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時評:「麻雀學校」要小而精

2020-12-15 騰訊網

日前,廣東出臺政策措施,著眼從優化學校布局、改善學校辦學條件、提高學校育人水平、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標準化建設政策措施,預計在2020年全部達標,從而實現農村及偏遠地區不足100人的「麻雀學校」不再一刀切「撤併」,而是根據實際情況,生源極少的因地制宜撤併,其它的納入標準化建設,配齊配足教育教學功能教室以及信息化、音體美設備設施等,配備專職衛生技術人員或專兼職保健教師等,實現「五臟俱全」。

曾經有一段時間,由於鄉村學生大量向城鎮轉移,鄉村學校出現「空殼化」現象,為了節約教育資源、降低教育投入,一些地方盲目撤併學校,引起學生上學距離遠、上學成本增加、安全事故增多、學校作為鄉村文化陣地萎縮等問題。為此,國家出臺了規範鄉村學校部局調整的文件,廣東日前推行的政策正是進一步貫徹國務院文件精神的具體舉措,其有關做法對於破解城鎮化背景下的鄉村教育難題具有標誌性樣本意義。

應當說,不管是站在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角度,還是站在落實中央「扶貧先扶智」和鄉村振興戰略的角度,我們都應該給廣東推出這一重大政策措施點讚。但「五臟俱全」的「麻雀學校」並不一定必然振翅高飛,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其他中心校及城鎮優質學校那樣的「鴻鵠」相比,畢竟還是「麻雀」,標準化也只是個及格水平,要想和「鴻鵠」一樣振翅高飛,還需要在解決標準化後抓住根本持續努力,在提高教育質量和提升管理水平上下功夫。同時,更要把努力的方向確定為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不是小弱學校對強大學校的簡單同質比較和追趕,而是要辦出鄉村小規模學校的小而精、精而美。

首先要廣泛培養最美鄉村教師。教師永遠是辦好教育的靈魂因素。要按照生師比與班師比相結合的方式核定小規模學校教師編制,適當增加寄宿制學校教師編制。在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向兩類學校適當傾斜,嚴格落實各項津補貼政策,提高鄉村教師待遇。改革教師培訓培養,提升教書育人能力與水平。要培養一專多能的全科教師,解決師資不足和綜合育人能力不強問題。

其次要著力打造城鄉聯動育人體系。複製推行好的教研教學模式是迅速提高鄉村小規模學校和寄宿制學校質量的捷徑。要切實採取措施使城市優質學校與鄉村小規模學校結對幫扶合作。要推進鄉鎮中心學校和同鄉鎮的小規模學校一體化辦學、協同式發展、綜合性考評,實行中心學校校長負責制。要將中心學校和小規模學校教師作為同一學校的教師「一併定崗、統籌使用、輪流任教」。小規模學校和寄宿制學校長期以來積累了豐富的因地制宜、艱苦奮鬥、節約謀效等方面的經驗財富,要繼續發揮兩類學校獨特優勢,完善育人模式,提高育人水平。

再次,要重視打造鄉村薄弱教育與城鎮教育的「同一個世界」。現代信息技術的變革式發展,使鄉村薄弱學校的教育和外面發達地區的教育實現同步具備了可能。要推進「網際網路+教育」發展,加快實現兩類學校寬帶網絡全覆蓋。要將最優質的教育資源、教育模式、學習方式推送到鄉村薄弱學校,突破大山大河阻隔,讓邊遠地區學校的教師和孩子的教與學與城市發達教育同步。要發揮後發優勢,靠前謀劃,一開始建設和應用教育信息技術就瞄著高標準實施,在空白紙上畫出最新最美的圖畫。

此外,全面體現出鮮明的鄉村特色。比智育水平,鄉村小規模學校和寄宿制學校可能永遠比不上城鎮學校。但教育的內容就像生活現實一樣多姿豐富。圍繞人的全面發展,結合鄉土特色,鄉村學校一樣可能在德育、體育、美育和勞育上辦出風採和特色,這些恰恰是對人的成長發展更為重要。要豐富教育教學內容,開發校本課程,讓孩子有更多時間接觸、了解、研究和學習鄉村自然、民風民俗、地域文化、生產勞動,把廣闊天地變成實踐學習的大課堂。同時也結合地區特點,高度重視戶外安全問題,關注留守兒童,學校成為偏遠農村地區孩子的精神搖藍和安全避護所。

進入新時代,全國教育大會開啟了加速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新徵程,教育現代化不僅僅是全國教育整體提質發展的宏大敘事,還要求把最薄弱的小規模學校和寄宿學校建好辦好,達到小而精、小而好、小而提神。

(作者:交予)

相關焦點

  • 「麻雀學校」要小而精
    作者:交予  日前,廣東省出臺政策措施,著眼從優化學校布局、改善學校辦學條件、提高學校育人水平、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標準化建設政策措施,預計在2020年全部達標,從而實現農村及偏遠地區不足100人的「麻雀學校」不再一刀切撤併
  • 不妨把「麻雀學校」辦得小而精
    報導,日前,廣東出臺政策措施,著眼從優化學校布局、改善學校辦學條件、提高學校育人水平、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標準化建設政策措施,預計在2020年全部達標,從而實現農村及偏遠地區不足100人的「麻雀學校」不再一刀切「撤併」,而是根據實際情況,
  • 光明日報:為何不讓「麻雀學校」飛起來
    原標題:為何不讓「麻雀學校」飛起來   日前,有媒體報導甘肅10人以下的「麻雀學校」(指規模小、條件差、人數少的學校)達3100餘所,這些學校的去留問題引起社會關注。這一問題在全國廣大農村地區具有普遍性,涉及數量巨大的偏遠貧困地區的群眾利益,需要慎重解決。
  • 「麻雀學校」不再一刀切 要實現「五臟俱全」
    日前,廣東出臺政策措施,著眼從優化學校布局、改善學校辦學條件、提高學校育人水平、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標準化建設政策措施,預計在2020年全部達標,從而實現農村及偏遠地區不足100人的「麻雀學校」不再一刀切「撤併」,而是根據實際情況,生源極少的因地制宜撤併,其他的納入標準化建設,配齊配足教育教學功能教室以及信息化
  • 「麻雀學校」不應成為教育發展阻力
    日前,有媒體報導甘肅10人以下的「麻雀學校」(指規模小、條件差、人數少的學校)達3100餘所,這些學校的去留問題引起社會關注。對該問題的討論,除了去或留,還有個重要的選項,就是把這些學校真正辦好,讓「麻雀學校」飛起來。(12月25日 光明日報)  我國偏遠地區由於人口少,中小學校的規模也普遍偏小,已是有目共睹的現象。
  • 「麻雀學校」應脫胎換骨
    鄉村「麻雀學校」的弊端是學生太少,偌大的教學樓和操場空蕩蕩,造成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可根據教育局要求,無論學校剩下幾名學生,都必須按時開足開齊課程,因此又造成師資的不足。(見7月3日《中國青年報》)「麻雀學校」一般指規模小、條件差、人數少的學校。
  • 廣州日報:「麻雀學校」不但要辦,還要辦好
    體現在農村教育上,「麻雀學校」越來越多。據甘肅省教育部門統計,該省1人學校有219所,5人以下學校1800餘所,10人以下學校3700餘所,百人以下學校7890餘所。 別說甘肅,就在我省的一些山區農村,百十學生的學校也很平常。大有大的煩惱,小有小的苦處。「麻雀學校」確實麻煩,班級設置、教師分配、教學設備、學生集體活動等等都成問題。
  • 「麻雀學校」也應好好辦
    原標題:「麻雀學校」也應好好辦 紹興多所農村完小,學生數量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柯橋區平水鎮上灶完小全校學生只有55人;附近的王化完小人數更少,全校僅41名學生,其中三年級僅2人。(7月10日《紹興晚報》)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農村人口不斷向中心鎮、城市集中,導致農村學校的學生人數不斷減少,出現了規模小、人數少的「麻雀學校」,不少學校的教育教學陷入不同程度的困境。「麻雀學校」何去何從,「麻雀學校」學生如何成長,也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 「麻雀學校」很小,今後的發展也存在不確定性,但這都不能成為可以敷衍辦學的理由。
  • 農村房前屋後麻雀,竟然也是一味壯陽益精的藥材
    在農村裡面有多少種鳥類,可能很多人都說不出來,但是要問什麼鳥最多?很多人估計會不假思索的回答,麻雀啊。沒錯麻雀是現在是農村裡面最常見的鳥類了。多到鋪天蓋地的地步。麻雀是一種與人比鄰生存的鳥類,主要的食物是一些小的昆蟲和地裡面成熟的穀物。每年到了莊稼成熟的時候地裡面就會鋪天蓋地的出現。麻雀大多在人類居住的地方活動,但警惕卻非常高,好奇較強。
  • 讓「麻雀學校」小而優,還需「軟硬兼施」
    曹燦輝據媒體報導,湖南省將對不足100人的鄉村小學和教學點進行科學設置和動態調整,妥善處理好學生就近上學與接受良好義務教育的關係,防止因為學校布局不合理導致學生上學困難甚至輟學。鄉村「麻雀學校」是教育體系「神經末梢」,是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服務鄉村最困難群體,保障鄉村學生就近入學權益,鞏固提高義務教育普及水平的特殊作用及意義。
  • 光明時評:「國學班」「讀經班」,這就當上學了?
    但底線是,這些只能是學校教育的補充,不能替代義務教育。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各地要認真排查並嚴厲查處社會培訓機構以「國學班」「讀經班」「私塾」等形式替代義務教育的非法辦學行為。《通知》還明確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無正當理由未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或造成輟學,情節嚴重或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 部編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第16課《麻雀》精講
    ,毅然保護小麻雀免受獵狗傷害的故事,表現了老麻雀的英勇無畏和對小麻雀偉大的母愛。答:本文寫的是一隻老麻雀不顧自身安危,毅然保護小麻雀免受獵狗傷害的事。2.這件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是怎樣的?答:起因:獵狗發現一隻從巢裡掉下來的小麻雀。經過:老麻雀用身軀掩護小麻雀。結果:老麻雀嚇退了獵狗。
  • 「麻雀學校」何去何從?農村教育城鎮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8月4日,新華每日電訊「評論·論道」欄目刊發了中央黨校郭強教授撰寫的文章《從「麻雀學校」看農村教育城鎮化》。日前,山西一位中學教師專門為本報撰文,分享了他對「農村教育城鎮化」的思考。   首先必須承認,城鎮化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用教育的現代化拉動國家的現代化是正確的發展方向。
  • 潮南區「麻雀學校」
    為進一步合理調整農村小規模學校布局,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升教育教學服務職能,辦人民滿意教育。昨天,區政協組織對我區「麻雀學校」開展專題調研活動,進一步了解我區中小學鄉村小規模學校發展現狀,深入聽取意見和建議,推動決策部署落實落地。區政協主席陳傳新,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陳大立,區政協副主席鄭孟堅參加調研活動。
  • 讓「麻雀學校」小而優還需「軟硬兼施」
    據媒體報導,湖南省將對不足100人的鄉村小學和教學點進行科學設置和動態調整,妥善處理好學生就近上學與接受良好義務教育的關係,防止因為學校布局不合理導致學生上學困難甚至輟學。  鄉村「麻雀學校」是教育體系「神經末梢」,是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服務鄉村最困難群體,保障鄉村學生就近入學權益,鞏固提高義務教育普及水平的特殊作用及意義。據公開資料顯示,我國不足100人的小規模學校有10萬餘所,不足10人的有3萬餘所。  近些年來,少數地方「一刀切」撤併學校,讓不少鄉村孩子上學之路變得遙遠和艱難,甚至可能會阻斷鄉村孩子「上學夢」。
  • 留住鄉村教師 留住「麻雀學校」的根
    原標題:留住鄉村教師 留住「麻雀學校」的根   讀了6月19日《中國青年報》教育圓桌刊登的胡儉老師寫的《鄉村「麻雀」學校 去留兩難》一文,筆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在教師問卷環節,大家毫無例外地提出了希望上級教育部門配備體音美等專科教師,這其中恰好就有一所「麻雀學校」,而那所「麻雀學校」學生連20人都不到,學校只有一二三年級。學生告訴筆者,他們最希望的是增加四五六年級,這樣他們就不用轉學了。聽完這句話,筆者的眼淚差點流了下來。   該校校長一臉苦笑地告訴筆者:「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 圖片故事:山裡娃的「麻雀學校」
    「麻雀學校」是指一些規模較小、師生數量偏少、設施簡陋的微型學校或教學點。儘管隨著城鎮化推進和教育資源整合,不少「麻雀學校」紛紛進行撤點並校,但在寧夏西海固地區的一些偏遠山村內,「麻雀學校」依然存在。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想爆料?
  • 「麻雀學校」呼喚「全科教師」
    山東青島「島上學校」僅剩一師一生;29歲語文教師薛倩倩堅守崗位,一人教全科苦惱「交通難」。(3月4日《新京報》)伴隨新型城鎮化發展,農村人口城鄉間流動加快,「進城上學」成了很多農村人完成城鎮化轉變的一個重要標誌。
  • 「麻雀學校校長」的堅守
    劉濤說,山區雖然艱苦,卻給予了他生活和工作的全部,他要感謝這裡!感謝這裡的山,給了他寬厚的肩膀。感謝這裡的水,讓他心底流淌著絲絲柔情。那漫山的紅葉,是他夢想的色彩,嬌豔的櫻桃,讓他品味了生活的酸甜!在這裡,他找到了人生的目標,體會到了工作的快樂。
  • 海口「麻雀學校」被合併後舊址咋處理?官方給回應
    海口龍華區政府:有的繼續用於教學,有的將被借用,但教育用地性質及權屬不變  □記者蘇鍾  本報訊「海口以前有不少『麻雀學校』,現在有的被合併了,有的改名了,這些學校原來的教學地點怎麼處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