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有多深奧?南懷瑾:晚上不要讀易經,一不小心天就亮了!

2020-12-10 一頁歷史吧

《易經》有多深奧?南懷瑾:晚上不要讀易經,一不小心天就亮了!

世間都說: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周易》。這句話說得一點不為過。

《周易》在中國,本就是「文化之底,群經之首,大道之源」。

故宮就是按照《易經》卦理來設計,蘊含精密數學原理,歷經600年風吹雨打,依然金碧輝煌;

儒家以《易經》乾卦立派,道家以《易經》坤卦立派,兵家三十六計也是來自《易經》;

最近的研究更表明,《易經》的每一卦,都是一首詩,文學、美學價值,完全不亞於《詩經》

因此就有人說,讀懂了《周易》,便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

南懷瑾先生:「千萬別晚上讀《易經》,不然一下子天就亮了。」

為什麼南懷瑾告訴我們說,千萬別讀《易經》呢?

在世人的認知裡面,《易經》是可以闢邪的,但凡是心不正的妖魔鬼怪,都害怕《易經》。

但是南懷瑾大師的意思可不是這個。

它的真正含義是在說,如果晚上讀《易經》,一夜便不能睡覺了。

因為,你會發現,若是發現一個問題,便會想要去找答案,一個問題找到了答案,同時,又會發現另一個新的問題,這樣不斷發現問題,不斷尋找答案,發揮研究越沒完,不知不覺,就到天亮了。

南懷瑾是在說易經其中的奧妙之深,智慧之廣博。

如果人類有智慧可言,那麼中國的《易經》,應該是唯一的智慧寶典。

在古人看來,易經之所以博大精深,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包羅萬象。

而在如今看來,《易經》已經成為超科學的存在,甚至還被納入了公務員考試,便足以證明它並非迷信。

1953年華生和克立克提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西方的科學家很震驚地發現,中國的《易經》64卦爻象圖與《遺傳密碼》有著驚人的一致性,直接再現了生命的本質;易經的科學性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1697年12月,萊布尼茲寫信給法國傳教士白晉,闡明了自己的二進位觀點,並且希望對方將它推薦給康熙皇帝,但收到的回信令他大吃一驚。

白晉在信中說:「你不應該把二進位視為一門新科學,因為中國的伏羲早已發明了。

世界諾貝爾獎獲得者海森堡、波爾、楊振寧、李政道,都曾公開聲稱受到《周易》的啟示。上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14項重大科研成果中,有12項和《周易》脫離不了關係。

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博士在他的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中,盛讚古代中國是「世界文明的搖籃」,並將《周易》稱為「萬有概念寶庫」。

而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是涵養福報的古籍!若覺人生迷茫,便來讀一讀它

世人都說,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

我也一直認為,30歲前,人生可以靠努力。但30歲後,人生就需要一些「運氣」了。

這種運氣,不是封建迷信,更不是玄學,而是通過選擇的智慧,永遠讓自己站在贏面大的一邊。

這,就是《易經》真正的人生心法和智慧。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針對不同的人生境遇,推演你的每一種選擇會產生什麼結果

當你身處逆境時,《乾》《坤》兩卦會告訴你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再如《小蓄》卦會為你指引如何進入高端社交圈子,拓展人脈資源旅遊參觀時想起《頤》卦,你就能理解頤和園的含義和陰陽圖結構與人交往時,《周易》表揚為主的方法,會啟示你高情商說話的藝術

它可以教會我們,要如何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

教你根據今時今日的條件,如何選擇才是最正確的。每選對一次,成功機率放大10倍、20倍。

九月身邊的朋友經常會跟我抱怨,說《易經》全篇都是古文,艱深晦澀,感覺像是在看天書一樣。

因此,遇到這種問題我總是向他們推薦讓自己受益匪淺的這個全注全譯版本的《圖解易經》

很多人向我反映都是完全沒了因為文言文導致的閱讀困難的問題。

讀它,不是乾巴巴的註解、說教,而是會聯繫生活,還用以圖解文的方式,全面系統地為我們講授學習《易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它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易經》,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易經》64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不必花費力氣啃文言文,也不用具備易學專業知識,僅僅閱讀它就能輕鬆入門讀懂《易經》,掌握精髓。

一本僅需要56塊錢,就是一頓飯錢,便能讓自己受益一生,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易經有多深奧?國學大師南懷瑾告誡世人:晚上千萬不要讀易經
    國學大師南懷瑾告誡世人:晚上千萬不要讀易經!為什麼呢?因為一讀就上頭,天很快就亮了真正含義是在說,如果晚上讀《易經》,一夜便捨不得睡覺了。我國後世的眾多名人也都深受其影響,像孔子、鬼谷子、諸葛亮、王陽明等人,他們每一個人雖然處於不同的時代,有過不同的功績,但是卻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在25歲之前熟讀《易經》。
  • 「鬼」怕《易經》,為何南懷瑾卻告誡世人晚上不要讀《易經》?
    但不可否認,幾千年來《易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與地位。既然民間流傳,「鬼」怕《易經》,那為何南懷瑾大師卻告誡人們晚上不要讀《易經》呢?假如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鬼,鬼又真的怕易經,那我們晚上讀《易經》豈不是更安全?
  • 為什麼南懷瑾告誡我們,千萬別晚上讀易經?不是迷信,是超科學!
    據說這本書總共分為3冊,其中有一冊名為《周易》,另外兩冊為《連山易》和《歸藏易》,在史書上雖然有記載這本書的記錄。南懷瑾先生說:「千萬別晚上讀《易經》,不然一下子天就亮了。」不是因為老輩們說《易經》可以闢邪,凡是不正的妖魔鬼怪都怕《易經》。不是說,枕邊放一本《易經》,就可以把鬼趕跑,也不是《易經》一讀,鬼神聽到了就不安。而是因為,夜間一讀《易經》,一夜就不能睡覺了。
  • 南懷瑾:年輕人要將精力投入到熱愛的事業中,不要鑽研佛學和易經
    「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只有將那些不是最重要的捨去才有可能能得到我們最想要的。看影視劇的時候,經常看到主角去佛寺尋求慰藉,感覺佛法博大精深,因此自然而然的想要去了解更多。但每次了解的時候又會不知道該從何學起。對於許多人對佛學、或者易經所產生的好奇,當代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表示,年輕人不要去鑽研佛學與易經。我們應當將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我們最熱愛的事業當中。
  • 《易經》揭示成功的定律:一個人拼到最後,靠的並不是努力和運氣
    知名的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過:「晚上的時候千萬別讀《易經》,是因為一不小心天就亮了」。從而不難看出這本書的博大精深之處。中國知名的建築物之一,故宮,它的設計構思實際上便是參照了《易經》中的卦理,這才促使這座氣勢恢宏的宮殿,在經歷了上百年的風吹雨打後,依然不減當年的恢宏。
  • 為什麼南懷瑾勸人不要輕易學易經?
    《易經》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易經》涵蓋萬有,包羅萬象,其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是「群經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經典。中國所有的哲學,都是從《易經》中出來的。老子是替很高智慧的人去解釋《易經》,所以憑良心講,道德經是高難度的,光是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很多人就搞不清楚。
  • 易經告誡:真正有大智慧的人,越有本事,越要隱藏自己
    如果你真的了解他,你會發現很少有人有他的真才實學:文人墨客,擅長武術,精通一切,經商、習武、歷史、文化、言論、經濟(南懷瑾是第一個將中外合資模式引入中國大陸的人)、政治(試圖促進兩岸統一)這樣一個多才多藝的人,世界上找不到第二個。他謙虛,不自滿,自認為自己平凡無奇。
  • 《易經》:人到了49歲,不要請這3種人來家做客,更不要讓他久留
    事實上,時間過得很快,49歲,也就是半百多歲,步入了下半生,在這樣一個年齡組,我們已經成為家庭的中堅力量,我們必須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知道如何保持我們自己的生活方向,並有正確的判斷能力。要以腳踏實地的方式做好工作和事業,最重要的是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
  • 南懷瑾:2種人可探《易經》,第一流的智慧人、沒讀過書的白紙人
    《易經》作為中華文明的珍寶之一,其俯察萬物,經天緯地,內容之艱深,絕非一朝一夕所能把握。南懷瑾大師也曾勸誡年輕人,不要簡單研討《易經》。關於學習《易經》的條件,南懷瑾老先生提出,有兩類人是可以去研討的。一類是第一流的才智的人,還有一類是徹底沒有讀過書的一張白紙型的人。處於這兩者中間的人,不要去碰,就算固執要去研討,最好只學一半,不要鑽到底。由於《易經》假如鑽到底了,人也就變成一個廢人了。
  • 《易經》的智慧:「人有小算盤,天有大算盤」,點醒多少人!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小算盤,而天,就是一把大算盤。所謂人算不如天算指的就是這個意思了。多點糊塗,少點計較《易經》: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人有千算,天則一算《易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經常行善的家庭,必定會有多餘的福氣,留給子孫。本本分分做事,心懷善念做人,上天永遠不會虧待你。天算什麼呢?
  • 易經:人生有兩大「天規」,一旦違背,命途艱難,提早知道最好!
    《易經》中的「易」字是什麼意思?當然,「一」這個詞有很多解釋,最基本的解釋是,最後一個月,象徵著太陽和月亮的周期,象徵著變化。另一種說法是,「易」字來自於「易」字,上面是「天」,下面是蜥蜴的象形文字。一、直木先伐,全璧受疑;知止能退,平靜其心。
  • 《易經》是封建迷信之書?愛因斯坦:《易經》是科學迷宮的金鑰匙
    其中,有四個家喻戶曉的名人,非常推崇這本書,甚至將之誇上了天,全部給予頂級好評!愛因斯坦作為一名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從科學的角度評價這本書:「西方科學家做出的成績,有不少被中國古代科學家早就做出來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 《易經》提醒:男人後半生最好的風水,是從扔掉這3樣東西開始!
    人們常說:閱盡世間千百本書籍,不如讀《易經》。縱觀前古後今,一個定律出現在我們的眼前:凡是遭遇過困境,並且能夠從重重困境之中突出重圍,重新站立在自己人生巔峰時刻之人,大多數都有閱讀《周易》的經歷。孔子:凡是精讀《周易》者,人生不再有大錯。
  • 國學大師南懷瑾:從《易經》看生命起源
    《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辨證法哲學書。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蘊涵著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和和諧辨證思想,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今天小師妹整理了南懷瑾老先生書寫的《易經雜說》中的部分內容,供熱愛中醫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朋友們賞讀。乾也代表了陽,坤也代表了陰,男人就是陽,女人就是陰。
  • 南懷瑾的告誡:學《易經》不要太認真,因為萬事先知,並不吉利
    《易經》推測萬物的方法其實是科學的,就像一個人行善積德,那麼別人也會感激和幫助他,那這個人的未來很大概率就是個有福之人。因此南懷瑾先生作為中國著名的詩文家,國學和佛學大師,他曾勸誡我們:「學《易經》不要太認真,因為萬事先知,並不吉利。」
  • 《易經》有4句著名的髒話,流傳至今,連文化人都說過2句以上
    所有人都要圍著自己來轉,有一句話就是形容這一類的人,叫耳曹身與名俱滅,說的就是這一類讓人討厭的人。我們在日常的生活裡不要白自己看得太過重要,因為並不是誰缺少了誰的幫助就無法過活,保持一顆謙卑的心,總是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幫你更好的度過。
  • 被馬雲力捧的《易經》,真的有那麼神奇嗎?看這裡你就知道
    你嘗試過去讀一遍《易經》嗎?關於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停留在了「想嘗試」的階段,繼而陷入了下一個思考中:讀《易經》有什麼用?很多人對《易經》都有一個誤解,覺得它只是一本佔卜書籍,迷信學術。這種看法可以說是大錯特錯。
  • 掌握《易經》兩點規律,讓你不再瞎忙,很實用
    孔聖人曾經說過:只要讀懂了《易經》,就可以少走不少彎路。孔明曾經創作八卦圖,讓後人受益無窮。如今社會,眾多學者通過對太極八卦圖的研究,有一個驚人的發現:它竟然揭示了宇宙之根本!國學大師南懷瑾有一句話很誇張,但是又引人深思:「晚上的時候千萬別讀《易經》,因為一不小心天就亮了」。《易經》到底是什麼樣的一本奇書?《易經》中有2句話,在讀懂之後,才會明白窮與富的差距到底在哪裡。怨天憂人,將會一事無成。
  • 易經告誡:「做人要有點城府」藏住這4樣東西,福氣才會越聚越多
    《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文獻之一,被儒家稱為五經之首。因此,《周易》是中國哲學的源頭,是中國文化心理的源頭,是中國人安身立命的行為指南。作為一個人,你應該是一個有點城府,你應該避免鋒芒畢露,藏者盛!易經告誡,一個人再有本事,也要藏好這4樣東西。
  • 易經:人的潛能無限,成功都是被逼出來的!安於現狀終將會被淘汰
    不知道有沒有聽過這句話:閱盡人間萬卷書,不如行遍紅塵萬裡路;行遍紅塵萬裡路,不如讀通一本易數書。這易數書指的就是《易經》,這話可不是誇張啊,易經可以稱得上是一部人生指南書。《易經》篇幅雖然短小,不到20頁的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