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進中舉而瘋感覺可笑,換成現在,說不定瘋的是你

2020-12-13 家菜味

範進中舉而瘋感覺可笑,換成現在,說不定瘋的是你

範進生活在一個冷漠,沒有愛心的世界,這也註定了他那悲慘的命運。人間如果沒有愛,太陽也毀滅。——雨果

我國從古至今有過許許多多的著名小說,除了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外,還有一本小說極具諷刺批判性,這本書名叫《儒林外史》。這本書述說了古代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對於功名利祿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看法,其中最具諷刺意義的就是範進中舉。

01古人為何都愛追隨功名

我國古代是以封建主義為主導,而封建主義的核心就是儒家思想,古人們把孔子的儒學灌輸在他們的腦子裡,儒家思想最注重的則是仕途,只有當了官才算出人頭地。然而一個蘿蔔一個坑,一共就那麼多的官位,想要考官的人卻不計其數,為此幾千年來有數不清的古人為了功名利祿,寒窗苦讀,頭懸梁錐刺股、鑿壁偷光都是經典的故事,他們為的就是考上官位而拼命的用功

大家對範進這個名字應該不會太陌生,這個人在初中課本裡見到過。事實上,《範進中舉》這篇課文正是《儒林外史》的原文,裡面講述了一個酸秀才名叫範進,在經歷多次科舉考試的失敗,終於有一次考中舉人了,但是範進卻因為這天大的喜事而瘋癲了。故事內容很滑稽,不過讀完後認真思考後會覺得古代的科舉制度是多麼的諷刺。

02範進為何會瘋

有的人嘲笑範進是鹹魚翻身,從一無所有到中舉簡直是野雞搖身一變成鳳凰;還有的人說範進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區區舉人就能讓他為之瘋癲,要是讓他做皇帝他不還當場樂死呀。嘲笑範進的那些人,也許他們大多數對古代科舉制中的舉人職位高低並不是太了解,假如把舉人的職位拿如今的官職作比較,相信不少人都會比範進還要激動。

古代那些考上官爵的人,他們不僅僅是身份地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且因官職給他們帶來的福利也是相當的豐厚。哪怕你只是考上了一個小秀才,你的家庭裡可以免除兩個男丁德爾徭役。說白了就是不勞動就可以每年獲得兩人份的糧食。不光光是吃的,穿的也和普通百姓不一樣,普通百姓只能穿布衣,秀才則可以穿長衫。平民百姓遇見縣老爺要下跪,秀才則不用,可以說秀才在各個方面的待遇都是優異於平民百姓。

看到秀才的待遇後,你如果就已經覺得很知足的話,那麼中了舉人一定會讓你當場狂歡,因為舉人的待遇要比秀才強了不知多少倍。要知道,舉人是眾多秀才裡脫穎而出的,如果把秀才比作朝廷公務員預備役,那舉人則是真正的朝廷公務員。而且中了舉人往後最次也能混個縣令,要是運氣稍微好一些趕上吏部選拔的話,沒準還能當上一個知府。試想,範進從一個平民百姓,縱身一躍成為知縣甚至知府,換誰誰不激動?。

03古代的知府知縣有多大

我國目前的官職從大到小排是:國部廳處科。不知道大小的可以拿官位做比較,縣長相當於處級幹部,市長相當於廳級幹部。

古代的縣令官職相當於處級,而知府則相當於廳級。說到這裡應該都會明白一個知府的官位有多大了吧,放到現在就是一市之長;知縣相當於一縣之長。古代不管什麼人,只要中了舉人就可以當上縣長或者市長,哪怕像範進這樣的瘋子也可以當,不禁感嘆古時候的科舉制度摧殘多少有志青年,又有多少人,為了不想當貧賤的百姓而廢寢忘食的讀書

參考資料:《儒林外史》

圖片來源網絡

文案編輯:目海志林果兒

相關焦點

  • 範進中舉後卻發了瘋,你知道結局是怎樣的嗎?換成是你也樂瘋了
    範進中舉後卻發了瘋,你知道結局是怎樣的嗎?換成是你也樂瘋了隨著歷史的不斷流逝,朝代的不斷更替,各種文化也發生了不一樣的不變化,要說文化中國可以說是源遠流長啊!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範進的故事,相信大家對範進也有一定的了解,範進中舉這個故事在以前的課本中也都有提到過,大家一定很感興趣範進是哪個朝代的,這麼給你說吧,範進這個人物是來自清朝著名小說家吳敬梓刻畫的明朝人物,這麼一說範進毋庸置疑就是明朝人了吧,範進的一生都在考試,可謂是一個書呆子,每年都參加各種考試可都是以落榜結束
  • 範進中舉後為何發瘋?將中舉的範進換作是你,恐怕你比他還瘋
    但面對中舉後發瘋的範進,很多人至今都不知道範進的發瘋,究竟是喜極而瘋,還是其他因素導致的癲瘋。本該是騎著高頭大馬,迎著鄰裡鄉親敲鑼打鼓聲音走馬上任的,一副「春風得意馬蹄疾」的自得模樣。誰曾想,這黃道吉日的舉人範進竟然選擇了發瘋!
  • 範進中舉後為何瘋了?
    這是古代文學史上一個很少有的形象,為什麼中個舉人就可以高興到發瘋呢?有一些可能不了解古代科舉制度的人也不太明白。實際上範進中舉後瘋了,並不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就他這個情況而言,換我我也瘋,要知道中了個舉人對古代讀書人究竟意味著什麼。在古代科舉大概分三個層次,第一個就是童生,其中就包括秀才。
  • 範進中舉是個笑話?並不可笑
    範進是《儒林外史》中的一個人物,是一個考了大半輩子的科舉狂,直考到頭髮白了,脊椎鴕了,精氣神兒也全部喪失盡了,才終於在一個很偶然的機遇之下,得中舉人。這個蹉跎考場,經過數十次應試,經過數十次名落孫山之後,已經壓根兒不抱任何希望的他,在獲知這個高中的消息以後,高興過度,瘋了。一般來講,範進是個可笑人物,但其實並不可笑。
  • 範進中舉也許並不可笑
    當學子們走上社會之後,不論當年學的是文科還是理科、現在從事什麼職業,恐怕對於學生時代的課本,印象最深的還是語文。因為語文課本中有太多美好的文章詩詞、奇聞故事,這是一個時代的情懷,也是一個時代的語言。今天我們聊一聊語文課本中的一篇課文——《範進中舉》。
  • 範進中舉後就瘋了?如果把他中舉後的官職放到現在,不瘋才奇怪
    在我們的中學語文課本中有這樣一篇文章,叫做《範進中舉》,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叫範進,說的是範進這個人從小就一直刻苦讀書,每屆的科舉考試都會去參加,但是考了數十載,卻一直都沒有取得半個功名,一直到了範進五十餘歲時才奪得了舉人的稱號。
  • 範進中舉後為何瘋了?中舉有什麼好處?
    範進自己在集市上插標賣雞時,聽說自己中舉了,突然就瘋了,最後實在沒辦法,讓他老丈人修理了一頓就好了,那為啥他會瘋呢?因為這種大喜大悲的事情,沒有多少人能夠承受住。範進一個幾十歲的老頭子,一輩子被人嘲諷,生活的很是貧窮,經常受到別人冷嘲熱諷,五十知天命,範進都已經認命了,可是在這個情況下,他卻中舉了,所以他高興的瘋了。中舉之後有什麼好處呢?
  • 範進中舉發了瘋?舉人特權放到你身上,你比他還瘋
    在《儒林外史》中,有這樣一則家喻戶曉的「範進中舉」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範進,從年輕的時候起便年年參加科舉考試,但一直以來都沒有考中,直到他五十多歲,受盡了奚落和譏諷,哪怕是到了窮困潦倒的地步,也始終不悔,執意要考中為止。在他的心中,是多麼希望這一天的到來!
  • 你會覺得範進中舉很可笑嗎?讀《儒林外史》第三回
    範進的母親央求鄰居去找兒子回家,範進雞還沒賣出去,不肯回去,鄰居跟他說中了舉人。範進仍然不信,只當鄰居哄他開玩笑,鄰居奪了他的雞,慣在地上,把他拖回家去。範進進了家門,看到捷報上的字,先是暈倒,不省人事,等到被救起,卻迷了心竅,喜極而瘋。
  • 範進中舉後為何激動的發瘋?換大家回去一樣會瘋!
    《範進中舉》是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中的一個故事情節,相信這個故事不少人都看過,大致就是說範進考中了舉人之後興奮的瘋了。 這個故事通過各種細節刻畫出了一個趨炎附勢熱衷仕途且世態炎涼的可恥社會風氣,對當時歷史中社會比較陰暗的一面進行諷刺。
  • 範進中舉後真的瘋了嗎?高考成績今日公布,有人歡喜有人愁!
    我中了!」笑著,不由分說,就往門外飛跑,把報錄人和鄰居都嚇了一跳。走出大門不多路,一腳踹在塘裡,掙起來,頭髮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眾人拉他不住,拍著笑著,一直走到集上去了。眾人大眼望小眼,一齊道:「原來新貴人歡喜瘋了。」記得小時候讀到此段課文,就覺得範進可悲,可笑,甚至可憐。
  • 《儒林外史》中說到範進中舉之後由於一時接受不了而瘋了!真的是...
    在《儒林外史》這本書中,諷刺了在封建社會時期官場中的那些各種醜惡的嘴臉。之所以選入範進這個封建社會當中的典型人物,就是為了無情抨擊封建社會的怪誕現象。每當讀起範進怪誕的發瘋經歷,我們曾經都會忍俊不禁笑出聲來。
  • 範進中舉了,為什麼瘋!又憑什麼不瘋!
    範進中為何瘋!心裡一口氣悶得時間太長,一下子放鬆了,太突然,以至精神失態。胡屠夫一巴掌下去,好了,也就好了。其實這中間都是一個字「難」惹的禍。科舉考試比現在考大學難多了,如雍正年間,每個縣每次只有七八個人能考中秀才,全國再匯聚起來考舉人。
  • 範進中舉瘋了,那麼這個舉人相當於現代什麼官職?
    範進中舉,相信大家在中學課本裡都學過,講的是一位已經幾十歲的老頭子,在為了科舉考試奉獻了自己幾十年的時間後終於修成正果的事。這在中國舊時代科舉制度盛行的時候真的是非常摧殘人的一件事。怎麼說呢,在儒林外史中,範進中舉只是一個典型,範進代表的是一大批為了功名或者是為了從貧窮走向富裕的人們。古代經濟不如現在發達,如果你想混出個人樣來,唯一的辦法就是考取功名,這就引來了一大批從平民為了地位,權力而努力奮鬥的事。
  • 範進中舉後真的瘋了嗎?這才是其中根本原因,換成你也可能發瘋!
    清代作家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描寫了這樣一個充滿諷刺的故事,說是明朝有一名叫做範進的書生生活非常落魄,考了幾次科舉都沒中,50多歲了還是一名老童生,連飯都吃不上。老丈人和親朋好友不但沒有人來接濟他,反而在言語上極盡侮辱鄙視,讓他深刻地體會到了什麼叫做世態炎涼。
  • 範進中舉後為啥瘋了?他的官職放你身上,你也一樣
    是說,從前有一個叫做範進的書生,他費勁千辛萬苦考上了秀才,有了資格,又費勁萬苦千辛想要考中舉人,奈何回報與付出不成正比,努力了多年,仍是沒有半點效益。於是,他的老婆以及老婆她爹是看不起他,認為他無用。但有一次,他居然考中了,考中之後,他也就發瘋了,問題來了,範進知道自己中舉了,為何會瘋掉?那個官職有多大呢?
  • 《範進中舉》課文詳細解析
    【段析】寫範進見到喜報後痰迷心竅、喜極而瘋的情景。這一段人物描寫,可謂窮形盡相。範進的喜是因中舉而喜,瘋是喜極而瘋。作者緊緊把握這一特點,逐步展開。先寫昏厥,然後寫瘋跑,再寫跌倒,最後寫瘋走集上,層次井然,妙趣橫生,包含了極其強烈的諷刺意味。後半段採用側面烘託,寫眾人、老太太、娘子胡氏。錯落有序,使場景更加熱鬧,烘託了範進瘋狂的醜相,對主題思想的表現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 範進中舉的故事,盡人皆知,範進瘋了之後如何了?成了正三品大員
    範進中舉的故事,可以說是盡人皆知,還被選入了中學課本。那你知道範進考了多少次秀才,才考中麼?範進中舉之後瘋了,他有沒有醒過來?範進後來怎麼樣了?範進還是因為遇到命運曾經跟他類似的周學道才榮幸考中了秀才。周學道六十餘歲還是一個童生,後來在親戚的資助下,捐了一個監生,才考中了進士,放了學道。他前後將範進的文章看了三遍,才覺得「一字一珠」,是「天地間之至文」,取了範進第一名。
  • 為什麼範進中舉後會突然發瘋?放到現代範進是怎樣的職位?
    範進中舉是《儒林外史》中的名篇,大概是在上中學的時候我們曾在語文課本上學習過範進中舉一文的節選。範進中舉講述的是範進從年輕時就參加科舉考試,直到五十四歲時終於考中舉人,從一介布衣平民青雲直上終於實現當官夢想。夢想成真那一刻範進喜極成瘋,最後老丈人胡屠戶一巴掌將其打醒。
  • 範進中舉後為啥會瘋,把中舉後的權力翻譯到現代,你就明白了
    範進得知自己中舉時,是在集市上插標賣雞,聽說自己中舉後,突然瘋了。弄到最後沒有辦法,讓老丈人修理了一頓才稍微好點。為啥中舉後會瘋呢,因為中舉這種大喜大悲的事情,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