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ALENG 自媒體】5月22日午間自媒體專稿,冷戰結束已經很多年了,這場人類文明史上持續時間最長、造成的全球性的安全災難隱患最為嚴重的歷史性事件曾經多次將人類文明置於毀滅的邊緣。在冷戰期間,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為了獲取彼此的敏感信息,先後發射了數量眾多的間諜衛星和飛行器,拍攝了大量特定目的地的照片,今天,雖然冷戰已經結束了,不過,科學家從當時這些珍貴的歷史照片中發現了新的用途:用來研究某地在過去60年間的生態變化和動物生活情況。
根據權威的《科學》雜誌的報導,在冷戰期間,美國發射了數量眾多的間諜衛星拍攝了大量的照片,以定位蘇聯的飛彈發射場。這樣做的同時,也為研究當地的動物及其歷史棲息地的變化提供了無比珍貴的資料。現在,科學家通過對這些歷史照片的研究,確定了哈薩克斯坦特定地區土撥鼠的數量是如何減少的。
根據發表在5月19日的《皇家學會學報B》上的一篇研究論文,科學家可以使用相同的方法來研究其他動物種群如何隨時間變化,特別是在歷史數據很少的地區。
土撥鼠是生活在地下洞穴中的大型草原犬類齧齒動物,它們的生命周期長達數十年。研究者利用美國地質調查局的資料庫,收集了由冷戰時期衛星捕獲的黑白圖像,這些衛星是作為美國間諜計劃Corona發射的一部分。通過翻閱哈薩克斯坦北部草原的圖像,以尋找bobak研究者獲取了當地土撥鼠的大量生存證據,並且識別出其中大約5000多個土撥鼠的洞穴,歷史照片顯示,這些洞穴為大約8代的土撥鼠提供了生存場所。
科學家發現,與大約60年前相比較,生活在哈薩克斯坦北部草原地區的土撥鼠洞穴數量大約減少了14%,而在已經變為耕地的地區,洞穴的數量則減少了大約60%,這表明,人類生活確實嚴重影響到諸如土撥鼠這樣的動物的生存和繁衍。
當然,儘管科學家一直擔心土撥鼠的生存空間被人類活動嚴重擠壓,而且一些戶外旅遊者也喜歡拿香腸和糖果餵食那些對人類友好的土撥鼠,這使得土撥鼠儼然成為一種高尚且珍貴的寵物,但是事實上,對於當地的農業和草原生態來說,土撥鼠並不總是受人歡迎。據統計,一隻成年土撥鼠每年大約要消耗50-100公斤優質牧草,在它們的進食地區,土撥鼠可謂是所向披靡、片甲不留,因此,土撥鼠真的是應該被那些喜歡它的人拿去當寵物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