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什麼時代,人們總是喜歡看臉的,也就是喜歡看人的顏值,只是不同時代的審美觀念不同,現在的人們認為顏值高的標準之一就是個子要高。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長的越來越高,想盡辦法來幫助孩子長高,其實,無需過度擔心,只要重視孩子長高的黃金年齡就行了。
人的身高,主要是看大腿與小腿的長骨,具有增殖能力的軟骨位於骨垢與骨幹之中,也就被稱為骨垢線。
在醫學上,對於身高能不能增加,主要只要看骨垢線有沒有閉合,如果骨垢線閉合的話,就無法繼續自然長高,反正則是能夠長高。
在正常情況下,人的骨垢線在24歲左右完全閉合,人為的因素可能會使得孩子的骨垢線過早閉合。
1、一歲之前
新生兒的身高在五十公分左右,在出生之後的第一年裡,是寶寶身高的猛長期,在營養充足的情況下,寶寶在這一年裡能夠增長二十五公分,隨後就會減緩。
2、4-6歲
在這個階段,寶寶體內的生長激素與甲狀腺激素成型,生活習慣比如飲食,睡眠習慣等等都開始逐漸成型,睡眠習慣對於寶寶個子增長起到重要作用,在深度睡眠之下,寶寶的生長激素會大量分泌,促使寶寶的個子長高,因此,在四到六歲的時候,是寶寶個子成長的黃金期。
3、10-14歲
這個時間段的孩子處於青春期,是身高增加的轉折點,在這個時候,孩子的性激素開始分泌,身高增長開始放緩。
因此,在這個時間段,是孩子身高增加的關鍵時期,父母重視的話,孩子能夠在這個時期身高遠超同齡人,如果錯過的話,孩子就失去自然長高的機會。
1、培養孩子對運動的興趣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喜歡運動的人,他的身高也普遍比較高。科學合理的運動能夠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從而促進骨骼的發育與形成。而且,每天合理的運動,能夠增加孩子的食慾與睡眠質量,飲食與睡眠良好的孩子,身高與會有良好的發育。
在運動項目的選擇上,最好是選擇那些長時間,不間斷,能夠有節奏的刺激擠壓骨骼的運動,比如跳繩,遊泳,慢跑等等,不要選擇那些會傷害孩子關節的運動。
2、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
充足的營養是孩子長高的保證,不過很多父母發現,自己給孩子提供的營養很豐富,但是孩子就是不長高,反而會長胖。其實,這些家長在給孩子補充營養的時候,沒有重視營養過剩的情況,給孩子吃的太多,使得營養過剩,孩子體內正常的內分泌環境被打亂,就會出現肥胖的症狀。
因此,在給孩子補充營養的時候要注意營養全面均衡,除了能量,熱量等等之外,還有優質的蛋白質,微量元素,維生素等等,只有營養均衡,飲食健康,才會使得孩子健康的成長,長高。
3、注意生活中的姿勢
如果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坐姿,站姿,臥姿,睡姿等等姿勢不正確的話,會導致孩子的脊柱出現問題,比如脊柱側彎,駝背等等。
脊柱出現問題的話,孩子看上去都是不高的,這個時候就只能通過外部力量的幹預來使得孩子的脊柱恢復。因此,在生活中,父母要重視保持孩子正確的姿勢,及時糾正孩子錯誤的姿勢。
沒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管是什麼方面,落後與其他人都會讓父母感到失望,因此,就需要從小重視培養孩子,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