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芝士親子早教:老人帶娃問題多!隔代撫養觀念不同怎麼辦?)
隔代撫養可以充分利用家族資源、共同抵禦現實世界的艱難和風險,有很好的一面;另一面是,家族成員很容易因守不住各自的家庭角色界限過度捲入,把好事變成壞事。芝士親子早教有一個用戶的經歷是這樣的,她講述了司空見慣的一個家庭小紛爭,她在孩子和老人之間權衡的智慧和對育兒理念的堅持讓我記憶非常深刻。
大家好,我是元寶媽媽,今年35歲,女兒元寶今年2歲半。
我是在33歲的時候有的我的女兒,因為來之不易,所以我一直對元寶的各種事情都非常重視。我曾經對自己說,我一定要給她最好的一切,盡我所能陪伴她。但事實是,休完產假之後,還是要叫奶奶來幫忙帶元寶。
和很多家庭一樣,我們家的奶奶在帶孩子的過程中,也是經常讓我崩潰~怕孩子吃飯弄得到處都是,就不讓元寶自己吃東西;不讓孩子吃手,總覺得不乾淨;怕孩子冷老是想給她穿襪子;還有剛加輔食的時候,擔心娃不拉便便,每天都趁我不在家的時候把屎把尿;總覺得孩子不吃輔食是因為我做的不好吃,一點鹹味兒都沒有,偷著給孩子餵大人吃的東西…………
這種種不同的帶娃方式,讓我們每天因為這些事爭論,我不知道每天在家跟她說多少遍,可她總說,以前都是這麼帶孩子的,我兒子養的不也這麼優秀嗎?哎~真的是特別無奈。
元寶8個月的時候我開始在家裡有意識的引導他鍛鍊抓握、學習一些像「揮手拜拜」這種簡單的動作。我教元寶的時候,奶奶就會在一邊特別不屑的說,「孩子這麼小,教了懂什麼啊!」她自己咧~卻總是想扶著讓元寶站啊、學邁步啊,我說小朋友不能太早讓她站著,對腿部發育不好,奶奶根本聽不進去,還總覺得我是在挑她的毛病。
元寶13個月的時候,我的工作開始變得非常忙,能夠陪伴她的時間開始變少,我就開始擔心,接下來她的教育問題。為此,我想了各種辦法。
一開始我報了一個線下早教班,囑咐奶奶帶著元寶去上課。後來我發現,奶奶經常不去,說是覺得沒有必要,我的錢也就這麼打了水漂。也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兩件事,一件是有一次元寶在圍欄裡玩,不小心摔了一下,奶奶馬上就過去,一邊扶起元寶,一邊打地面,還說「打它,把我們寶寶都摔疼了」。另一件是因為奶奶的寵溺,元寶開始變得非常任性,有時甚至通過打自己的方式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這兩件事讓我覺得,必須跟奶奶把元寶教育的問題說清楚,所以和爸爸商量以後,一起跟奶奶來了一次促膝長談。為了得到奶奶的認可,我也是做足了準備,各種舉例,講道理,好在奶奶最後和我們達成了一致,以後的教育問題聽我們的。
為了更方便地和奶奶溝通育兒經,我開始研究線上早教,一方面線上早教不限時間、不限地點,另一方面我和奶奶在一起學習的過程可以互相交流。參加了幾個不同類別的早教體驗課,最後選擇了芝士親子早教。
與其他早教機構不同的點在於芝士親子早教即使是8塊錢的體驗課依舊讓你感覺到誠意滿滿,根據寶寶的月齡送教具,一對一的老師輔導,全程答疑,沒有強行銷售的性質。奶奶現在每天在家都會按照課程裡教的陪元寶玩耍~也開始培養元寶自主進食、陪著元寶讀繪本等,每次我和奶奶有意見不合的時候,就讓奶奶去問群裡的老師,這下終於不用我苦口婆心的說服她了。
現在元寶2歲半了,不能說特別優秀吧,但是起碼沒有輸在起跑線上~每次我們去體檢或做測評的時候,醫生都會說,這孩子長得真好~
通過對芝士親子早教的實地考察,發現芝士親子早教不僅會為家長提供符合中科院0-3歲兒童發展發的綱領的全方位系統的早教方案,還會以細緻的月齡劃分、9大能力的定向測評,定製化調整寶寶的成長方案,以鼓勵的態度讓他們釋放自己的潛能,同時帶動弱項,真正實現了「以長帶短」。年輕一代的父母應當肯定和感激祖父母對自己的支持、付出,理解老人在撫養過程中傾注的情感、承受的壓力,老人是我們育兒路上一起升級打怪最得力的助手。就像故事中元寶的奶奶,兒子、兒媳提前跟她討論和溝通早教的問題,當老人感覺到被尊重,這樣的紛爭就有可能會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