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閱讀】民族學、人類學閱讀參考書目

2022-02-09 人類學與民族學之夏

來源:轉自「楞個想」微信公眾號   2018-10-03


民族學、人類學閱讀參考書目

民族學

1.馬戎編:《民族社會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馬戎編:《西方民族社會學經典讀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3.[英]羅伯特·萊頓,蒙養山人譯:《他者的眼光——人類學理論入門》,華夏出版社2005年版。

4.莊孔韶:《人類學概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5.莊孔韶:《人類學經典導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6.高永久主編:《民族學概論》,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7.王銘銘:《裂縫間的橋——解讀摩爾根〈古代社會〉》,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黃淑娉:《文化人類學理論方法研究》,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莊孔韶:《人類學通論》,陝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0.麻國慶:《走近他者的世界》,學苑出版社2001年版。

11.摩爾根,楊東蓴,馬雍,馬巨譯:《古代社會》(新譯本),商務印書館1977版。

12.汪寧生:《文化人類學調查:正確認識社會的方法》,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13.賀雪峰:《新鄉土中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14.馬堅譯:《古蘭經》,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15.祁學義譯:《布哈裡聖訓實錄全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

16.李興華等:《中國伊斯蘭教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

17.楊聖敏主編:《中國民族志》,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18.寧騷:《民族與國家——民族關係與民族政策的國際比較》,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19.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版。

20.王建民等:《中國民族學史》,雲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21.凌純聲等:《20世紀中國民族學人類學研究方法與方法論》,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22.馬克思:《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人民出版社1965版。

人類學

1.[英]阿蘭·巴納德,王建民等譯:《人類學歷史與理論》,華夏出版社2006年版。

2.董曉萍:《田野民俗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3.[美]杜贊奇,王福明譯:《文化、權利與國家》,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費孝通:《學術自述與反思:費孝通學術文集》,三聯書店1996年版。

5.[美] 克利福德·格爾茨,納日碧力戈等譯:《文化的解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美] 克利福德·格爾茨,納日碧力戈等譯:《地方性知識》,中央編譯出版社2000年版。

7.[英]羅伯特·萊頓,蒙養山人譯:《他者的眼光——人類學理論入門》,華夏出版社2005年版。

8. [美]顧定國,胡鴻保,周燕譯:《中國人類學逸史——從馬林諾斯基到莫斯科到毛澤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

9. 郝時遠:《田野調查實錄:民族調查回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

10. 黃淑娉:《文化人類學理論方法研究》,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1. 胡鴻保:《中國人類學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12. [美]克拉克·威斯勒:《人與文化》,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

13. 李亦園:《李亦園自選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4. 凌純聲,林耀華:《20世紀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方法與方法論》,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15. 劉雲德:《文化論綱——一個社會學的視野》,中國展望出版社1988年版。

16.[美]馬爾庫思,[美]費徹爾,王銘銘等譯:《作為文化批評的人類學》,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年版。

17.麻國慶:《走近他者的世界》,學苑出版社2001年版。

18.納日碧力戈:《人類學理論的新格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

19.喬健:《漂泊中的永恆——人類學田野調查筆記》,山東畫報出版社1999年版。

20.容觀瓊:《人類學方法論》,廣西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21.王銘銘:《社會人類學與中國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22.汪寧生:《文化人類學調查:正確認識社會的方法》,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23.[美]威廉·A·哈維蘭,瞿鐵鵬等譯:《文化人類學》(第十版),上海科學院出版社2006年版。

24.夏建中:《文化人類學理論學派——文化研究的歷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25.[美]詹姆斯·克利福德,[美]喬治·E. 馬庫斯,高丙中等譯:《寫文化——民族志的詩學與政治學》,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

26.阿拉騰:《文化的變遷——一個嘎查的故事》,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27.艾娣雅·買買提:《一個人類學者視野中的麥西萊甫》,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28.[英]埃文斯·普理察,褚建芳等譯:《努爾人——對尼羅河畔一個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華夏出版社2002年版。

29.《回族簡史》編寫組:《回族簡史》修訂本,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30. 李興華等:《中國伊斯蘭教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

31. 邱樹森:《中國回族史》,寧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2. [美]楊慶堃,範麗珠等譯:《中國社會中的宗教——宗教的現代社會功能與其歷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社年版。

33. 張聲作:《宗教與民族》,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

34. 王治心:《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東方出版社1996年版。

35. 張志剛:《宗教文化學導論》,東方出版社1996年版。

36.[美]本尼迪克特,王煒等譯:《文化模式》,三聯書店1988年版。

37.[法]馬塞爾·莫斯,汲喆譯:《禮物:古代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8.費孝通:《鄉土中國》,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7年版。

39.[德]弗雷德裡克·巴特,黃建生譯:《斯瓦特巴坦人的政治過程:一個社會人類學研究的範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0.[英]弗雷澤:《金枝》,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

41.[美] 克利福德·格爾茲,趙丙祥譯:《尼加拉:19世紀峇里劇場國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2.格勒等:《藏北牧民——西藏那曲地區社會歷史調查》,中國藏學出版社1993年版。

43.龔浩群:《信徒與公民:泰國曲鄉的政治民族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44.[美]郝瑞,巴莫阿依等譯:《田野中的族群關係與民族認同—中國西南彝族社區考察研究》,廣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5.賀雪峰:《新鄉土中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46.[美]黃樹民,素蘭,納日碧力戈譯:《林村的故事——1949年後的中國農村變革》,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版。

47.菅志翔:《族群歸屬的自我認同與社會定義:關於保安族的一項專題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48. [澳]傑華,吳小英譯:《都市裡的農家女:性別、流動與社會變遷》,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9. 康敏:《「習以為常」之蔽:一個馬來村莊日常生活的民族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50.[美]孔飛力:《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版。

51.[英]拉德克利夫·布朗,梁粵譯:《安達曼島人》,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52.蘭林友:《廟無尋處——華北滿鐵調查村落的人類學再研究》,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3.李安宅:《藏族宗教史之實地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4.李旭:《藏客——茶馬古道馬幫生涯》,雲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55.李亦園:《一個移殖的市鎮》,臺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第一號)1970年版。

56.良警宇:《牛街:一個城市回族社區的變遷》,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57.梁永佳:《地域的等級:一個大理村鎮的儀式與文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

58.[法]克洛德·列維·史特勞斯,王志明譯:《憂鬱的熱帶》,上海三聯書店2005年版。

59.林耀華:《金翼——中國家族制度的社會學研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9年版。

60.劉志軍:《鄉村都市化與宗教信仰變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版

61. [美]盧公明,陳澤平譯:《中國人的社會生活:一個美國傳教士的晚清福州見聞錄》,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2.[美]羅伯特·S·林德,[美]海倫·梅裡爾·林德,盛學文等譯:《米德爾敦:當代美國文化研究》,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

63.藍宇蘊:《都市裡的村莊——一個「新村社共同體」的實地研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版。

64.馬長壽:《涼山羅彝考察報告》,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6年版。

65.[英]瑪麗·道格拉斯,黃劍波等譯:《潔淨與危險》,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66.[英]馬凌諾斯基,梁永佳,李紹明譯:《西太平洋的航海者》,華夏出版社2002年版。

67. 馬通:《中國伊斯蘭教派與門宦制度史略》,寧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8. [美]馬文·哈裡斯,王藝等譯:《母牛、豬、戰爭和妖巫》,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年版。

69. 邁爾蘇目·馬世仁:《在『田野』中發現歷史——保安族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

70. [美]摩爾根,楊東蓴等譯:《古代社會》,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

71. [英]莫裡斯·弗裡德曼,劉曉春譯:《中國東南的宗族組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2.[美]米德,周曉虹等譯:《薩摩亞人的成年:為西方人所作的原始社會心理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73.[英]普裡查德,覃俐俐譯:《阿贊德人的巫術、神諭和魔法》,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

74. 史柏年等:《城市邊緣人:進城農民工家庭及其子女問題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

75. [俄]史祿國,高丙中譯:《滿族的社會組織——滿族氏族組織研究》,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

76. [美]斯蒂文·郝瑞,巴莫阿依,曲木鐵息譯:《田野中的族群關係與民族認同——中國西南彝族社區考察研究》,廣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7. 宋兆麟:《最後的捕獵者》,山東畫報出版社2001年版。

78. [英]特納,趙玉燕,歐陽敏,徐洪峰譯:《象徵之林:恩登布人儀式散論》,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

79. 田汝康:《芒市邊民的擺》,商務印書館1946年版。

80. 王明珂:《羌在漢藏之間:一個華夏邊緣的歷史人類學研究》,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

81. 王銘銘:《逝去的繁榮:一座老城的歷史人類學考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2. 王同惠:《花籃瑤社會組織》,商務印書館1936年版。

83. [美]威廉·富特·懷特,黃育馥譯:《街角社會》,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

84. 吳飛:《麥芒上的聖言:一個鄉村天主教群體中的信仰和生活》,香港道風書社出版社2001年版。

85. 吳梓明:《聖山腳下的十字架——宗教與社會互動個案研究》,香港道風書社2005年版。

86. 項飆:《跨越邊界的社區——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年版。

87. 邢肅芝口述,張健飛,楊念群整理:《一個漢人喇嘛的口述史》,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版。

88. [美]閻雲翔,李放春譯:《禮物的流動——一個中國村莊中的互惠原則與社會網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9. 楊懋春:《一個中國村莊——山東臺頭》,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0. [加]伊莎白·柯魯克,大衛·柯魯克,龔厚軍譯:《十裡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1. 張繼焦:《城市的適應》,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

92. 張坦:《「窄門」前的石門坎:基督教文化與川滇黔邊苗族社會》,雲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93. 張先清:《官府、宗族與天主教——17-19世紀福安鄉村教會的歷史敘事》,中華書局2009年版。

94.鄭土有,劉巧林:《護城興市:城隍信仰的人類學考察》,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版。

95.鄭振滿:《明清福建家族組織與社會變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96.朱峰:《基督教與海外華人的文化適應——近代東南亞華人移民社區的個案研究》,中華書局2009年版。

97.莊孔韶:《銀翅——中國的地方社會與文化變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年版。

98.莊英章:《林圯埔——一個臺灣市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9.周大鳴:《渴望生存:農民工流動的人類學考察》,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100.周建新:《動蕩的圍龍屋:一個客家宗教的城市化遭遇與文化抗爭》,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

101.周敏:《唐人街——深具社會經濟潛質的華人社區》,商務印書館1995年版。

107. 艾哈邁德·艾敏:《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商務印書館年1982年版。

108. 馬堅譯:《古蘭經》,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

109. 蔡德貴:《阿拉伯哲學史》,山東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110. [土]法士蘭·葛蘭, 彭廣愷,馬顯光,黃思恩譯:《先知穆罕默德的生命面貌》,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111. 李興華:《中國伊斯蘭教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

112. 楊懷中:《回族史論稿》,寧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13. 馬通:《中國伊斯蘭教派與門宦制度史略》,寧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4. 納忠:《阿拉伯通史》,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

115. [日]桑原騭藏,陳裕青譯:《蒲壽庚考》,上海中華書局1929年版。

116. 金宜久:《伊斯蘭教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

117. 勉維霖:《中國回族伊斯蘭宗教制度概論》,寧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18. 祁學義譯:《布哈裡聖訓實錄全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

119. 王家瑛:《伊斯蘭宗教哲學史》,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120. [英]埃裡克·J·夏普,呂大吉等譯:《比較宗教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21. [美]包爾丹,陶飛亞等譯:《宗教的七種理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22. 陳麟書,陳霞:《宗教學原理》,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123. 戴康生,彭耀:《宗教社會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

124. 龔學增:《當代中國民族宗教問題研究》,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8年版。

125. 龔學增:《宗教問題概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26. 金澤:《宗教人類學說史綱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

127. [美]羅德尼·斯達克等,楊鳳崗譯:《信仰的法則——解釋宗教之人的方面》,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128. 羅竹風,陳澤民:《宗教學概論》,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129. 呂大吉:《宗教學通論新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

130. 牟鍾鑑,張踐:《中國宗教通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

131. 牟鍾鑑:《民族宗教學》,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132. 孫尚揚:《宗教社會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133. 王雷泉等:《二十世紀中國社會科學:宗教學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4. 張志剛:《宗教研究指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來源:轉自「楞個想」微信公眾號   2018-10-03


小夏編輯:王平

特此說明

整理過程中難免有所疏漏,歡迎讀者指正。

本平臺推薦文章或著作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原發單位、原發表期刊、出版社及原發公眾號所有

本平臺轉發文章只供學習閱讀用,如需學術引用請查閱原文發表期刊或著作。

如果您對我們發布的內容有異議或有侵犯您的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刪除。

本平臺轉載或發表的文章,僅供大家學習參考,並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

人類學與民族學之夏人類學與民族學之夏是一個服務於人類學與民族學教學與科研的公益平臺。希望通過這一平臺探索和實踐人類學與民族學教學與科研之間的有效互動。並為人類學與民族學的教學、學術研究和應用實踐服務,希望通過這一學術公益行為,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人類學與民族學盡一點我們小小的奉獻。

       

相關焦點

  • 【著作薦讀】文化人類學參考閱讀書目
    第一節 利奇的新結構主義人類學第二節 道格拉斯的日常儀式象徵研究第三節 特納的儀式象徵論第四節 科恩的雙向度的人第十章 解釋人類學第一節 解釋人類學的理論淵源第二節 格爾茨的文化解釋理論附錄一 文化人類學的50種名著附錄二 主要外文參考書目七、
  • 【著作薦讀】政治人類學參考閱讀書目
    第三節 結語推薦書目術語表參考書目 三、,各章都附有思考題及推薦閱讀數目以方便教學。它不但是人類學和民族學的必讀書目,對社會學、歷史學、政治學和文化研究等學科亦深具參考價值。《非宗族鄉村:關中「水利社會」的人類學考察》填補了這一研究領域的空白。作者簡介  · · · · · ·石峰,1967年生,2005年在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系師從莊孔韶教授獲人類學博士學位。主要學術興趣為漢人的社會組織、民間信仰與儀式。
  • 廈門大學人類學與民族學系考研參考書目
    人類學系與民族學系  初試參考書目:  1、《人類學通論》莊孔韶主編,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2、《文化人類學理論方法研究》黃淑娉、龔佩華著,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3、《民族學通論》(修訂本)林耀華主編,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
  • 【著作薦讀】新政治人類學參考閱讀書目
    第三節 民主財政理論悖論與本土化重構第九章 新政治人類學與政黨執政和正當妥協第一節 政黨執政的理論淵源與歷史維度第二節 政黨執政的中國路徑與現實價值第三節 依憲執政的法治原則與適用前景第十章 新政治人類學與「類人機器人」猜想第一節 「機器人公民」工具性與自主意識第二節 「機器人公民」公共性與社會責任參考文獻
  • 【著作薦讀】都市人類學參考閱讀書目
    社會兼職有美國Chinese Sociology&Anthropology期刊主編,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民族學會副會長,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理論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理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社會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評審組專家。
  • 【著作薦讀】飲食人類學參考閱讀書目
    目  錄中文版序言致謝導言第一章 食物、社會性與糖第二章 生產第三章 消費第四章 權力第五章 飲食人生參考書目注釋索引三、《惡魔花園:禁忌食物的故事·本書根據人類學及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以及田野調查所得,對源自滇南邊境城市蒙自的一種極具特色的地方飲食——雲南過橋米線,在歷史語境中考究其形成與發展,以此反觀飲食文化除裹腹、口欲功能之外的文化理念。作者簡介  · · · · · ·牟軍,博士,畢業於廈門大學人類學與民族學系,現為雲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曾到英國利茲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做訪問學者一年。
  • 【著作薦讀】醫學人類學參考書目之一
    雖然是一本民族學專著,與其說寫的是巫蠱,不如說寫的是人心,這在作者開篇的採訪手記中已比較明確了。鄧啟耀教授略帶感性的敘述使得本書並不如它的題目一般陰冷神秘,反倒很能提起人的閱讀興趣——惟有單純獵奇者恐怕會失望。所謂的「前綜合思維」與「非常意識形態」或「非常文化心態」的推論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巫蠱所涉及的學科頗為駁雜,而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與某些傳統事物的漸佚,再做此類考察的難度可想而知。
  • 民族學考研解析:排行榜+報錄比+分數線
    民族學是以民族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它把民族這一族體作為整體進行全面的考察,研究民族的起源、發展以及消亡的過程,研究各族體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它是社會科學中一門獨立學科。廣義的人類學常把民族學看作文化人類學的一個分支學科;狹義的人類學把民族學看作與人類學並立的學科。進行實地調查或田野工作,是民族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 【全民閱讀】西安市《教師閱讀參考書目》《學生閱讀參考書目》
    學生閱讀參考書目小學必讀書目一年級(注音版或繪本)1.《小豬唏哩呼嚕》(小布頭叢書)  孫幼軍著  2.《大個子老鼠小個子貓》  周  銳著  3.《小老虎歷險記》  湯素蘭著  4.
  • 2022年中山大學人類學考研分析(含參考書目、考研經驗、專業目錄、錄取名單、分數線)
    844 人類學理論與方法複試專業課:2305010 人類學綜合課 二、初試參考書目(僅供參考) 初試專業課參考書目: 649人類學概論《人類學通論》,莊孔韶編,山西教育出版社;《現代人類學》,周大鳴、喬曉勤著,重慶出版社;《人類學概論》,莊孔韶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走進他者的世界》,麻國慶著,北京:學苑出版社; 844 人類學理論與方法《文化人類學理論與方法》,黃淑娉、龔佩華著,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 中國兒童分級閱讀參考書目
    中國兒童分級閱讀參考書目本書目是宋老師在北京師範大學參加「國家級骨幹教師」培訓時
  • 初高中語文課外閱讀(必讀選讀)推薦書目參考
    必讀是要考試的小升初之前,做好提前閱讀的準備相當重要,因為進入七年級以後閱讀的時間將大量減少,若是沒有良好閱讀習慣的孩子,會在這方面感覺力不從心。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必讀書目的閱讀,這是直接列入考試的,分值佔比各地不一,少則五分,多則20分以上。
  •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2020年招收博士後公告
    根據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後管理委員會的有關規定,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博士後流動站開展2020年博士後招收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基本條件1、年齡在35周歲(含)以下的非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作人員。2、獲得博士學位,且獲學位時間一般不超過3年,品學兼優,身體健康。
  • 2021北京大學人類學考研指南(含數據信息、參考書目、考研真題)
    2000年,北京大學社會學與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共同組建了領導機構,統一組織教學與科研工作,現在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已經發展成為全國高等院校中教學隊伍最強、研究領域最全、出版的教材和研究成果最多的社會學系。2007年8月,北京大學社會學一級學科(下含社會學、人口學、人類學、民俗學四個二級學科)被教育部正式認定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系北京大學現有的18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之一。
  • 外國文學閱讀書目及參考文獻
    外國文學閱讀書目一、古代文學:書  名作  者1、《希臘神話與傳說》*斯威布2、《伊利亞特》*荷馬3、《奧德修記》*荷馬4、《普羅米修斯》*埃斯庫羅斯5、《俄狄普斯王》*參考文獻1、《外國文學史》(上、下),鄭克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2、《法國文學史》(上、中、下),柳鳴九等著,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9年版。3、《德國文學簡史》,馮至等著,人民文學出版社 ,1959年版。4、《俄國文學史》,曹靖華主編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9年版。
  • 書單 | 神話學閱讀參考書目10種
    本書單僅供參考,非相關專業必讀書目相關圖文由小阿蠻搜集整理自網絡
  • 【青年學者論壇】廈門大學南強青年學者論壇│人類學與民族學系分論壇
    《西藏的知識社會考察》陳乃華(青海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院副教授 )臺灣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學士,中央民族大學藏學碩士,北京大學人類學博士,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博士後,主要研究興趣為:西藏藝術,藏學人類學,物質文化研究與知識社會學。
  • 雅思參考書推薦-雅思考試必備參考書目推薦
    1.考雅思的書本資料 雅思參考書推薦,雅思考試必備參考書目推薦一本雅思官方指南,一個雅思備考書籍就夠了。每一套書的價格都不盡相同,比如說聽力、閱讀,寫作、口語,這個價格在雅思裡面就要高很多啦。這本書裡面有大量的雅思備考資料,比如聽力真題、口語預測等等,可以在淘寶上找到。2.雅思聽力聽力真題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社出版的雅思聽力高頻詞彙是雅思聽力考試的重頭戲,所以要做到精聽,精聽和泛聽是聽力的必備書籍。如果沒有這類的資料,可以在淘寶上進行一下。
  • 南開大學三篇論文獲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優秀論文獎
    」的中國人類學民族學2017年年會在中南民族大學召開。本次年會共收到394篇學術論文,48篇獲得由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頒發的優秀論文獎,其中南開大學有3篇論文獲獎。    南開大學獲獎論文分別是陳巴特爾、李雙龍合作的論文《論新疆民族『雙語』基礎教育的合法性》,馬衛華、胡又心合作的論文《社會支持網構建-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城市融入的實現路徑分析》,陳紀的《京津冀地區民族互嵌式社區建設與公共資源支持保障研究》。
  • 張小軍:世界的人類學與中國的民族學
    張小軍:世界的人類學與中國的民族學 2019年05月06日 09:35 來源:《世界民族》2018年第5期 作者:張小軍 字號 關鍵詞:人類學;民族學;文化;民族主義;Minzu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