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超常兒童教育的現狀和對策

2020-12-13 北京奧數網

  摘要:對超常兒童的教育。家庭、學校、社會都負有責任。國家應該成立專門的機構負責對超常兒童的鑑別和教育;家庭學校的地位應得到法律支持承認;相關部門應該制定相關配套措施,使其教學更完善。

  關鍵詞:超常兒童;學校教育;家庭學校;個性化教育

  20世紀初心理測驗興起以後,人們提出以智商(Io)作為定義「天才」兒童的標準。如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特孟認為「天才」兒童是那些智商超過140的兒童。我國大陸的心理學家首先於1978年提出了「超常兒童」(supemor- real children)術語。它一方面指這些兒童的非凡表現不完全是天生的,而是先天因素和後天教育培養兩者交互作用的結果;另一方面,超常兒童只是兒童群體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完全不同於兒童群體的獨立群體。「超常」一詞具有明顯的統計學意義,「低常」、「常態」和「超常」構成了一個連續的整體。超常兒童是那些比總體平均水平高出兩個標準差的兒童。根據這個標準,一般來說,比總體平均成績高出兩個標準差的兒童佔總數的3%左右。根據3%的比例,我國現有14歲以下超常兒童約800多萬。

  一、我國超常兒童教育的現狀

  我國的超常兒童教育尚處在起步階段,對超常兒童的培養還沒有正式的法律規定,國家並沒有針對超常兒童制定的教學計劃、教學要求和教材,對超常兒童進行專門鑑定、教育、評估的機構也比較少,大部分的中小學沒有專門針對個別超常兒童制定的教學計劃,培養措施以及專門的教材、課程;對於那些被父母送進學校的超常兒童應進行哪一年級的教育。學校也並沒有進行嚴格、科學的鑑定評估。雖然有些學校也有所謂的「培優班」、「實驗班」,但這與超常兒童的教育在意義上並不完全相同。許多超常兒童在學校並沒有接受到能最大程度開發其潛力的課程。雖然對超常兒童的教育,是教育體系應該承擔的義務,但是實際上,很多學校對超常兒童教育缺乏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程序、規則和個性化教育方式,這些超常兒童的培養實際仍然依靠父母。我們的教育是「為了一切孩子、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孩子,意思就是要使每一個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也就是提供適合其發展規律、特點和需要的教育形式和機會。超常兒童的情況千差萬別,智力基礎各不相同,他們需要的是有針對性的個別化的教育。但是,目前我們的學校教育由於師資、配套措施等原因根本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超常兒童往往有各方面發展不平衡性的特點,他們的智齡與實際年齡有差距,智力、情緒、身體發育不同步,而這個特點往往與學校的規章制度發生矛盾。例如,按照身體發育的情況,10歲兒童如果上小學也許上午下午各上三節課,但是如果他上初中上午下午就要各上四節課。如果上高中的話,在校時間會更長。能不能提前離校?體育課超常兒童如何上?這些看起來很瑣碎的問題給學校管理帶來了很多挑戰。·而且由於超常兒童的年齡在班級中偏小。社會化程度和心理髮育遠不如智力發展的快,極容易被大孩子欺負,給孩子的成長帶來陰影。周圍的人的讚譽,無形中會助長超常兒童自以為是的性格,使他們容易養成優越感,形成畸形自尊心,養成懶惰、自私的心理。這樣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也使孩子產生適應社會和交際的困難。兒童期的同伴關係對兒童的身心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對於一般孩子來說很容易的交朋友。對超常兒童來說則要困難的多。在班裡,他周圍的同學年齡比他大,覺得他太幼稚,沒有共同話題。而和他同齡的孩子則不同班、不在一起學習生活。因此超常兒童幾乎總是孤獨的,他們最親密的夥伴就是父母。

  綜上所述,在我國目前的情況下,學校不可能做到對超常兒童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教育,而一般的學校教育也未必是超常兒童成長的最佳方式。

  二、對我國超常兒童教育的建議

  (一)制定針對超常兒童教育的法律法規

  在國外,如美國、加拿大、以色列、俄羅斯等國。相關法律制度與規章上都有針對超常兒童的專門規定。而在我國,由於超常兒童的教育剛剛起步,還沒有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我國專門從事超常兒童心理研究的人數很少,開展超常教育的學校也非常少。因此,國家教育管理部門必須加強對超常兒童教育的研究投入,以保證對實踐有力的指導。

  (二)成立專門的教育機構

  在印度,有專門的天才管理機構,叫做「新黎明學校組織機構」,學生一切生活費用都由中央政府負擔,除了泰米爾納杜邦外,每個區都有一所這樣的天才兒童學校。印度70%的人口在農村,農村兒童佔青少年的大多數,天才兒童學校保證了農村天才兒童像城市兒童一樣獲得高質量的教育,充分挖掘他們的潛力,實現教育公平。同樣是人口大國,我國不僅沒有專門的官方的教育機構,非官方的類似科技大學少年班這樣的學校和機構也很少。我國和印度的經濟狀況、人口狀況相似,可以學習他們的做法。成立專門的超常兒童教育機構,進行超常兒童的鑑別、教育。在這樣的學校,超常兒童能夠與同齡人生活在一起。更有利於心理的健康成長。

  (三)給予家庭學校明確的法律、政策支持

  在美國,據專家估計,有學齡人口2%的兒童是在自己家裡接受系統教育的,而且這個數字以每年15%-20%的速度遞增。家庭學校已經成為了家庭對教育類型的合法選擇,因為10年前美國國會正式確認家庭學校的合法性,並特別指出,在家裡教孩子的父母無需取得教師資格證書。

  而在我國,根據《義務教育法》,學齡兒童必須接受義務教育,也就是說父母不將學齡兒童送進學校讀書是違法行為。我國法律這樣的規定主要目的在於確保適齡兒童接受教育,保障兒童的受教育權。然而我國經濟、社會、教育水平發展並不平衡,地域間存在很大差別,而且我國對超常兒童的研究與教育相對落後,從事這方面工作的專業人員也比較少,像科大少年班這樣專門進行超常兒童教育的機構數量偏少,鑑於地域、經濟等的限制,不可能每個超常兒童都有條件進入這樣的專門機構學習,而在一般學校內又缺乏針對超常兒童的專門的培養計劃、措施,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父母有能力有資質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教育,應該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在我國目前的狀況下,超常兒童的培養工作仍然主要是靠家庭來完成的。因此,希望國家儘快對家庭學校的合法性、父母的教學資格作出明確規定,以使家庭學校在超常兒童或非超常兒童的教育中獲得合理的地位。

  美國的家庭學校不僅獲得了合法地位,國家也有配套措施發展家庭學校。美國有專供家庭學校使用的課本。在一些州還專為這些家庭學校孩子開設網上課堂,無論他們是在農村地區還是城市地區,他們可以在家做作業,參加網上的討論會。還有的社區設立了資料信息中心,為家庭學校的孩子提供幫助,他們可以在中心選修一至兩門學科。家庭學校的父母會共同分擔一些學科的教學任務,他們還常常聯合,組織學生上體育課,或去博物館等歷史名勝參觀訪問,可以說,美國的家庭學校已經有了跟進配套的管理措施和更成熟的運行模式。因此美國家庭學校取得顯著的成績也不足為怪了:小學階段在家上學的學生掌握的知識往往比公立或私立學校的同級生高出一個年級的水平。到了八年級,更是高出了四個年級的水平。對於剛畢業的第一代家庭學校的孩子,數以百計的大學在查閱了他們的論文、講義和試卷後錄取了他們。

  在我國,儘管家庭學校也一樣的承擔了培養超常兒童的責任,但發展卻遠沒有美國成熟,國家政策支持和社區服務建設遠未跟上。家長們往往是單打獨鬥,沒有相應的教材和諮詢機構,因此,在教育中出現各種偏差也就毫不奇怪了。儘管中美兩國的經濟、文化背景有著巨大的差異,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可以借鑑他們成功的管理措施。

  三、結束語

  儘管超常兒童與殘疾兒童一樣是兒童中的少數,但他們有權力要求與其他兒童一樣得到適合自己發展需要的教育形式和機會。教育公平的真正含義是根據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素質去促進他們的最佳發展,每個人都是有差異的。所以教育應該給每個人均等的機會,這與我們素質教育和民主社會的核心理念相一致。而最大限度的開發超常兒童的潛力,是家庭、學校、社會應當承擔的義務和責任。對超常兒童的教育不僅關係到超常兒童個人。而且與國家的建設發展息息相關。如何促使超常兒童健康全面的成長,使他們能夠擁有健全的人格,智力資源又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應該成為全社會重視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對我國超常教育的幾點思考_超常教育政策_北京奧數網
    它並不是僅僅通過縮短學制、加快速度、提高難度來使超常兒童達到較高的學業水平,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英才才是它最終的使命。多年的實踐表明,我國的超常教育已經形成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模式,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但其中仍有些問題,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   一、「超常兒童」的鑑定是否公正   超常兒童的鑑定一開始就與智力理論的發展密不可分。
  • 理科超常兒童的鑑別和選拔_超常教育論文_北京奧數網
    論文摘要:本文從歷史、現實和發展的角度論述了超常教育的意義;借鑑中外關於資優兒童研究的理論成果,從多維角度介紹了超常兒童的特徵以及當前條件下基於東北育才學校近二十年優才教育的探索嘗試,給出理科超常兒童選拔的原則和相關的程序
  • 教育交流 |從「超常兒童教育」看因材施教,你的神童教對了嗎?
    、北京中科青雲實驗學校校長施建農教授交流,超常兒童教育的歷程與現狀。04在我國,一個讓人憂心的現象是,超常兒童在普通學校得不到適合他們的教育,這是對因材施教的背離。「反之,如果得到適當的教育,他們中可能冒出成為下一個馬斯克。」施建農表示,如何讓超常兒童享受適合他們的教育,長大成材,造福社會。
  • 超常兒童心理的個體差異性
    因此,他強調教育的過程就是教師運用解釋、證明和言辭的提示來指導兒童的學習,仔細地把他們的努力與每個兒童的最近發展區相匹配,從而把最近發展區的水平轉化為現有發展水平。  超常兒童比同齡兒童具有更加高度發展的智力或認知能力。他們思維靈活、知識廣博。因此,在實際教育中,他們現有的發展水平遠遠地高於同齡的兒童。
  • 超常兒童心理學(第二版)
    本書可作為師範院校教育系特殊教育專業學生的教科書,並可供我國心理學和教育工作 者,特別是正在從事超常兒童教育和研究的教師,以及學生家長閱讀參考。1952畢業於南京金陵大學教育系。曾任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展心理研究室主任、超常兒童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超常兒 童研究協作組負貴人。從事發展心理和教育心理學研究40餘年,進行過兒童數概念發展,兒童自覺紀律性、道德品質形成,智力落後等研究。1978年以來,主 要從事超常兒童心理發展和教育研究,並曾主持與德國、美國及我國港臺地區兒童創造力等方面的跨文化研究。
  • 全面解讀超常兒童
    採用適合他們的教學模式,並沒有改變大綱,而是加速了學習的進程,並且對一些科學問題、知識點進行深入研究,對超常兒童的教育更為適合。」...《閱讀全文》   超常兒童心理有較旺盛的求知慾   超常兒童在幼兒階段的智能發展也大大超過同年齡兒童的水平。在兒童超常發展中,遺傳只是發展的前提、可能性。適合的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和教育是關鍵性條件。
  • 心理所超常兒童研究中心組織開展超常兒童篩選工作
    5月3日,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超常兒童研究中心」進行了新一輪的超常兒童篩選工作,旨在為開展超常兒童心理發展與教育實驗研究尋找合適的研究對象,從而為進一步探索他們的成長和發展規律提供可能。 在普通班裡45分鐘的教學內容,他們可能只需要10分鐘就能掌握,甚至在課前已通過自學掌握,於是可能會因無所事事而在課堂上做小動作或與其他同學說話,常常被視為問題兒童處理,久而久之反而可能真成了問題學生。而超常教育實驗研究就是希望通過摸索出一種特殊教育模式,為超常兒童提供適合他們身心發展水平和特點的教育,因材施教,不僅有利於我國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也有助於推進我國的教育改革實踐。
  • 超常兒童的教育及培養方法
    如果你的寶寶具備以上特點,可以確定他是個超常兒童,那麼——  培養超常兒童,家庭教育怎麼做超常的耐心  通常情況下,確定超常兒童的主要辦法是智力測試,智商在125以上就是超智商兒童了。有些孩子在智力測試中沒有突出表現,但在其他方面具有特殊才能,如音樂、繪畫、體育等,也屬超常兒童。
  • 關於關注超常兒童培養,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的提案
    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的莊嚴承諾,中國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要「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在過去幾年中,我國致力於提升學習障礙兒童的特殊教育水平,盡力縮小與普通教育之間的差距,並取得了進步。但實際上,在特殊兒童中障礙性的另一端,那些高天賦的英才兒童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超常兒童」「資質優異兒童」,也應是特殊教育的對象。
  • 楊振寧:中國超常兒童是不幸的
    陶然幼兒園是和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合作作為超常兒童教育培養的一個實驗基地。上世紀80和90年代,全國大多數重點大學的研究生錄取比例不過10%左右,而科大少年班考取國內外研究生的比例超過了70%,80級少年班的畢業生全部考取國內外研究生。  超常兒童在我國佔有很大的數量,根據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如果按照3%的比例計算,我國約有六百萬超常兒童。
  • 揭秘北京八中的超常兒童班級教育(二)
    經過23年的研究和實踐,北京八中超常教育實驗班已形成了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鑑別培養智力超常兒童的理論和方法,並形成了適合超常兒童發展的工作體系,無論在理論還是在實踐操作層面上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為學生提供了優質、高效的教育。在四年的教育過程中學生們普遍表現出健康愉快的心理狀態,旺盛的求知慾及主動積極探索新事物的精神風貌。
  • 超常兒童教育的施行模式
    父母不要對超常兒童加以炫耀,超常兒童也不要有超人之感,否則會得到相反的結果。除了智力得到高度發展外,超常兒童還要注意品德的培養。  1. 彈性調整進度 ( Flexible Progression)  這類模式的定義是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所達到的水平與效率來訂定學生升讀什麼程度的班級,以怎樣的方法和速度來讓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得到滿足。
  • 超常兒童教育本質論及矛盾講解
    超常兒童教育矛盾  根據矛盾論的觀點,「任何運動形式,其內部包含著本身特殊的矛盾。這種特殊的矛盾,就構成一事物區別於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質。」  超常兒童教育矛盾就是超常兒童教育中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是教育人員、教育措施、超常兒童之間構成的矛盾關係。
  • 中學超常教育的探索與研究
    由於超常學生的獨特優勢,傳統的教育體制顯然不能適應這些學生發展的需求,長此以往,大量具有優異智力和創造潛力的兒童將會被埋沒,他們在常規教育中「吃不飽」,發展受到阻礙。因此,如何為超常學生提供恰當的教育,成為教育界,乃至全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
  • 超常兒童在學齡初期的一般特點
    超常兒童在學齡初期的一般特點是:求知慾望強,學習自覺,不僅記憶力強,特別是思維敏捷,有的形象思維能力發展突出,有的邏輯推理能力有相當高的發展。由於他們心理發展的水平較高,所以他們的學業成績往往大大超過同年齡兒童。他們往往在幼兒期就入學讀書,有的甚至連連跳級。   近年來,早期教育在國際和國內都受到普遍重視。
  • 《農村小學留守兒童隔代教育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通過開題論證
    6月17日下午2點,湖南省教育科學桃源縣文盛小學《農村小學留守兒童隔代教育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課題通過專家評審獲準開題。本次開題論證會由桃源縣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劉一民主持,文盛小學、漳江小學代表先後對各自立項課題就選題的背景及意義、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組織分工、預期成果等進行全面闡述,還就下一階段尋求有效課題研究途徑進行了組織分工和進度安排布置。
  •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與對策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與對策■河南省教育廳廳長 蔣篤運  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越來越突出,農村富餘勞動力越來越多,大批農村人口紛紛離開土地湧向城市,選擇了進城務工的生存發展道路。
  • 我國會計電算化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全球經濟貿易的複雜多變,客觀地分析會計電算化面臨的問題,有針對性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和措施,不僅對會計電算化工作,而且對整個會計系統,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現狀及問題,解決對策   一、新形勢下我國會計電算化的現狀   1.會計電算化普及率總體上偏低,企業管理信息技術的採用明顯落後於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當前實行了會計電算化的企業不到總數的10%,而且分布極不平衡。
  • 我國超智兒童特殊精英教育的政策構建探析
    我們不能將特殊精英教育誤解為僅以學業成績為衡量標準的「精英」教育,其目的是開發超智兒童的潛在能力,發掘優勢才能,實施一種最適合他們的教育模式。發展特殊精英教育是培育高層次人才的現實需要,也是實現教育公平的內在需求。然而,我國當前對超智兒童的教育問題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有一些對他們因材施教的呼聲被忽視或受到爭議,這一現狀亟待通過頂層的政策構建進行改變。
  • 中國超常兒童專門教育機構今年秋季將首次招生
    中新網上海五月二十三日電(葉辰亮陳靜)記者近日獲悉,中國社科院心理研究所正聯手宋慶齡基金會籌建一所專門培養超常兒童的學校。有關人士表示,今年秋季該學校將首次招生。「二○○九上海教育論壇」昨日隆重舉行。