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麵是蘇式湯麵的一種,又稱光面、清湯麵或清湯光面,湯清味鮮,清淡爽口。是江南地區著名的傳統麵食小吃,是上海、蘇州、無錫、揚州、高郵、淮安等地的一大特色。
出名的有上海陽春麵、高郵醬油麵(又稱高郵陽春麵)、揚州陽春麵等等。
陽春麵的由來:
陽春麵英文譯名Plain Noodles ,又稱光面、清湯麵或「清湯光面」,湯清味鮮,清淡爽口。是揚州的一大特色。民間習慣稱陰曆十月為小陽春,上海市井隱語以十為陽春。以前此面每碗售錢十文,故稱陽春麵。開洋蔥油拌麵又稱海米蔥油拌麵。以熬香的蔥油和燒透的海米(上海人稱開洋),與煮熟的麵條一起拌食。麵條韌糯滑爽,海米軟而鮮美,蔥油香鬱四溢.1945年後,城隍廟有個姓陳的攤販運用蘇中家鄉日常的方法熬製蔥油,用來拌麵。蔥香濃鬱與眾不同,很受歡迎,流傳至 今。現為湖濱點心店的特點小吃。
相傳乾隆27年,陽春三月乾隆皇帝南巡到淮安,他避開了文武百官,帶著汪廷珍在城內到處轉,來到了一個麵攤坐下來,要弄點吃的,一會兒看到攤小二端上一碗麵條,根根利利爽爽,淡醬色麵湯清澈見底,湯上浮著大大小小金色的油花和翠綠色碎蒜花,陣陣香味撲鼻而來。乾隆連吃兩碗後,突然問這面叫什麼名字?攤小二說:「告訴六角(楚州方言,「汝閣下」的意思),我們沒給它起名字。」什麼,這麼好的麵條怎麼沒有名字?不行,不行!乾隆深思片刻說:「淮安是漕運要地,每年上交朝廷稅收很多,貢獻很大,現 在正是陽春三 月,這個面就叫『陽春麵』吧。」寓意淮安向朝廷交稅就像春天萬物生長 一樣,生機勃勃;又像這麵條一樣,連綿不斷。汪廷珍聽後趕緊叫人拿來筆墨紙硯,請乾隆御筆賜名「陽春麵」。
陽春麵的做法:
材料:細長麵條、豬油半茶勺(這是陽春麵好吃的關鍵)、小蔥
做法:
1、小蔥切蔥花備用。
2、抽、老抽、鹽、味精、豬油放入碗中,加入半碗開水衝開。
3、鍋內放水煮沸,下麵條,煮熟後撈出,瀝乾水分。
4、麵條過一下冷水,瀝乾,讓麵條更筋道。
5、麵條加入調好的麵湯中,撒入蔥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