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送給吳光文一副對聯 說一句算一句幹一件成一件

2020-12-13 四川日報

老百姓送給吳光文一副對聯 說一句算一句幹一件成一件

    □本報記者 杜蕾
    4月28日,記者在仁壽縣方家鎮見到鎮黨委書記吳光文時,他正為鎮上打造旅遊觀光大道一事而忙碌。吳光文說,發展生態旅遊,是方家鎮未來的重點方向。「要讓人們願意來,修好路是第一步。」
    先後在2個鄉擔任鄉長、3個鄉鎮任黨委書記——吳光文在基層一幹就是30年。擔任方家鎮黨委書記7年多來,吳光文帶領當地百姓修致富路、發展特色產業,讓群眾腰包鼓起來。他說,做好群眾工作沒別的,就是要尊重老百姓的意願,最大程度地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從1.6公裡到306公裡:
爛泥路變水泥路
    306公裡,這是現在方家鎮水泥路的總長度。而2006年吳光文剛上任時,全鎮水泥路只有1.6公裡。「這路,修得不容易。」
    方家鎮多年來交通不暢。吳光文指著鎮政府外的街道告訴記者:「這條路,以前一下雨全是稀泥。」吳光文到方家鎮後,向鄉親們承諾:一定把路修好。然而真正幹起來卻阻力不斷:有所謂的「風水先生」蠱惑阻撓、一些人故意阻攔施工,百姓擔心集資款落不到實處……吳光文和鎮黨委班子沒有就此放棄。集資困難,每修一條路他們就到村組開群眾會,少則十幾次多則二十幾次,還發動鎮上威信高的老幹部一起做群眾工作。最終,全鎮人均集資達1000多元。群眾擔心錢「打水漂」,就成立民主監事會進行民主監督,工程始終由百姓盯著。
    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年方家鎮就硬化村社道路65條92.9公裡。「只要一心一意解群眾急盼,沒有邁不過去的坎。」吳光文說。
從4000元到1.2萬元:
特色農業助百姓致富
    4月的方家鎮,滿山遍野都是綠色的花椒樹。這不僅是道風景,也是當地老百姓的致富法寶。
    「發展花椒,這還是修路帶來的『附加』好處。」吳光文說,2007年,哨樓村的花椒種植戶鄧仕權為感謝政府修路給他帶來的方便,特意給鎮食堂送去一小袋花椒。大家一嘗,都覺得味道不錯。「當時鄧仕權種花椒已進入第4年,這說明方家鎮的土壤和氣候環境適合種花椒。」
    「讓老百姓的錢包鼓起來,是最實在的。」吳光文用一周時間跑遍了全鎮9個村104個經濟社,當年發動群眾種植了4000畝九葉青花椒。如今方家鎮已有1.23萬畝花椒,還摸索出在花椒地裡套種海椒、散養土雞的「林下種養」模式,同時大力引導群眾發展水產5600畝。方家鎮成了全縣聞名的「魚椒之鄉」,全鎮百姓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4000餘元增長到現在的1.2萬餘元。
    為解決花椒銷售的問題,2012年,方家鎮引進企業建起農貿市場,當地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將花椒變成票子。
    「說一句算一句,句句算數;幹一件成一件,件件成功。」這是當地老百姓送給吳光文的一副對聯,也成為他做事的標準,「向群眾承諾了就要做到」。
記者手記
讓老百姓做主角
    7年多時間,方家鎮人均純收入從4000元提升到1.2萬元,秘訣是什麼?「發揮老百姓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做主角!」吳光文說。
    曾有鄉鎮幹部抱怨:鄉鎮責任無限大,權力無限小,工作困難多,事事難圓滿。但吳光文沒有把這些看成障礙,而是大力調動群眾積極性,凡事與老百姓有商有量,尊重他們的意願,依靠他們推進工作、促進發展。有群眾說:「吳書記讓我們覺得自己真正是鎮上發展的一分子!」每到一個後進的鄉鎮,吳光文都能有效地改變其面貌,使之成為先進鄉鎮,背後的力量,或許正源於此。

相關焦點

  • 對聯也稱做楹聯,一副完整的對聯究竟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呢?
    對聯也稱做楹聯,一副完整的對聯究竟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呢?相信大多數人應該都看過並且了解過不少對聯吧,大家也許並不是對其很感興趣,不過對聯可謂是一種日常用品了,有趣的對聯會令人願意去鑽研琢磨,無論在學習中還是生活中都會出現對聯的身影,對聯也稱做楹聯,那麼一副完整的對聯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呢?
  • 英語每日一句:一次只做一件事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英語每日一句:一次只做一件事 2013-01-28 16:20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這副對聯的作者成了狀元
    在傳統的對聯中,有一副流傳極廣,即「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
  • 10副格言對聯,總有一副適合你貼在書房了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明清兩代,文人學士無不把撰寫對聯作對視為風雅之事,常常結對聯來表達情感,寄寓情志,寫對聯、對對聯、贈對聯之風逐漸興盛,也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除春聯、婚練、壽聯、輓聯等專用聯以外,對聯可以說是無處不有,無處不貼。
  • 世界上最古怪的一副對聯,只有2個字,卻好像畫了一幅畫
    眾所周知,我國古代有不少精彩的對聯,很多對聯到了現在也依然為人所稱道,但是看別人對對聯好像很容易,到自己對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對聯既然能和古詩相提並論,說明學識不夠的一般是對不好的,所以我們看過這麼多的對聯故事,一般都是解縉、唐伯虎、紀曉嵐這些大才子,很少有目不識丁的。
  • 極品敗家子賈政幹三件事,一件沒人性,一件令人作嘔,一件真無能
    事實上,上述所說,賈政一樣也承擔不起來。他是一個成色百分百的敗家子,而且,他幹出來的事,件件難啟齒,曹雪芹表面誇他愛讀書講禮儀,暗地裡卻罵的他體無完膚。第一罵:對待子女之狠,沒有人性賈政一共有五個親生兒女,死了的賈珠,進宮的賈元春,賈寶玉、探春和賈環。
  • 鄭板橋送給老和尚一副對聯,老和尚看完,沒敢懸掛悄悄賣掉了
    並且,他還創立了嶄新的「板橋體」,因此可以說鄭板橋的書法藝術,在中國書法史上是獨樹一幟的。 不論是在他所處的年代還是現代,鄭板橋的作品的價值都非常之高。然而,鄭板橋送給老和尚一副對聯,老和尚看完,沒敢懸掛悄悄賣掉了。 為何他人求鄭板橋賜字而不得,這個老和尚卻要將鄭板橋送的對聯賣掉呢?
  • 每日一句英語:這當然是一件漂亮外套,很漂亮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日一句英語:這當然是一件漂亮外套,很漂亮 2013-02-16 16:04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靈隱寺中的一副對聯,僅有14個字,卻寫盡了一生,點醒多少世人
    比如範仲淹就寫過《嶽陽樓記》,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千古傳唱;比如崔顥寫《黃鶴樓》詩,「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上過學的人都背過。靈隱寺是國內佛教名寺,也是浙江杭州名勝。靈隱寺的歷史非常悠久,它始建於東晉鹹和元年(326年),算起來至今已1694年了。北宋時期的靈隱寺就成了天下禪宗聖地,除了吸引佛教徒,也吸引了無數名士遊訪。
  • 王者榮耀:過年了,大峽谷家家都在貼對聯,你最看好哪一副對聯?
    ====除夕了過年了,家家戶戶都在除塵掃舊,有一首古詩說得好,叫做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意思是說,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換上新的對聯。王者榮耀作為一個很遵守傳統的遊戲,對於這樣的傳統,也是很樂意繼續的傳承的,這不大峽谷家家也在貼對聯。 接著問題就來了,大峽谷內貼對聯,到底哪家貼的對聯最好呢?
  • 愛迪生的一句名言,透露了年輕時要學會的一件事,不然永遠學不會
    那麼除了這些外,很多年輕人還會忽略一件很重要的事,我們不妨看看愛迪生怎麼說的,他的一句名言,透露了年輕時要學會的一件事,不然永遠學不會,文字如下:如果你年輕時沒有學會思考,那就永遠學不會思考。——愛迪生說起思考,很多人覺得很容易,覺得他每天工作中都是在思考。
  • 真正的千古絕對,歷史上三個著名的對聯,對出來一副算你厲害
    真正的千古絕對,歷史上三個著名的對聯,對出來一副算你厲害對聯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字少,內容短,卻蘊藏著大含義。每逢過年中國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口貼上一副對聯,討個吉利。那個時候有很多很多的文人,他們都喜歡靠對對聯來展示自己的才華。中國的對聯文化真的很神奇,有時候一副對聯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掉一個人。但是有時候對聯也是非常難的。不僅講究字數相同,對仗工整,平仄相符,而且還講究意境。今天小編帶來的歷史上三個著名的對聯,真正的千古絕對,至今無人對出,對出來一副算你厲害。
  • 清朝一文人,送給屠戶一副對聯,句句罵人,卻不帶一個髒字
    今天筆者就和大家分享一則文化人寫對聯罵人,反而被人奉為座上賓的故事。話說清朝乾隆年間,蘇州有一個殺豬的屠戶,史料沒有記載屠戶的名字,只是記載屠戶家裡非常富裕。屠戶是個有追求的人,覺得自己雖然出身殺豬世家,但是不能一輩子殺豬,得想辦法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
  • 15年老員工被辭退,走後送給公司一副對聯,讓老闆陷入了沉思!
    在一家公司呆久了之後就會產生感情,尤其是工作了10餘年的老員工,很多人是從公司創立之始就跟著老闆幹,也算是公司的肱股之臣,老闆一般對這種員工都有特殊的感情,即使他們犯一些錯,也不會輕易辭退他們,但是也是有例外的,老高是一家公司的老員工,被辭退後他送給公司一副對聯,看完對聯老闆直接陷入了沉思
  • 論語說文之五十四——對聯中的修辭
    2.某地荷花湖邊亭上的一副對聯,上聯是:荷花蒹葭菜葳蕤。請您對出下聯。這是一幅同旁聯,下聯可以對:芙蓉芍藥蕊芬芳。對聯中的修辭前幾期我們向大家介紹了對聯中的對仗、用字的技巧,今天我們向大家介紹一下對聯中一些其他的修辭技巧。《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中說:「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
  • 史上最「裝逼」的臺詞,一句比一句好笑,馬雲說的一句最為經典
    史上最「裝逼」的臺詞,一句比一句好笑,馬雲說的一句最為經典每個人一生當中都會看很多有趣的電視劇還有電影,在電影當中不僅有那些讓人覺得有趣的畫面,還有很多讓人爭相模仿的臺詞。周星馳導演的這部電影相信大家都有看過,有個黃渤的鏡頭,而且還說了幾句非常裝逼的臺詞,當時的臺詞是這樣的,黃渤說到:想當初我一隻手拿著一隻西瓜刀,在天庭當中翻雲覆雨,從南天門到蓬萊東路絲毫沒有停歇,一路看過去。說起來也是一件事實,講到就是當初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
  • 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只有4字卻成經典絕對,點醒無數世人
    對聯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趣味性的一種文學形式,我們也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一些構思巧妙的對聯,它們讀起來總令人拍案叫絕。不過,想出一副好對聯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要求你有足夠的文學修養和知識儲備,有時候,越短的對聯,越難對好。
  • 歷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只有4個字卻流傳千古,點醒無數世人
    一句《千百度》的歌詞通過意向的堆疊,向我們描述了物是人非的衰敗景象。其中的「楹聯」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對聯,我們印象中對聯就是春節時用來賀迎新春的,其實並不完全是這樣。在秦朝時期的桃符其實是對聯的前身,而對聯最早出現於五代時期,根據《蜀檮杌》記載,公元964年,後蜀皇帝孟昶在自家的門板上寫上了「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以表示對新的一年國家興旺的期盼。
  • 廁所門前有一副對聯,上聯「來人不蹲就站」,下聯該怎麼對?
    爆竹還有春風都非常好理解,人們也都見過,而桃符其實就是我們現在經常說春聯。春聯其實也是對聯的一種,我們所說的對聯,又叫做楹聯或者對子,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瑰寶之一。一、 對聯的歷史最早的對聯故事可以追溯到《山海經》裡面,在《山海經》裡面,對聯和王安石的詩中一樣,都稱為桃符,但是此桃符非彼桃符,他們是王安石所說的桃符前身。傳說在一座山的上面,長著一棵巨大的桃樹,樹上住著兩位老神仙。
  • 世界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4字,點透無數世人!
    來源:實戰財經來源:詩詞天地(ID: shicitiandi)世界上有一副最短的對聯,僅僅4個字,卻飽含著人生哲理,點透無數世人。回歸現實,這副僅僅4字的對聯,對我們生活還有更深遠的意義。1「色難」難在,為人子女很難有一個謙和的態度。有位老太太中午去兒子房間找報紙,正碰上兒子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