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吉爾·拜登——和諧家庭能給你帶來什麼?
作者:田碧珍律師,廣州王幼柏婚姻律師團隊律師,專注於婚姻家事領域
近日,四年一次的美國大選引起全世界的關注,而媒體的目光大多聚焦在兩位總統身上。很少有人注意到其背後的妻子與家庭。事實上,"拜登的家庭"為拜登的政治之路加了很多分。
拜登"我們總可以再找一個參議員,卻不能再找一個父親。"
1966年,24歲的拜登成家立業,並生下兩兒一女。幸福的生活持續到1972年,拜登的第一任妻子——內莉亞,帶著一歲的女兒與兩個兒子開車去買聖誕樹,途中不幸發生車禍,內莉亞和女兒不幸當場身亡,兩個兒子雖倖免於難,但也身負重傷。
不過六周,拜登從30歲便成為參議員的神壇人物跌落為一位年輕鰥夫,兩個遍體鱗傷的孩子父親。
現實的殘酷日日敲打著拜登,在最絕望的時刻,他甚至考慮過辭職,專心看護孩子。但在黨內人士的勸說與親人的支持下,他選擇了留任,選擇在兒子的病榻前宣誓就職,並許諾他的選民:"如果在半年之內我作為一個參議員的身份和我作為一個父親的身份發生衝突,我會主動辭職。我們總可以再找一個參議員,卻不能再找一個父親。"
這是他對選民的承諾,更是對兒子的承諾。
他不是命運的寵兒,但也不曾屈服於此。
在作為單身父親的五年裡,他立過一條規矩"如果兒子們打電話給他,下屬們必須隨時提醒他。"
此後,拜登便過上了家庭事業兩頭跑的生活,從他家所在的德拉瓦威爾明頓郊區到華盛頓的住所來回要坐3個小時的火車,只為能和兒子吃上晚餐,而這一坐,便是36年。
拜登試圖維繫破碎的家庭,但也從未放棄自己的參議生涯,家庭與事業的旅途奔波使他成為鐵路交通的巨大擁護者,為鐵路部門提供了超20億美元的貸款興建車站。
他深知,做好一名國家的政員的前提,是做好一名單身父親。
1975年,經拜登弟弟的介紹,拜登認識了陪伴他走過以後風雨兼程的女人——吉爾·特雷西·雅各布斯。
吉爾·拜登-"工作不是我做什麼,而是體現我是誰。"
她24歲,他已33歲。
她是一名大四學生,他已是一國的參議員。
她是父母眼中的孩子,他已是兩個孩子的單身父親。
初次見面,各方面的差距都令吉爾對這段感情望而卻步,心裡暗暗對此判了死刑。但在拜登強烈的追求攻勢下,在他第五次向吉爾求婚時,終於得到了肯定的回覆。因為吉爾不想兒戲,"我真的喜歡那兩個在車禍中倖存下來的男孩,他們已經失去了親生母親,所以我需要有百分之百的準備。"
這是她對拜登的尊重,對自己的尊重,更是對一份家庭責任的理解與尊重。
四年後,他們唯一的女兒出生了,這個破碎的家庭又重新有了溫度。兩年後,吉爾重新開始學習和工作,並在德拉瓦大學先後獲得碩士與博士學位,穿梭在家庭、學習和工作之中。
起初,吉爾也不願丈夫爬得太高。期間還發生過一件趣事,2004年,民主黨認為這是拜登把小布希拉下馬的最佳時期,並派相關人士去家中勸說拜登參加總統競選。在泳池邊曬太陽的吉爾拿起記號筆,在肚子上寫了個大大的"NO",然後在家中來回穿梭。拜登心領神會,送客出門。
後來,在歐巴馬當政時期,吉爾作為拜登的妻子,也承擔著美國第二夫人的角色。有著萬眾矚目的身份與令人羨慕的地位,但吉爾拒絕放棄自己的事業,繼續在學院擔任英語教授,她說:"工作不是我做什麼,而是體現我是誰。"但不代表吉爾完全不理解與支持丈夫的工作,而是通過自己的方式去表達,這位大學教授喜愛大膽的顏色,修身的衣服和及膝長靴,為拜登獲得更多民心。
直到2019年,吉爾為了支持丈夫的競選活動,選擇放棄了自己的事業。但吉爾也明確表示,若拜登成功獲選,她依舊會選擇回去教英語。
美國研究"第一夫人"的學者傑利森表示:"吉爾·拜登將真正把第一夫人的角色帶入21世紀。"傑利森指出,此前美國從未有過第一夫人被"允許"像大多數現代美國女性那樣,同時兼顧自己的家庭與工作。"長久以來,美國人希望他們的第一夫人待在白宮裡,儘可能一直在總統身邊。也許現在讓美國人更加接受新觀念的時機到了:總統的妻子作為第一夫人的同時,也可以擁有專職工作。"
都說"每一位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位默默付出的女人",而事實是如此嗎?
每個人在不同的群體中我們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拜登,他可以是睡床上輕聲為孩子閱讀的父親;也可以是為妻子梳妝的丈夫;亦或是方寸舞臺上娓娓道來的政治家。
吉爾,她可以是灶臺前為孩子準備餐食的母親;也可以是大庭廣眾下為丈夫高聲演講的妻子;亦或是三尺講臺上侃侃而談的教授。
但他們的共同點便是完成了對自身的角色定位與對彼此的尊重。拜登的成就離不開吉爾在背後的支持,而吉爾能夠大膽打破傳統,重新定義國家夫人,也離不開拜登對她的理解與尊重。
男女關係就像陰陽兩極,只有平衡才能達到和諧的效果。成功,從來都是男女互相成就的。
或許"每一位成功人士的背後都有一個和諧的家庭",這樣的表述更為準確。而這份和諧,需要雙方的付出、尊重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