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初中少年在與家長爭吵後跳樓了!青春期真的那麼難熬嗎

2020-09-20 尚恩教育

本文由尚恩高考教研組整理編輯

今天一早就看到一則令人痛心的消息, 一位14歲的初中生在學校跳樓,後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身亡了!

當時的情況是孩子因為在學校和另外兩名同學玩撲克,被老師請了家長,這名14歲的孩子家長到校後應該是太生氣了,就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給了孩子兩巴掌,然後孩子在沉默了些許後就跳樓了!

無法想像就在當場的母親當時該是怎樣的反應? 作為一名母親,沒有人能夠承受這樣的事情!

而這樣痛心疾首的事情,似乎總是不曾間斷,想必大家依舊記得之前一名少年在高速上因為與母親吵架,情緒激動,下車跳橋身亡的事情!

這些悲劇都有一個共性就是青春期!我們不是在魔幻青春期,但這個叛逆時期確實是一個身體心理都變化劇烈的時期, 時常在尚恩老師跟初高中「少一門」英語提分班的學員家長溝通時,總會碰到家長跟我們訴苦家裡孩子有多麼的不聽話,難溝通!而孩子自己似乎也對於這些變化感覺不知該如何是好!

青春期的孩子因為激素水平不均衡,說話做事更容易衝動。如果父母就那些語言本身較真兒,就把自己下降到青少年的認知水平了。只要知道他現在很激動就行了,然後從成人的角度考慮如何應對這種情緒,而不是自己被深深帶入坑裡,兩人掙扎一團。

那麼孩子在青春期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變化?

在孩子13歲進入青春期之後,因為生理和心理的發展,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的增加,為了不讓外界忽視自己,會使用各種方法手段來確立自我,開始出現叛逆的情況。尤其是在14歲的時候,孩子的叛逆期會達到高峰。一對不善於體驗和表達情緒的父母和一位情緒豐富強烈的孩子共處一室,麻煩自然就多起來。

很多家長對於處於青春期叛逆的孩子都非常不解,也很擔心孩子會在這個階段學壞。當孩子叛逆的時候,有的家長會使用一些暴力的手段,希望能夠讓孩子屈服,聽從自己,但是結果往往是慘痛的。

那麼如何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該如何是好呢?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青春期孩子的顯著特徵!

  • 尋求新奇事物

好處:

這個時期的孩子對於很多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對生活也有著無限的想像和憧憬,也願意冒險去做一些特別的事!

風險:

因為衝動、尋求刺激和冒險,青春期的孩子在做一些事情時是無法去估量做這些事情的後果及危害的,比如說飆車、打架、喝酒等。

據統計,在這個時期,青少年遭受嚴重傷害或死亡的可能性時是童年期或成年期的三倍。在可避免的原因造成的死亡中,青少年構成了最大的肇事者群體。如事故、酒精及藥物濫用、武器損傷、自殺、謀殺等。

所以說,12到24歲期間是我們一生中最喜歡向外探索,也是最不穩定,最危險的一段時期

  • 渴望同伴交往

在青春期,孩子似乎有意在避免與父母等成年人交流,而把重心放到結交更多同齡人,並與他們形成互相依賴的關係。

好處:

渴望社會交往,會擴展朋友圈,鍛鍊交際能力,增強良性的人際關係。而良性人際關係是健康、長壽和幸福的最重要的指標。

風險:

如果不善於交際,會感受到非常大的同伴交往壓力。同時這個時期的人際關係還跟未來患心臟相關疾病的風險高低有關係,即人際關係越好,越不容易患病! 但同時,一群青少年在一起,又會增加冒險行為的發生!

  • 情緒強度大

好處:

某種意義上,強烈的情緒也意味著精力特別旺盛,生活中充滿了活力和驅動力,對一切都興致勃勃!

風險:

衝動,情緒變化快,容易失衡,有時會做出極端、有害的行為。

情緒震蕩大,更敏感,脆弱,容易感受到挫敗感、孤獨、無助、空虛等。

  • 富有創造力

青春期是創新的黃金時期,在音樂、藝術以及數字時代的創新中,很多富有革命性的理論和塑造世界的方法正是它們的提出者在青春期時提出的。

好處:

喜歡打破陳規應對問題,是生活的創新者,會富有創意地探索各種經歷。

風險:

容易無疾而終,缺乏方向和目標。

面對孩子的青春期叛逆,父母該怎麼做?

掌握了這四個青春期的特徵,家長需要做的就是理解!然後在遇到事情時,在情緒管理上,家長要以身作則!工作中經常見到一些大人遇事兒就急,和孩子吵架時完全像個十多歲的人,或者冷淡隔離自己不想面對的人,令人心寒。這些真的要留意。

在日常生活中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象個成年人一些說話做事,這既是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氣氛,也是為他們樹立近在身旁的榜樣。

  • 不要過度幹涉孩子的生活和選擇‍

在青春期,孩子希望自己能夠有選擇權,希望父母可以認可自己的選擇,不在事事都幹涉自己,安排自己。但是很多父母並沒有太在意孩子的選擇,當孩子不被允許的時候,就會出現叛逆。

面對孩子的選擇,家長應該將選擇權交給孩子。很多家長會擔心孩子的選擇有問題,這種擔心是正確的,但是家長需要做的並不是因此剝奪孩子的選擇權,而是應該教會孩子如何去判斷。孩子需要的不是過度幹涉而是引導。

  • 調整心態,了解孩子‍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時候,即使是關係融洽的家庭,也會出現孩子叛逆的情況,面對孩子叛逆,家長需要有一個心理準備,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能因為孩子叛逆,不聽話,就生氣或者暴力教育孩子。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切記將孩子與其他孩子進行對比,在青春期,孩子的自尊心很強,不要隨隨便便就對孩子批評教育,也不要輕易在公共場合教育孩子。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指責、打罵、過度的幹涉只會加重孩子的叛逆。家長可以學著和孩子成為朋友,尊重孩子的選擇,讓孩子學會承擔,學會自己思考。這個過程家長做好引導就行。

尚恩希望每一位同學都可以順利開心的度過這個特殊時期,也希望家長和孩子之間可以建立一種互相信任和諧的關係!

更多一手資訊請關注我們的頭條號「尚恩教育」,我們會在第一時間給您推送專業、即時的信息哦!

相關焦點

  • 江西一少年與家人爭執欲跳樓,位置在上饒市廣豐區,場面讓人無奈
    青春期是每個人成長的必經之路,在這一時期,年紀尚小的他們有了獨立的人格,有了自己的世界觀。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家長不能轉變試圖控制小孩的想法,就會發生許多小孩反叛的事情。近日,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的某個小區發生驚險的一幕。
  • 小小少年步入初中校園,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
    小小少年步入初中校園,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 原標題:   9月開學季,又有一批小小少年步入初中校園。進入初中階段,學習科目增加,學習壓力變大,學生該如何應對?
  • 網癮少年刺傷母親後跳樓:家長做到這3點,孩子心甘情願放下遊戲
    前些日子,福建泉州一個14歲的孩子,因為母親不讓玩遊戲而發生爭吵,用剪刀刺傷母親後,打算跳樓自殺,所幸被消防人員救回。這也就說明,孩子的娛樂實在太單調了,家長可以找一找孩子的興趣所在,幫助他通過興趣愛好轉移注意力。
  • 和青春期的孩子吵完架,媽媽深夜跳樓輕生,摧毀一個家長有多容易
    種種問題擺在教育面前,家長的心也是脆弱的城牆,沒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可是當教育問題成為赤裸裸的生命衝突時,很多悲劇也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斷上演。和青春期的孩子吵完架,媽媽深夜跳樓輕生一個初中班主任得知了自己班一學生的媽媽在深夜跳樓
  • 14歲男生跳樓身亡,父母該如何「管教」青春期孩子?
    ▲圖片來自電視劇截圖日前,湖北武漢江夏區一名14歲男生跳樓身亡的新聞,讓公眾頗感痛心。據報導,這位男生就讀於初中九年級,當天下午因為與同學在教室裡玩撲克牌,班主任請三名學生家長到校配合管教。這名男生在五樓走廊被母親打了兩耳光,之後乘人不備跳樓,因傷勢嚴重被宣告不治。這一悲劇再次引發了輿論場關於「怎樣做父母」的探討,孩子母親的做法也受到了輿論的廣泛批評。但平心而論,此時此刻恐怕沒有人比這位母親更加痛苦、悔恨。除了扼腕嘆息和痛斥批評之餘,我們更需要一種建設性的探討:處於過渡期的青少年,他們的心理是怎樣的?
  • 14男孩被母親扇耳光後跳樓,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家長應如何教育
    孩子最美好的階段就是青春期階段,這時孩子已經是一個小大人了,他們不再懵懂無知,更有有自己的主見與想法。但青春期也是孩子與家長更應該注意的時期,孩子的性格發生變化,家長的微微疏忽教育就可能使孩子的青春期成為悲劇。
  • 「孩子不跳樓,就是成功」:孩子青春期父母應該怎麼辦?
    2019年4月,因為和媽媽吵架,上海17歲男孩跳高架橋,當場身亡;2019年2月,因為和父母吵了幾句嘴,鄭州12歲的女孩跳樓自殺;2018年9月,因為父母生二胎、學業壓力大,廣東佛山16歲少年跳樓自殺……
  • 被媽媽罵得跳樓的14歲男孩:中國家長,很擅長把孩子逼瘋
    前陣子某學校又發生了一起初三男生墜樓事件,墜樓的起因是因為孩子在教室打撲克牌,老師請了家長,家長一怒之下當眾抽了孩子幾個耳光。家長離開兩分鐘後,孩子跳樓身亡。這不禁讓我想到更早之前一媽媽和兒子在車內發生爭吵,兒子毫不猶豫地衝出車門從橋上跳下。二者都是青春期的孩子,都是和家長產生激烈的矛盾,反應都採取了最極端的方式反抗。
  • 開學沒幾天,多名學生跳樓!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要倍加呵護!
    不久後,120救護車趕到,將跳樓女孩送往醫院救治。但不幸的是,女孩最終經搶救無效死亡。 對於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 學校和家長 該如何科學施教科學管教呢?
  • 14歲男生跳樓,青春期,到底需要怎樣的教育?
    一件小事:武漢江夏一中初中生張某在學校與其他兩名同學一起玩撲克,當他們被發現後,班主任請家長來學校,主要是希望家校配合,一起對學生進行教育。一是張某失去了生命;二是對於張某的家長而言,失去了心愛的兒子;三是對於學校而言,學生在學校跳樓,可能會嚴重影響學校的聲譽和後續發展,是典型的三敗俱傷事件。
  • 初三男孩被母親打耳光後跳樓,我們要如何教育青春期的孩子?
    17日,武漢一名14歲初三男生,在學校走廊被母親扇耳光後趁人不備跳樓身亡。當地教育局通報稱,事前男生因在教室與同學玩撲克被請家長。網友熱議青春期孩子教育應引起重視,家長應注意保護孩子自尊心。 ​言語裡那股子說反話,鄙夷嘲諷的味道真的太熟悉了,醫生急得跳腳:「又說了又說了...」無奈,真的就是無奈,無論怎麼叮囑,他們還是忍不住要去用這種譏諷的語氣和孩子交流,醫生們辛辛苦苦修修補補把孩子的心理問題救回來了,家長一句話,前功盡棄。
  • 青春期的孩子內心最恐懼什麼,作為家長,我們真的全然了解嗎?
    最近寫了幾篇關於青春期話題的文章,很多家長朋友表示有共鳴,相似的媽媽們在評論區大吐苦水,也有「熬出頭」的家長們分享寶貴經驗,彼此勉勵,相互取暖。 青春期的孩子究竟有多「可怕」?沒有經歷過,就沒有發言權。
  • 初三男生被母親扇耳光跳樓:關於青春期,家長必看的四條法則
    2無獨有偶,2019年4月19日,上海有個17歲的少年從高架橋上跳下,留下一臉悲傷的母親獨自哭泣。我聽過最大的謊言就是,等孩子大了就會好,事實證明等你真的當了父母,才發現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才是親子關係的常態。
  • 孩子打撲克被扇耳光跳樓,孩子沒有尊嚴嗎?怎樣教育青春期孩子?
    14歲的初中生張某銳,因為在教室與另兩名同學玩撲克牌,被班主任請來的家長(他的母親)扇了兩耳光後跳樓,不幸身亡。一個花季少年就這樣毅然決然地走了,留給我們的是傷痛和教訓。為了避免悲劇的再次發生,我們結合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談談家長的對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問題。
  • 女孩青春期如何避免早戀,父母該如何處理才不會跟孩子發生爭吵?
    所以避免可取嗎,我想引導及提高孩子的眼光與目標,以後找的女婿,父母肯定滿意。一般認為,初中及之前,未滿15周歲的孩子談戀愛屬於早戀,有些家長認為,高中以前都屬於早戀,以「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信念,約束孩子念書為第一。可現實中,有些小學的男女生就已經互有好感。公交車站旁,初中男女生摟摟抱抱、卿卿我我、難分難捨更是常見。現在電視劇也經常演感情劇,口號更是喊「想要甜甜的戀愛」,孩子們想不知道都難。
  • 9歲女孩跳樓身亡,遺書中一句話,讓所有家長心碎
    但是,她是真的完不成了。或許,會有人想,現在的孩子怎麼這麼脆弱,經不起一點挫折,就因為一篇作文嗎?就要到結束自己生命的地步嗎?我想,在那一個下午,於這個孩子而言,這不僅僅是一篇作文,而是一件天大的事,是一個永遠過不去的坎。本期健康山西特邀山西白求恩醫院精神衛生科任燕醫生為大家講一講如何與孩子交流,培養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
  • 初中生被母親扇耳光引發悲劇,家長謹記,孩子青春期叛逆的20個表現
    據武漢市江夏區融媒體中心官方微博@江夏融媒 消息,9月17日,武漢市江夏區一中初中部九年級一學生因被母親扇耳光跳樓,送醫後宣告不治初中生被家長扇耳光後跳樓 @江夏融媒 通告稱,9月17日下午,該校九年級學生張某銳(男,14歲)在教室與另兩名同學玩撲克牌,班主任請三名學生家長到校配合管教。
  • 14歲男生被扇耳光跳樓:教育青春期孩子,家長必看的四條法則
    2無獨有偶,2019年4月19日,上海有個17歲的少年從高架橋上跳下,留下一臉悲傷的母親獨自哭泣。,第二次是兒子自己開車門縱身一躍。我聽過最大的謊言就是,等孩子大了就會好,事實證明等你真的當了父母,才發現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才是親子關係的常態。
  • 「虎媽」錯手勒死五年級兒子後跳樓自殺,只因孩子不去上英語...
    近日有網友爆料,1月27日,   福建省福州一小區,   有個五年級的男孩被媽媽錯手殺死,   隨後媽媽也跳樓自殺了!
  • 危險的青春期 一一初中生家庭教育指導
    2018年上半年,某偏遠農村初中在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裡,先後發生兩起初二學生跳樓事件:先是A女生利用課間操時間,趁師生出操的時候,從教學樓上跳了下去,所幸教學樓配套工程,將樓下地面的土挖鬆軟了,加上搶救及時,該女生很快恢復了健康。但相隔不到一個月,又一名初二男生B同樣從教學樓跳下來,雖然沒有生命危險,但兩起事故密集發生,不能不引起主管部門、當地政府、學校、家長的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