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麟:6次謝辭官職,斬殺李鴻章侄子,李鴻章說他死有餘辜

2020-12-27 日談新語

即便晚清殘破不堪,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但總有部分人,與惡勢力抗爭著,用自己力量為百姓做一些事情。

中興四大名臣之一的彭玉麟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對權利名利還有金錢都不看重,即便後來步步高升,但依舊不忘初衷。

1817年,彭玉麟出生在安徽懷寧,不過他老家不在這,因為父親做官的原因,所以一家人在在這裡生活。

早年他能無憂上學,受到好的教育,不過後來因為父親的去世,一度生活困苦。

他的父親彭鳴九是一個為人正直,又嫉惡如仇的人,先在安徽懷寧做巡檢,後來調到合肥做巡檢。

他的母親也是一個良善之人,在《彭玉麟集》中有記載:「每歲暑雨,鳴九施方藥以濟貧者,王氏助藥丸恆至夜分 」,夫妻倆價值觀相似,琴瑟和諧,除了彭玉麟之外,他們還有一個小兒子。

或許是父母身體力行的教導,彭玉麟也是一個充滿正義感,願意為百姓做事的人,他也十分聰慧,讀書時深受先生喜愛。

1931年,彭鳴九帶著一家人從合肥回到家鄉衡陽縣,這也是彭玉麟從出生以來第一次回到家鄉。

彭鳴九多年在外做巡檢,但會定期寄錢回來交給宗族的人置辦良田,但這次回來之後,宗族的人拒給他們田契,還問他們要照顧他母親的費用。

彭鳴九被他們貪得無厭的行為氣得病倒,但顧忌到那一絲親情,不想手足相殘,最後也沒有告官。

道理是那個道理,但心中還是氣憤,彭鳴九隨後因為抑鬱引發舊疾去世。

家裡男主人去世,那些宗族裡的人更欺負他們娘三,彭玉麟的弟弟彭玉麒還被他們推到水中險些喪命。

因為做得實在太過分,導致旁邊的親戚都看不下去,幫他們拿回了一些舊屋子跟田產,不過家中還是沒有以前那樣寬裕。

因為旱災嚴重,彭玉麟跟弟弟來到了衡州,並憑藉會讀書寫字的技能謀生。

經歷起起伏伏,一直也沒有大展拳腳的機會,這樣的情況一直到他37歲。

1852年,曾國藩來到湖南長沙,後來被踢出局,他帶著一千湘軍來到衡州,決定在這裡擴充湘軍。

首先要做的就是招攬人才,他尋到了彭玉麟,拜訪之後彭玉麟同意去他那做事。

曾國藩籌建水師,彭玉麟為右營營長,因為能力出眾,很快彭玉麟就單獨帶領一支水師,後來還改名為長江水師,這是晚清政府重要的軍師力量。

按說,到了中年突然發跡,心態有點飄也是常見,但彭玉麟沒有,他一直保持初心,盡心盡力地做事,對待普通人,有很強的同理心。

彭玉麟帶著水師經過安徽安慶時,暫停了下來,給船上補糧。

有一次他去街上的時候,看見一個婦人在哭,問她何事,婦人告訴她,李鴻章的侄子李秋升把她女兒搶了過去。

隨後又在街上看到一個叫鄒新的年輕人,他妻子跟他結婚不到兩個月,卻被李秋升要求去府上做傭人。

彭玉麟就把他們夫妻帶到船上,第二天李秋升就來到船上要人,並告訴他們自己是李鴻章的侄子。

彭玉麟拒絕交人,並問他強搶民女是不是真的。

李秋升自然不怕,如實說了,並威脅他如果不交人就去告訴李鴻章。

彭玉麟沒有懼怕,反而按照律法,把他頭砍下來了。後來李秋升父親來要人,彭玉麟讓官兵把李秋升頭拿出來,他直接嚇暈過去。

不出所料,李鴻章不久寫了封信過來,不過信中內容不是批評他,而是說李秋昇平時為虎作倀慣了,這次也是死有餘辜,這件事也就這樣了去。

彭玉麟不管是能力還是處世態度,都讓人信服,他在仕途上升期的時候,拒絕過6次升職。

第一次拒升是安徽巡撫,相當於現在的省長,選擇了留在前線帶水師。

後來上面想讓他做漕運都督 ,這個職位掌握很大的實權,他依舊推辭掉了。

做了七八年兵部侍郎之後,以守孝為由辭官,過了三四年,朝廷又讓他回來擔任同治帝大婚慶典宮門彈壓大臣,但慶典結束後,他又請辭了。

朝廷無奈,同意了。

後來又讓他出任江督,彭玉麟又拒絕了,這是第五次,最後一次是讓他兵部尚書,相當於今日的國防部長,他也拒絕。

他拒絕的6個官職,每一個都是別的官員眼饞的職位,坐上那個位置,無論是權力還是財富都唾手可得。

但對他而言,官位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個位置可以為百姓做事。

他個人生活簡樸,還將朝廷給他發放的養廉費上繳捐給國庫。

他一生痴愛梅花,如他所說:「平生最薄封侯願,願與梅花過一生」。

而他的品性也如同梅花一樣高潔,曾在奏摺中這樣說過:「臣以寒士始,願以寒士歸」,他的確也做到了。

在成長過程中,會隨著經歷與環境推翻自己的初心,也有人始終如一,胸懷百姓,俠義心腸,彭玉麟無論是能力還是私德都挑不出問題的人,是晚清朝廷跟百姓的福氣。

相關焦點

  • 侄子被此人所殺李鴻章卻給他寫了一封感謝信,原因令人無語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在當時的中國,除了曾國潘以外,幾乎很少有人能夠比肩這位權傾一時、隻手遮天的大人物了,就更不要說有人敢不賣他的面子和他對著幹了,然而,凡事無絕對,就還真有這麼一個人,不畏懼李鴻章的權勢,把他的侄子給殺了。
  • 彭玉麟號稱晚清包青天,是曾國藩提拔上來的,為何非要除掉曾國荃
    彭玉麟的外甥擔任知府時,有一次貽誤軍機,結果彭玉麟二話不說就把他給拖出去宰了。 除了自己的外甥,就連李鴻章的侄子他也敢動。當時李鴻章的侄子李秋升在地方上胡作非為,欺男霸女,實在是無惡不作。彭玉麟知道以後,二話不說,直接把李鴻章的侄子給宰了。殺完以後,還寫了封信給李鴻章:這貨是我殺的,不用謝。
  •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胡林翼四人,誰的官職最高,諡號最尊?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胡林翼,這四位漢族大臣都是清末「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股肱之臣。可以這麼說,若沒有他們的存在,清朝定然會提前亡國。論官職:曾國藩官至武英殿大學士、直隸總督;左宗棠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兩江總督;胡林翼官至湖北巡撫;李鴻章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
  • 左宗棠、李鴻章、曾國藩,這3位晚清名臣,誰的官職最高
    左宗棠、李鴻章、曾國藩,是晚清的3位名臣,他們在晚清的舞臺上,都扮演了重要作用,他們3人在一生中,皆擔任過很多重要的官職,那麼他們3人,誰擔任過的官職最高?
  • 李鴻章出訪,外國人竟將李鴻章當成了中國皇帝,還說慈禧嫁給了他
    在1898年,美國發布的一期《紐約時報》中,就有這麼一則新聞,是關於慈禧跟李中堂之間的故事,說他倆是夫妻,還說李是「中國總統」,這在中國人眼中看來頗為滑稽的新聞,竟然,成為了該報刊發行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一期英文報紙。
  • 清朝重臣李鴻章,其最高職務是什麼?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引言在中國封建王朝的最後一段時光中,自然少不了晚清重臣李鴻章的身影。不誇張地說,他是晚清政府在全世界的代言人,親自見證並參與了幾乎所有的晚清外交事件。也正是因為如此,後人對他的所作所為爭議頗多。李鴻章出身背景1823年,李鴻章出生於安徽省合肥縣東鄉(今瑤海區)磨店鄉。因父親在朝為官,家境良好,李鴻章6歲就進入書屋學習,打下了紮實的學問基礎。1843年,在父親的催促下,李鴻章毅然北上,考中舉人,並在父親的引薦下,得到了朝中很多官員的賞識。
  • 李鴻章因貪睡遲到,曾國藩說一字,嚇出李鴻章一身冷汗,再不貪睡
    他在考中舉人以後,就住進了曾國藩在北京的住所,由曾國藩教授學習,並且在次年正式拜曾國藩為師。 曾國藩在當時是朝廷有名的大紅人,李鴻章是怎麼跟他攀上關係的呢?因為李鴻章的父親李文安讀書很晚,以至於到37歲才考中進士,同年考中進士的人中就有27歲的曾國藩。古時候一起考中進士,是一種很大的「天然感情」,相當於現代人所說的「一起同過窗」,古人稱之為「同年」。
  • 從彭玉麟請求「誅殺」曾國荃看,為何曾國藩不敢起兵稱帝?
    手握重兵,曾國藩卻沒有「帝王夢」,他屢屢拒絕部下建議,沒有起兵稱帝,甘願做大清忠臣,安守本分。手握重兵,卻沒有起兵稱帝,這是後人稱讚曾國藩之一大亮點,說他是儒家思想忠實的捍衛者,堪與孔孟媲美,號稱「千古第一完人」。那麼,曾國藩不起兵稱帝,真的是因為忠於儒家思想嗎?筆者認為,原因比較複雜,但主要還是實力不允許。
  • 李鴻章喜歡睡懶覺,曾國藩說了一句話,嚇得李鴻章再也不敢睡懶覺
    李鴻章喜歡睡懶覺,曾國藩說了一句話,嚇得李鴻章再也不敢睡懶覺一提到李鴻章,除了他籤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和領導洋務運動之外,你對他又有多少了解呢?今天小編講一個李鴻章年輕時候的故事。李鴻章喜歡睡懶覺,曾國藩說了一句話,嚇得李鴻章再也不敢睡懶覺。李鴻章的父親李文安當年和曾國藩一起參加鄉試,後來他們兩個又一起從江南考中進士,他們兩個同時考中進士就意味著要同朝為官,有著共同的聯繫和參照。相比較曾國藩的十年七遷,李文安還是望塵莫及。
  • 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論貢獻,誰排第一位?
    一是曾,左,李,張,即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二是曾,左,胡,彭,即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我們以第一種說法為準。那麼,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中,論貢獻,究竟誰該排名第一?曾國藩爵位最高,他是一等侯爵,左宗棠是二等侯爵,李鴻章是一等伯爵,張之洞沒有爵位。曾國藩的威望也高,他熱愛讀書學習,喜歡自我反思,深受理學影響,講究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被信奉理學的讀書人追捧為「半個聖人」。與此同時,曾國藩又特別擅長為人處世,在官場上如魚得水,上至慈禧太后,下至落魄秀才,都給他點讚。
  • 李鴻章是中國千古罪人嗎?
    討厭他的人,說他是大清奴才,甚至用千古罪人去形容他。欣賞他的人讚不絕口,甚至有了那句「年少不懂李總督,如今方知真中堂」。現如今,他的名字因與那個屈辱的時代相關,很少被提及。即便被提起,他所建立的功業,以及為這個民族所做出的貢獻也都被一邊倒的口水淹沒。說李鴻章是賣國賊,誤國者的人,大抵就是他籤了那些不該籤的條約。以上這些都是他的罪證,其中都能找到李鴻章,李中堂親手籤下的大名。
  • 年少不知李鴻章,李鴻章自評讓人深思,但偉人評價更是一針見血
    洋務運動興起,李鴻章轉身便扎入這片海洋,阻礙到處都是,李鴻章從未放棄過,他想要讓清王朝有自己的軍工企業,有自己的軍工人才。誰人能懂,在清政府這座即將傾倒的大廈面前,所有的舉措看起來都那麼可笑與無奈。那麼多人都放棄了,李鴻章又何故堅持?十年一夢再看李鴻章,看穿了他的無奈,也懂了他的堅持。
  • 曾國藩問李鴻章:你怎麼同洋人打交道 李鴻章如何回答
    曾國藩是熟讀聖賢書的士大夫,他聽了此言,很長時間才說:「痞子腔,痞子腔,我不知道怎麼打法,你給我詳細講講。」李鴻章何等聰明的人,他立即看出老師不高興了,便連忙說:「學生信口胡說,錯了,還請老師指教。」曾國藩看著李鴻章,認真地說:「依我來看,跟洋人打交道還得用一個『誠』字。
  • 李鴻章與北洋艦隊
    「李鴻章是非常複雜的。在真實歷史面前,一個人身上的優點和汙點一下子就變得模糊了。在生活中面對一個人時,要說他是一個好人還是壞人是非常不易的。」中央電視臺大型紀錄片《甲午祭》策劃人薩蘇重磅推出最新作品《血火考場——甲午原來如此》,為您解讀大歷史下的甲午戰爭以及時代之下具象的個人。文丨薩蘇
  • 中堂大人李鴻章
    李文安的兩個兒子李瀚章、李鴻章均為總督,其餘四個都是一品大夫,大女婿是同縣記名提督張紹棠,二女婿是同縣候補知府費日啟,全家個個體面風光。在中國近代史上,把子女全部培養成才的除了李太夫人,也就只有梁啓超了,龍生九子樣的個個優秀。清朝總督「換防」,李鴻章從湖廣總督北調京城,任直隸總督,恰好由他的哥哥李瀚章接任。
  • 曾國藩臨終前修書召來李鴻章,囑託:用好這五人能延續清朝國運,他用...
    1868年,兩江總督遇刺,清廷利用這個理由讓曾國藩回到總督職位,在前往上任途中,他一直在思考自己的生活,然而更讓他擔心的是他的身體越來越糟,他感覺自己生命快要到盡頭了。
  • 年少不知李鴻章,李鴻章自評讓人深思,但毛主席評價更是一針見血
    李鴻章,晚清中興名臣,一生代表清廷籤下了30多個條約,其中絕大多數為不平等條約。對於李鴻章的評價往往呈現出兩個極端,指責他的人說他是賣國賊,欣賞他的人則認為他有不得已的苦衷。由於代表清廷籤訂《馬關條約》,李鴻章在相當一段時間裡被視為漢奸、最大的賣國賊。而與李鴻章一生有著密切關係的洋務運動,也是褒貶不一,甚至認為他中飽私囊。
  • 日本外交官穿西服求見李鴻章,李鴻章說了8個字,成警世名言
    而他們要見的人,就是已經53歲,但權重望崇的李鴻章。他們之所以前來求見李鴻章,是因為幾個月前發生在朝鮮的一件大事。森有禮似乎看出了李鴻章的心思,於是自豪的和李鴻章說:「我們易改服飾,對我們的民族只會有著極大的好處。」李卻不以為然的說:「服制乃祖宗之遺風,易服恐怕不妥。」
  • 袁世凱請教李鴻章怎樣飛黃騰達,李鴻章說了2個字,從此平步青雲
    明朝末年的時候,是一個十足的亂世,但是也就是這樣的亂世,很多的人才不斷的湧現出來,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人物就是袁世凱,他雖然稱帝失敗了,但是也是一個十足的人才了,他從一開始的無名小卒,成長為一個可以影響清朝軌跡,並且威脅皇帝退位的人,可以說十分的不簡單,那麼袁世凱是怎麼做到的?
  • 李鴻章為什麼要殺胡雪巖,胡雪巖多恨李鴻章,才說下胡李不通婚
    熟知胡李這段恩怨糾紛的讀者都應該清楚明白:胡雪巖的死在很大程度上同李鴻章是脫不開干係的,我們也可以說李鴻章確實是導致胡雪巖於悲痛交加下鬱郁寡終的元兇。因此,胡雪巖至死都十分痛恨李鴻章,我們也就不難理解出自胡雪巖口中的這句"胡李不通婚"的遺囑了。當然,李鴻章不是直接殺死胡雪巖的劊子手,導致胡雪巖致死還有諸多因素。比如,左宗棠的突然離世、"1883年經濟危機"和胡雪巖本人的些許行為(囤積生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