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銷售技巧:現場沒成交,跟進潛在又沒下文,最終導致業績不好,變成一種惡性循環……
珠寶銷售案例:
我的潛在回頭做得不好,每次跟進也不知道說什麼,平時都是發一些問候和活動信息,回復的顧客很少,現在都是等顧客自己回來買。
珠寶銷售技巧1:了解清楚需求
昨天的文章分析了,為什麼你的潛在顧客跟不回來。今天再說說,接待顧客當天沒成交,接下來你要做什麼事情。
第一次接待顧客,我剛開始的焦點不是想著怎樣成交,而是顧客買不買都沒關係,會以了解需求為主,再根據需求判斷顧客今天會不會買。
如果發現,顧客當天不打算買,我會當作要跟進的潛在顧客類型來接待,繼續做好服務,了解清楚顧客需求和想法,不會著急逼單。
因為我知道,
如果對顧客的需求情況不清楚,後續跟進就不知道從哪個點去切入,最終導致這個顧客跟不回來。
我也非常清楚一點,
對需求不了解的情況下,只是給顧客發活動信息,不回復的機率很大。這種情況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了,所以接待每個顧客,我一定會去判斷顧客的成交類型:
現場成交?
近期成交?
還是,長線跟進?
想要準確判斷顧客成交類型的前提,是基於對顧客需求情況的了解:
顧客婚期在什麼時候?
顧客購買產品的用途?
顧客能接受的價格範圍?
顧客在別家看過的具體情況?
顧客對產品款式的要求?
顧客對我推薦產品的反饋?
顧客最後不買的顧慮焦點?
只有了解清楚以上這些信息,才能確定顧客今天會不會買。
珠寶銷售技巧2:對點邀約
比如,
顧客今天不買是因為,在我們家沒找到喜歡的款式。這時候,我會進一步了解清楚,顧客對款式的具體要求。
如果剛好店長近期會去配貨,我會跟他提要求,下次配貨的時候,幫我看看有沒有那個款式。如果有的話,我再把款式圖片發給顧客,作為邀約下次進店的理由。
這就是,後期跟進一定是根據顧客之前不買的顧慮點,找到對點的理由做邀約。
只有當你說的這個點,是顧客所關心的信息,他才會有感覺,看到你的信息才會回覆你,除非顧客已經在別家買了。
這才是正確的跟進方式。
大部分銷售跟進顧客,沒下文,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跟了一次兩次三次之後,只能被迫放棄這個顧客。接下來,一個顧客是這樣,兩個顧客是這樣,十次之後,銷售就會覺得跟進很難,心態出現波動,對跟進潛在顧客徹底不抱希望。
慢慢的,沒有了跟進成交的意識,只能把自己的焦點放在現場成交上面。可是,第一次到店會直接買單的顧客,真的很少。
現場沒成交,跟進潛在又沒下文,最終導致業績不好,變成一種惡性循環。
請問,你的業績還能做好嗎?
經過這一年多的線上和線下培訓,我知道:
這是大部分門店存在的問題,而且,一直沒有解決,更不知道從哪方面改進。
珠寶銷售技巧3:潛在表
我習慣的培訓方式是這樣的:
在告訴員工,這個問題應該怎麼解決之前,一定會先把問題的根本原因說明白,而不是直接給方法。
比如,
跟進的方法有很多,你可以給顧客放低價格,也可以用款式邀約,或者告訴他,現在的活動有多划算。但是,如果你的邀約理由不對點,顧客肯定沒反應。
不要主觀認為,顧客就是對比價格,我下次跟進的時候用活動邀約,用申請低價格的方式吸引顧客。實際上,顧客可能考慮的是,你們的品牌知名度不高,不知道品質或者售後會不會有問題。
這種情況下,你的價格放得越低,顧客的疑慮就會越重。
回想一下,
你有沒有試過,明明給到顧客想要的價格,或者更低了,可是他還是不回來找你買?
所以,
你想把顧客跟回來之前,一定要再次對照第一次接待時,對顧客需求情況的了解,對照16個問題,你獲取到哪些信息,還有哪些信息沒有了解到的。
再把這些信息填到你的潛在表裡,你就能知道,自己的第一次接待到底做得怎麼樣。看到填寫的需求信息情況,大致能判斷出來,這個顧客能跟回來的機率有多大。
關於潛在表的填寫,我的想法是這樣的:
就算你把潛在信息都填寫清楚,也不一定能跟回來。但是,通過多次填寫潛在表,你在第一次接待,獲取顧客需求的能力就會逐漸提升。
就算跟不回來也沒關係,每次接待有意向的顧客,不管是近期成交還是長線跟進,都去填寫。在寫了30張潛在表之後,你一定會發現,自己的接待思維變了。
不信?
試試看,我們看結果說話。
小結:
思考一個問題:
為什麼潛在顧客不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