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學校」不應成為教育發展阻力

2020-12-15 中國文明網

  日前,有媒體報導甘肅10人以下的「麻雀學校」(指規模小、條件差、人數少的學校)達3100餘所,這些學校的去留問題引起社會關注。對該問題的討論,除了去或留,還有個重要的選項,就是把這些學校真正辦好,讓「麻雀學校」飛起來。(12月25日 光明日報)

  我國偏遠地區由於人口少,中小學校的規模也普遍偏小,已是有目共睹的現象。而對於甘肅一個省就有3100餘所10人以下的學校,在數量上似乎顯得是過多了些。但是,學校雖小,其基本性質都是一樣的,擔負功能也是一樣的,都是培養中國接班人的重任。因此,不能因為學校規模小、學生少而忽視了學校的正常發展。政府應當履行職責,想方設法讓這些「麻雀學校」實現騰飛,才能留得住學生、穩得住人心、守得住疆土。

  雖然,「麻雀學校」因規模小,各種教育成本必然要增加,教學資源也必然要存在浪費。但國家的發展,民族的復興,人民的幸福,離不開教育這個根本,更離不開教書育人的學校。學校的規模小並不是什麼壞事,也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關鍵是要有老師去教書,也要有人去關心學校的建設與發展。而在當下,一些老師不願意到規模小的學校任教,造成學校老師嚴重缺失,有的學校甚至是校長老師僅一人而身兼數職,在一個學校一守就是幾十年,不僅學校始終沒有任何變化,學生也會變得越來越少。這樣的學校繼續存在下去就沒有多大的意義。

  發展國家教育,實現9年甚至是12年義務教育,首先是要解決孩子「有學上」的問題,而現在基本能解決了「有學上」以後,接下來應當是著力解決好教育效益問題。看一個學校的教學效益如何,一是看學校的規模和師資力量,二是看學校的設施設備,三是看學生的學習水平,四是看學校教學管理和自身建設的能力。如果這幾個環節都做到了,那麼教學效益自然就得到提升。對於「麻雀學校」來說,這幾個環節要解決起來其實並不困難。師資力量不足,當地教育部門可以選派外地教進行支教,或者是發揮社會教師志願者力量,充實到這些學校擔任任課老師;教學場所及設施設備問題,除了當地政府要加大投入外,還應發揮社會力量進行捐助,並給予政策上的支持,讓小學校也能辦成大規模;而對於學校的管理能力、學生的學習水平,那是要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正確引導來實現的。

  讓「麻雀學校」真正發展起來,涉及農村孩子教育的切身利益,政府主管部門就要切實擔當起相應的責任,而不能因為學校的規模小就放任不管,更不能為了搞面子工程,把教育資金都投到城裡的重點學校,而導致窮的越窮,富的越富。如此偏心引起的教育不均衡,才是真正意義的不均衡。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政府必須多管齊下加快農村學校建設的進程,既要在教學力量的配置上做好功課,也要在教學設施設備和場所建設上捨得投入,並進一步提高鄉村教師的工資福利待遇,讓他們都能安心在農村教學,為培養國家建設的接班人擔當起重任。另外,政府也要充分發揮社會力量進行共同辦學,才能保證「麻雀學校」真正實現「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而不是讓「麻雀學校」在發展中被人為的忽略不計了。

  調整學校布局,改造薄弱學校,改善辦學條件,是近幾年我國各省市為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普遍採取的比較有效的做法。對於農村存在的諸多「麻雀學校」問題,當地教育部門應當合理調整布局,通過適當的撤併重建,將學校布局調整與改造薄弱學校結合起來,提高學校的教學規模和辦學條件,縮小了校際之間辦學水平的差距,才能讓學生既能上好學,又能讀好書,才能讓我國義務教育政策惠及到所有的學生。(林志幹)

相關焦點

  • 「麻雀學校」也應好好辦
    原標題:「麻雀學校」也應好好辦 紹興多所農村完小,學生數量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柯橋區平水鎮上灶完小全校學生只有55人;附近的王化完小人數更少,全校僅41名學生,其中三年級僅2人。(7月10日《紹興晚報》)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農村人口不斷向中心鎮、城市集中,導致農村學校的學生人數不斷減少,出現了規模小、人數少的「麻雀學校」,不少學校的教育教學陷入不同程度的困境。「麻雀學校」何去何從,「麻雀學校」學生如何成長,也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 「麻雀學校」很小,今後的發展也存在不確定性,但這都不能成為可以敷衍辦學的理由。
  • 「麻雀學校」應脫胎換骨
    鄉村「麻雀學校」的弊端是學生太少,偌大的教學樓和操場空蕩蕩,造成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可根據教育局要求,無論學校剩下幾名學生,都必須按時開足開齊課程,因此又造成師資的不足。(見7月3日《中國青年報》)「麻雀學校」一般指規模小、條件差、人數少的學校。
  • 「麻雀學校」何去何從?農村教育城鎮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8月4日,新華每日電訊「評論·論道」欄目刊發了中央黨校郭強教授撰寫的文章《從「麻雀學校」看農村教育城鎮化》。日前,山西一位中學教師專門為本報撰文,分享了他對「農村教育城鎮化」的思考。   首先必須承認,城鎮化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用教育的現代化拉動國家的現代化是正確的發展方向。
  • 蓬萊開始撤併鄉村中小學 "麻雀學校"將成為歷史
    從蓬萊教育局獲悉,日前蓬萊村裡集等鎮(街道辦事處)所屬15所鄉村中小學完成撤併,蓬萊市教育資源優化整合就此拉開幃幕。據介紹,5年內,蓬萊市城鄉中小學布局將逐步調整完畢,鄉村「麻雀學校」將成為歷史。  據介紹,近年來,隨著人口自然出生率下降,蓬萊農村學齡兒童逐年減少,鄉村學校布局散、規模小、資源利用率低的問題日益突出,據統計,目前蓬萊全市有24所不足百人的「麻雀學校」,不少年級僅有一個班,「教師包年級、一人教多科」的現象比較普遍,教育質量難以保證。此外,城鄉之間、各鎮之間、校際之間發展不平衡,城區學校與農村學校、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間的差距也日益拉大。
  • 鄉村教育「麻雀學校」的困頓怎麼解?讓小學老師巡迴上課
    視覺中國 資料農村學校師資配置阻力重重,學生越來越少。「麻雀學校」不斷出現在報章網絡。一個教學點,三五個孩子,甚至更少,這樣的教育到底辦不辦?怎麼辦?2015年,甘肅省秦安縣針對以上問題,做了一個大膽的試點改革:在隴城鎮建立教育園區,讓小學老師巡迴走教,學生不動老師動。
  • 撤併「麻雀」學校 鄉村學童可以乘校巴上學(圖)
    在汕頭澄海,鄉村孩子們真正得到撤併「麻雀」學校的好處:校園環境更優美了,上學放學還能乘坐安全舒適的中巴車。看著孩子開心地上學去,平安地歸家來,許多以前不理解的家長現在也說,「麻雀」學校撤得好啊!  「麻雀」之小   汕頭澄海區蓮華鎮是麻雀學校比較集中的地區,該鎮原有12所小學,其中多數都是「麻雀」型的學校,有的小學甚至只有47名學生。「麻雀」學校校長、老師全部得按完全小學一般設置,教學設備、體育場地器材也不可缺少。
  • 潮南區「麻雀學校」
    ,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升教育教學服務職能,辦人民滿意教育。昨天,區政協組織對我區「麻雀學校」開展專題調研活動,進一步了解我區中小學鄉村小規模學校發展現狀,深入聽取意見和建議,推動決策部署落實落地。區政協主席陳傳新,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陳大立,區政協副主席鄭孟堅參加調研活動。
  • 「麻雀學校」呼喚「全科教師」
    山東青島「島上學校」僅剩一師一生;29歲語文教師薛倩倩堅守崗位,一人教全科苦惱「交通難」。(3月4日《新京報》)伴隨新型城鎮化發展,農村人口城鄉間流動加快,「進城上學」成了很多農村人完成城鎮化轉變的一個重要標誌。
  • 「麻雀學校」要小而精
    但「五臟俱全」的「麻雀學校」並不一定必然振翅高飛,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其他中心校及城鎮優質學校相比,標準化也只是個及格水平,還要在解決標準化後抓住根本持續努力,在提高教育質量和提升管理水平上下功夫。同時,更要把努力的方向確定為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不是小弱學校對強大學校的簡單同質比較和追趕,而是要辦出鄉村小規模學校的小而精、精而美。
  • 光明時評:「麻雀學校」要小而精
    但「五臟俱全」的「麻雀學校」並不一定必然振翅高飛,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其他中心校及城鎮優質學校那樣的「鴻鵠」相比,畢竟還是「麻雀」,標準化也只是個及格水平,要想和「鴻鵠」一樣振翅高飛,還需要在解決標準化後抓住根本持續努力,在提高教育質量和提升管理水平上下功夫。
  • 光明日報:為何不讓「麻雀學校」飛起來
    原標題:為何不讓「麻雀學校」飛起來   日前,有媒體報導甘肅10人以下的「麻雀學校」(指規模小、條件差、人數少的學校)達3100餘所,這些學校的去留問題引起社會關注。這一問題在全國廣大農村地區具有普遍性,涉及數量巨大的偏遠貧困地區的群眾利益,需要慎重解決。
  • 甘肅省將撤併「空殼學校」「麻雀學校」
    每日甘肅網-蘭州晨報訊(記者武永明)為期兩天的「蘭州市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提升學校品質試點工作推進會」近日在蘭州二十七中召開,數十名教育專家為蘭州市基礎教育發展「問診把脈」。  全省百人以下學校7892所  記者從會上獲悉,目前我省沒有人的學校1180所,只有1名學生的學校219所,5人以下的學校1800所左右,10人以下的學校3700餘所,100人以下的學校7892所,全省部分農村地區仍存在不少「空殼學校」、「麻雀學校」。全省有300萬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近30萬人。
  • 教育用地被擠佔挪用 開發商投機取巧建「麻雀學校」
    在外在方面,應當說深圳的學校硬體設施都不錯,但辦好一所學校關鍵在於學校的內涵,即師資、教學水平、管理理念等。現在我們發現更多的是內涵不均衡。」秦建新委員說。  楊俊委員對深圳義務教育存在區域不均衡、校際不均衡問題進行了分析:「我認為首先是歷史的原因,深圳市經濟社會發展區域不均衡形成教育的『一市兩法』是造成區域不均衡、校際不均衡的根源。其次是發展的原因。
  • 留住鄉村教師 留住「麻雀學校」的根
    原標題:留住鄉村教師 留住「麻雀學校」的根   讀了6月19日《中國青年報》教育圓桌刊登的胡儉老師寫的《鄉村「麻雀」學校 去留兩難》一文,筆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正如文中所言,鄉村「麻雀學校」的弊端是學生太少,偌大的教學樓和操場空蕩蕩,造成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可根據教育局要求,無論學校剩下幾名學生,都必須按時開足開齊課程,因此又造成師資的不足。因為按照鄉村小學師生比相關要求21∶1的話,胡儉老師所在的小學最多配備5名教師,但實際上按照語數英及綜合科目體音美全部開齊來計算,5名教師遠遠不夠。
  • 讓「麻雀學校」小而優,還需「軟硬兼施」
    曹燦輝據媒體報導,湖南省將對不足100人的鄉村小學和教學點進行科學設置和動態調整,妥善處理好學生就近上學與接受良好義務教育的關係,防止因為學校布局不合理導致學生上學困難甚至輟學。鄉村「麻雀學校」是教育體系「神經末梢」,是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服務鄉村最困難群體,保障鄉村學生就近入學權益,鞏固提高義務教育普及水平的特殊作用及意義。
  • 海口將試點校車安全改革 整合撤併「麻雀學校」
    本報記者袁蘭紀燕玲實習生司敏  10多名代表呼籲  加快整合城區「麻雀學校」  繼人大代表嚴音莉提出《關於加快解決城區「麻雀學校」問題,紮實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建議》後,陳亞耀、王蕊等10名代表也提出了《關於整合舊城區「麻雀」學校,加快舊城區教育均衡發展步伐的建議》。
  • 部分農村「麻雀學校」需合併
    獨守校園的農村教師,構成了這個時代農村小規模學校的集體素描,隱喻著時代的巨大變化。這幅時代的圖畫向我們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息:農村的一些「麻雀學校」需要進行合併。    這種調整,是大時代背景下的必然。目前,中國社會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農村大量勞動力進城務工,他們往往帶著自己的孩子來到新的城市並在當地就讀。加上計劃生育導致的少子化現象,直接讓農村學校生源數量下降,成為「麻雀學校」。
  • 「麻雀學校」不再一刀切 要實現「五臟俱全」
    應當說,不管是站在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角度,還是站在落實中央「扶貧先扶智」和鄉村振興戰略的角度,我們都應該給廣東推出這一重大政策措施點讚。但「五臟俱全」的「麻雀學校」並不一定必然振翅高飛。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其他中心校及城鎮優質學校那樣的「鴻鵠」相比,畢竟還是「麻雀」,標準化也只是個及格水平,要想和「鴻鵠」一樣振翅高飛,還需要在解決標準化後抓住根本持續努力,在提高教育質量和提升管理水平上下功夫。同時,更要把努力的方向確定為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不是小弱學校對強大學校的簡單同質比較和追趕,而是要辦出鄉村小規模學校的小而精、精而美。
  • 不妨把「麻雀學校」辦得小而精
    應當說,不管是站在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角度,還是站在落實中央「扶貧先扶智」和鄉村振興戰略的角度,我們都應該給廣東推出這一重大政策措施點讚。但「五臟俱全」的「麻雀學校」並不一定必然振翅高飛。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其他中心校及城鎮優質學校那樣的「鴻鵠」相比,畢竟還是「麻雀」,標準化也只是個及格水平,要想和「鴻鵠」一樣振翅高飛,還需要在解決標準化後抓住根本持續努力,在提高教育質量和提升管理水平上下功夫。同時,更要把努力的方向確定為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不是小弱學校對強大學校的簡單同質比較和追趕,而是要辦出鄉村小規模學校的小而精、精而美。
  • 讓「麻雀學校」小而優還需「軟硬兼施」
    據媒體報導,湖南省將對不足100人的鄉村小學和教學點進行科學設置和動態調整,妥善處理好學生就近上學與接受良好義務教育的關係,防止因為學校布局不合理導致學生上學困難甚至輟學。  鄉村「麻雀學校」是教育體系「神經末梢」,是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服務鄉村最困難群體,保障鄉村學生就近入學權益,鞏固提高義務教育普及水平的特殊作用及意義。據公開資料顯示,我國不足100人的小規模學校有10萬餘所,不足10人的有3萬餘所。  近些年來,少數地方「一刀切」撤併學校,讓不少鄉村孩子上學之路變得遙遠和艱難,甚至可能會阻斷鄉村孩子「上學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