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廢除了漢字,為何要在身份上加上中文名字?原因其實不難理解

2020-12-27 騰訊網

大家都知道,中國在古代那可是十分的強大,特別是華夏的文化體系,幾乎影響了整個東方世界,所以我們現在說中國強大起來了,都會特別標註是「復興」,說明我們只是延續古代的榮耀而已。既然華夏的文化這麼強大,那越靠近中國的國家,影響自然就越深刻了,特別是韓國和日本。

不知道大家平時看電視劇有沒有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實,那就是韓國和日本的古裝片,裡面的服化道幾乎和國內的古裝片沒有兩樣,這就是因為它們在古代深受著中國文化的影響。直到今天,這種影響也存在著,我們國家的漢字就是如此,知道今天還影響著韓國,他們想擺脫都擺脫不了。

上世紀五十年代,由於美國和蘇聯爭霸的原因,朝鮮內一個民族分成了韓國和朝鮮兩個國家,其中,韓國就是學習的美國,那建國後自然是要學習西方來擺脫中華文化的影響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韓國首先要從承載文字的漢字入手,下令將漢字給廢掉,改用韓國的諺文。

想法很美好,但是實施起來可不容易,漢字是全世界最優美的文字,同時也是最難學的,優美的事我們先不談,我們談談難學,說他難學,是因為漢字變化多端,四個音調就夠讓人難辨認了,有時候同樣的字通過不同的組合會有奇妙的效果,就算是同樣的字和同樣的順序,也可能有好幾個意思。

那這樣說來韓國廢除漢字不是很對嗎?既然這麼難學,改用簡單的文字不就好了,想法倒是很美好,但是他們也不會用世界上其他成熟的文字,畢竟還是要給自己的國家留點本土的玩意兒,他們用的是自己創建的諺文,可惜的是,這種語言並不完善。由於沒有音調的區分,讀起來就很容易讓人產生歧義,所以韓國最初的法律條文都是用漢字書寫的。

因為這些法律條文邏輯性十分強,對文字功底的要求也特別高,他們如果用諺語去寫,就很容易讓人不明不白,摸不著頭腦,嚴謹的法律條文是不會也不能夠出現這種錯誤的。同樣的,韓國人的名字也是一樣,為什麼我們把中國人的名字和韓國人的名字放在一起。

一般人很難辨認出是哪個國家的,因為在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除了用韓文書寫外,後面還會附加上中文名,同樣也是為了避免歧義。打個很簡單的比方,比如有三個人分別叫張三、張散和張善。用中文讀起來就會很明白誰是誰,但韓國的諺語就不一樣了。

對於三、散和善讀出來都是一個音,那就容易分不清楚誰是誰了,故而只能再用中文再標記一遍。所以說,在自己翅膀還沒有硬的情況下,便想著就地起飛是很容易留下後遺症的,這樣的做法小編還真是不建議,你們覺得呢?

相關焦點

  • 漢字越來越流行,為何越南和韓國要廢除?其實中國也曾差點廢除過
    而對於我們的文字漢語漢字,我們同樣也是如此。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之一,根據考古歷史的發展,中國漢字約有著6000年左右的歷史,現存最早的漢字就是公元前1300年的殷商甲骨文,雖然就開始了漢字的演變過程,包括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都是漢字在不同時期的面貌,最終發展成了如今的簡體字,就是漢字在大陸的演變過程。
  • 不是徹底廢除漢字了嗎,為何越南、朝鮮、韓國仍舊使用中文名字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發明,後來流傳到世界上各個國家和民族使用,這就構成了龐大的漢文字圈。從古至今,有幾十個民族使用過漢字,比如中國、韓國、朝鮮、日本、新加坡、越南等等。但是到了近代社會,因為各種經濟、政治、環境等原因朝鮮、韓國相繼廢除漢字,日本一直沿用至今。
  • 深受美國影響的韓國稱「漢字落後」,如今為何要在身份證上標中文
    韓國人要在身份證上額外寫上中文名字,這是迫不得已的決定,儘管韓國人不太喜歡。為何說是無奈之舉呢?這說起來就不得不提起韓國的歷史了。眾所周知,韓國,是中國一衣帶水的國家。作為鄰居,兩國之間有許多的相似之處。
  • 曾說「漢字落後」的韓國,為何要在身份證上備註中文?
    漢字讀音與書寫的奇特,漢字身上所呈現出來的魅力,都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學習漢字,哪怕他們知道這個過程非常困難,卻仍然不斷的嘗試。不過,漢字得到眾多國家的認可與接受,也不是一直就存在的,比如曾說「漢字落後」的韓國,下定決心禁止使用漢字,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到韓文的學習。既然如此,那麼韓國人為何要在身份證上備註中文?這不是與他們的初衷截然相反嗎?
  • 漢字逐漸走向國際,為何韓國越南卻要廢除?原因很簡單
    而文字又是在語言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是用於輔助人們交流的工具之一。目前,在我國有80多種語言和30多種文字,而其中漢字和普通話是國人的通用文字與語言。幾乎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語言文字,並且國人也非常愛護自己的母語文化,對於中國人,也不例外。近些年來,中國經濟發展迅速,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都得到了顯著提升,除了英語這門語言,越來越多的國家也開始學習中國漢字。
  • 韓國為何要堅決放棄使用了上千年的漢字?原因跟這個人有關
    很多人質疑為何朝韓使用了近千年的漢字最終被堅決放棄了呢?其實就倆字「難學」!後來演化為兩種文字結合使用,直到今天這種現象還很普遍,你買份韓國報紙,上面經常出現漢字,當然有了注音之後,朝韓人民已經知道上面的漢字是什麼意思了。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韓國樸正熙政府傾向於廢除漢字,建立自己獨特的大韓民族文化,並於1970年發表廢除漢字宣言,此後的教材不再使用漢字(在此之間的教材是漢字和韓文兩種語言)。
  • 韓國人:中國文化影響太深,韓國廢除漢字50年我們卻依舊要學中文
    韓國人:中國文化影響太深,韓國廢除漢字50年我們卻依舊要學中文。我們都知道,韓國以前使用的其實就是漢字,但是後來他們覺得需要擁有自己的特色,不想再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所以就選擇廢除了漢字。從而新製造了韓文,但是韓文本質上就是拼音,所以如果單單用韓文的話,是會出現很多重複的現象的,特別是名字上,因為其他的還可以結合語境,不會出錯,但是名字就是單純的字而已,如果單純用韓文的話,就根本分不清。
  • 韓國和越南廢除漢字後,為何又吵著要恢復?原因讓他們很無奈
    但近年來在韓國和越南國內都出現一種現象,不少人又吵著要恢復漢字,這是為什麼呢?廢除漢字導致文化斷層嚴重韓國所在的朝鮮半島,在古代大部分時間都屬於中國的附屬國,文化上當然也承襲於中國,明代滅亡後,他們還一直把崇禎年號一直到1909年,可見受中國影響有多深。越南就更不用說了,直接被稱為「小中華」,連生活習慣都差不多。
  • 已經廢棄漢字的韓國,為什麼身份證上還有中文名字?
    在朝鮮獨立後,朝鮮政府就正式的在朝鮮廢除了漢字的日常使用,使用朝鮮文,執行去「漢字」化政策,後面韓朝分家後韓國也繼續執行這一政策如:把漢城改為了首爾(但中國一直沿用到2005年才在韓國的抗議下改的名稱)。但是經過了70多年的去漢字化運動,韓國還是有很多人有自己的漢字名。
  • 日本護照封面為何用秦朝「小篆」?反觀韓國廢除漢字,卻丟了傳統
    日本護照封面為何用秦朝「小篆」?反觀韓國廢除漢字,卻丟了傳統漢字文化圈,影響之廣,不亞於現行世界通行語言英語。我國漢字對周邊國家乃至對世界的影響過程,是一個春風化雨的過程,這一點不似英語的推廣過程,伴隨著殖民與血腥。
  • 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上有中文名字,不是廢除漢字?說出來別不信
    大家都知道有著幾千年歷史的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不僅是對中國有著深遠的影響,對世界上各個國家也有著很大的影響,比如在我國唐代時期,日本等國就有非常多的學者在中國「留學」深造。對後世的日本文化影響甚大,不僅是日本文字,在日本國民生活習慣和建築上都能看到中國文化的影子。
  • 韓國廢除漢字後,為什麼韓國人身份證仍要寫中文名?滿滿的心酸
    導語:韓國廢除漢字後,為什麼韓國人身份證仍要寫中文名?滿滿的心酸大家還記得在前幾年,韓國搶先中國一步,向聯合國申請「端午祭」為世界上遺產的事情嗎?在我國引起了不同凡響,我國人認為「端午祭」最先起源於中華文化,不應該由韓國來申請!
  • 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為何要寫個中文名字?
    韓國的身份證並沒有強行規定,一定要加注中文名。之所以,在新版的韓國身份證上,韓國人都會用一個括號,在其中標註中文名字,這實在是無奈之,因為現行的韓國文字存在著巨大的缺陷。在這種情況下,韓國地方的韓語,就相當於中國的一個方言,和廣東話東北話是一個性質的。對此,韓國人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反而認為自己最完美的接受了中國文化而喜不自勝。畢竟在韓國人的認知中,中國就是天朝上國,中國就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中國是韓國人必須要報緊的大腿。
  • 為什麼韓國人身份證上,都要加一個中文名字?其實他們也不想
    韓國有一架F-15K戰鬥機,上面書寫的八個字:,枕戈待旦,刻骨延坪。看起來很有文化的樣子,當然,誰都知道現在的韓國人能認識且會讀會寫這句話的實在是少數,韓國人早就用他們自己後來發明的文字取代了千年以來漢字在他們國家的地位。
  • 漢字正變得越來越流行,越南韓國為什麼要廢除?
    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可以清楚地了解漢字的影響力有多大。在古代,其實漢字的影響力更大。究其原因,是因為當時中國古代朝代的發展。因此,現代許多國家,如日本,韓國,越南和一些東南亞國家最早的語言中也流行漢字。他們在古代使用漢字,目前發掘的史書也是漢字書寫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東亞文化圈,就是以漢字為主題的東亞文化。
  • 韓國當初為何要廢除漢字?漢字在韓國是否有可能恢復?
    1945年,崔銥培被任命為韓國軍政府文教部編修局長,主持教科書編寫,作為美國文化的擁躉,崔上臺後提出廢除漢字、純潔韓國民族語言的設想,崔的想法得到了「朝鮮語學會」幹事長李克魯的大力支持,當年11月,他們成立了「漢字廢止會」,為廢除漢字營造聲勢。
  • 越南剛建國就廢除漢字,為何地名依舊照搬中國?原因很無奈
    越南剛建國就廢除漢字,為何地名依舊照搬中國?原因很無奈越南歷史上叫佔城、安南等,這是一個中國人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名字。越南自從秦朝開始,直至清末,數千年時間基本上都是中國的藩屬國。「小中華」的背後是越南沿襲幾千年的漢字使用歷史,越南方面一系列經典著作,無一例外都是用漢語書寫,甚至於越南國內博物館的聖旨什麼的,都是原汁原味的漢字。近現代歷史上越南的漢字使用依舊是很普遍的,然而越南開國領袖胡志明,剛建國就做了一件破天荒的事情:廢除漢字。其實,越南廢除漢字,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 為什麼韓國人要在身份證上,用括號額外加一個中文名字呢?
    很多小夥伴們都好奇,韓國人的身份證等重要的身份證明上面後面的括號裡會額外的加中文名字呢?這些都是有原因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雖然二戰後韓國曾嘗試廢除漢字,但迫於種種原因,在70年代漢字又被納入了韓國義務教育韓國國字。
  • 廢除漢字幾十年,韓國為何又後悔了?
    1970年,時任韓國總統的樸正熙下令宣布廢除漢字,韓國由此拉開了去漢化的序幕。 此前韓國國內使用的文字有漢字和諺文(韓文)。諺文是一種表音文字,有21個元音和19個輔音,簡單來說就類似我們國內使用的漢語拼音。
  • 韓國廢除漢字多年,為什麼戰鬥機上要刻漢字而不刻韓文?原因真實
    韓國廢除漢字多年,為什麼戰鬥機上要刻漢字而不刻韓文?原因真實 韓國,在古代時曾是中國的附庸國。那個時候,他們學習的都是中國文化,用漢字等。但是在近代,韓國卻選擇了廢除漢字。廢除漢字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名族獨立。到現在為止,韓國廢除漢字有幾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