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所超常兒童研究中心組織開展超常兒童篩選工作

2020-12-14 中國科學院

  5月3日,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超常兒童研究中心」進行了新一輪的超常兒童篩選工作,旨在為開展超常兒童心理發展與教育實驗研究尋找合適的研究對象,從而為進一步探索他們的成長和發展規律提供可能。 

  自3月初以來,心理所超常兒童研究中心按規範程序,進行了家長或老師推薦、閱讀測試知情同意書並確認同意自願參加測試、在線填寫測試申請表並提供相關信息、研究人員審核孩子年齡及相關信息以確認符合測試條件等一系列工作,然後組織安排了此次測試。 

  國內外研究發現,儘管超常兒童是兒童群體中的一部分,但其呈現出的發展早、發展速度快、學習能力強、記憶力好、思維能力強等特點,使其掌握同樣內容的知識需要的時間比普通兒童明顯更少,當被安置在普通班級時就可能會出現不能適應的現象。在普通班裡45分鐘的教學內容,他們可能只需要10分鐘就能掌握,甚至在課前已通過自學掌握,於是可能會因無所事事而在課堂上做小動作或與其他同學說話,常常被視為問題兒童處理,久而久之反而可能真成了問題學生。而超常教育實驗研究就是希望通過摸索出一種特殊教育模式,為超常兒童提供適合他們身心發展水平和特點的教育,因材施教,不僅有利於我國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也有助於推進我國的教育改革實踐。 

  自1978年心理所成立「中國超常兒童研究協作組」以來,協作組已在超常兒童的心理發展和教育培養方面開展了廣泛的科學研究:對數以千計的兒童作了調查,對數百名超常兒童做了個案分析,並對其中許多個案進行了長達30多年的追蹤研究;編制了具有較高信度和效度的鑑別超常兒童認知能力測驗和個性心理特徵的問卷;對超常與常態兒童的認知、記憶、思維(包括創造性思維)、觀察能力和個性特徵等各個方面進行了比較研究;建立了多種形式的超常教育模式;對超常兒童的成因開展了深入的調查研究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目前已在中英文刊物上發表了150多篇研究論文和報告,在超常兒童發展和教育研究領域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注。該研究中心主任施建農研究員曾兩度被選為世界天才兒童研究協會亞太地區聯合會主席,並經常被各級國際會議邀請作關於中國超常兒童發展和教育研究的特邀報告。 

  30多年來,心理所的超常兒童研究已逐漸形成自己的理論模型——生物-社會-智力模型,經教育實驗研究證明該模型對於超常兒童來說是比較適合的。該模型認為,超常兒童首先是一個具有生物屬性且是處於快速生長發育期的生命體,身體的健康成長是第一重要的,因此在教育實踐中安排了大量的體育活動和野外體質訓練。其次是社會性的生命體,需要認識社會了解社會,被社會接納並最後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為此,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安排了去農村、工廠、養老院、孤兒院和關心貧困地區的孩子等大量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的課程和活動。第三是智慧性,超常兒童學習能力比一般兒童強很多,上課時間可以安排得比普通兒童少,因此在實踐中採用了4+1模式,即每周4天在學校開展教育部課標規定的課程教學,1天用於開展體育鍛鍊和社會實踐活動。實驗證明,通過超常教育實驗的孩子平均身體素質,如身高、體重、胸圍、肺活量、速度和力量等方面比北京市同齡普通孩子要好很多,社會適應能力也更強,而且學業成績優秀。 

  心理所是一個專業研究機構,不具有開展基礎教育階段的學歷教育教學資格,因此,超常兒童教育實驗研究需要跟有關的學校合作,由學校承擔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由超常兒童研究中心提供理論指導和科學研究支撐。但為超常教育實驗研究進行的超常兒童篩選測驗,與學校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入學招生工作沒有必然聯繫。 

  超常兒童也是兒童群體中的一部分,對超常兒童教育也應該受到全社會關注,我們有責任為超常兒童提供適當的教育使他們健康成長,並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相關焦點

  • 2014中科院心理所超常兒童研究中心測試結果
    2014中科院心理所超常兒童研究中心測試結果 http://ysx.eol.cn  來源: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超常兒童研究中心  2014-05-15  字體:大 中 小   2014超常兒童研究中心測試結果請在
  • 楊振寧:中國超常兒童是不幸的
    何謂「超常兒童」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超常兒童研究中心施建農教授說,超常兒童通常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是指在智力、才能及非智力個性方面只要有一方面超出一般兒童即在此方面超常,比如說一個孩子具有很好的美術能力、音樂能力等,這部分超常兒童的比例大約能佔到10%—15%;狹義是專指智力方面,智商高於一般孩子,即有很好的數學、思維、語言能力等
  • 超常兒童心理的個體差異性
    人類的生理、心理與行為存在著普遍的規律和特點,同時,個體與個體之間在生理、心理與行為上的表現又是迥然不同的,即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實際上,個體差異是人的生理、心理和行為的一個基本特徵。大量的研究發現,超常兒童與普通兒童之間在遺傳、能力水平、個性特點和行為的表現上均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首先,超常兒童與普通兒童存在著遺傳上差異。
  • 全面解讀超常兒童
    超常兒童心裡解讀   超常兒童的心理發展   超常兒童就是一些在心理發展,特別是智能發展方面顯著超過同年齡兒童的水平。根據兒童心理學的研究,智能發展正常的1-3歲的嬰兒,對方位的辨別能力很差,3歲兒童一般能辨別上下,卻難於辨別前後、左右,他們的思維處於超常行動階段,掌握概念的深度和廣度很差,3歲以前的兒童掌握「3」這個數字就相當困難...《閱讀全文》   超常兒童心理結構模式   「在現行的中國教育體制下,普通教學大綱適合95%的兒童,剩下5%的兒童無法適應。
  • 超常兒童心理學(第二版)
    內容簡介   本書的主要內容是全面系統地闡述超常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比較超常與常態兒童的不同特點;分析促進或阻礙超常兒童心理充分健康發展的主客觀因素;以及他們發 展成才的必要條件。書中介紹了國內外這個領域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教育經驗。
  • 我國超常兒童教育的現狀和對策
    相關法律制度與規章上都有針對超常兒童的專門規定。而在我國,由於超常兒童的教育剛剛起步,還沒有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我國專門從事超常兒童心理研究的人數很少,開展超常教育的學校也非常少。因此,國家教育管理部門必須加強對超常兒童教育的研究投入,以保證對實踐有力的指導。
  • 超常兒童以自我為中心的表現及應對措施
    下面就超常兒童的自我中心問題的表現、原因分析及心理輔導方式。[1]   二、自我中心的心理特點透析這些超常兒童,因為各種光環加在他們身上,個人表現欲大於集體榮譽感,往往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其心理特點表現為以下幾點:   1.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   2.好表現自己,好大喜功。   3.自己永遠是對的,從來不認為自己有錯的。
  • 如何正確認識超常兒童?
    是的,天才就是天生具有某種才能的人,而且這種天分往往在他們兒童時期已經初見端倪,我們把那些極具天賦的兒童,稱為超常兒童。超常兒童指的是,在智力、創造力或特殊領域較同齡兒童具有高度發展能力和卓越表現力的兒童。那些領域包括數學、寫作、音樂、美術、運動、領導或組織等等。這些天賦,有些肉眼可見的,有些是需要挖掘的。
  • 新聞夜話:對超常兒童是否該進行特殊教育?
    陳寧:有一個孩子說出來的話,讓我真是覺得一驚,我說我怎麼沒發現  對超常兒童是不是應該進行特殊教育,中國超常兒童研究中心主任施建農研究員和北京陶然幼兒園陳寧園長接受《新聞夜話》專訪  施建農:我認為給超常兒童提供特殊的教育是有必要的  導語:  歡迎收看我們的節目,不久前,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北京建立了它的超常兒童教育研究基地
  • 超常兒童的心理健康如何才能正確引導
    這類兒童在學校會顯得特別出眾,但有的會造成孤僻,不擅交談的缺陷。所以在對超常兒童進行引導時,一定不能給予太大的壓力。那麼超常兒童的心理健康如何才能正確引導呢?超常兒童的行為特徵主要有哪些?超常兒童的心理健康如何才能正確引導1、有些家長對超常兒童的教育,只重智育,忽視德育和體育,千方百計地發展兒童的智力,而不注重全面發展。
  • 理科超常兒童的鑑別和選拔_超常教育論文_北京奧數網
    論文摘要:本文從歷史、現實和發展的角度論述了超常教育的意義;借鑑中外關於資優兒童研究的理論成果,從多維角度介紹了超常兒童的特徵以及當前條件下基於東北育才學校近二十年優才教育的探索嘗試,給出理科超常兒童選拔的原則和相關的程序
  • 中學超常教育的探索與研究
    一、探索的歷程   超常教育一般是指對智能超常兒童所進行的現代特殊教育,它從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學方法及管理等方面均以「因材施教」的理念為核心,它屬於特殊教育的範疇。據國內外學者研究,大約有千分之三左右的少年兒童智力超常,若能對他們及時發現,正確培養,就有可能促使其早日成才。
  • 【名師指導】神童--超常兒童如何定義
    超常兒童這個名稱是在1978年提出的。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稱那些聰明異常的兒童為「金人」,是「稀有、珍貴」的意思。  19世紀中葉,英國心理學家高爾頓(F.Golton),通過對900位歷史名人家譜研究,於1869年發表了《遺傳的天才》一書,提出天才是由遺傳決定的觀點,影響相當深遠。
  • 揭秘北京八中的超常兒童班級教育(二)
    3.2學生的研究和創新能力  學生在校期間,參加國內外的各種學科競賽獲獎的人數達到了350餘人次。其中有兩位年僅13和14歲的同學在美國第51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創新大獎賽中獲得了三等獎,是當年北京首次參加這一國際大賽的選手中年齡最小而獲得獎項最高的兩名選手。  下面是學生們所做研究的幾個例子。
  • 超常兒童教育的施行模式
    父母不要對超常兒童加以炫耀,超常兒童也不要有超人之感,否則會得到相反的結果。除了智力得到高度發展外,超常兒童還要注意品德的培養。  1. 彈性調整進度 ( Flexible Progression)  這類模式的定義是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所達到的水平與效率來訂定學生升讀什麼程度的班級,以怎樣的方法和速度來讓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得到滿足。
  • 超常兒童的教育及培養方法
    超常兒童一般思維特別活躍,他們思考的問題千奇百怪,遠遠超出了平常孩子的思考範圍。他們的提問量也許會比正常孩子多一倍甚至幾倍,家長應該每問必答,自己不知道的答案,不妨教給他尋找答案的方法,讓他自己去嘗試。  超常兒童一般具備以下特點:  具有高度的獨創性,並能使用優良而不平常的方法與觀念。
  • 超常兒童教育本質論及矛盾講解
    超常兒童教育矛盾  根據矛盾論的觀點,「任何運動形式,其內部包含著本身特殊的矛盾。這種特殊的矛盾,就構成一事物區別於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質。」  超常兒童教育矛盾就是超常兒童教育中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是教育人員、教育措施、超常兒童之間構成的矛盾關係。
  • 早培班培養不出超常兒童
    昨日,北京市教委表示,對於部分學校以早培班名義組織考試、選拔超常兒童的情況,已責令學校停止招生。這是因為義務教育階段是以就近免試入學為原則的,類似選拔已違反相關政策。據悉,北京市2016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近期即將發布,會堅持就近免試入學原則。(《新京報》4月13日)  何謂早培班?
  • 教育交流 |從「超常兒童教育」看因材施教,你的神童教對了嗎?
    圖:愛問教育總園長與施建農教授近期,愛問教育與從事超常兒童研究幾十年,並有多年超常兒童教育經驗的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超常兒童教育專家、世界天才兒童研究協會亞太地區理事會主席另有關注大腦兩半球功能特異性的研究也發現,不同性別個體的腦功能有所不同。英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則表明,男女超常兒童在進行認知作業時,激活的腦區有所不同。施建農介紹,從中科院心理超常兒童研究中心已經招收的超常教育實驗班的學生的情況來看,男生的人數明顯多於女生。
  • 超常兒童在學齡初期的一般特點
    超常兒童在學齡初期的一般特點是:求知慾望強,學習自覺,不僅記憶力強,特別是思維敏捷,有的形象思維能力發展突出,有的邏輯推理能力有相當高的發展。由於他們心理發展的水平較高,所以他們的學業成績往往大大超過同年齡兒童。他們往往在幼兒期就入學讀書,有的甚至連連跳級。   近年來,早期教育在國際和國內都受到普遍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