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網絡「軟暴力」該如何維權

2020-08-14 臨安檢察

來源:光明網

【問答民法典·以案說法】

●關鍵詞

網絡「軟暴力」 人格權 隱私權

●概述

貼報噴字、拉掛橫幅、燃放鞭炮、播放哀樂、擺放花圈、潑灑汙物、斷水斷電、堵門阻工……這些現實生活中的「軟暴力」行為不斷受到打擊。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空間逐漸成為「軟暴力」行為的高發地,網絡「軟暴力」對公民人身權利、財產權利造成的損害不可低估。

●案例

2015年4月以來,趙某先後成立並控制多家公司,僱傭300餘名業務員為第三方網貸公司等機構催收欠款。催收員長期使用群呼、群發簡訊、「呼死你」軟體、「P圖」、揭發隱私等「軟暴力」手段催收,滋擾欠款人及其緊急聯繫人、通訊錄聯繫人。眾多被騷擾人因此產生恐懼心理,導致家庭矛盾,工作、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2020年7月29日,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對此案進行一審公開宣判,主犯趙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該案是北京市首例網絡「軟暴力」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

●法條

人格權是民事主體享有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權利。除前款規定的人格權外,自然人享有基於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產生的其他人格權益。(第九百九十條)

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第一千零二十四條)

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洩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第一千零三十二條)

●專家說法

朱莎(浙江墾丁律師事務所律師)

運用法律武器懲治網絡「軟暴力」

從最早在網絡論壇(BBS)上的「人肉搜索」、社交平臺評論區人身攻擊,到「飯圈」對噴、視頻網站彈幕刷屏罵人、直播「錘人」,網絡「軟暴力」手段日益翻新。更有甚者,通過網絡或通信工具實施惡意舉報、誣告陷害等行為。

網絡「軟暴力」往往發端於「人肉搜索」,隨之出現個人信息被肆意傳播,進而受害者被有針對性地通過網絡、電信手段進行謾罵、侮辱。其侵犯的客體包括隱私權、名譽權甚至是健康權、生命權。

在民法典之前,2017年6月1日起實施的網絡安全法明確加強了對個人信息的保護,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進一步明確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

行為人在未被授權的情況下,「人肉搜索」他人身份、照片等個人信息並散布的,如果情節嚴重將面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處罰。但在民事層面,一段時間內隱私權、個人信息和私密信息的邊界較為模糊,救濟途徑和其他民事侵權行為相比無特殊性。

民法典此次將人格權獨立成編,全面加強對公民人格權的保護。人格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權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在人格權編第六章,對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進行了規定,首次將「私人生活安寧」明確寫入隱私權,豐富了隱私權的內涵和保護範圍。

民法典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電話、簡訊、即時通信工具、電子郵件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這意味著,實踐中除了非法獲取、洩露個人「私密空間、私密活動和私密信息」行為外,諸如簡訊謾罵、「呼死你」、彈屏攻擊等破壞「私人生活安寧」的網絡「軟暴力」行為,也涉嫌侵犯隱私權。同時,上述行為往往伴隨著侮辱、誹謗等,容易導致受害者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社會評價降低,侵犯其名譽權。

過去,受害者大多是在產生侵權損害後果以後,再通過法律手段尋求救濟。此次民法典規定了禁令保護制度,明確民事主體有證據證明行為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害其人格權的違法行為,不及時制止將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有權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責令行為人停止有關行為的措施。

從具體維權方式來講,對於情節較輕的網絡「軟暴力」行為,公民今後可以依據民法典的規定,要求侵權者承擔民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對於情節較為嚴重但未達到犯罪程度的,可向公安機關尋求幫助,公安機關可以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對侵權者予以拘留或者罰款。對於情節嚴重的,受害者可以藉助刑事手段,向公安機關報案、向法院提起自訴等進行維權。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發布了關於辦理實施「軟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織密了依法嚴懲「軟暴力」犯罪行為的法網。根據該意見,侵犯人身權利、民主權利、財產權利的「軟暴力」手段,包括但不限於跟蹤貼靠、揚言傳播疾病、揭發隱私、惡意舉報、誣告陷害、破壞、霸佔財物等,通過信息網絡或者通信工具實施符合上述規定的違法犯罪手段,應當認定為「軟暴力」,這為打擊實施網絡「軟暴力」黑惡勢力犯罪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法律依據。

(光明日報記者靳昊採訪整理)

《光明日報》( 2020年08月02日 02版)

相關焦點

  • 以案說法|北京首例「軟暴力」案,42人獲刑,遇軟暴力催收如何維權
    據悉,這是北京市首例網絡「軟暴力」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今天國普網以案說法和你聊聊遭遇軟暴力催收,如何維權!昨日,這起北京市首例網絡「軟暴力」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該集團就是通過催收部根據債務人欠款時間成立30餘個催收組,共計僱傭300餘名業務員,催收過程中,催收員採用辱罵、恐嚇等「軟暴力」方式,來不斷滋擾欠款人及其緊急聯繫人、通訊錄聯繫人。屬於不折不扣的「軟暴力」。
  • 遭遇網絡詆毀如何維權?
    當企業在經營活動中遭遇他人網絡詆毀,如何有效進行維權?作者 | 瞿淼 金杜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以網際網路為依託,言論變得前所未有的自由和開放,而對他人言論攻擊的成本也變得前所未有的低廉。在上個月的文章中,我們介紹了如何有效控制企業在經營活動中避免發生詆毀他人的違法行為,防控合規風險。本文我們會討論,當企業在經營活動中遭遇他人網絡詆毀,如何有效進行維權?一、如何判斷自身權益是否受到侵害並選擇恰當的法律依據?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曾經討論過,商業詆毀的表現形式豐富多樣。
  • 鍵盤≠武器 遭遇網絡暴力如何維權?
    拒絕網絡暴力【鍵盤≠武器 遭遇網絡暴力如何維權?】什麼是網絡暴力?生活中哪些行為屬於網絡暴力?面對網絡暴力該如何維權?
  • #關注民法典#消費者遭遇健身房霸王條款如何維權?
    #關注民法典#消費者遭遇健身房霸王條款如何維權?原標題:《#關注民法典#消費者遭遇健身房霸王條款如何維權?》>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
  • 首例網絡「軟暴力」42人被判刑!肖戰律師正面剛黑粉:到時候別哭
    近日,北京首例網絡軟暴力犯罪集團案宣判,這一話題迅速登上微博熱搜,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據悉,該案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於辦理實施「軟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自2019年4月9日實施以來,北京首例網絡「軟暴力」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
  • 【世界智慧財產權日·典型案例】遭遇「高仿」,如何維權?
    【世界智慧財產權日·典型案例】遭遇「高仿」,如何維權?「高仿」商標註冊人如何合法維權?2005起該品牌多次獲得各行業組織授予的獎項及榮譽,2014年4月,C食品有限公司授權原告A公司在中國大陸地區獨佔使用其註冊商標。2016年5月,原告A公司發現,被告B飲食店餐廳的兩處大門上方、收銀臺外側、等餐牌、餐廳外部廚窗等處,均使用了C品牌字樣。原告認為被告擅自使用「C品牌」標識的行為已侵犯其享有的註冊商標權利。
  • 當婚姻遭遇小三,律師教你如何維權?
    據爆料,該男子的「小三」自稱懷孕後,原配不願相信,陪同「小三」前去產檢後萬念俱灰。之後兩位女子都鬧著跳樓自殺,而該男子情急之下選擇攔阻「小三」,置妻子於不顧,後者情緒崩潰跳樓身亡。事發後,原配的妹妹在微博中寫下長文《姐姐安息》,詳細記述了姐姐遭遇婚變及一系列打擊後走上不歸路的經過。
  • 孩子參加夏令營遭遇傷害該如何維權
    對此,應如何確定責任?受害學生家長如何最大限度地維護其權益?下面案例可提供借鑑。  一、兒童雖自己燙傷,夏令營也應承擔相應過錯賠償  【案例】7歲的東東參加夏令營的第3天晚上,老師讓學生用開水刷杯子,東東不小心被燙傷。經送醫院診斷為左腿二度燙傷,可能留下疤痕。此案經人民法院判決,夏令營組織按70%的(主要)過錯承擔賠償責任。
  • 遭遇此行為後,又該如何維權?
    該行為是否合法?遭遇「以租代徵」後,又該如何維權?本文由北京來碩律師事務所郭律師為您一一解答。該行為的實質,其實是規避法定的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收程序,進行非農業建設。「以租代徵」的違法行為,使得用地者不僅能在規劃計劃之外擴大建設用地規模,同時還能逃避繳納有關稅費、履行耕地佔補平衡的法定義務。正是由於「以租代徵」行為的重大違法性以及對農民權益的嚴重侵害性,國家對此種行為已經明令禁止。
  • 農民工遭遇欠薪該咋辦?維權電話來了!
    臨近年末,勞資糾紛易發高發,為進一步暢通維權渠道,確保農民工欠薪問題能夠得到及時受理、快速解決,切實有效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12月23日,楚雄州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了關於公布楚雄州拖欠農民工工資維權舉報投訴電話的公告。
  • 軟暴力是什麼?怎麼界定?
    如果行為人被軟暴力騷擾的,應該如何處理?  「軟暴力」主要是通過給人帶來心理強制而達到非法目的。因為沒有人身傷害,很多人在遭受「軟暴力」的初期一般會選擇忍耐。隨著時間推移以及「軟暴力」程度加劇,身心俱疲才會選擇報警。我們建議,無論因為何種原因遭遇「軟暴力」,都應該及時向公安機關等相關部門反映,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買房遭遇捆綁銷售該怎麼維權?對捆綁銷售說不!
    凝聚法律力量,華律在行動買房是一件大事,好多人努力多年才能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好不容易買房卻被捆綁銷售,捆綁銷售是說,買房順帶著車位、地下室一起買了,如果遇到這種捆綁銷售該如何維權呢?華律網也收到許多關於買房遭遇捆綁銷售該怎麼維權的法律諮詢。為了更好維護消費者權益,華律網集合平臺20萬律師和自身專業的法律力量,幫助消費者了解自身的基本權益,掌握基本的維權手段,提高法律維權意識。在此期間,華律公益律師為您提供免費電話諮詢服務,您的權益,我們來守護!關於買房遇到捆綁銷售該如何維權的問題。
  • "軟暴力"正在幼兒園蔓延,很多孩子"中招",多數家長沒有察覺
    要是孩子出現了不願意提及自己在學校裡的情況,我們就應該要注意了,很有可能是孩子遭遇"軟暴力",他們不想讓父母知道。二、孩子遭遇"校園軟暴力"我們如何處理因為放任不管的時候,"軟暴力"最後可能會演變成真正的校園暴力。
  • 遭受網絡暴力 律師教你這樣維權
    本報全媒體記者 周靖 綜合報導隨著信息諮詢的發展,網絡暴力事件層出不窮,如德陽安醫生的自殺事件、羅冠軍事件、電視劇《三十而已》林有有扮演者被部分網友辱罵……網絡的匿名性,讓人們在無拘束的狀態下分享自己的所感所想的同時,也讓微博、微信、論壇等社交平臺成為了網絡暴力的溫床。你經歷過網絡暴力嗎?遭受網絡暴力該怎麼辦?你是否身陷網絡暴力而不知呢?
  • 軟暴力具體表現如何界定 全國掃黑辦:堅持法定標準
    中新網4月9日電 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辦理實施「軟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明確依法懲處採用「軟暴力」實施的犯罪。在司法實踐中,如何界定「軟暴力」?全國掃黑辦副主任、公安部副部長杜航偉9日表示,要堅持法定標準,確保罰當其罪。
  • 網絡維權反轉頻現,如何追責?
    近年來,網絡維權常常上演劇情反轉,網友的「站隊」總被利用。在驚嘆反轉的狗血之餘,更應反省的是,公眾應如何行使網絡輿論監督?虛假網絡維權又該如何追責? 虛假網絡維權法律責任 短短幾天時間,在網絡這片輿論場裡,梁穎從無辜伸冤的弱女子反轉為人人喊打的「壞女人」。 9月5日,在梁穎委託其律師發布道歉聲明後,羅冠軍也在當日發表聲明,表示梁穎已對其在網上發布的不實信息進行澄清,自己放棄所有刑事控告,民事名譽侵權訴訟正常進行,並呼籲大家刪除羅及梁的所有個人隱私信息,停止網絡暴力。
  • 用呼死你軟體、揭發隱私等手段催收欠款 北京市首例網絡「軟暴力...
    據悉,該案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於辦理實施「軟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實施以來,北京市首例網絡「軟暴力」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經審理查明,2015年4月以來,被告人趙波先後成立並控制多家元海慧誠公司,為智融時代公司用錢寶、第三方網貸公司催收欠款,下設催收部、質檢部、招聘部等工作部門。
  • 51信用卡委託他人催收涉嫌軟暴力,為何51也會被查?
    經初步調查發現,「51信用卡」委託外包催收公司冒充國家機關,採取恐嚇、滋擾等軟暴力手段催收債務的行為,涉嫌尋釁滋事等犯罪。根據警方的公告,是51的委託催收公司涉嫌軟暴力催收,尋釁滋事罪。警方如果認為51有責任,則是認定其可能有共同犯罪故意。
  • 遭遇暴力拆遷應該如何維權?
    在現實生活中,拆遷有很多方面,當被拆遷人被拆遷時,有必要與被拆遷人協商賠償,但當拆遷人和被拆遷人不能協商時,暴力拆遷行為非常嚴重,那麼,面對暴力拆遷,被拆遷人該如何處理?如何保護自己的權利?《一》 暴力拆遷如何維權?
  • 遭受網絡暴力,律師教你這樣維權
    什麼是網絡暴力? 你經歷過網絡暴力嗎? 你是否身陷網絡暴力而不知呢?另外還有少量侵犯姓名權、名稱權的網絡暴力。 實施網絡暴力 將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田順升告訴記者:「實施網絡暴力將承擔民事責任,但要區分網絡用戶和網絡服務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