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免費開放

2021-01-15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5月9日,參觀者在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內參觀。
  薛玉斌攝(新華社發)

  人民網綿陽5月9日電 (記者王明峰)今天,位於四川北川羌族自治縣曲山鎮任家坪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舉行升旗儀式,向在地震中不幸罹難的同胞和在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中英勇獻身的烈士表達深切思念。這標誌著「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正式對公眾免費開放。

  「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按照「自然、簡樸、生態、科學」八字方針,由上海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紀念館佔地14.2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280平方米,陳展面積10748平方米。主體建築名為「裂縫」,寓意 「將災難時刻閃電般定格在大地之間,留給後人永恆的記憶」。整個建築造型以大地景觀的手法,通過地面切割、抬起,形成主要的建築體量,並通過下沉廣場和步道向外延伸,與平緩的草坡融為一體,局部翹起露出地面,寓意新生和希望。

  據介紹,紀念館目前已徵集文物資料119860件,上展實物總件數5230件,上展照片837張,場景4個,沙盤4個,模型3個等。目前,中宣部已將「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確定為「三基地一窗口」、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充分發揮其紀念、展示、教育、宣傳、科研功能,並將建成世界級的地震災害研究基地和世界級地震科普教育基地。

相關焦點

  • 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臨時閉館 老縣城最深積水1.5米
    四川在線記者 吳楚瞳8月10日18時至11日14時,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主副館所處區域內降雨量高達326毫米,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區 降雨近300毫米。受持續強降雨影響,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主館、副館、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將暫停開放,開放時間另行通知。目前,老縣城遺址北川大酒店處道路積水達1米; 三中心遺址處水位1.5米,老縣城過境道路中斷,車輛無法通行,紀念館主館滲水。
  • 「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講解員徐紫菡 一點七公裡環形路上的...
    「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講解員徐紫菡 一點七公裡環形路上的春節 徐紫菡正在為遊客講解。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裡參觀的人流也少了下來。「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講解員徐紫菡正帶著參觀者進行當天的第六趟講解。走到一處遺址前,見有當地群眾祭拜親人,她調低了擴音器音量。    這已是她在地震遺址度過的第六個春節,一天未休。遺址參觀是一條環形路,有1.7公裡。因為既要講解,又要勸導遊客在遺址內嬉戲打鬧等不文明行為,平均一趟要近1個小時。
  • 馮正碧:加強成渝之間合作交流 讓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更具影響力
    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榮獲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新地標殊榮。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馮正碧說,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包含有世界上最大的地震遺址,是不可複製的珍貴資源。地震紀念館在發揮教育、宣傳、科研、紀念、展示五大基本功能的同時,加強與重慶之間的合作交流,增強紀念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 在京臺商走進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感受抗震精神
    北京日報客戶端訊(記者武紅利)今天,由北京市臺灣同胞聯誼會組織的「2020年在京臺商凝心匯」參訪團走進四川省綿陽市北川地震遺址區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感受兩岸同胞在抗震救災過程中守望相助、血濃於水的抗震精神。
  • 汶川地震10周年:探訪震後遺址上的地震紀念館
    回放 汶川地震10周年:探訪震後遺址上的地震紀念館
  • 河南漯河到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調研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近日,河南省漯河市人民政府參事梁國正帶領該市精神文明創建辦領導一行11人到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考察調研。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地震紀念館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馮正碧,黨委成員副主任馬曉燕、梁輝明及管理中心相關科室工作人員陪同。
  • 回訪「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區漢旺鎮:新居裡 不時傳出陣陣笑聲
    11年前的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特大地震突如其來。在那非常時刻,為凝聚共識、提振信心,2008年5月13日,四川日報刊發由王沛、陳露耘撰寫的評論員文章《萬眾一心 眾志成城 戰勝特大地震災害》,在全國主流平面媒體中率先發表評論,在危難時刻充分體現黨報的輿論引導能力。這篇文章獲得第十九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震後9個月,王沛又到地震極重災區綿竹市漢旺鎮,寫下關於弘揚「東汽精神」的系列評論文章。
  • 「5·12」地震時用作臨時擔架的3塊單位標牌 12年後捐贈給地震紀念館
    11月25日,四川綿陽退休的華大爺將3塊單位標牌,以省級文物身份無償捐贈給「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紅星新聞記者獲悉,這3塊標牌曾在2008年「5·12」地震時,被當作臨時擔架抬傷者,運送到綿陽後,華大爺將3塊牌子完好收藏了12年之久。
  • 隨老記者再訪新聞現場|回訪「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區漢旺鎮:新居...
    這一期,讓我們和原四川日報記者王沛一起,重返漢旺,感受「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區的奮進力量。【我們的70年·舊聞新識】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特大地震發生,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一場地震。
  • 偉大時代鑄就不朽豐碑——「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年啟示錄
    偉大時代鑄就不朽豐碑——「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年啟示錄 四月二十二日,鳥瞰北川新縣城。12日14時28分,8.0級特大地震猝然襲擊汶川,災難肆虐處,10多萬平方公裡山河破碎,滿目瘡痍。
  • 蔡永潔、曹野作品: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 / 2017-2018年度建築...
    -1-項目概況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原名北川地震紀念館)是為紀念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而設立,是這次大災難後修建的眾多地震紀念館中唯一的國家級紀念館,它包括紀念、展示、科普、教育、科研五大功能。
  • 5.12 汶川地震發生的瞬間被定格,十年後的遺址
    日曆又將要翻到5月12日,距離那場山河破碎、近7萬同胞逝去的大地震已過去整整十年。時光流逝,生活始終要向前,撕裂的傷口會慢慢結痂,疼痛會慢慢減輕。一座因汶川大地震而為人所知的小鎮,因為地處震中,幾乎被完全炸毀。
  • 地震紀念館走進北川七一小壩小學開展抗震精神宣講活動
    important}9月9日,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走進受北川小壩鎮黨委、政府邀請,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管理中心楊孟昀、朱祺、安衛忠等同志走進七一小壩小學,與學校教師座談交流,發放地震科普知識折頁、手冊等宣傳資料。
  • 實拍:記者親臨「512」汶川特大地震遺址現場
    (攝影:崔麗麗)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給神州大地和華夏兒女帶來了巨大傷痛,同時也激發起全國人民志願奉獻、抗震救災的群情激昂,開啟了中國公益的新時代。值此十年之際,中國災害防禦協會攜手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等9家單位,共同舉辦了「社會力量參與汶川抗震救災十周年紀念活動」。圖為記者親臨「512」汶川特大地震遺址現場。
  • 「5·12」汶川地震遇難者家屬到公墓祭奠親人
    「5·12」汶川特大地震遇難者獻花祭奠親人。(攝影:中國日報記者 鄒紅)中國日報汶川5月12日電 5月12日,「5·12」汶川特大地震遇難者家屬到汶川縣映秀鎮地震遇難者公墓獻花祭奠親人。(編輯:嚴玉潔 潘一僑)「5·12」汶川特大地震遇難者獻花祭奠親人。
  • 紀念「512汶川地震」12周年
    點擊上方「藍字」一起祈福紀念「512汶川地震」12周年災難無情,卻也讓生者堅強,有了更好的今天十年了,你現在還好嗎?回望那個場景,至今還歷歷在目逝者安息,生者奮發!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芮氏8級特大地震,最大烈度達11度。造成69227人遇難、17923人失蹤,374643人受傷。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四川有史記載以來人員傷亡和基礎設施破壞最為慘重的一次災難,這就是2008年「5·12」汶川8.0級特大地震。世人慟哭,舉國同悲。
  • 「5·12」汶川特大地震12周年後 四川地震災害綜合防範能力再回眸
    四川在線記者 付真卿今天是5月12日,「5·12」汶川特大地震12周年,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12年來,四川直面多震災的嚴峻形勢,著力提升全省地震災害綜合防範能力,成功應對處置了2次7級、2次6級和70餘次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事件,奮力奪取了汶川特大地震、蘆山地震、康定地震、九寨溝地震等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的偉大勝利,最大限度地減輕了地震災害損失為全國乃至全世界提供了抗震救災的「四川實踐」。
  • 汶川地震周年祭_中國網
    深切表達了同學們在汶川5.12大地震到來之時對遇難同胞的深切悼念和對災區同胞的關愛、關懷之情。20:50:59  中國網:5月12日,為了紀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重慶市西南大學設立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遇難同胞祭奠牆。該校三千餘名同學和數十名災區大學生一起在祭奠牆上寫下祝福語,獻上了綠絲帶和白菊花,緬懷遇難同胞,紀念汶川地震一周年。
  • 漢旺地震遺址公園將於汶川地震周年祭開館(圖)
    今年5月12日前,漢旺地震工業遺址公園首個項目數字紀念館將率先建成並與遊人見面  「過去的主機四分廠和主機一分廠在地震中都被毀了,現在合併成重型一分廠。」  汽現在在漢旺設了一個板房辦公室,辦公區就叫「5·12大院」。辦公室主任黃震說,汶川大地震中,東汽在漢旺鎮80%的廠房倒塌或受損,500多名職工和家屬遇難。今年底以前,漢旺重型一分廠生產設備將全部搬遷到德陽新廠區。
  • 實拍汶川地震遺址,12年後這裡山清水秀,家家都是小洋樓!
    在20世紀我國最大的一次災難,就是2008年發生在四川省阿壩州的汶川大地震。此次造成的損失有多大?我們在這裡就不一一羅列。那麼12年過去的汶川縣現在什麼樣子呢?前不久我去了一趟汶川縣的映秀鎮,用自己的鏡頭記錄了一些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