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社交恐懼怎麼辦?父母不要著急,這三點幫助孩子無障礙溝通

2021-01-11 小意觀育兒

社交恐懼,不僅僅會發生在我們成年人的身上,在一些膽小或者內向的孩子們身上也會經常發生,但是會讓很多人誤以為這是孩子們老實聽話的表現。如果家長們沒有多加關心留意,就很容易導致自己的孩子擁有社交恐懼症,這會嚴重的影響孩子們心理和性格發展。

我朋友的兒子,在去親戚家玩耍的時候,孩子雖然表現得很高興,但是他都不太喜歡去叫人,這就讓我的朋友感覺很為難。在培養很多次,並不斷的去引導孩子以後,孩子還是不配合也沒有進步,甚至有時候還會對著朋友大聲喊道:"媽媽,我不想去了!"

我的朋友覺得很尷尬,下不來臺,孩子的執拗和不禮貌讓她也不知道該從什麼地方下手。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孩子慢慢適應了親戚家的環境,在朋友的支持和鼓勵下,孩子終於能夠和親戚熟絡起來,最後回家的時候,孩子居然還表示想再來親戚家玩耍。

其實,孩子對他人表現的內向和膽小,很有可能都是社交恐懼的表現。

孩子社交恐懼的表現

(1)在一些公眾場所,例如學校、遊樂園、公園或者商場、親戚家,孩子們會感到極度的恐慌、焦慮或者緊張。

(2)在一些人多的場合,孩子們害怕與自己的同伴或者跟隨的大人去面對面的交流,或者即便去交流了,也是在極度的恐懼之中度過的;

(3)孩子不敢與陌生人見面,更不敢與陌生人之間進行交流,或者見到陌生人的時候就會感覺到心慌耳熱。

這種封閉自我、不愛交流的狀況,往往是性格問題所導致的。敏感、內向、自卑這些心理會讓孩子不願意敞開心扉,積極的社交。孩子社交恐懼的原因

(1)性格內向

內向的孩子往往喜歡安靜,不喜歡與他人接觸,而情緒不穩定的孩子卻容易出現焦慮的情緒,對各種刺激的反應會比較激烈,在與他人交往時,強烈的情緒反應會讓他們無法正常的與別人交往。

(2)自卑

自卑的孩子,在面對別人時,會常常不敢做事,更無法與他人進行正常的溝通交流。他們就會直接拒絕與他人進行溝通,躲在小角落裡,不願意見任何人。

(3)性格敏感

性格敏感的孩子,也會很容易害怕他人的看法和眼光,害怕得罪別人,不敢和別人說話,怕說出口的話別人不愛聽,從而會考慮很多,所以會更加害怕恐慌與他人交流。

有社交恐懼心理的孩子,是一種封閉的、自我的狀態,缺少更多交流和成長的機會,對孩子的品格,心態、能力都會產生影響。

社交恐懼對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

1、 自我封閉性

主要表現為不主動與人交往,不能與他人進行相互理解和溝通,或者以自我為中心,拒絕交朋友,不重視友誼,更會避開競爭或者競賽,不參加任何集體活動,不願意去拋頭露面,更不願去表現自己。

2、社交恐懼感強烈

社交恐懼症是對社交場合及其刺激作出極不適當反應的心理異常現象。其主要特點是孩子一旦進入社交場合就會有強烈的恐懼和不適感,不能夠自控,甚至完全不能夠與他人交往。

3、心理品質反常性

孩子們的注意力難以集中,會經常性的疑神疑鬼,對他人給自己的評論和批評十分敏感並耿耿於懷,有時候會難以接受,進而可能會貶低和妒忌他人。他們還會經常自暴自棄,常常處於鬱悶、乖僻、過度敏感的心境。

4、語言表述能力差

主要表現為語言表達不連貫,或者缺乏表達感情、詞彙等。這是因為強烈的自卑從而阻礙了孩子大腦中負責語言交流系統的正常運轉,以至於孩子們不善於和他人進行交流,進一步又影響了孩子詞彙和語言的信息量。

父母作為孩子的引路者,是對孩子性格、行為、心理影響最大的因素。所以要首先給孩子溫暖和引導,讓孩子敞開心扉,擁抱社會,表達自我。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社交恐懼

多多帶孩子接觸外界環境當自己的孩子接觸到足夠多的陌生環境時,他們的內心會因為熟悉而產生安全感和無距離感。不管是在公共場所還是自己家的小區都是很不錯的地方。

多多引導孩子與同伴間的互動在孩子與同齡人的相處過程中,他們會學到合作的意識,也可以在遊戲的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分享和懂得感受和理解他人的情感。

少幹預孩子與同伴間的活動孩子與同伴們之間的活動,可以大大的幫助孩子建立主動解決社交關係的認知,另外孩子們之間的互相打鬧也不必要引起父母們的焦慮,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可以獨自去解決問題,讓孩子自己去獨立起來從而減少孩子對家長的依賴。

結語:

當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社交恐懼方面的表現時,作為家長,一定不要過於強硬的去勉強孩子接受所處的環境變化,這樣做只會引起孩子們的抵抗和反感情緒。父母們可以多帶著自己的孩子出去走走轉轉,並適當的鼓勵自己孩子多多參與其中。同時,家庭環境的和諧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孩子社交行為的基礎和參考。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社交恐懼會有哪些影響?父母要如何幫助孩子走出恐懼?
    人類自古以來就習慣了群居生活,但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很多人卻從原先的群居生活中脫離出來,並冠以自己「社交恐懼」的頭銜。而現在很多恐懼社交的也不僅僅是成年人,不少孩子也成為恐懼社交人員的一分子。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樂觀開朗的,但有不少孩子卻表現出想要逃離人群,或在人群之中比較冷漠的一面。
  • 睿智燈塔-孩子膽小不自信怎麼辦?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膽小?
    孩子膽小不自信怎麼辦?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膽小?相信這是家長們最為關心的事情。這不,最近,在我們學習群裡一位睿智燈塔的會員王媽媽向我們的導師問道,她說:「老師,我的孩子特別膽小怎麼辦?但是如果孩子在4歲半、5歲,已經進入幼兒園的狀態下,膽子依然很小,這時就需要父母的介入,為孩子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外界。孩子膽小懦弱的性格可能會伴隨著孩子的一生,所以父母平常要注意與孩子溝通的語言和行為,避免給孩子帶來不好的生活影響。當發現孩子這方面的問題時也要及時引導,幫助孩子找回自信。
  • 當孩子害怕、恐懼的時候怎麼辦?父母要做好3點,很重要!
    孩子恐懼時,爸爸媽媽的積極回應,是給孩子最好的「安慰劑」。當孩子訴說自己的恐懼時,最需要的其實是父母積極的回應。當孩子害怕、恐懼的時候怎麼辦?父母要做好3點,很重要!當孩子說出「媽媽,我害怕」時,我們本能的反應就是「這有什麼好怕的」。似乎孩子的「害怕」在大人眼裡是就是一個不合理的存在。這樣的安慰其實是在否定孩子的感受,給孩子的恐懼「雪上加霜」。但積極的傾聽需要媽媽全身心地投入。不止用耳朵,更是用心去聽孩子的訴說。專注地體會孩子感受。
  • 孩子膽小、害怕怎麼辦?這幾個方法,幫助孩子克服恐懼
    其實,膽小是出於孩子的一種恐懼心理。心理學家認為:兒童產生恐懼的直接原因是中樞神經系統對外界刺激過於敏感,這種過度敏感一方面與母親懷孕期間緊張過度、憂慮以及難產等有關,另一方面也與父母對孩子過多地進行限制或者過度保護、溺愛等有關。
  • 孩子膽小認生怎麼辦?父母做到這6點寶寶勇敢不懦弱怕生!
    很多小寶寶膽子非常小,非常認生,除了比較熟悉的親人幾乎誰都不讓碰,這讓很多父母頭疼!孩子膽小認生對未來發展是非常不利的,畢竟孩子以後要融入社會,越早能過和人們溝通交流,越有利於孩子成長。孩子膽小認生怎麼辦呢?今天 就和大家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 父母不妨試試這三招,幫助孩子提升社交力
    02、學會3招,幫助孩子提升社交力1、父母應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的引導孩子習得社交技能作為家長,我們首先要思考以下兩個問題:你了解孩子的性格特點嗎?作為父母,首先要從心裡接納孩子天生的氣質。如果我們的孩子恰好本身比較內向,當他們被因性格被誤解甚至否定時,要及時的溝通引導,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特質。只有父母和孩子都能接納最真實的樣子,才能讓孩子在順應本心的前提下,在人際交往中發揮魅力,收穫友誼。
  • 孩子的「社交能力」怎樣培養?家長學會這4點,養成社交小達人
    導讀:孩子的「社交能力」怎樣培養?家長學會這4點,養成社交小達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的「社交能力」怎樣培養?家長學會這4點,養成社交小達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社交能力弱該怎麼辦
    性格的原因;心理學上有個內向型人格的解釋,安靜、喜歡獨處而不喜歡接觸人,與人保持一定距離。「內向型」性格的人不是病態,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性格特質。基於以上因素的可能性,家長要判斷孩子的社交問題出在哪裡,該怎麼引導孩子建立初步有效的社交活動,有哪些方法幫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
  • 孩子不擅社交令人急!掌握這4點,幫助孩子克服「社交不適症」
    我們最早的教育學習、情感養成都來自於家庭,家庭對孩子社交的影響主要在於三個方面:第一,父母對人際社交的態度常常會影響孩子的社交,家中父母不擅長社交,孩子可能也不擅長社交,尤其是在母親有社交焦慮的家庭中,孩子出現社交不適症的概率會更大。第二,有的家庭氛圍相對嚴肅,家庭成員間的交流和溝通氛圍相對嚴謹,這會一定程度上給孩子的社交帶來壓力。
  • 有社交恐懼的孩子,通常會有三種表現,父母早日引導還能改善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就具備優良的社交技能,有些孩子往往在面對社交時會存在「恐懼」,從日常的小細節中就能發現,所以家長還需格外注意。當孩子出現見到同院的叔叔阿姨,從來不叫,或死命地拽著家長的衣角往身後躲時,父母就要警惕了,其實這很可能就是一種孩子社交恐懼的表現。
  • 你的孩子恐懼社交嗎?家長要了解圈子效應,讓孩子變得自信且堅強
    其實,孩子之所以會有人際交往的問題,跟孩子的心理原因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是有直接關係的。家長也不要驚慌,需要進一步了解社交恐懼的成因,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走出困境。孩子為什麼會恐懼社交?3、父母本身的社交圈小,沒有教會孩子使用有效的社交技巧。孩子的習性是父母最真實的寫照,孩子會在生活相處中不斷地模仿父母的行為。假如父母都是缺乏社交技巧的人,那麼也就不可能教會孩子如何克服恐懼去交往朋友。
  • 孩子「怕生」不愛說話?其實兒童也有「社交恐懼症」,父母要重視
    媽媽說的頭頭是道,孩子卻還在無動於衷,只顧著低頭看著腳底發呆。媽媽見狀不依不饒:「平時在家的時候也沒見你這麼安靜,怎麼出門了就這麼慫.......」媽媽說了好久,孩子卻一直安安靜靜的,似乎是聽進去了也似乎是沒聽進去,最後聽見媽媽的嘆息聲「你這孩子這麼呆,可怎麼辦啊。」
  • 孩子膽小不自信,學會以下方法,幫助孩子成就好性格
    孩子膽小不自信怎麼辦?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膽小?相信這是家長們最為關心的事情。這不,最近,在我們學習群裡一位睿智燈塔的會員王媽媽向我們的導師問道,她說:「老師,我的孩子特別膽小怎麼辦?昨天,家裡來了一個朋友,我讓他叫個阿姨都不肯,一直躲在我的身後,後來直接把自己關在屋裡了,看到這種情況,我真的很生氣,你說,孩子這麼小就這樣膽小怕事,以後可咋辦呀。」
  • 孩子膽小怎麼辦?家長從這3個方面,幫助孩子克服社交恐懼心理
    但是陳女士在家裡看到的孩子和老師表述的完全不一樣,在家裡孩子活潑愛說話,但是只要是出了家門,孩子就變得沉默起來,不敢大聲說話也不敢和人交流,有時候遇到小朋友搶玩具或者去和她玩鬧,她也不敢反抗或者跟著人家玩,會站在那裡哭,不知道要怎麼辦?
  • 孩子愛耍賴怎麼辦?不要一味地妥協,家長掌握三點搞定「熊孩子」
    孩子愛耍賴怎麼辦?不要一味的妥協,家長掌握三點搞定「熊孩子」各位家長肯定經歷過孩子耍賴的情況,即便是自己的孩子非常乖,非常聽話,那麼也會知道一些別人家的孩子不聽話耍賴的情況,那麼遇到孩子耍賴怎麼辦?一味的妥協肯定是不能夠解決根本問題的,那麼要解決根本問題的話,家長們就要注意這三點。
  • 孩子產生焦慮心理怎麼辦?父母可以從5個方面入手,幫助孩子克服
    小音上幼兒園中班,有一次午睡尿了床,老師發現後並沒有批評她,這讓小音感到很不好意思。於是小音小聲地問老師:「你能保證不告訴任何人嗎?」老師笑了笑點頭。放學後,奶奶來接她。老師輕輕和奶奶說:「這是小音換下來的褲子,還沒有晾乾,要回家曬曬。」奶奶一聽,立馬高聲說:「小音越來越沒有出息,居然還尿床。」
  • 父母做到這三點,孩子黏人愛哭,也能輕鬆送入幼兒園
    最近很多家長開始諮詢如何幫助孩子適應幼兒園,如何輕鬆送孩子入園等等問題。 家長們面對孩子入園的態度以及選擇入園的條件和幫助孩子入園的辦法各有迥異,很能反映出家庭的一些育兒方式。父母做到這三點,孩子黏人愛哭,也能輕鬆送入幼兒園面對黏人的孩子
  • 孩子社交恐懼是心理疾病?成因多和家庭有關,要學會「引導孩子」
    所以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社交恐懼,就不要怪罪於孩子的性格內向。2、在社交中受過傷害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孩子產生社交恐懼很可能是因為在從前的一些社交活動中受過傷害,所以他們面對社交時會有些害怕再次被傷害。這其實是孩子內心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 孩子孤僻不合群,原因可能在父母身上,如何幫助孩子交朋友?
    當說到這一點是,她眼神中不免有些遺憾。她坦言,媽媽總是對自己很嚴格,這讓自己很恐懼與他人相處。1. 孩子天性如此有的孩子本身就自帶「獨處」屬性,孩子喜歡自己玩,即便沒有玩伴孩子也自得其樂。孩子具備社交的能力但是孩子不願意參加社交。獨處讓孩子覺得很有樂趣並且享受其中。孩子身上卻缺乏社交的動力。
  • 孩子社交能力差怎麼辦?父母使用三個方法,讓娃有好人緣
    人類是群居動物,因此不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中孩子都不可避免地需要與人交流,因此社交能力的好壞就很容易影響到孩子。好的人際關係能夠幫助一個孩子成功,但並不是所有孩子都擁有較好的社交能力。,與這三個原因有關:父母過度保護很多孩子社交能力都是從小培養起來,但孩子在小時候很容易受到傷害,因此不少父母都很害怕自己的孩子成為被傷害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