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責任」報告:尚德、精銳教育獲客成本高企 流利說、跟誰...

2020-12-09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2019年夏天,數家在線教育公司總計40億的投放金額震驚了廣告業,頭部玩家一躍達到了百萬級的體量。動輒數十億的投資,究竟創造了多大的價值呢?

資本遇到教育,誰「變異」了?

本報告為21世紀資本研究院、南方財經責任投資行動發布的《ESG測評在線教育「新勢力」》系列報告的第五期。

本期聚焦在線教育企業的「責任」指標。

上市公司的責任指標,一方面體現在企業對於募投資金的運用方向,另一方面,也關乎企業對於業態有序發展的維持;同時,股東責任、高管責任亦不容忽視。

2019年夏天,數家在線教育公司總計40億的投放金額震驚了廣告業,頭部玩家一躍達到了百萬級的體量。

動輒數十億的投資,究竟創造了多大的價值呢?

延續已經發布的《在線教育「成長力」報告》、《在線教育「產業護城河」報告》、《在線教育「財務安全」報告》、《在線教育「資本依賴度」報告》,本期研究團隊仍遴選16家在美上市的,已經開展在線教育的規模型企業作為研究標的。包括K12為主的好未來、跟誰學等,亦包括傳統教育龍頭新東方,以及正保遠程教育和尚德機構等成人職業教育平臺。

在線教育「責任」報告框架介紹

2020年伊始,一場疫情又讓在線教育熱度陡增,不少線上教育平臺第一時間上線免費課程,線下教育機構也加速線上化,或主動或被動,學生和家長紛紛投向在線教育的懷抱。

為了在這場營銷大戰中拔得頭籌,眾多在線教育平臺火力全開。

最終結果如何呢?

本期報告繼續延續機構投資人信息調研,同時基於在線教育的募集資金投向、資本回報情況、獲客成本、客單價等指標,綜合證偽目前的市場認知邏輯。

在線教育平臺的瘋狂融資究竟投向了哪裡,科研、還是營銷?層出不窮的天價「廣告」到底效果如何,多少資金在惡性競爭中化為泡影,又有多少資金真實轉化為業績?此次框架研究中,同樣已經假設在校教育龍頭機構財務數據準確,剔除可能存在的刷單、財報作假、轉移成本、虛構營收等問題……

廣告投放火力全開

繼亮相春晚後,獨角獸猿輔導又砸重金投入《王牌對王牌》、《最強大腦》等熱門綜藝,刷足存在感;跟誰學旗下高途課堂也搭上了《極限挑戰》的「順風車」;網易有道旗下K12網校有道精品課直接邀來郎平做品牌代言人……

除了品牌戰如火如荼,在寒假和公共衛生事件疊加期間,「停學不停課」倡議打響,免費直播課、9.9低價課等促銷活動也層出不窮。

儘管自2014年元年發展至今,在線教育行業已經經歷了一輪激烈的優勝劣汰,能夠歷經多年生存下來的平臺,無不是有大體量資本注資,或是已經具有盈利能力自給自足的平臺。

2017年至今,領跑的在線教育企業商業模式逐步清晰,頭部玩家陸續登陸資本市場。但整體來看,當前在線教育行業仍處於較初期發展階段,行業競爭格局較為分散。

截至目前,即便是營收規模最大的新東方、好未來兩大營收年超過百億的龍頭企業,營收主力K12教育的市場佔有率僅有2%。根據艾瑞諮詢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K12培訓機構達百萬家,其中多數都是微型機構,一年招生人次在300人以下的微型機構數量佔比高達60%。

隨著此次疫情影響,在線教育行業意外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各大細分龍頭之間的競爭也愈發激烈。但行至水深處,在線教育現有的商業模式是否穩固、各大龍頭究竟應該憑藉什麼在競爭脫穎而出,卻越發撲朔迷離。

巨額融資主要投向哪裡?

隨著在線教育風口被逐漸引爆,越來越多線上教育平臺湧入資本市場,根據研究團隊不完全統計,美股中涉及線上教育業務的16家中概股僅首發募資金額就已達到15.4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9億元)。

綜合來看,研發、內容、營銷網絡、補充流動資金、日常運營、償還債務、潛在的投資機會是在線教育平臺普遍投入的項目,其中在線教育企業對於研發、營銷最為常見的募投項目,幾乎每一家的募投項目都有這兩大用途。

由於在線教育行業的同質化嚴重、市場競爭激烈,隨著各大平臺加大營銷進行生源搶奪,不斷推高獲客成本,侵蝕平臺淨利潤,盈利能力或會被進一步削弱。

獲客成本日漸攀升

據招商證券研究表明,在線教育的轉化率——低價轉正價的比例,夏轉秋平均為15%-30%;留存率——正價用戶續班的比例,平均在50%-80%。轉化率和留存率均處於較低水平。

整體來看,2019年可查的幾大在線教育龍頭企業的獲客成本都在百元以上,其中最高的莫過於尚德機構,2019年新客成本達到4936元,但公司的平均客單價也高達6497元,其次是精銳教育,在線業務板塊新客成本約在1500元,而平均客單價則高達2萬多。

2019年中旬,新東方企業發展與戰略規劃部聯合東方坐標學院發布了《2019年中國教育培訓行業的創新復盤與浪潮展望》。

其中指出線下機構的付費用戶獲客成本在500-1000元,線上機構的成本在3000元以上,一對一機構在5000-15000元左右。

而與之相反的是,由於在同等條件下,在線教育的體驗和效果要弱於線下,因此線上機構的課單價要遠低於線上機構,更有甚者,不少在線教育企業更是將較低的課單價作為搶佔線上渠道的工具。

如頭部K12在線教育公司中,跟誰學K12課程價格為70元-95元/小時、高途課堂為50元-75元/小時;51talk課單價約40元;學而思小學至初中課程為40元-66元/小時,高中課程為20元-40元/小時。而據知情人士透露,同等情況下的線下班,價格普遍在150-200元,線上課程的單價只有線下課程的1/10到1/3。

流利說、有道則是以客單價來計算,平均客單價分別為341元、899元,與獲客成本基本接近,其中流利說2019年新客成本為323元、有道2019年第三季度新客成本約為905元,而這一狀態要實現盈利並不容易。

跟誰學股東套現逾兩億

值得一提的是,在在線教育商業模式尚未明確,一路「跑馬圈地」、「燒錢維生」的同時,不少在線教育中概股發行前的戰略投資者早已在股價上漲周期「套現離場」,不願意繼續陪伴公司離場。

如跟誰學上市前股東就包括高榕資本、啟賦資本、金浦產業投資基金等知名創投機構,但上市後僅半年,跟誰學股東就聯合套現超兩億美元。

公司原第二大股東即內部員工持股平臺Origin Beyond Limited減持156.67萬股,約套現3936萬美元(均按最新收盤價估算)。減持後,持股比例由12.7%變為11.7%,對應投票權變為2.3%;第四大股東啟賦資本,通過兩期基金分別減持112.5萬股、100萬股,合計減持212.5萬股,套現約5339萬美元。減持後,持股比例由6.8%變為5.4%,總投票權1.1%。第五大股東高榕資本,減持187.5萬股,套現約4710萬美元。減持後,持股比例由6%變為4.8%,投票權還有0.9%。

2019年10月,新東方在線第三大股東Auspicious Oriental Limited在場內進行了減持套現,賣出股份數量為820.65萬股,每股均價14.06港元(最高價15.7港元),合計套現約1.15億港元。減持後,其持股比例將由5.69%下降至4.82%,同時也退居為第四大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流利說在揭露財報虧損5.748億元的同時,公司創始人部分減持一事也浮出水面。年報顯示,流利說創始人、CEO王翌在2019年減持了部分持股。在減持之後,截至2020年3月31日,王翌持有的流利說股權降至23.8%,投票權降至51.9%,分別低於截至2019年2月28日的23.9%和52%,仍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報告出品:21世紀資本研究院 、南方責任投資行動

研究員:李新江、楊坪、周瑩、實習生馮帆

(作者:楊坪,周瑩,實習生馮帆 )

相關焦點

  • 在線教育「資本依賴度」報告:無憂英語、流利說、尚德負債榜居首...
    同質化嚴重、K12 賽道擁擠、教師批量複製不易、盈利更是遙遠,在線教育走上了 " 電商燒錢 " 的老路。延續已經發布的《在線教育 " 成長力 " 報告》、《在線教育 " 產業護城河 " 報告》、《在線教育 " 財務安全 " 報告》,本期研究團隊仍遴選 16 家在美上市的,已經開展在線教育的規模型企業作為研究標的。
  • 在線教育「資本依賴度」報告:無憂英語、流利說、尚德負債榜居首
    本報告為21世紀資本研究院、南方財經責任投資行動發布的《ESG測評在線教育「新勢力」》系列報告的第四期。 本期聚焦在線教育企業的「資本依賴度」指標。 同質化嚴重、K12賽道擁擠、教師批量複製不易、盈利更是遙遠,在線教育走上了「電商燒錢」的老路。
  • 在線教育投訴數據報告 嗨學網 尚德機構 滬江網校 流利說等入選
    8月13日,依據國內電商專業消費調解平臺「電訴寶」(315.100EC.CN)2020年上半年受理的全國435家電商平臺海量用戶消費糾紛案例大數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了《2020年(上)中國在線教育消費投訴數據與典型案例報告》。(報告全文下載:www.100ec.cn/zt/2020zxjytsal/)。
  • AI+教育第一股,財報不太「流利」的英語流利說今日上市
    自此,英語流利說成為了今年繼尚德機構、精銳教育、樸新教育、安博教育後的第5家美股教育上市公司;同時也是中國AI+教育第一股。據悉,英語流利說成立於2012年9月,是一家以人工智慧驅動的教育科技公司,致力於用AI技術和大數據提升學習效率,實現教育的個性化和公平性。旗下產品包括英語流利說、懂你英語、雅思流利說。
  • 流利說換道少兒英語:營收首次下滑 營銷費用高企
    來源:北京商報5月27日,AI在線教育第一股流利說發布2020年一季度業績,首次出現了單季營收下滑的情形。面對付費用戶增長停滯以及居高不下的營銷費用,流利說開始布局少兒賽道,並強調自己「AI+教育」的實力,包括英語語音識別引擎、深度自適應英語學習系統等。
  • 經緯中國:在線教育不賺錢 因獲客成本高
    江旋  在經緯中國的布局中,在線教育的投資案例絕對不是數量最多的,卻是發展勢頭最快的領域之一。目前,經緯已經投資了包括猿題庫、狐邏學院(尚德機構)、百詞斬等在內的七個在線教育項目。  經緯中國合伙人左凌燁對記者說,很多VC都喜歡把錢砸到語言培訓裡,K12領域拿大錢的項目並不多,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語言類項目回報比較快。但在線教育領域K12的發展是一個趨勢。  在用戶增長上,猿題庫近日也交出了亮眼的數據。截至今年5月15日,猿題庫中學生用戶接近1500萬人,相當於每5個中學生中有一個人使用猿題庫。
  • 在線教育「成長力」報告: 好未來、跟誰學、新東方居前三甲,基金...
    本報告為21世紀資本研究院、南方財經責任投資行動發布的《ESG測評在線教育「新勢力」》系列報告的第一期。本期聚焦在校教育企業「成長力」指標。研究團隊遴選16家在美上市的,已經開展在線教育的規模型企業作為研究標的。包括K12為主的好未來、跟誰學等,亦包括傳統教育龍頭新東方,以及正保遠程教育和尚德機構等成人教育平臺。
  • 獲客成本高、轉化率低,英語流利說仍面臨多重問題
    AI+在線教育是未來趨勢,因而多數在線教育平臺於2018年受到AI技術撬動,紛紛開始布局AI落地場景且已有些許成效,如掌門1對1構建了IPCE系統、松鼠AI開發自適應學習系統、海風教育落地「好望角」場景等,而此時,英語流利說才上市,相較其他上市企業,終究晚了一步。
  • 上市的英語流利說不太流利
    自此,英語流利說成為了今年繼尚德機構、精銳教育、樸新教育、安博教育後的第5家美股教育上市公司;同時也是中國AI+教育第一股。據悉,英語流利說成立於2012年9月,是一家以人工智慧驅動的教育科技公司,致力於用AI技術和大數據提升學習效率,實現教育的個性化和公平性。旗下產品包括英語流利說、懂你英語、雅思流利說。
  • 流量紅利逐漸衰退 流利說等在線教育公司迎考驗
    11月27日,流利說(NYSE:LAIX)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務報告。財報顯示,流利說第三季度淨收入為2.394億元,與去年同期的2.621億元相比,下降8.6%。淨虧損為7060萬元,同比收窄67.0%,去年同期為2.2141億元。對於流利說而言,扭虧為盈依然是一大挑戰。
  • 市值7億美元,英語流利說成「AI+教育」賽道第一家上市公司
    撰文 | 代美合   歡迎訂閱眾創網公眾號查看   2018年是中國教育公司走向資本市場的大年,尚德機構、精銳教育、安博教育、樸新教育接連登陸紐交所;滬江、新東方在線陸續提交IPO申請。
  • 獲客成本創新高,英語流利說(LAIX.US)獲客難流利
    來源:智通財經APP一年多以前,背負著「AI教育第一股」之美譽的英語流利說(LAIX.US)在虧損中「流血」上市。雖然截至上市之前帳面上並未盈利,但是憑藉著高增長的收入以及迅速擴張的用戶數量,流利說依然在美國紐交所募得超過7000萬美金,而這個數字幾乎等同於2017年公司淨虧損的兩倍。
  • 「黑天鵝」催化在線教育洗牌,牌桌上的小體量機構如何求存?
    圖片來源@unsplash文丨美股研究社2020年,註定是在線教育行業最不平凡的一年。年初時,在線教育是為數不多受益的行業。但是下半年,跟誰學卻在「暑期營銷大戰」後交出了一份糟糕的答卷。其中好未來下跌6.72%;有道下跌12.47%;上市不久的洪恩教育大跌超20%。這不禁讓人對在線教育的發展前景心生疑慮。但當我們被這些教育巨頭吸引目光時,或許已經忽略了一批體量相對較小的企業。它們可能有的在K12賽道上擠破了頭,而有的在成人教育賽道上艱難獲客。近期,流利說、51Talk和尚德機構都公布了最新季度的財報。
  • 在線教育機構曬暑假業績單,轉化率、獲客成本成「命門」
    在線教育機構在公交站牌投放廣告(未來網 聶菲/攝)記者梳理發現,一些頭部在線教育機構暑期付費人次大幅增長,但免費課的轉化率低,獲客成本高。「花式」砸錢營銷 獲客成本成痛點未來網記者注意到,隨著在線教育賽道競爭加劇,高獲客成本已經成為在線教育企業持續面對的痛點。
  • 跟誰學、有道營銷費用大於營業收入,在線教育企業燒錢大戰何時休?
    51Talk,這個號稱中國在線教育赴美上市第一股,其Q3營業收入同比僅增長31.61%,在行業增長率普遍高企、拉高平均值的環境下,實在不算表現優異。值得一提的是,流利說出現了負增長的情況,相比去年同期,營業收入降低8.6%。收入的巨大差異,與四家在線教育機構的主營方向有關。
  • 教培參考張沉浮:採訪了200家在線教育,我們看到了教育的未來
    有人說技術是工具,有人說教育是本質,尤其是線下的教育創業者都這麼說。那麼教育的本質又是什麼呢?或許技術本身就是教育本質的一部分。就好像誰說教育一定是要手寫板書呢?誰說教育一定是印刷出版呢?誰說教育不可能是直播,教育不可能是AI呢?
  • 燒錢白刃戰:跟誰學狂砸近60億,在線教育掀起「搶地盤」浪潮?
    無論是在K12付費課程報名人數還是增長率上,跟誰學表現均優於同期網易有道、51Talk(COE)、流利說(LAIX)等在線教育上市企業。根據官網,截至目前,跟誰學累計註冊學員人數超過700萬人,較2017年增幅較大。這也讓跟誰學成為國內在線直播大班課領域的第一名。
  • 英語流利說的教學幾乎都是機器人?在線教育將迎來技術升級
    現在一家培訓機構的所有運營流程,從他的市場推廣——獲客轉化——到教學——運營甚至包括一些售後的處理,已經全部都可以在線上實現了。關注教育行業的人,應該知道很多教育領域的獨角獸企業,現在全都是轉型線上,已經沒有線下了。比如尚德機構,一起作業網、猿題庫,VIPKID 等等,現在我們已經完完全全的把這套線上教育的商業模式跑通了。
  • 流利說換道少兒英語 AI教育正逐漸變得普及化
    5月27日,AI在線教育第一股流利說發布2020年一季度業績,首次出現了單季營收下滑的情形。面對付費用戶增長停滯以及居高不下的營銷費用,流利說開始布局少兒賽道,並強調自己「AI+教育」的實力,包括英語語音識別引擎、深度自適應英語學習系統等。新賽道早已殺成紅海,而AI技術的壁壘以及公眾對於AI老師可行性和有效性的擔憂,對於流利說而言,無疑都是突圍過程中的重重關卡。
  • 盤點|跟誰學領跑在線直播大班課,快手、抖音入局在線教育「割韭菜」
    喜的是隨著國家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在線教育的發展方向明確——鼓勵與規範並存,野蠻生長的在線教育進入規範期。另外多家權威調查機構數據顯示未來中國的在線教育發展形勢看好,這對於整個行業來說都是善莫大焉。憂的則是市場競爭激烈,隨著市場增速放緩、滲透率普遍較低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加上自身運營模式、產品戰略、獲客成本高昂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在線教育機構變現盈利愈發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