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化與連續性之辯|參加研選

2021-02-18 參加智庫

2. 時空是量子化的

3. 運動是連續的嗎?

4. 量子化才是世界的本質

有人認為量子化的概念太過難以理解,其實仔細分析起來,連續性才是一個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概念。比如說,你能說出哪個數字和1是連續的嗎?是1.1?還是1.000001?還是1.00000000001?無論你說出哪個數字,還是有無數個數字夾在它和1中間,那到底哪個數字才和1連在一起呢?連續性在數學上都難以做到,描述真實世界的物理量又如何能做到呢?

有人說了,我雖然沒法連續數數,但我可以在紙上畫一條線,這條線不就是連續的嗎?是嗎?讓我們在紙上畫一條線,然後用放大鏡來仔細看看。還是連續的嗎?好,拿掃描隧道顯微鏡放大上千萬倍看看。你只會看到一個一個的原子在不停地振動,它們還是連續的嗎?

還有人不服氣,那時間和空間總該是連續的吧?其實這也只是人們頭腦中的一種想像,實際上,時間和空間也是不連續的。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提出的阿基裡斯與烏龜賽跑的悖論來分析。

阿基裡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跑步健將。假設他和烏龜賽跑,他的速度為烏龜的10倍,烏龜在其前面10m處出發,他在後面追。芝諾可以證明,阿基裡斯永遠不可能追上烏龜!

當阿基裡斯追到10m時,烏龜已經向前爬了1m;而當他追過這1m時,烏龜又已經向前爬了0.1m,他只能再追向那個0.1m。因為追趕者需要用一段時間才能達到被追者的出發點,這段時間內被追者已經又往前走了一段距離,所以被追者總是在追趕者前面。這樣,阿基裡斯就永遠也追不上烏龜!

這個悖論的問題出在哪兒呢?乍一看,其邏輯推理確實是無懈可擊的,但實際上這個推理建立的基礎是:時間和空間是可以無限分割的。因為芝諾將追趕的過程分成了無窮多個部分,到後來阿基裡斯與烏龜的距離無窮小,追上這段距離所需的時間也無窮小。如果時空真能無限分割,那麼他就永遠也追不上。

但是數學家們顯然迴避了另一個問題,就是阿基裡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完成這無窮多個過程?只要是無窮,那就沒有盡頭,他怎麼能一眨眼間就完成了呢?

事實上,問題就出在這個無窮上。無窮大和無窮小都是數學中製造出來的很玄虛的概念,很多悖論都是在此基礎上產生的。為什麼說無窮大和無窮小很玄虛呢?我們來看看下面的例子。

正整數有無窮多個,正整數的平方也有無窮多個,即:

那麼到底是正整數多呢,還是它們的平方數多呢?數學家們認為它們是一樣多的,因為上下兩列數字建立了一一對應關係。

可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平方數明明只是正整數的一部分,平方數應該遠遠少於正整數啊。從這個角度來看,平方數隻和正整數中的一小部分建立了一一對應關係,即:

這兩個數列都包含無窮多個數,也就是說它們的個數都是無窮大,那麼這兩個無窮大到底是什麼關係呢?真是讓人困惑。

無窮小也很玄虛。無窮小到底是多小?無窮小加無窮小是多少,無窮小乘無窮小呢,都是無窮小嗎?多少個無窮小相加才能不是無窮小呢?恐怕誰也說不清楚。

造成上述糊塗帳的原因就在於,無窮大和無窮小都是人們頭腦中想像出來的東西,在真實世界中是不存在的!

事實上,人人都知道阿基裡斯很快就能追上烏龜,既然如此,那就證明芝諾這個推理的基礎是錯的,也就是說,他不能將追趕的過程分成無窮多個部分,時間和空間是不能無限分割的,或者說,時間和空間是不連續的!

現代物理理論認為,時空是不能無限分割的,時空也存在著不可分割的基本結構單元,長度的最小單元大約是10^(−35) m,時間的最小單元大約是10^(−43) s,低於這兩個值的時空是無法達到的,也是沒有意義的。

由此看來,時空也是不連續的,也是量子化的,時空流逝就像放電影一樣,一幀一幀疊加起來,看上去是連續的,實際上是以我們人類察覺不到的微小單元在前進。

普朗克長度實在是太小了,要知道,原子的尺度是10^(−10) m,原子核的尺度是10^(−15) m,而普朗克長度比原子核還小20個數量級。打個比方來說,如果把普朗克長度放大到大頭針針尖大小,那麼大頭針就會有宇宙那麼大。普朗克時間也極其微小,這正是我們以為時空是連續的原因。

既然時空是不連續的,那麼很自然就會得出運動也是不連續的結論。由於目前實驗條件的限制,科學家還無法直接觀察到微觀粒子的運動狀態,因此對不連續運動的研究比較少,而且還停留在理論階段。近幾年有學者提出了一個嘗試解釋運動本質的「量子跳躍/量子停止」假說。

這一甚為大膽的假說認為:當把某一粒子的運動的宏觀軌跡無限細分之後,細分後的每一段只能是由兩種狀態組成:一是「量子跳躍」,指粒子由空間的一點運動到另一點,而時間在這一過程中是停止的;另一狀態是「量子停止」,即粒子停止在空間內的某一點,而時間是流逝的。Δr表示量子跳躍的距離,Δt表示量子停止的時間。

愛因斯坦早已在相對論中指出時間和空間構成了四維時空,我們是在四維時空中運動。「量子跳躍/量子停止」假說則指出:粒子只能在時間維度和空間維度中輪流運動,而在四維時空裡連續運動的狀態是不存在的。這種假說是否正確當然現在沒有定論,但不連續運動這一問題卻值得我們深思和探討。

既然無法找到真正連續的東西,那麼連續只能是數學中的一個理想化的概念,在物理學中,在真實的世界中,量子化才是世界的本質!所以說,雖然普朗克自己並沒有意識到,但他的量子化假設卻開啟了人類真正認識世界的大門。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量子化和不連續也是有區別的。打個比方,假如說能量量子是1,那麼能量的取值就只能是:

即1的整數倍,這叫量子化。如果你給定一系列能量,比如說:

儘管也是不連續的,但卻與量子化不符。

也就是說,量子化是不連續的,而且是有嚴格限定條件的不連續。這看起來好像也是難以理解的,不過當你想想構成世界的原子只能是1個、2個、3個.電子只能是1個、2個、3個.基本粒子只能是1個、2個、3個.而沒有半個。類比一下,你應該就能理解為什麼能量也是1份、2份、3份.了吧。

如果你還覺得疑惑,那麼接下來就看看愛因斯坦對能量量子化是如何理解的吧。

專家簡介:

高鵬,山西五寨人,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現於哈工大威海校區任教。從2002年痴迷於量子世界,用自己的方式把量子世界介紹給世人。

相關焦點

  • 走進先秦辯者的命題:時間空間的特徵——連續性與間斷性的統一
    都是連續性與間斷性的對立統一。連續性是絕對的,間斷性是相對的,絕對的連續性存在於相對的間斷性之中。先秦時期有一位辯者便層就此提出過一個命題。戰國時期,齊國稷下的「辯者」當中,曾經有人提出一個命題,叫做「飛鳥之影未嘗動也」。從常識來看,這種說法好像是一種詭辯,飛鳥在不斷運動,它的影子怎麼能說不動呢?其實,仔細分析一下,「辯者」自有他的道理。
  • 淺談計量單位的量子化
    到底什麼是計量單位的量子化,本文從計量單位的發展概況,為什麼要對SI基本單位進行重新定義,基於常數的SI基本單位定義和計量單位量子化演進的影響等四個方面進行簡析。一、計量單位的發展概況自從人類有了商品交換以後就有了計量。早期出現的計量單位的定義取決於人的主觀意志,它們往往以人體某個部位或自然物體為基準。
  • 科學家從「銀原子束」實驗看見「角動量量子化」,大幅提升硬碟讀取...
    研之有物專訪中研院院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物理系錢嘉陵講座教授,娓娓道來電子自旋如何打開「現代磁學的黃金時代」。 什麼是「電子自旋」? 首先,「自旋1/2」的電子是怎麼回事?難道電子會轉,而且永遠只轉半圈?
  • 古今之辯與中西之辯
    「古今之辯」,從秦始皇以來,已延續2000多年。近代又伴隨著「中西之辯」走過了艱辛的理論道路和學術歷程。由於價值觀念上的極端化偏向,或偏向頌古諷今一極,或偏向是今非古一極,結果人為地製造了一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衝突對立。
  • 百姓故事:決戰紫禁之「辯」
    西南政法大學供圖與此同時,他們還收穫了一個意外之喜,本屆比賽的冠亞軍決賽將在北京故宮舉行。這意味著,他們有機會站在「紫禁之巔」,獲得這一最高榮譽。「能夠在故宮進行最後的決賽是每個參賽者的夢想,但是我們當下要做的就是踏踏實實走好眼前每一步。」 一辯鄧冰瑩說。
  • 鉛山縣中小學生「鵝湖之辯」辯論賽預演賽精彩上演
    新聞熱線:15679322110 6176110 QQ爆料:1500574292 站長:翁龍貴(18679326699 )   近日,鉛山縣中小學生「鵝湖之辯」辯論賽預演賽精彩上演,來自全縣中小學10支隊伍40餘名師生唇槍舌劍展開了《兩強相遇勇者上/智者上》、《紀律促進個性發展
  • 計量量子化時代到來,我們如何應對?
    計量邁入量子化時代,世界測量技術規則將重構。對我們影響幾何?中國又將如何應對?  不靠譜的實物基準  國際單位制共有7個基本的計量單位: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質量單位「千克」、熱力學溫度「開爾文」、電流單位「安培」、發光強度單位「坎德拉」和物質的量單位「摩爾」。起初,計量單位都是基於實物或物質的特性來定義。
  • 簡單說明引力的時空彎曲解釋和量子化
    二十世紀初期愛因斯坦橫空出世,憑藉一己之力在1905年發表五篇意義重大的論文,其中之一就是狹義相對論,其二是光電效應(後來獲得諾獎)。經過十年磨一劍在1916年把引力加入進來提出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後來的時間就是忙著和量子力學哥本哈根派「吵架」,在某種意義上推動了量子力學的發展。
  • 【科普】量子化——走向微觀世界的崎嶇之路
    A 什麼叫量子化(基本知識:線性代數,概率的基本知識,一些基本的量子力學常識,理論力學基礎)
  • 海華刑辯沙龍:法官眼中的刑辯律師
    2020年11月19日下午,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刑事業務委員會邀請了上海刑事審判專家、浦東法院前刑事庭長陸文德參與「海華刑辯沙龍」,與大家交流「法官眼中的刑辯律師」,線上同步直播,吸引了數十位刑辯律師的熱情參與。
  • 許身健教授參加北京市「首批高層次黨外代表人士專題研訓」
    核心提示:根據北京市黨外高層次人才實踐鍛鍊的工作要求和具體安排,中國政法大學黨外代表人士、法律碩士學院院長許身健教授獲選赴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參加為期一年的北京市首批高層次黨外代表人士「專題研訓」實踐鍛鍊。   根據北京市黨外高層次人才實踐鍛鍊的工作要求和具體安排,中國政法大學黨外代表人士、法律碩士學院院長許身健教授獲選赴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參加為期一年的北京市首批高層次黨外代表人士「專題研訓」實踐鍛鍊。8月14日,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常保國,許身健教授,統戰部常務副部長王稱心等一同前往北京網際網路法院進行工作對接與座談交流。
  • 淺談國際單位制量子化變革的「變」與「不變」
    國際單位制(SI)量子化變革改變了什麼?量子化變革是否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什麼是國際單位制(SI) 國際單位制(SI)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875年17國籤署《米制公約》並正式同意推行統一的國際測量體系,是國際通用的測量語言,是人類描述和定義世間萬物的標尺。
  • 計量單位將迎來量子化時代—新聞—科學網
    「此次變革的核心是『計量單位量子化』和『量值傳遞扁平化』。」方向解釋,所謂「計量單位量子化」,是指通過全面採用量子計量基準,大幅提高測量精度和穩定性;而「量值傳遞扁平化」則是指通過量子計量基準與信息技術的結合,使量值傳遞鏈條更短、速度更快、測量結果更準更穩。
  • 用常數替代實物 國際單位制完成量子化變革
    原標題:「不變」的「巨變」國際單位制完成量子化變革  「新的國際單位制從今天開始正式實施,計量開啟蓬勃發展全新時代。」  5月20日一大早,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國防科技工業電離輻射一級計量站副研究員宋明哲就在朋友圈發文,紀念有特別意義的2019年國際計量日。
  • 普朗克——能量的量子化
    1900年,普朗克作出了大膽的假設:能量不連續,只能去某一最小能量的整數倍,能量是量子化的。物體發射或者吸收電磁輻射時交換能量的最小單位是能量子。
  • 中國青年網:天大研支團舉辦校園辯論賽探討青年建功立業
    近日,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培養學生的思辨精神,天津大學(以下簡稱天大)研支團在甘肅宕昌縣第一中學舉辦「傳承五四精神,勇擔家國使命」辯論賽。研支團成員們組織宕昌一中的22支辯論隊伍,圍繞著「走出大山/回到家鄉是當代青年建功立業的更好方式」這一辯題,在為期兩周的辯論賽場上,對自己的成長選擇、家鄉的前途發展進行了深入的討論與思考。
  • 中考變化解讀之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
    「非連續性文本」的文本構成主要是說明性文本、新媒體和新聞等實用類文本,因此,「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實質上是「非文學文本閱讀」的特殊類型。2.主要考查獲取信息、分析解釋信息、評價信息的能力,以及在不同情境中靈活運用文本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2019年有四個地市的「非文學作品閱讀」以「非連續性文本」的方式考察。
  • 持續學習:數學分析之函數的連續性
    今天來學習函數的另一個重要概念--連續性。直觀的表現是其函數圖像在某點的鄰域有定義,圖像不斷開。我們之前學的基本初等函數都是連續函數。,既然複合函數存在極限定理,同理也就可以利用複合函數的極限來描述複合函數的連續性。
  • 長期主義:專注力和連續性
    歡迎關注公眾號「寧向東課外的話」微信號:ningxiangdong_qh(本篇文章為寧向東教授在《哈佛商業評論》-甦盛典上的主題演講實錄)我一般不太喜歡參加論壇 這張照片給我震撼的地方,是它體現了一種令人可怕的連續性。你看100年前的規劃,和100年來一點一點實現的步伐,都是按照一種有遠見的視野展開的。有視野,就有連續性,一種組織的連續性,一種有計劃的連續性。 專注力和連續性,這兩樣東西放在一起,讓我第一次領域到「長期主義」的力量。
  • 才辯無雙「學霸」scholar與「學渣」 hustler的辯論
    春秋戰國的時期,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法,因材施教的提出,無意將學生分出了高下。姓名:李秉燊基本資料:自動化學院大班團支書軍訓慰問演出主持參與自動化學院迎新晚會參與西北工業大學跨年晚會被選為小班籃球賽 籃球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