿足的事物,自己不能察覺得到的無意識行為。
  • 人工智慧與文學創作的層面滲透
    坊間流行的各種專用寫作程序不僅包含了來自既有作品的大量文學片斷,而且可以提供有關風景、人物、服飾、情節等方面的不同選項。某些智能化程度較高的寫作程序定義了多種主題,可以根據用戶所選擇的主題調用和重組資料庫所保存的各種資料,運用武俠、科幻、懸疑、言情、商戰、復仇等模板,並自動尋找中規中矩或別出心裁的表達方式,生成簡潔的故事梗概,以至於相對完整、讓不明底裡的人以為是出自真人之手的「作品」。
  • 第四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創作文學交流會在新舉行
    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評議委員會主任委員李瑞騰介紹說,2011年成立的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目前已舉行三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提倡現代文學閱讀與寫作風氣、發掘優秀作家及作品、獎勵在文學方面有卓越貢獻者,並期使文學之美善能有效發揮其淨化社會人心之功能。余光中、瘂弦和黃春明是歷屆貢獻獎得主。
  • 鄉土文學的代表作家,有哪些?
    鄉土文學的代表作家,有哪些?鄉土文學,它的出現溯源於魯迅的《故鄉》上個世紀20年代,現代文壇上出現了一批比較接近農村的年輕作家,他們的創作較多受到魯迅影響,以農村生活為題材,以農民疾苦為主要內容,形成所謂「鄉土文學」。
  • 羅宗強:在古代文學研究領域有大成就的,一定是能坐冷板凳的人
    從這些來推測他在創作中的崇尚,來理解他的文學觀念。張毅:中國文學思想史學科,既不同於中國文學史研究,也不同於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在這門學科的建立過程中,您的《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堪稱標誌性的著作。能否就這兩部書的寫作,談談這門學科與文學史和文學批評史的區別,以及中國文學思想史學科的發展情況。
  • 漢語言專業、漢語言文學專業、漢語言文學教育有哪些區別?
    【漢語言專業、漢語言文學專業、漢語言文學教育有哪些區別一、研究方向不同1、【漢語言專業】研究方向是語言的起源、本質、特色、構造、功能和發展規律。從音、文、詞、語法、修辭等方面研究古代漢語及現代漢語。2、【漢語言文學專業】研究文學作品,比如鑑賞古詩詞、小說、散文等文體。培養文學素養的專業。
  • 紀念 | 羅宗強:將來在古代文學研究領域有大成就的,一定是能坐冷板凳的人
    從這些來推測他在創作中的崇尚,來理解他的文學觀念。張毅:中國文學思想史學科,既不同於中國文學史研究,也不同於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在這門學科的建立過程中,您的《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堪稱標誌性的著作。能否就這兩部書的寫作,談談這門學科與文學史和文學批評史的區別,以及中國文學思想史學科的發展情況。
  • 大貓聊文學:如何學好漢語言文學
    漢語言文學專業(簡稱中文專業)是大學裡比較普遍的一個專業,學習該專業的學生眾多,本文就如何學習該專業,談一點粗淺的看法,供大家參考。學習中文專業,要注意運用哪些學習方法呢?(一)要認真分析各門功課的特點,了解各門課程的主要學習內容,抓住學習重點,避免平均用力。中文專業的專業課程,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大類:1、文學類。包括古代、現代和外國文學作品選、文學史;以及文學理論等。
  • 文學經典名作,該如何鑑賞?|文學作品|小說|心理_網易新聞
    從這些方面的角度上,能從更高的角度上容易理解各種文藝思潮的發展流變歷程和經典作品創作思想和藝術的深度和廣度。從原著創作時代背景來分析時代意義正確評價文學作品在文學史上的價值,重要的一點是離不開時代背景的探究。《金瓶梅》是一部有爭議的文學作品,爭論的焦點在於,其對性的描寫是為了滿足人動物性的簡單刺激需求?
  • 文學專業考研文學理論名詞解釋
    文藝學:研究文學的科學統稱,包括文學發展史、文學批評、文學理論。文學理論:以社會歷史現實為研究對象,以哲學方法論為總指導,研究和闡明文學性質、特點和一般規律的科學。文學觀念:對文學的看法,「什麼是文學」,變化中的,因民族、時代、群體、人而不同。
  • 華中師範大學文學考研710+824考研真題(1998-2019)
    2、張愛玲主要創作活動始於何時何地?其主要體裁、題材是什麼?創作個性和藝術風格如何?3、在50—70年代中期,佔據主導地位的現實主義理論前後主要有哪些提法?為克服現實主義的退化,有哪些批評家提出了一些什麼樣的理論主張?4、「陳奐生系列小說」包括那些作品?說說「陳奐生性格」具有怎樣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